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谭嗣同被砍30刀才断气,是真的吗?
原创

传谭嗣同被砍30刀才断气,是真的吗?

好文

热门回答:

谭嗣同真的是被砍了三十几刀才断气的吗?(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古人常说“掉脑袋不过碗口大的一块疤”。某位先辈也曾豪言壮语“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古代刑场比生意场还黑

古代刽子手。斩首时有很深的门道。一刀下去。咔嚓一声。脑袋搬家。那叫一个干脆利索。犯人还没有感受到痛苦就已经身首异处了。但是。这种待遇可不是谁都能享受到。这需要犯人家属花钱打点或者是上面开恩开能有的。

若果打点不到位。刽子手一刀下去拖泥带水。只砍掉半拉脑袋。让受刑者受尽无尽的痛苦。

如果是受刑者惹下大祸事。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刽子手就会祭出绝户神器——大将军刀。此刀无刃。刀落到脖子上。力道拿捏得巧妙。绝不会一刀两断。有可能是十刀、八刀。甚至是几十刀。这就不是砍头了。而是锯头。数刀下去。受刑者还在苦苦挣扎。不能断气。哀嚎不止。痛苦万分!

不一样的富二代

古代人起义。不是吃不饱饭。就是娶不上女人。都是被逼无奈才走上这条道的。像谭嗣同这种超级富二代造反还是少见的。

1865年。谭嗣同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谭继洵已经是湖北巡抚了。相当于湖北省省长。后来谭继洵还署理过一年的湖广总督。相当于湖南湖北两省的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总司令。生在这样的家庭。谭嗣同什么都不用干也能一辈子衣食无忧。12岁那年。北京的一场瘟疫。夺去了谭嗣同的母亲、长兄、长姐三个亲人。谭嗣同卧床三日。鬼门关前走一遭。其字“复生”。也是由此而来。

谭嗣同热爱新学。还是一个武术高手。曾跟随通臂拳师胡七、大刀王五和父亲的属下刘云田学艺。

虽然出生于官宦世家。但是。他却走了一条与父亲完全不同的道路。成为最激进的维新派。

维新变法后期。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阻力太大。维新派决定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谭嗣同密会袁世凯。要袁带兵入京。”围园杀后“。袁世凯却密告荣禄。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维新派。

维新派做鸟兽散。康有为、梁启超早早开溜。日本使馆曾派人联系谭嗣同。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被他回绝。他也回绝了梁启超的好意。慷慨陈词:“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为不连累父亲。被捕前。他将父亲写给他的信全部烧毁。然后模仿父亲的笔迹写了一封家书。训斥儿子谭嗣同不忠不孝。声言要脱离父子关系。这也许是他为开脱自己父亲做的一点努力吧。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谭嗣同

根据谭嗣同的师傅胡七的回忆录《谭嗣同就义目击记》记载。慈禧太后对“戊戌六君子”特别痛恨。恨不得将他们凌迟处死。由于光绪十一年废除了凌迟刑罚。所以。她特意交代。用钝刀行刑。

1898年9月28日午时。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这一天。北京城里的百姓倾巢而出。谭嗣同等人在囚车中赶赴刑场之时。沿途百姓纷纷把烂菜叶、臭鸡蛋扔到他们身上。大骂不止。被押赴刑场的谭嗣同大声疾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康有为的胞弟康广仁第一个受刑。钝刀子砍头。砍了五六下。才把康广仁的头割下来。看着满地的鲜血。愚昧无知的老百姓欢呼雀跃。

谭嗣同是第五个行刑。由于慈禧有交代。刽子手拿出了号称“大将军”的钝刀。“特别关照”谭嗣同。

清代斩首最有名的就是“大将军”和一个“五件套”。这五件套分别称为大爷、二爷、三爷、四爷、五爷。他们锻造的材质不同。斩的对象也不一样。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一般选用快刀斩。对于高官、贪污较多的官和谋逆的官员。往往采用钝刀斩首。以泄私愤。警示他人。戊戌六君子无疑是让慈禧最为痛恨的。用钝刀处决他们。更能达到警示的效果。所以。对付谭嗣同。刽子手请出了多年没用过的大将军刀。

