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因为是作者罗贯中安排的。说让他怎么死。他就得怎么死!害了关二爷。那还能容他有个好下场?
题主问的好像很诧异。马忠被俩小人暗杀很奇怪吗?在我看来很正常嘛。
古语说得好。“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英雄就一定会在英雄手里终结吗?完全不见得。
堂堂的西楚霸王项羽也不是刘邦、韩信这等帝王名将亲手结果的。而是被逼自戕。死后还被一帮喽啰糟践分尸。
江东猛虎孙坚被黄祖部将乱箭射成了借箭的草人。
小霸王孙策被许贡三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门客射伤致死。
张飞被范疆、张达割掉了首级。
这些堂堂万人敌的英雄猛男不都一样惨死于小人之手么?这叫恰逢其会。命运使然。出手的人不过是最后的执刀者。或者说是那把刀而已罢了。马忠就是其中之一。他死于小人之手自然更加不足为怪!
安排糜芳、傅士仁收人头其实是很合理的演义。
马忠在正史里不但连个传都没有。能留下名也是因为擒获了关羽的缘故。
正史里黄忠也并非被他射伤致死的。因为黄忠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前一年就死了。根本没随军出征。演义如此安排我看纯粹是给马忠拉仇恨!
凡是亲身参与关羽之死的几个东吴主要人物在演义里基本都是安排了横死的结局。
比如吕蒙。被关公阴魂生生追死。
潘璋先被关公显圣吓尿。后被关兴直接开膛破肚血祭了。
马忠被刺杀算死得痛快的了。
糜芳、傅士仁对于关公失却荆州之败。负有直接责任。正是二人的直接投降导致了关羽的最终败亡。所以安排他们先杀马忠再被刘备杀掉。
而事实上上述所有人物在正史中起码都不是这么悲催惨死的。除了吕蒙病死。其余弄不好还都善终了的。
话说回来。《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关二爷在民间的地位又那么崇高。如此改编加工自是应有之意。也算是对意难平的蜀粉们的一点寥寥安慰了吧。
其他观点:
马忠。是桃园三兄弟的克星。也是五虎上将的克星。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马忠以一人之力。直接或者间接害死了五虎上将中的三员。甚至可以说。刘备也间接死于马忠之手。
关羽之死。就像大西洋彼岸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结果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
先是。刘备急于替关羽报仇。不顾群臣包括诸葛亮、赵云的一致反对。枉顾国内空虚、民心不附的复杂局面。贸然发动了夷陵之战。
而张飞由于“急兄仇”。酗酒无度。喝醉了之后鞭打副将。导致副将狗急跳墙。趁夜发动了叛乱。并杀死了张飞。
张飞死了。刘备更是将“罪则”归咎于东吴。进一步强化了攻打东吴的决心。
战争一开始。进展还算顺利。但黄忠追击潘璋部队的时候。误入了包围圈。结果一只冷箭飞了过来。恰好射在了黄忠胸口。众人救了黄忠。奋力杀出。但之后没过几天。黄忠就死了。
而射冷箭之人。正是马忠。
黄忠死了。刘备悲伤之余。并没有停下脚步。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陆逊放了一把火。蜀军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刘备逃到了白帝城。不久便病死了。
假如。马忠没能捉住关羽。或许刘备就不会发动夷陵之战;刘备不发动夷陵之战。或许张飞、黄忠就不会死。几万将士也不会死于非命。
一定程度上讲。马忠不仅杀了三员猛将。甚至还葬送了整个蜀国。因为夷陵之战后。蜀国元气大伤。实力大损。本来与东吴势均力敌。但经此一战。连东吴都打不过了。兴复汉室更是黄粱一梦。
当年。傅士仁和糜芳迫于东吴的压力。投降了东吴。不过在东吴不受重用。经常受气。后来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来势汹汹。
傅士仁和糜芳担心刘备击败东吴。找他哥俩算账。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夜杀死了马忠。提着马忠人头。连夜逃到了刘备阵营。
但是刘备未念傅士仁、糜芳杀死马忠之功。仍然记恨二人当初的背叛。于是亲手操刀。活剐了二人。并将心肝挖了出来。祭奠关羽。十分血腥。
不过。演义是演义。正史上绝非如此。
傅士仁和糜芳投降东吴之后。一直待在东吴。直到老死。而马忠并未死于傅士仁、糜芳之手。至于他结局如何。史书未做介绍。
其他观点:
