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余秀华是现在很火的一名女诗人。虽然她的这首《踏遍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有些张狂。被众多诗人骂为“女流氓。”但她的才华毋庸置疑。我还是非常喜欢她的诗。
余秀华从小是个脑瘫儿。她是经过众多磨难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斐然。的的确确是有着真才实学的人。
她的诗很美。感情也非常浓烈。每首诗折射出她心灵的光芒。有对爱情的期盼。有对生活苦难的揭露。
无论她的哪首诗。都是她人生的一个缩影。
她诗歌的语言真实又赋有“美”感。例如:《我爱你》这首诗。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仿佛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合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虽然余秀华的爱情磕磕绊绊。没有如期的美丽。但她诗的光芒折射出最美的春天。
其他观点:
最初很喜欢余秀华的诗。很空灵有想像力。直到去年她和网友开始恶撕对骂。语不惊人死不休。到底还是底蕴欠点
其他观点:
在这摇摇晃晃的人间。诗歌让这位脑瘫诗人找到了生命的定力
大约是2014年。一首叫“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连带着作者突然爆红了网络。从诗名看。充满了恶俗趣味。卧榻先生起初并没怎么留意。以为不过是此前年流行的“下半身写作”。再或者是网络红人无脑秀下限。在标题党泛滥的今天。也不足为奇。后来实在架不住热闹。便点击去认真看了一下。卧榻先生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还有这样纯粹而直指人心的诗啊?!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首先。第一句“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就已让人大吃一惊:乖乖。落笔竟如此生猛!从女性学的角度而言。我相信有很多女性主义学者会大书特书。不过。卧榻先生觉得这仅仅是抖机灵。接着。作者用了三个“无非是”对这个“机灵”做了解构。不。应该是结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之所以说“结构”。是这三个“无非是”层层递进。把平时上不了台面形而下的东西突然拉到了某种高度:“两具肉体碰撞的力”还只是肉欲。与动物没什么两样;“力催开的花朵”已上升到情欲。俨然唯美情色艺术片的再现;“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则猛然上升到了对生命的关怀。是的。生命关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当然。严格说来。本诗算不上一首顶好的诗。再后来的几句有那么一点费解。作为本诗的核心词——睡你。是对肉体欲望实现过程的描写。你要说它恶俗、标题党。也是成立的。但反过来看。诗歌没有矫情。没有小女子的扭捏作态。以其直率乃至粗鲁。点燃了人性中最基础、最隐秘的部分。剥离了现代人的伪饰而击中软肋。
作者叫余秀华。1976年生于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的一位农村女子。她还有一个重要的标签:脑瘫诗人。余秀华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说起话来口齿不清。高中毕业后。余秀华赋闲在家;2009年。余秀华正式开始写诗;2014年11月。中国顶级诗歌刊物《诗刊》发表其诗作。由此一炮走红;2015年开始。陆续出版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
据说余秀华写作品时。必须用右手压住左手才能写字。故而。在从事文学创作早期。首先选择的便是诗歌——因为字数少。不管怎么样。这也够励志的了。出现在媒体眼中的余秀华便成了脑瘫诗人。这样的标签固可以博眼球。但对于理解余秀华却无甚意义。只要我们细读她的诗歌。便会发现。这位有着生理缺陷的人。内心是多么地丰盈:
不说你在五月的光彩
你额上的露水
你枝桠间的鸟鸣
不说你开花时的骄傲 结果的丰盈
不说你在月光里偷渡的爱情
——写给门前的一棵树
从某种意义上说。抒情对她也没什么意义。她更需要爱情。拥有一个正常女人的情欲:
把春天交给左右为难的诗人。抒情如鲠在喉
她想给几个人发短信。约一约去桃花岛的事情
这明目张胆偷情的嫌疑
一下子败给了身体里不停上涨的潮浪
——春天又一次按时到来
再如:
许多时候。我背对着你。看布谷鸟低悬
天空把所有鸟的叫声都当成了礼物
才惊心动魄地蓝
我被天空裹住。越来越紧
而我依旧腾出心靠左边的位置爱你
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余秀华的诗歌中有许多爱情诗。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身体带有残缺的女人。她对爱的缺失有着极为深刻的体验。她的丈夫(前夫。入赘余家)是一位建筑农民工。对她整天鼓捣诗歌这没用的东西很不理解。作为一个农村女人。打水、做饭、喂猪。过好日子。不就得了吗?
夏虫不可语冰。三观不合。没有共同语言。这样的组合在一起。要么是沉默。要么是无尽的争吵。也因此让这位诗人女子眼里的爱情。显得更为珍贵和稀缺。
我爱你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2014年1月
作者说:我的身份顺序是女人、农民、诗人。并且特地申明顺序不能变动。
首先。她是一位女人。有着女人的情欲。女人的视角。女人的情思。就像舒婷在《神女峰》中写的那样:“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其次。她是一位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农民。没上大学。城市对这个有着残疾的女人格格不入。杏花、桃花、麦子、羊群、兔子、狗乃至村庄、土地、作物、季节、时令。在她笔下大量的出现。
但她终究是诗人。从打水煮饭到欣赏春天。可以有机地融合。写出清新质朴、简单纯粹的诗句来。
再见。2014
像在他乡的一次拥抱:再见。我的2014
像在他乡的最后告别:再见。我的2014
我迟钝。多情。总是被人群落在后面
他们挥手的时候。我以为还有可以浪费的时辰
我以为还有许多可以浪费的时辰
2014如一棵朴素的水杉。落满喜鹊和阳光
告别一棵树。告别许多人。我们再无法遇见
愿苍天保佑你平安
而我是否会回到故乡
——一个没有故乡的人。怀揣下一个春天
下一个春天啊。为时不远
下一个春天。再没有可亲的姐姐遇见
但是我谢谢那些深深伤害我的人们
也谢谢我自己:为每一次遇见不变的纯真
在没有伴侣的人世里
我是如此丰盈。比一片麦子沉重
但是我只是低着头
接受月光的照耀
有学者说:
我觉得余秀华是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出奇的想象。语言的打击力量。与中国大部分诗人相比。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是生命的诗歌。而不是充满华丽装饰的客厅。她的诗歌是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
余秀华却不以为然:
我从来不喜欢被别人拿来和艾米莉·狄金森比较。任何一个人被当成另外一个人都是失败的。狄金森是独一无二的。我余秀华也是独一无二的。
有人说。余秀华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行走了几十年。当她找到诗歌这支铁拐时。才终于真正站立了起来。沉实、纯粹、有力。这是余秀华诗歌带给我们的体验。但并不是全部。短短几年时间。余秀华已作了2000余首诗。我相信。今后的文学史应当有她的位置。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0214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诗歌,春天,无非是,中国,诗人,稗子,的诗,女人,我是,半个
没想到大家都对喜欢余秀华的诗吗?为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余秀华是现在很火的一名女诗人。虽然她的这首《踏遍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有些张狂。被众多诗人骂为“女流氓。”但她的才华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