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的疆域范围,有没有两广地区?
原创

楚国的疆域范围,有没有两广地区?

好文

热门回答:

确实。无论春秋还是战国。楚国的疆域都没有囊括今天的两广地区。这不是偶然的。这主要由楚国的主要矛盾、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百越(即今天两广地区)彪悍善战的民风所决定的。

(央视《东周列国-春秋篇》中楚庄王披头散发的形象。这与其他诸侯国的束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反差。而且楚王的“王”是自封的。其文化和民俗等与中原各诸侯国多有差异。因此晋楚相争。多少有点“文明冲突”的意味。)

(春秋后期的楚国。这时它的麻烦来自东方。)

首先。来看楚国的主要矛盾。楚国无论在春秋还是战国。因疆域广大和物产丰饶等都是一流强国。如果按照今天的标准。它堪称“超级大国”。楚国的内部矛盾暂且不表。外部主要矛盾都在北方。这决定了它无暇南顾、去征服岭南地区。

春秋前期。晋楚矛盾是贯穿始终的主要矛盾。春秋时诸侯称霸的焦点在中原。因此来自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无论哪一方要入主中原称霸。势必要遭到对方的强力阻击。这导致两国间战争频仍。而且其中一方的称霸必然是以击败另一方为前提和基础。正如城濮之战楚师大败。成就了晋文公的霸业;邲之战晋军中军和下军几乎全军覆没。成就了楚庄王的霸业。直到公元前546年的弭兵之会。晋国和楚国共为盟主。两国实质上平分中原霸权。两国间的矛盾才划上句号。

春秋后期。楚国东边的吴国崛起。又开始了吴楚相争。春秋后期吴国逐渐崛起。特别是吴王阖闾重用伍子胥和孙武等文武干才。开启了与楚国争锋的历程。孙武审时度势为阖闾献上了“疲楚”之策。开始了对楚国的蚕食。通过州来、鸡父和柏举等诸多战役。一步步消灭楚国的有生力量。一度攻破楚国都城郢。楚几乎覆亡。直到越王勾践灭吴。楚国东部的紧张局面才告解除。

(战国时的楚国。主要对手就是因商鞅变法而崛起的秦国。)

战国。楚国由吴起主持变法得以强盛。开始了重拾霸业的征程。当灭越国、逐西南之后。欲北进中原。可是又迎头撞上了同样因变法而崛起的新兴大国秦国。经过几轮交锋。开始了合纵连横相交替的局面。此时秦楚两国堪称两个“超级大国”。如果合纵成。则楚霸;如果连横成。则秦一统。两国相争最终以前223年楚国灭亡而告终。

楚国基业八百年。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向北和向东的征伐。无暇他顾。所以。向南开疆拓土。始终没有进入楚国统治集团的规划和日程里。

(由地形图可以看到。楚国要征服两广。要首先逾越五岭山脉等大片丘陵和山地。这对一个政权的生产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其次。要结合当时楚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两广地区何时纳入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呢?是在秦朝。秦统一六国之后。开始了南取百越(也就主要是今天两广地区)的征程。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地形阻隔往往成为障碍。要想逾越就得付出巨大代价。秦始皇征讨百越同样如此。

(秦始皇开凿了灵渠。连接了湘江和漓江流域。付出的民力物力的代价是巨大的。)

我们可以看到。两广地区与中原之间有五岭山脉等大片丘陵和山地的阻隔。中原的军事力量要想南征。首先就要克服大片丘陵和山地的阻碍。秦始皇想到的办法是开凿运河。即灵渠。由于工程量和征用的民力巨大。甚至他本人亲自坐镇。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和民力和物力。

同时。这里的地形决定了战争的样式不再是秦军所擅长的正规战。而是更熟悉那里地形地物的百越部落更占优势的游击战。于是战争变成了消耗战。尽管最终实现了军事征服。但代价极其沉重。包括主帅屠睢都死于对手的偷袭中。

征讨百越从公元前222到公元前210。秦始皇先后用了13年才完成征服。而3年之后秦朝灭亡。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秦始皇已经完成了大一统。政权高度统一、民力和物力高度集中。这恐怕不是当年主要地处荆楚的楚国所能负担得起的。