马忠此人不是很出名。如果只是简单看过三国的的人。也未必会记住他。然而此人在三国演义中却俘虏关羽。暗箭射伤黄忠。五虎上将中的2个都折在他手里。看似很强。其实马忠只是一个趁着英雄迟暮。出击得手的小人物。离开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正常情况下遇到关羽、黄忠他就是被秒杀的对象。马忠后来在演义中被糜芳和傅士仁暗杀。这又是为何呢?我们下面说下整个事情的原委。
关羽趁曹操主力在汉中一线。襄樊守备薄弱之机。发动了攻取樊城和襄阳的战役。留下糜芳和傅士仁分别镇守江陵和公安。后来证明这是最大的败笔。关羽则率荆州军主力挥师北伐。直取樊城。战役开始。关羽进展顺利。一度打得樊城的曹仁要弃城逃跑。而后曹操派于禁来增援。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关羽一时风光无限。这让孙权觉得非常不爽。曹操也明白这一点。于是就和孙权达成交易。把江南之地封给孙权。就这样。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吕蒙白衣渡江顺利拿下公安。然后让傅士仁去劝降糜芳。又拿下了江陵。至此。关羽老家都被占领。这个时候。关羽在樊城前线也被徐晃击败。又得到荆州丢失的传闻。赶紧撤军回荆州。一路上派出使者和吕蒙联系。吕蒙用了攻心之法。厚待荆州军的家人眷属。家人纷纷写信。转交关羽的使者报平安。这下关羽麾下将士无心恋战。纷纷溃散。关羽万不得已。最后仅带数十名士兵从麦城向益州方向突围。行走到距离益州不到一二十里的临沮。结果遭遇东吴的埋伏。在这里小人物马忠出场了。他事先设下绊马索。绊倒关羽的赤兔马。然后俘虏了早已人困马乏。无力再战的关羽。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人都是可以俘虏关羽的。只是马忠遇到了这个机会而已。
刘备称帝后。为了给关羽报仇夺回荆州。起兵征伐东吴。黄忠感念和关羽当年长沙之战结下的战斗友情。随刘备大军一起进攻东吴。为关羽报仇。战役前期。蜀军进展异常顺利。杀的吴军血流成河。而关兴、张苞这些小将也开始暂露头角。阵前斩将。屡立战功。刘备当着黄忠的面。经常夸赞这些小将。觉得后生可畏。黄忠听了心中很不服气。带领所部少量人马出战。以此证明自己宝刀不老。正好碰到吴国将领潘璋。黄忠看到潘璋手拿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非常生气。向着潘璋冲过去。潘璋此人狡猾。倒头就跑引诱黄忠往埋伏圈走。黄忠为关羽报仇心切。一路追过去。中了吴军的埋伏。黄忠在和吴国众将拼命死斗。无暇顾及的时候。我们的小人物马忠又一次出场。趁黄忠不备。偷施暗箭射中黄忠的肩膀。在这危急时刻。好在刘备派关兴和张苞来救援。黄忠被救回。但终因年纪大了。失血过多而亡。由此我们看到。马忠同样是趁着黄忠被围攻。不能分心的情况下。偷袭得手。不能不说捕捉机会的能力一流。
随着刘备伐吴的攻势越来越猛。关兴也在一次战斗中杀了潘璋。夺回青龙偃月刀。潘璋所部处于六神无主的境地。作为潘璋部将的马忠因为想给潘璋报仇和下面的士兵有了矛盾。此时糜芳和傅士仁正好在马忠军中。这二位眼看刘备攻势凌厉。就又想回到蜀国。苦于没有立功赎罪的机会。现在看到士兵有可能哗变。就趁马忠熟睡之时。刺死马忠。带着首级又回到刘备军中请求收留了。当然结局都知道。刘备并没有因为这2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杀了关羽和黄忠的仇人马忠。就原谅他们。而是让关兴杀了二人祭奠关羽。三国演义到此处。可以说是大快人心。
所以马忠能俘虏关羽。射伤黄忠。完全是特定环境下。得到了好的机会。并不能说明他有多厉害。最多是运气好。捕捉机会能力较强而已。最后马忠被糜芳、傅士仁所杀。也是因为马忠靠前面的好机会。立功比较大。已经成为刘备认定的主要仇人之一。所以马忠作为糜芳和傅士仁赎罪之物再好不过。被杀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也正应了因果循环之理。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评论。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历史。谢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0573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关羽,东吴,刘备,荆州,演义,死了,之战,二人,杀了,益州
没想到大家都对马忠俘虏关羽、射伤黄忠,为何被麋芳傅士仁这两个“小人”暗杀?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因为是作者罗贯中安排的。说让他怎么死。他就得怎么死!害了关二爷。那还能容他有个好下场?题主问的好像很诧异。马忠被俩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