当看到请出大将军刀时。愚昧的老百姓竟然欢呼起来。拍手称快。俨然是鲁迅笔下看客的形象。

《谭嗣同就义目击记》中的记载。“头一刀杀康广仁。轮到第五刀。天哪!才轮到我们谭先生的头上。前清杀官员的刀和杀平民的刀不同。官越大刀越钝。这不叫砍头。叫锯头。锯头比砍头的痛苦要添上几十百倍的。而对这痛入骨髓的惨状。第五个受刑的谭先生。一直是若无其事的样子。砍了30多刀才断气。”

但是。谭嗣同等人的血没有唤醒愚昧无知的老百姓。“六君子引颈就戮时。风雨如晦。可众多的北京城围观老百姓们怀里揣着的。却是蘸血的馒头。”

谭嗣同死后。其父亲谭继洵被免职。两年后也抑郁而死。

出卖谭嗣同等人的袁世凯沾沾自喜。自以为聪明识时务。忽悠了谭嗣同。还写了一本书《戊戌纪略》为自己辩白。向朝廷表忠心。把欺骗谭嗣同的事情描写的绘声绘色。

但是。欠的债总是要还的。谭嗣同的学生蔡锷彻底玩弄了他一把。袁世凯想要称帝。北洋军阀无人支持。西南军阀首领蔡锷却跳出来为他鼓吹。在《劝进书》里第一个签名。等袁世凯前脚在北京称帝。蔡锷后脚就跑到云南讨逆。活活气死、逼死了袁世凯。也算是为老师谭嗣同报了一箭之仇。

参考资料:《谭嗣同传》、《谭嗣同就义目击记》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其他观点:

谭嗣同被砍了三十几刀断气的说法显然不可信。刽子手行刑的时候是从脖子后面开始下刀。那里有人的颈动脉和迷走神经。如果这个部位遭到重击会造成动脉收缩。大脑的供血在短时间内急剧减少。此时人会昏迷!

如果刽子手用钝刀去砍谭嗣同。哪怕是没有开刃的刀。只要在脖子后面重重一击。此时人也会马上昏迷。接下来砍三十几刀。谁知道谭嗣同是在哪一刀断气的呢?

关于清朝的死刑。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斩首和凌迟。因为清朝时期。特别是清晚的时候。凌迟执行的数量并不多。只有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才大量使用凌迟。但是这时候懂得凌迟技术的刽子手已经很少。有些清军将领抓获太平军后需要执行凌迟。也只是随便找一个人来充当刽子手。根本不可能做到明朝那样几千刀的凌迟。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清朝在执行斩首之刑的时候。对于品级越高的官员使用的刀就越钝。这是为了达到一种警示的效果。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戊戌变法失败后。六君子被押赴刑场执行斩首之刑。当时谭嗣同的师傅胡致廷(胡七)目睹了这一过程。并且写下了《谭嗣同就义目击记》。里面记载了谭嗣同被斩首时的情景:

“我站在王麻子的屋顶上。那里黑压压挤满了看热闹的人。脸上都露出非常凄惨的颜色……第五个受刑的谭先生。一直是若无其事的样子。砍了30多刀才断气。”

胡七的记载我还是有点怀疑。刽子手行刑的时候他站在王麻子的屋顶上。他如何知道谭嗣同的断气时间?他所看到的只是30多刀后脑袋才被砍下来。但这并不能代表断气时间。

有人会觉得过于在意犯人的断气时间。这样就是抬杠。谭嗣同的行刑过程只是想说明当时慈禧对戊戌六君子的残忍。但这里我却有个疑问。刽子手执行死刑的时候。他们是否有必要砍这么多刀?

