驴得水电影观后感?
原创

驴得水电影观后感?

好文

热门回答:

看似幽默 实则可悲

驴得水之所以叫做驴得水。是因为所有的情节都是由三民小学中并不存在的“吕得水老师”展开发展的。

学校共有四名老师。包括老好人孙校长,热血青年周铁男,放荡不羁的女子张一曼以及爱财而敏感的裴魁山。此外校长的女儿孙佳也与他们一同生活。在电影开场几分钟后学校的驴棚开始冒青烟。周铁男第一个跑去救火却有勇无谋。张一蔓跳进驴棚救火。裴魁山为了灭火一个劲儿往里面填土差点把她她埋在了里面。最后校长宣布主持大局。结果驴棚燃起了熊熊大火。后来孙佳垂死反抗。欲用水灭火却被众人阻拦。这场闹剧细思恐极。因为它正是整部剧的缩影!

她不漂亮 可是她真美啊

电影中的张一曼是一个自由奔放而单纯的女性。她对于性只是单纯的向往。她并不认为发生了性行为就应该产生爱情。但这种思想在民国时期是不可能为人所接受的。所以她被人人喊打。最后三民小学的校长收留了她。使她成为了一名老师。这老师啊。指如葱尖腰如柳。身着旗袍芊芊而立。波浪般的卷发洒落在肩上。风尘又靓丽。所以裴魁山喜欢上了她向她求婚。铜匠喜欢上了她想要留在小学。但是单纯自由的心怎么会想要被爱情或者婚姻束缚呢?其实许多观众看见张一曼扮演者任素汐都会说一句“长的完全不漂亮啊”。但是这就是任素汐的魅力。亦或可以说是张一曼这个角色的魅力。她可以把蒜皮当成雪花扬在空中笑的天真又自由;她可以在大家都为留住铜匠假扮的吕得水老师照相而发愁时说一句“我来睡服他”笑的妩媚又风情;她可以在铜匠老婆撒泼耍浑时说一句“是我做的”眼神坚定又勇敢;她可以因为校长屈服于铜匠威胁而让她打自己时毫不手软的连扇自己七巴掌。

本片最开始的版本是话剧《驴得水》。任素汐演出200多场。扇了自己1500多个巴掌。可谓敬业之至。电影中每一个巴掌在寂静的教室中都显得如此清脆。七个巴掌似是要扇醒愚昧、麻木的人。又像是要把自己的灵魂扇出这荒唐的学校。飞向自由。

有的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 是因为第一枪就打中了

周铁男。热血似英雄般的青年。敢于揭露腐败。敢于面对强权。于是他被特派员随行军官一枪打“死”了。一分钟后他爬起来。发现那一枪打偏了。于是仰天大笑。而迎接他的是又一个黑洞洞的枪口。他看着枪口。愣了。慌了。屈服了。他跪在特派员脚下抱着特派员的裤脚磕头请罪。他哭了。他怕了。曾看过一个网友的影评说:他跪下的那一刻比他死了更让我难过。是的。其实在他跪下的那一刻他已经死了。他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与佳佳的爱情他高贵的灵魂、不屈的人格在那一刻就死了。他不再像一个活生生的人了。他就像一条摇尾乞怜的狗。日后活的可怜可恨又可悲。

人的欲望永远不会得到满足

校长想当农村教育家;裴魁山想找回自己求婚未遂的尊严;周铁南想得到佳佳的爱慕;佳佳想揭露学校内部的真相;铜匠想得到钱财得到女人出人头地;特派员想贪图罗斯先生的钱财;罗斯先生想在中国做慈善资助农村教育家;张一曼不想被当作疯子囚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每一种欲望都在为自己与别人掘墓。填土。

最后。谁都是自己。谁却也都不再是自己。最美好的人们也只存在于张一曼的愿望与想象中了。

形式主义 自古沿袭的陋习

电影中让人非常心寒的是这一句话:“你们学校有什么好看的?美国人要见的是吕得水老师。谁管你们把学校建成什么样。谁管你们教育了多少学生?”可见。在解放前时期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真正愿意下基层教育小学生的老师太少。而老师的努力也往往不会被看到。上级领导注重的只是被金主美国人罗斯先生看重的那一个人。而不是四人为乡村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这句话所体现出的形式主义至今仍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一个巨大的问题。也正是这种陋习导致了过多的铺张浪费。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说“不”。

或许你可以讨厌校长。讨厌裴魁山。讨厌周铁男。讨厌铜匠。讨厌特派员。甚至讨厌一曼。讨厌佳佳。但深思之后。你会同情他们。理解他们。因为或许他们曾是从前的你。也或许是现在的你。更可能是以后的你。生活总是在不断的扇你巴掌。你会忿忿不平。会惶惶不安。会委曲求全。会自圆其说。但你更应当明白这样只能糊涂一生。凑合一辈子。

你可以暂时软弱。但绝不能永恒屈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难入眠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05:01

    铜匠,特派员,老师,校长,罗斯,讨厌,的是,巴掌,得水,学校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05:01

    没想到大家都对驴得水电影观后感?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05:01

    看似幽默 实则可悲驴得水之所以叫做驴得水。是因为所有的情节都是由三民小学中并不存在的“吕得水老师”展开发展的。学校共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