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争取霸主地位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原创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争取霸主地位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好文

热门回答:

齐恒公尊王攘夷。晋文公却楚安天下。楚庄王学习中原礼乐文明。秦穆公称霸西戎。扩地千里。宋文公仁义之师。

其他观点: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名存实亡。各国互相攻伐。为了巩固自身利益以及霸主地位。大多采用招贤纳士。革新吏治。休养生息。奖励耕战的策略。且行之有效。

其他观点:

春秋战国时期。与其说诸侯国要争取霸主地位。不如说诸侯国强大自身。在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兼并侵伐得厉害。已经谈不上所谓的“争霸”了。只有在春秋时期。才谈得上所谓的“争霸”。争霸。也是诸侯强大自身的结果:只有本国实力超越周边诸侯国。才能参与江湖的争霸。否则。就不过是自取其辱。

但争霸显然不会是一朝一夕之事。光凭某人喊一声“称霸”就可达成。春秋史上。任何一位霸主。都不是陡然间就能成为霸主。都是要付出一定代价才能实现“称霸”目标。

对于春秋时期的霸主。目前史料最为丰富的。莫过于齐桓公。以齐桓公作为范例。就可知其他各位霸主在称霸的道路上。需要采取怎样的措施。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成功回到齐国。抢得了齐国君位。但在这时。齐国并非已经天下无敌。在齐襄公时期。齐国虽然强行吞并了纪国。但却公然杀死了郑国国君子亹(音伟)。又杀害了前来齐国访问的鲁桓公。吞并了纪国。杀害了两国国君。使得齐国在东周恶名远扬。在国内。由于齐襄公的乱政。成天只顾田猎享乐。齐国士兵们却整天挨饿受冻。只能吃侍妾们剩余的粮食来养活。国内社会各阶层矛盾极大。齐桓公回国之初。别说是参与争霸。就是稳固国内政局。都是个大难题。

齐国的混乱。可以从齐国的对外战争中表现出来。

公元前684年春。因为想报复鲁国支持公子纠。齐桓公派兵伐鲁。结果在长勺战败;6月。不服气的齐桓公与宋国联手。再次攻入鲁国。结果在乘丘再次战败!

两次大败于鲁国。足见此时齐国的实力对鲁国都没有占据绝对上风。更不用说东周其他比鲁国更加强大的诸侯国了。在经历这两次的失败之后。齐桓公才醒悟过来。开始重用管仲。专注于齐国内政。

在管仲的辅佐之下。齐桓公在齐国推行了一系列的内政改革:行政区域管理方面。采取“三国五鄙”。以加强内政管理;社会阶层方面。采取“士、农、工、商”分工种集中居住。以加强各行业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军事建设方面。采取“作内政而寄军令”。避免引发周边国家的军事竞赛;人才选拔方面。建立起“乡选”、“官选”、“君选”的三选制度。以培养和选拔人才;土地改革方面。采取了“相地而衰征”的改革方式。以提高人们经营土地的兴趣。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经济制度方面。建立起了“官山海”制度。以快速增强齐国经济实力……。此外。为加强齐国军事实力。还推出了“轻过而移诸甲兵”的政策。使得齐国铠甲和兵器迅速很快就充足了。

在经历了三、四年的潜心修内政后。齐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时才开始对外称霸。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借宋国南宫长万内乱之际。首次举行诸侯会盟。以定宋桓公之位;公元前679年。齐桓公第二次举行鄄地会盟。就正式宣布称霸!此时。距离齐桓公回国。也不过才六年时间!

由齐桓公的称霸过程可见。为了称霸。齐桓公首先是在国内进行了一场大改革。使得齐国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之后。才有条不紊地逐步实现了对外称霸的目标。不仅仅是齐桓公如此。其他任何霸主要想称霸。都必须得走同样的道路。

晋文公流亡海外十九年。回国为君的第二年就救助周王室;第五年就因救宋。在城濮一举战胜楚国而称霸成功。看起来晋文公似乎就没怎么在国内进行大的变革。晋国就一举成为了天下强国。

但晋文公的称霸成功。是建立在他之前两任国君成功改革的基础之上。

早在晋献公时期。他就清除了国内强大的公族势力。在人才任用方面强调用人唯贤而不是唯亲。晋献公的改革。使得国内人才辈出。为晋国人才的涌现剔除了体制障碍。晋惠公时期。虽然在韩原之战中败北。却启用吕甥进行了“作爰田”、“作州兵”改革。“作爰田”改革。使得晋国土地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作州兵”改革。使得晋国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当晋文公回国之时。晋国虽然显得已成低调。但综合国力经过晋惠公在位期间的休整。已是大大增强。晋文公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把晋国松散的人心凝结起来。发挥晋国在人才和实力上的巨大优势。一致对外。在五年的时间内。晋文公成功地做到了这点。所以晋国才能一举而称霸天下。

楚庄王的称霸。似乎也没看到他在国内推行了哪些改革。但楚国自楚武王时期开始。就步入了东周强国之列。楚武王所作的一项重大变革。就是创造了县尹制。使得楚国在不断向外扩张的过程中。公室的集权程度一直很高。能保证早期楚国国君执政很少遭遇公族的掣肘。因而。早期楚国在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楚穆王时期。都能保持高速的对外扩张速度。楚庄王的称霸。不过是之前历代楚王努力奋斗的必然结果。只不过。楚庄王过后。楚国扩张的速度已敌不过公族势力成长速度。最终造成了楚国国力的中落。而最终失去了霸业。

其他诸侯国的列位东周霸主。限于资料的匮乏。很难得知他们具体为称霸而作出了哪些变革。但事理却是明显的:如果不在国内作出变革。就很难在东周诸侯国中脱颖而出;所谓的“称霸”。也就是镜花水月。从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的称霸经历来看。已充分证明了这点。因此。可以推断出。任何一位霸主的出现。必然是先伴随着这个国家的内部变革。没有增强自身实力的国内变革。就不可能有东周争霸!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心太野╮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43:14

    齐国,晋国,楚国,东周,齐桓公,霸主,内政,国内,管仲,公元前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43:14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争取霸主地位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43:14

    齐恒公尊王攘夷。晋文公却楚安天下。楚庄王学习中原礼乐文明。秦穆公称霸西戎。扩地千里。宋文公仁义之师。其他观点:春秋战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