最后。再看百越的彪悍、善战的民风。当时百越并未开化。还处于较原始的社会形态。民风彪悍、好勇、善战。在与秦军长达13年的对抗中。他们依托熟悉的地形地物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伏击、偷袭、夜战等等作战方式不一而足。使得刚刚完成横扫六国的秦军几乎毫无用武之地。屡屡被动挨打。楚国与百越几百年相邻。对于百越的民风和战斗力。应该是有所了解而心生忌惮的。

综上。结合楚国的主要矛盾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百越的民风。决定楚国并没有将百越征服而纳入其直接管辖的疆域中。

其他观点:

长页论史。

楚国从最初的50平方公里土地。历代楚王励精图治。积极开拓疆土。一度控制达到大概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很多时间段内都是战国领土面积最大的诸侯。但是是否包括两广地区呢?其实在一段时间内。楚国从公元前391年开始是包含了两广部分地区的。长页从史料。墓葬。语言。其他文化和染色体几个方面论述这个问题。一。两广地区在春秋战国时的概况。

两广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经济落后极不发达地区。当时还没有形成正式的国家。当时人类还很少。到处都是森林。主要人类聚集区由一些部落组成。这些部落统称为百越。

越是先秦时期对非中原文明的落后地区的统称。并不是民族名称。当时。从北往南。依次分布吴越(苏南、浙北)、“闽越”(福建)、“扬越”(江淮)、“南越”(广东)。再往南。目前广西地区叫“西瓯”、越南北部。海南岛。广西南部又叫“雒越”。而这些地方现在是壮族。京族。黎族的聚集地。

吴越后来被周武王分封。又长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算是诸越最发达的地区。

而最南边的南越。西瓯。雒越也就是现在的两广地区。算是最落后地区。当时还处于新石器时代。但是与中原文化还是有一定交流的。《逸周书.王会解》记载越人曾向商王进贡鱼制品和利剑。还有玳瑁。象齿之类的东西。

据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考古发现。岭南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类活动。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14万年以前。岭南出现早期古人(峒中岩人)。广东英德出土1.4万年前稻作遗存。农业文明或有可能起源于岭南。

另外南越地区与中原很大一点不同就是南越属于海上文化较发达。双身船就是他的典型特点。《淮南子》说;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汉书-严助传》;越人善于水斗。便于用舟。

春秋战国时代。岭南与吴、越、楚国关系密切。交往频繁。与中原诸侯国还是很少交流的。历史上楚庭、南武城的传说。反映出这一时期岭南与楚、越的关系。

二。楚国本身就被称为蛮

楚国建国之初很小。只有大概50平方公里的土地。后历代楚王励精图治。疆域最广大概150万平方公里土地。

楚国的地位很低。爵位只是子。在分封制的春秋倒数第四级。楚国本身就被中原大国和周天子视为蛮夷。

前1048年。周天子在岐阳举行大会盟时。参加的诸侯有八百之多。举行宴会时。楚国熊绎竟然没有席位。还得去放安排席位的牌子。香草。再去前庭看守火炬。可见楚国的不受待见。他去询问什么没有座位。“”今日侯伯以上才可以入席。小小楚国子位。又是蛮夷之族。是没有位置的。“”当时楚好憋屈啊。

自春秋时期起。楚国就一直被称呼为“荆楚”、“楚荆”或“蛮荆”。楚也好荆也好原意都是指江汉流域的山林中一种常见的用作柴薪的灌木。这本身就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称呼。是别人的鄙视!据郭沫若考证“蛮荆”就是“南蛮”。《诗经》中有:“蠢尔蛮荆,大邦为雠?”可见蔑视和不屑。

而且。这种蔑视很广泛。很深远。很讲礼仪的儒家。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中堂而皇之地讥讽楚人许行:“今也南蛮鴃(jué) 舌之人”。意识是许行你这个南蛮子。说的是什么鸟语。

对于中原的鄙视。楚人是心里非常明白的。心里也非常愤怒。但国家弱小。也没办法。于是历代楚王积极上进。开疆拓土。终于成了男方一个大国。有了骄傲的资本。

自从有了资本。楚王变得离经叛道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熊渠僭越封长子熊毋康为句亶王、次子熊挚红为鄂王。少子熊执疵为越章王。镇守长江中游的三个要地。后来考虑到影响虽然取消了。第二件事就是更是绝了。楚王干脆以异端蛮夷自居 !熊渠故意封三个儿子僭越王尊就是还周天子以颜色;“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到了熊通手里干脆要求周天子封自己为王。不封。就自封为王。一直到秦统一六国。骄傲的自称为蛮夷的楚变得更加特立独行起来。

