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推崇学而优则仕,而鄙视商人、瞧不起经商致富,这对中国文化发展有什么消极影响?
原创

儒家推崇学而优则仕,而鄙视商人、瞧不起经商致富,这对中国文化发展有什么消极影响?

好文

热门回答:

这个问题的提问者称儒家鄙视商人。是颠倒黑白。委曲事实。

儒家提倡各行各业相对平等:农夫赴时。百工制器。商贾趋利。

在儒家经典《左传》中。所有明君执政。必然是劝农、通商、惠工。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更是以暴力手段。把工商直接没籍。充为奴隶。

儒家主张各行各业平等。法家要把商人全部消灭。黄老学派介于儒法之间。允许工商业的存在。但在经济上打压他们。在政治上歧视他们。视工商也贱民。

隋唐宋以儒家思想治国。商人不被歧视。明清商人倍受歧视。《大明王朝1966》中沈一石的结局。就是黄老思想之下的必然结局。

提问者把黄老学派对商人的态度。当成儒家的主张。是驴头对马嘴。颠倒黑白。

有三个黑锅。儒家不背:

一、儒家主张各行各业平等。法家必须消灭商贾。黄老允许工商业存在。但疯狂压榨、歧视商人。

二、孔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儒家反对妇女缠足和隆胸整形手术。

三、提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让人民做奴才的是法家。儒家认为。把人民当奴才的暴君必须诛杀。孔子谓之——汤武革命。【革命一词。最早由孔子提出】

其他观点:

儒学是修身之本。但要把他与统治者利用儒家学说进行愚民统治分开。

我们看到。孔子的官运并不好。政绩也几乎看不到。他的政治主张有用吗?当然是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

那么。孔子的言论被弟子整理之后。流传后世。为何就成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思想。说起来就是儒学的朴实真诚。

后世的重农轻商有没有其历史局限?我看是有的。每个朝代的农耕做得好。民则富国则强。这有什么不好。即便是现在。农业仍然是国之根基。

为什么用儒学治国会跑偏?不是重农转商的问题。而是封建专制的问题。儒学被神化的目的就是把忠君看成唯一的途径。用儒学当精神鸦片控制臣下。这才是问题所在!

皇权的统治方式。就是在找到一个近乎普及的文化学说。实施“文控”。如果是皇帝英明。政治氛围好。正百官而正万民。也就是所说的政通人和。所以说。儒学只是利用的工具。皇权的本质就是独裁。

其他观点: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从当时的社会经济方面来分析。我们都知道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人们的吃穿住行大都有自己解决。商品流通不活跃。期中对于人民最需要的商品是盐。由国家专营。个人不能买卖。孔子是春秋时人。处于奴隶社会末期。生产力低下。社会经济不发达。物质缺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很低。一日两餐。就连贵族。列鼎而食。也不过几个菜。和清朝的满汉全席没法比。孔子有三月不知肉味的说法。但这是对《韶》的评价。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吃肉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商业和农业相比。商业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满足人生存的农业重要。对当时的人来说。没有人去重视商业。孔子是一个私塾先生。关心音乐。关心诗歌。游学列国是他主要的工作。根本不会去关心商业。他提倡众业平等。更不会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去轻视商业。

大海无风不起浪。那为什么会有孔子轻视商业这么一说呢?就出在为富不仁这句话上。在封建社会。孔子的论语成了经典。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社会的文人引经据点。圣人都说。为富不仁。把人的品德和商人两个不同的概念联系起来。这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价值观。

孔子无心。后人有意。在封建社会。刘备贩履卖席。是出身低微的。是士大夫阶层所不耻的。商人重利轻别离。难道感情要比吃饭重要。

孔子是圣人。可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孔子的徒孙们让祖师爷背了一个黑锅。孔子无心。但对中华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封建社会。读书是最高尚的事。范进中举这个故事很明白告诉我们。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且听风雨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09:27

    孔子,儒家,儒学,封建社会,商人,商业,法家,统治者,平等,各行各业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09:27

    没想到大家都对儒家推崇学而优则仕,而鄙视商人、瞧不起经商致富,这对中国文化发展有什么消极影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09:27

    这个问题的提问者称儒家鄙视商人。是颠倒黑白。委曲事实。儒家提倡各行各业相对平等:农夫赴时。百工制器。商贾趋利。在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