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的军师都有谁?是怎么辅助他的?
原创

越王勾践的军师都有谁?是怎么辅助他的?

好文

热门回答:

越王勾践主要有范蠡和文种辅佐。鲁昭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1年)。范蠡邀文种入越。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4年)。勾践兵败西于会稽山。始重用范蠡、文种等。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又名鸱夷子皮、陶朱公。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 早年居楚时。尚未出仕。人称范伯。以经商致富。广为世人所知。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他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玄孙。并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主要政治成就:

①劝服勾践保全性命;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然而在檇李(浙江嘉兴)之战中大败。被击中脚趾。因伤势过重。不久死去。吴王阖闾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公元前494年。勾践听说吴国日夜演练士兵。准备向越国报仇。打算先发制人。再来个檇李大捷。南阳人范蠡力谏: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勾践不听范蠡劝谏。执意出兵。范蠡预料此战凶多吉少。果然。越国遭遇会稽山大败。范蠡劝勾践答应吴国的任何条件以求保全性命。“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而吴王没有听伍子胥“今不灭越。后必悔之”的进言。罢兵而归。

②动摇夫差起恻隐之心:按照吴越双方议和的条件。越国战败过了两年。越王勾践将要带着妻子到吴国当奴仆。他想带文种。范蠡愿随勾践同行。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可以看出。范蠡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且具有敢于担当的高贵品格。吴王夫差想劝范蠡离开勾践。到吴国帮助夫差。而范蠡毫不动摇。很坦然说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令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这是范蠡导演、勾践出演的一出荒诞剧。演出成功对勾践的前途起了至关重要的变化。经过此事。吴王被深深地感动。对勾践动了恻隐之心。而在政治当中。掺入了个人私情。注定夫差的结果是悲惨的。

③巩固军事力量。消磨敌方意志:战争之后。越国几乎跌到谷底。且其在复兴之时。要慎之又慎。切不能让吴国有所察觉。范蠡建议勾践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先抓经济。继而亲民。稳定社会。施民所善。去民所恶。协调内部关系。内亲群臣。下义百姓。有人生病。勾践亲自去慰问。有人去世。就亲自去办丧事。对家里有变故的免除徭役。一系列的措施。使百姓得到安定。为了提高军事力量。范蠡重建国都城。在建城的过程中。范蠡建了两座城。一座小城。一座大城。小城是建给吴国看的。而大城建得残缺不全。面对吴国的方向。不筑城墙。这样就迷惑了夫差。重视军队训练。提高士气。增加战斗力。组织了敢死队。以最高金额奖励。为了进一步迷惑夫差。范蠡又投其所好。派人送给他最喜好的东西。以讨夫差的欢心。还向夫差进献美女。消磨夫差的意志。

④卧薪尝胆。二十年磨一剑:公元前476年。伐吴的条件终于成熟了。此时夫差倾全国之力。北上中原争霸。使国力严重消耗。后方空虚。唯独老弱与太子留守。越国经过近20年的精心准备。国力强大。范蠡建议勾践立即兴兵伐吴。公元前473年。吴军全线崩溃。吴王夫差逃到姑苏台上固守。同时派出使者向勾践乞和。祈望勾践也能像20年前自己对他那样宽容。允许保留吴国社稷。而自己也会像当年的勾践一样倒过来为之服役。勾践动摇了。这时范蠡站出来。陈述利弊。平复了勾践动摇的心态。夫差自杀的时候。想念起伍子胥。认为自己愧对伍子胥。以至于造成如今的结果。遂蒙面自杀。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成功之后。立刻离开了越国。他从齐国写信给文种说:“蜚(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文种。一名会。字子禽。楚国郢(今湖北省江陵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兵败于吴时。奉勾践之命赴吴议和。勾践夫妇偕大夫范蠡质于吴。文种主持国政。文种总结商周以来征伐经验。提出《伐吴七术》。东汉会稽人袁康等编纂的《越绝书》说文种向勾践进伐吴九术:“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槁。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为劳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疆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明代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则说文种破吴是七术:“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曰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三曰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曰疆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七曰积财练兵。以承其弊。”

