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真实存在吗?楚辞是屈原写的吗?
原创

屈原是真实存在吗?楚辞是屈原写的吗?

好文

热门回答:

没有回答的必要了。真的

其他观点:

我们历史对屈原的记载主要是在司马迁的《史记》和屈原所著《离骚》里。在《史记》中司马迁大量篇幅介绍屈原。

屈原不姓屈。在先秦时期的称谓和现在的称谓差异很大。屈原不但不姓屈而且名字也不是原。据《史记》记载:“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意思是说屈原的名字是平。和楚王同一个姓。那么楚王姓什么呢?姓芈。对就是前几年大火的《芈月传》的芈。芈月就是楚国的公主。

古代的姓氏代表着你的等级。所以屈原在楚国是实打实的贵族。芈只是一级姓。特别是创业的元老都会赐予自己高贵的姓作为奖励。将来你的子孙都会享受到这份荣耀。二级姓叫氏。分给哪些呢?在当时楚国有三个二级姓比较有名。分别是:屈、景、昭。所以屈原爱国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的家族是楚国的创始人之一呀。

那么屈原为什么不叫芈原呢?这就要提到春秋时期男女在姓氏叫法上的区别。一般男人要以自己的氏为重。也就是二级姓。女人要以一级姓为重。以前起名字要先起名。比如我们小时候。先有个小名比如:狗蛋、狗剩等等。等到13或16岁过了成年礼后。再请先生给起一个字。在成年人交往的场合要叫字。而不能再称呼“狗蛋、狗剩”了。所以不能叫屈平。尊称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取自《尔雅》。其中有一句“大野曰平。广平曰原”。大意是像旷野一样宽广。屈原在《离骚》中用了很大笔墨介绍自己。“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古人书写没有标点符号依靠兮这一类感叹词分开语句。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感叹词。啊!屈原这里说他的名是正则。字灵均。是不是我们把屈原名字都搞错了。后来注释家解释:正则与灵均即平和原。是对自己名字的一种隐喻。

根据《史记》记载。屈原本是楚怀王身边的红人。受到同僚的妒忌与排挤。后来我们在《离骚》中看到浓浓的哀伤。屈原觉得楚怀王是受到奸臣的蛊惑。才中了秦国的奸计。其实历史上是楚国开了扣留来使的先例。楚国趁着开会时机。扣留宋襄公。后来才遭到秦昭襄王扣押。

屈原被流放以后。走到江边。心力憔悴披发吟诗。为什么要披着头发呢?因为当时的贵族要求把自己头发挽起来。显示一种高贵。而此时屈原披着头发非常有画面感。显示内心的悲凉。这时候江边有一个渔夫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屈原说出了千古名言: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都醒。

而我更喜欢渔夫的那句:“何故怀瑾握瑜而令见放为。“大意就是何必握着美玉不放手呢?用我们现在流行的话。手心里的沙子握得越紧。越容易流失。屈原说我不愿与这些肮脏的人同流合污。要干干净净的死去。然后投到汨罗江而死 。之后渔夫还有句名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止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意思是说。水清了我就洗头。水脏了我就洗脚。做人要随遇而安。不能执着。我想这也是屈原不能承受生命之中这种大起大落。

屈原投江之后。百姓担心遗体会被鱼吃掉。于是包粽子扔到江里。扔粽子的时候需要划船。于是产生了龙舟竞赛。据江绍原的考证。他有一篇《端午竞渡本意考》介绍:划龙舟在很多文献里有记载。在吴国也就是江苏徐州那边。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而在越国。扬州附近。人们认为是为了纪念勾践。

进一步考证。发现与屈原、伍子胥、勾践都没有关系。而是为了避灾。他的依据是《武陵竞渡略》里的记载。书中记载划船直奔河流的下游。烧掉祭品。把酒等倒进江里。诅咒一切灾难、瘟疫都随江而去。和现在不同的是。回程的时候大家不打鼓。偷偷把船划回来。如果家人有生病。做一个纸船。拿到水边烧掉。

虽然屈原和端午节的关系是后人附会上去的。但是最后的故事大家都会相信。在这样一个故事里。大家没有因为是个恶节日而去悲伤。节日里完成家人的团聚。共同品尝粽子。共同品味亲情。

其他观点:

你好很高兴/( ̄▽ ̄)┘回答您的问题!

我是湘潭大学古典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教多年。欢迎和我探讨中华古代诗词

屈原确有其人.楚辞是屈原的诗歌那一类诗歌的总丶称.还含有别人的作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一桥孤寂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53:55

    屈原,楚国,史记,都会,勾践,离骚,龙舟,头发,正则,渔夫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53:55

    没想到大家都对屈原是真实存在吗?楚辞是屈原写的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53:55

    没有回答的必要了。真的其他观点:我们历史对屈原的记载主要是在司马迁的《史记》和屈原所著《离骚》里。在《史记》中司马迁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