有人认为。这是刽子手没有收到犯人家属的贿赂。所以才会这么残忍。如果家属给了钱。通常都是一刀解决。干净利落。这个观点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家属不忍心亲人受苦。所以行贿刽子手的事在古代确实有发生。不管是死刑还是肉刑。都存在行贿的情况。但是斩首这个刑罚。正如我前面所说。就算是没开刃的大刀砍下去。第一刀犯人已经昏迷。脖子上的颈椎受到重击后还能大声惨叫的情况只有电视剧里才会有。

还有一种可能。我认为是清朝的“专业”刽子手不多。《啸亭杂录》中记载了顺治时期。一位名叫阿里玛的满族武将犯了法。需要执行斩首。当时他的囚车来到宣武门的时候。他用脚勾住了城门瓮洞不让车子继续往前走。并对监斩官巴图鲁提出就在那里行刑的要求。

巴图鲁没办法。只能就在城门边上对他行刑。结果刽子手砍他的脖了时竟然砍不动!巴图鲁让刽子手先将他的脖筋割断再砍。终于把阿里玛的头砍掉。

这个记载看上去阿里玛好像很厉害。但我看到的却是刽子手的无能。金属大刀砍皮肉之躯。有可能一次砍不断。但怎么可能砍不动?难道真是用了没开刃的刀?

关于古代刽子手这个职业。到底属于公职还是“个体户”。一直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目前流传最多的说法就是。刽子手属于“冷门职业”。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非常少。而且都需要有老师傅带着入门。朝廷有活的时候(有犯人要行刑)。就会通知刽子手做好准备。他们此时会带上几个徒弟。取出相应的刑具来到刑场。

评书作品中是这样介绍刽子手的刀:行刑的刀被称为“鬼头刀”。平时不放在家里。一般是供奉在关公庙。只有需要用的时候才会取出来。刽子手行刑完了以后。需要将刀洗干净。重新放回庙里。并且要献一上份祭品。还要点燃一串炮仗。这样做是为了避开任何不祥的兆头。

从评书内容来看。刽子手的刀是自备的。他们需要自己掏腰包购买。那么自备的刀。自然也会格外爱护。毕竟这是吃饭的家伙。

还有一些文学作品也有提到。刽子手都会养一只猴子。他们给徒弟传授技术的时候。会让徒弟经常摸猴子的脖子关节(俗称“算盘珠”)。据说是为了熟悉脖子关节的位置。在行刑的时候可以找到准确的落刀点。这样做的原因。除了在行刑的时候可以一刀解决。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护刀刃。

所以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刽子手不应该会出现砍几十刀的情况。但是史料上关于这种情况的记载还真不少。美国圣公会传教士李遹声的夫人露西写了一本名为《一个美国人在中国的旅居》回忆录。里面记载了这样的故事:

露西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佣人说了关于刽子手砍头的事。当时刽子手砍了15刀才将头砍下来。露西听完感到愤怒和恐怖。她来到督府见到都督。要求将行刑的刀具磨得锋利一些。

但是都督无奈地告诉她。当地没有一位磨刀匠愿意磨“鬼头刀”。露西就建议都督重新买一把新刀。不要再用旧的钝刀了。都督也表示为难。因为新刀要到上海去买。下一次行刑时间马上就要到了。买新刀已经来不及了。后来露西和都督商议决定。在新刀没买来之前暂停执行新的死刑。

从露西的回忆录来看。刽子手使用的刀具不是自备的。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就很好解释为什么清朝经常用钝刀行刑了:磨刀匠不愿意磨刀。又没有负责刀具的更换工作。因此一把鬼头刀会使用很长时间。所以刽子手也只能使用又钝又旧的刀了。

结语

谭嗣同被钝刀行刑的情况应该是存在的。具体原因是家属没有打点刽子手。还是因为刽子手技术不行。或者是刀具没有得到及时更换的原因。这个就不好说了。对此大家觉得应该是什么原因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其他观点:

维新变法失败。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其中死的最惨的就是谭嗣同。据说被砍了三十几刀才断气。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决心通过变法图存求强。这一年8月。谭嗣同得到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的推荐。被光绪帝征召入京。9月5日与林旭、杨锐、刘光第同授四品卿衔章京。参与变法。次日。光绪帝又召见他并说:“汝等所欲变者。俱可随意奏来。我必依从。即我有过失。汝等当面责我。我必速改。”光绪帝变法的决心和对维新派的信赖令谭嗣同非常感动。决心不负圣上所望。全力参与到变法当中。毕竟他作为坚定的变法支持者。终于有了实现抱负的机会。

但是变法从一开始便要面对以慈禧为代表的守旧派势力的阻扰。慈禧太后与心腹荣禄等人密谋。决定在9月底光绪帝前往天津小站阅兵时发动兵变。废黜光绪帝。捕杀维新人士。意图一举扑灭新政。

危急关头。谭嗣同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去密会执掌新军。又深受光绪帝信任的袁世凯。希望袁能以国家为重。带兵入京除掉顽固派。然而袁世凯首鼠两端。权衡再三后。一边假惺惺的表示先回天津除掉荣禄。然后率兵入京。另一边袁世凯一回到天津便向荣禄告密。荣禄又密报于慈禧太后。谭嗣同此举反而加速了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时间。未等光绪帝出发天津。即下谕旨缉拿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戊戌政变发生。光绪帝被幽禁于中南海瀛台涵元殿。维新变法百日而止。

政变发生后。已经得到消息的谭嗣同并不急于逃走。此时的他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危难关头仍然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帝。但京城上下已经被顽固派控制。谭嗣同的营救计划均告落空。事无回转。变法失败已成定局。满腔热血的谭嗣同抱定决心要以死来殉变法事业。他拒绝了劝他离开的那些人。坚定的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与康有为在政变发生前一天逃往日本不同。谭嗣同要不惜以自己的鲜血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其表现出来的视死如归、以身殉道的悲壮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9月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与“戊戌六君子”的其他五人林旭、刘光第、杨深秀、杨锐、康广仁一同英勇就义。

负责监斩的是时任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刚毅。此人坚决反对戊戌变法。是个彻头彻尾的顽固派。轮到谭嗣同临刑的时候。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却不卑不亢。在引颈就戮前用尽力气大喊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刑场上的这一声呐喊顿成千秋绝响。至今仍在国人的耳畔久久回荡着。但是与其他五君子就义的场面不同的是。谭嗣同的就义过程尤其血腥残忍。当时在现场观斩的百姓纷纷掩面不忍直视。

因为刚毅给谭嗣同行刑用的刀是一把钝刀。为什么要用钝刀。据说这是慈禧太后亲自要求。在六君子中。谭嗣同的罪名最大。是“阴谋造反”。他当日密会袁世凯。请求袁带兵入京到颐和园诛杀太后。让光绪帝亲政。袁世凯转头又向慈禧告密。把慈禧气的是咬牙切齿。对谭嗣同深以为恨。决定用最极端的方法折磨死谭嗣同。

果然。行刑的时候刽子手手起刀落。却连砍了三刀都没有把谭嗣同的头颅砍断。刚毅气败急坏。命将谭嗣同按在地上继续砍。刽子手又接连砍了二十几刀。直砍的谭嗣同血肉模糊。身体下面渗满了鲜血。连肩胛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刀痕。才令他头颅落地。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围观行刑的百姓无不掩面不忍直视。

维新志士谭嗣同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他为戊戌变法慷慨赴义的壮举感召日月。这样一个为变法不惜以生命唤醒国人的“国士”。最后却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慷慨就义。实在是令后世为之唏嘘悲叹。梁启超称他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实乃是实至名归。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孤飘的蒲公英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14:53

    刽子手,谭嗣同,光绪,的是,砍了,君子,慈禧,菜市口,都督,刑场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14:53

    没想到大家都对传谭嗣同被砍30刀才断气,是真的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14:53

    谭嗣同真的是被砍了三十几刀才断气的吗?(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古人常说“掉脑袋不过碗口大的一块疤”。某位先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