三。楚统治南越部分地区的历史证明楚部分占有南越的历史事实。《史记》。《国语》《汉书》多处有零散记载。根据记载应该至少可以确认楚国至少短时间内是统治过两广地区的北部的。

说起楚国向南开拓疆土。时间很早。楚国初期。国土很少。地位低下。于是历代楚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开拓疆土的方向之一就是向南。

早在春秋前期。楚国就大举进攻蛮人。史称楚武王“大启群蛮”。楚文王时期。灭萧国、邓国、绞国、权国、罗国、申国等国。

后来。随着楚国势大。越来越桀骜不驯。一方面慢慢不上周天子纳贡。另一方面学习周天子。接受周边蛮夷的纳贡。周天子对此非常愤怒。从而周昭王三证楚。但三次皆败。后来公元前704年楚恒王熊通自封为王。就是楚武王。

据文献记载。楚悼王在位时启用吴起变法。楚国更加强大。公元前391年。楚悼王派吴起南平百越。占领了苍梧古国北部领地。这就是楚占领部分如今两广北部的历史记载了。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86):“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

《战国策·楚策一》(卷14)与《史记·苏秦列传》(卷69)都记“(楚)南有洞庭、苍梧”之语。

《里耶》秦简:“今洞庭兵输内史。及巴、南郡、苍梧输甲兵”。

结合这几部分文献。确定楚悼王时期。确切楚国占领了苍梧古国。

那么苍梧古国在那些地方呢?

苍梧古国是岭南地区最早的古国。其分布范围主要在湖南湘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广西的东北部和东部地区。广东的北部和西北部。包括今广西的梧州市、贺州市、桂林市东北部、湘东南、粤西北 。

苍梧古国并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一个具有相同或者相似文化的部落。苍梧古国算是百越一个很大的部落。史书记载。早在舜尧时期。就形成了苍梧国。 苍梧古国与中原的尧舜部落同时存在。在距今五千年前后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已出现的最早苍梧古国。势力到达今湖南洞庭湖区与三苗人接垠交错而居。舜为臣服三苗。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而舜与苍梧的接触间有战争也有和平。为争取对三苗战事的胜利。舜南方招抚交趾。合击三苗。为此多次南巡。结果客死苍梧之野。葬九嶷山。

据历史记载。“仓吾”最早出现在《逸周书》中。

《逸周书·王会解》 :“路人大竹。长沙鳖。其西鱼复鼓钟钟牛。蛮扬之翟。仓吾翡翠。所以取羽也。其余皆可知自古之政。南人至众。皆北向。”

《逸周书》注“仓吾。亦蛮也”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

《国语·楚语上》也有“抚征南海”的记载

楚悼王夺取苍梧后。在原地设立了苍梧郡和洞庭郡。

史书后面对此还有对此的持续记载。

《战国策》苏秦为赵合纵。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

楚宣王、楚威王在位的“宣威盛世”。楚国的疆土达到顶峰。范围包括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江苏北部。幅员广阔。在八百年间春秋争霸战国称雄。楚国势力范围遍及半个中国。一跃而为“北至黄河。南至云贵。东及海滨。西接巴秦”、“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大国。

楚征服苍梧后并没有采取暴政。而是用怀柔手段兼容并蓄。

黄瑞云先生在《楚国论》一文中说:“华夏蛮夷濮越。文明程度相差很大。历史渊源各不相同。楚国都能加以安抚。楚国在战争中从未有过像秦军那样。动辄斩首几万。也没有见过大量俘馘的记录。”

张正明先生也在其所著的《楚文化史》中说:“对于被灭之国。楚人的惯例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其臣民。用其贤能。

后来征服了濮、越、巴、蛮等南方部落集团。建立了一个强大的诸侯国。居住在南方的南蛮、百越等民族。也逐渐成为楚国的庶民。被列入楚国的户籍(楚国后期)。

楚即使对于蛮夷。可能由于楚自身也自认为是蛮夷。南蛮子。对于征服的百越人们也是相当宽厚的”。正因为如此。楚国才能够得到各民族的拥护。显示出强大的开放性和凝聚力。在横跨大江南北的广大领域。建立起一个强盛的积极进取的多民族国家。并且不断强化其臣民的国家认同的观念。楚国各地的百姓也接受了楚国的语言和文化。