赴吴请籴粟万石。两年后。拣择精粟而蒸。还于吴。

吴既灭。范蠡引退。致信种曰:“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文种得范蠡书后称病不朝。人或谗文种且作乱。越王乃赐文种属镂之剑曰:“子有阴谋兵法。顷敌取国。九术之策。今用三已破强吴。其六尚在子所。愿幸以余术为孤前王于地下谋吴之前人。”种遂伏剑。死后葬于越都西山之上。改名西山为“种山”。即绍兴城内卧龙山。墓在卧龙山望海亭之下。

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 越国一举灭吴后。文种不听范蠡的劝告。仍停留于越国为丞相。在要和平还是要称霸的战略方针上。主张养民的文种与勾践又发生了最为强烈的冲突!当勾践以夫差赐死了伍子胥的同样方法赐文种死时。文种仍“执迷不悟”。他只怨勾践无情无义。却不知自己的心境与识见。已与越王相去太远。

其他观点:

勾践军师是范蠡:

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先秦杰出的谋略家。罕见智士能臣。他出身贫苦。但是。聪明睿智。胸藏韬略。年轻时就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识地理。被当地人尊称为范伯。不过当时的楚国政治黑暗。并没有选择出仕。后来辗转之下。来到了越国。并且成为越王勾践的军师。不过当时的越王勾践并没有重用范蠡。而后吴越争霸。勾践兵败于会稽山。成为了吴王夫差的俘虏。范蠡随越王勾践一同入吴为奴。范蠡再吴国的时候。四处贿赂官员。打通夫差关系。并且告诫勾践应该卧薪尝胆。表现出十分卑微的样子。等待机会回国后再东山再起。同时他向勾践献计假意讨好吴王。动不动送一些金银财宝。为了使吴王麻痹。还使用了“美人计”。将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献给了吴王。长此的消磨下去。吴国的国力一日不如一日。军心散乱。而同时的越国。范蠡鞠躬尽瘁。全力辅助越王。军力稳步上升。实力越来越熊大。最终范蠡帮助勾践实现了复仇。而范蠡也急流勇退。重归江湖。成就了天下美名的“陶朱公。被后人誉为财神爷。



其他观点:

越王勾践的谋臣有文种和范蠡。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兵败而亡。死前嘱其子夫差复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494年在夫椒大败越兵。越几乎亡国。

越王勾践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外示弱求和于吴。后来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这才有了卧薪尝胆的故事。

在越国夫椒(今浙江绍兴)之战战败后。勾践用范蠡计。令大夫文种膝行乞和。贿赂其太宰伯嚭。吴王才罢兵而归。

范蠡又建议勾践屈身侍吴。范蠡更身体力行。随勾践同赴吴国侍奉吴王夫差。三年的时间。范蠡陪勾践夫妻含垢忍辱。多少次勾践想放弃。都被范蠡阻止。最后终于使勾践得以回到越国。

回越后。范蠡与文种一起制定了富有远见的发展计划。范蠡提出了“左道右术。去末取实”治国之道。文种则制定了“伐吴七术”。

范蠡主持军务。重新选择地址。建都筑城。制造兵器、战船。

用奇招“美人计”以求速胜。据说范蠡找到美女西施时。两人一见钟情。但范蠡还是把她送到了吴国。后来夫差对西施神魂颠倒。为她大兴土木。并对越国彻底放了心。


最终。在范蠡和文种的领导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内修其德。外布其道。富民养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补充:吴国灭亡后。范蠡没有等论功行赏。就第一时间离开了。并且给文种留下一封劝退书。原文如下: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文种看了后。不想放弃到手的荣华富贵。没有离开。只是称病不上朝。最后被勾践找到理由杀害。

理由为: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意思就是让文种带着剩下的“四术”到阴间辅佐先王。

这就是范蠡和文种辅佐越王勾践的故事了。谢谢阅读!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一路有晗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9:32

    勾践,范蠡,吴王,吴国,夫差,越王,公元前,楚国,西施,长颈鸟喙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9:32

    没想到大家都对越王勾践的军师都有谁?是怎么辅助他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9:32

    越王勾践主要有范蠡和文种辅佐。鲁昭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1年)。范蠡邀文种入越。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4年)。勾践兵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