从上所述再结合其它方志。古人大部分资料证实楚苍梧郡范围包括九疑山及周边地区。即今湖南宁远、兰山、江华、临武、绥宁。广西全州、桂林。广东连州和韶州等地。因此。自楚悼王起。至少广西北部的全州。桂林。广东北部的连州。韶关是属于楚国管辖范围之内的。

总之。通过史书多方记载。证实那时的百越。现在的两广至少局部地区。从楚悼王公元前391年左右起到楚公元前223年灭亡。这168年内是属于楚国的。

四。楚统治两广局部地区的考古发现

古苍梧地区考古发现。春秋时期还属于苍梧本身的越文化特征。这也和史实记录一致。

春秋时期。楚人向南开发仅限于湘西北及古“洞庭”泽周边平原;五岭以北的九疑山及今衡阳以南还主要为越文化分布区。

比如:广西贺州沙田龙中村一处东周岩洞葬曾出土青铜器一批。包括鼎、鼓、牺尊、兽首盉、罍、钺等18件。其中一件铜牺尊明显的不同于中原牺尊的风格。尊的牺首为有犄角的怪兽。尾部立有攀附虁龙作尾。背部的盖上有浮雕盘蛇。以突出高昂蛇首作为盖钮。是古越族以蛇作图腾的再现。这是典型的古越文化特征。

战国后期的考古发现。湘水上游及邻近粤北、桂北地区。楚文化逐渐取代了越文化。

广西恭城、平乐。广东清远、广宁等地均发现有战国楚墓群。出土器物与长沙楚墓以及河南、安徽楚墓的器物。有诸多相同之处。这正是战国时期。特别是吴起平“百越”时。楚地向南扩展的结果。

《史记·楚世家》(卷40):“楚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于是南平百越”。

这是楚国在成王征抚“夷越”之后。沿湘水进一步向南“开拓”的军事行动。楚悼王于公元前401至前381年在位。即战国中期。此时此时。楚悼王启用吴起变法图强。派吴起征战苍梧。设立两郡。“洞庭、苍梧”已是对“南楚”之地的泛称。

广西平乐银山岭墓葬(蒋廷瑜考古文章)就是典型战国墓葬。墓葬有比较强烈的楚文化特征。它与中原墓葬不同点主要有二:一是墓葬腰坑只放一件陶器;二是墓葬随葬物品。没有礼器。而是以实用器具。生活用具和兵器为主。中原墓葬必有礼器。这和中原讲礼仪大有关系。而楚一向自称南蛮。特立独行。没那么重视。所以平乐墓葬和战国时期楚国地域出土的湖南墓葬。以及广东墓葬很是一致。比如湘乡墓葬。四会。广宁。罗定墓葬。

楚文化所及。到了汉时期的南越王大型墓葬也是明显的和楚相似。

墓葬虽然没有出土具体的文物直接证明两广属于楚。但强烈的从越文化过渡到楚文化这种方式。至少从另一方面验证公元前391年后楚国拥有苍梧这件事。


古文献中。“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

先秦古籍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部族。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或“诸越”(包括吴越、闽越、扬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等)。广东被称为“南越”。

隋唐以后。“粤”字意义收窄。指岭南地区。或称“南粤”。直至近代。两广仍然称“两粤”。民国以后。以“粤”字作广东省简称。

根据研究。一般粤语的起源分别有源自北方中原的雅语与源自楚国的楚语两种主要说法。汉代至唐宋。中原人源源不断地迁徙岭南。促进了粤语的发展和定型。元明清以来。粤语的变化较小。

1、楚人南迁、楚语南来

楚语本来流行于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安徽等楚国故地。春秋战国时已形成一支重要的楚方言。在它形成之后。不断向四面传播。它向东传影响吴语。向南传播。其范围影响远及湖南、江西和广东。广东本属南越。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没有汉族居民。当然也就没有汉语方言。后来楚国征服苍梧。广东部分地区开始接受楚人统治。楚方言也随之流入广东。和当地的古越土语结合形成粤方言。也就合情合理了。这应当就是楚语南移的结果。

2、中原雅言

雅言最初是周朝的官方用语。儒学从其诞生之时起。就以雅言为载体。孔子用雅言来讲学。并强调“诗书执礼”都要用雅言 。

秦统一岭南以后。从中原迁来50万人。移民带来的雅言成为粤语最早的源头 。

两汉时期。儒学在岭南传播。雅言就通过办学逐步普及开来。汉武帝时期。在贺江、漓江与西江交汇处设置广信县。雅言以广信为中心逐步普及开来。日常交际用中同时从广信当地语言中吸收某些因素。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粤语。但在这一时期。中原战乱频繁。人口变化太多。掌握雅言的人逐渐减少。直到达到可以忽略不见程度。而在“大一统”观念主宰下。逐渐转变为以河洛汉语为“正音”。保存着雅言音系基本面貌而偏离了河洛汉语发展轨迹的粤语遂成为方言。封开是最早的粤语中心。粤语从这里沿江传播到肇庆和广州。形成以西关音为正宗的广州话。隋唐时期。粤语进一步扩展到整个西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凭借西江水系而向东、西、南传播。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分布格局。

语言学家李新魁先生认为“粤语最早的源头。应该是楚人南迁、楚语南来所导致的结果”(李新魁《广东的方言》)

楚国自公元前391年开始统治了苍梧168年。而秦国总共才有10多年的历史。即使根据时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判断。楚语对语言的影响反而可能性更大些。这也从另一方面可以认为至少两广北部地区是属于楚国的。

六。楚疆域包括两广局部地区的文化。染色体特征证明

对广东地区影响比较大的主要就是楚和秦。那么到底谁影响更大些呢?

广东人与古代秦人完全没有或者只有很少血统上的关系。影响极小。广东人的主体血统是百越+楚人+吴人。这与遗传检测结果完全吻合。

1.古代秦人百分之99是单眼皮。眼睛走形是浅内八字。眼角上翘。额头上下较扁。与有些蒙古人有点像。广东人基本没有这种长相。秦人以B型血为主。A型血为辅 。带游牧民族特点。广东O型为主。

2.葬俗。广东境内发现的战国时期的墓葬。基本全部都是越式和楚式墓葬。出土文物有楚和越式鼎簋。青铜剑。铜镜。楚越竖穴土坑墓葬。楚式腰坑墓葬。从来没有发现秦式曲腿俯身墓葬和秦式鼎。墓葬上述考古已经有所叙述。这里不再多说。

3.秦地考古测遗骨。秦人的主流y染色体是Q和C系染色体。这2种染色体在广东很少。粤人当代最多的染色体是03-117。03-2611。01b。这显然是楚人和越地土著染色体。关于染色体特征有很多的严肃的专家著作。应该说从技术上验证更加靠谱。这也确定。楚征服苍梧之后。不但设置了专门的政府机构进行管理。而且派出了许多的楚地百姓与百越百姓混杂而居。经过长期的通婚。使楚文化逐渐与越文化融合到了一起。

4.广东南海的祭祀主神是楚人的主神祝融。凤凰图腾。从古至今是这样。从不祭祀秦人的主神恶来和黑帝。秦人的国家和军旗颜色是黑色。这是秦人最喜欢颜色。而黑色是广东人最不喜欢的死人用的颜色。广东人喜欢的是楚色红色和越色蓝色。

5.从广东地名看。找不到一点秦文化影响。河北有秦皇岛。南京有秦淮河。而增城。梅州。化州。雷州。阳江。罗定。博罗湛江。英德。连州等这些地名带有明显楚国地名特点(可以查古楚国地名)。广东人称水系为江。而不是秦人习俗称河。

7.另外从民俗和舞蹈方面看。广东更接近于楚文化。部分秦人有火葬习俗。不信鬼巫。广东人从来没有火葬习俗。信鬼。有巫傩文化。而这些正是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典型特点。

总之。从史料。语言。墓葬。染色体特征和其他文化方面综合来看。至少从公元前391年楚国派出吴起征服苍梧开始到楚国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这168年。两广北部地区是包括在楚国疆域范围之内的。至于其他更广大的地区。没有确切证据证明。不可妄言。

其他观点:

楚国疆域主要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北至淮河流域。但楚国没有到达两广地区。因为当时这里开发困难。自然条件极差。

楚国鼎盛时期。疆域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与浙江省的全部。及江苏省与安徽省的大部。还有河南省的南阳与信阳。是春秋战国时期。面积最大的国家。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眼角痣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40:58

    楚国,苍梧,两广,中原,墓葬,广东,地区,南越,雅言,文化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40:58

    没想到大家都对楚国的疆域范围,有没有两广地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40:58

    确实。无论春秋还是战国。楚国的疆域都没有囊括今天的两广地区。这不是偶然的。这主要由楚国的主要矛盾、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