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是如何知道林黛玉引用了《西厢记》里面的句子,难道传统的薛宝钗看过这本书?
原创

薛宝钗是如何知道林黛玉引用了《西厢记》里面的句子,难道传统的薛宝钗看过这本书?

好文

热门回答:

确凿无疑。薛宝钗自己也看过《西厢记》。她在下文也并未讳言。对林黛玉坦诚以待。说自己也看过。

薛宝钗是很多读者十分喜爱的《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她出身于“珍珠如士金如铁”的皇商家庭。是一个封建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封建礼教的忠诚维护者。她处处“随分从时”。一举一动尽显 “端庄贤淑”。是封建社会里十分标准的的“淑女”。在荣国府那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中。她深得众人的欢心。就连对一切深深怀着恨的赵姨娘也不得不称赞她“很大方”、“会做人”。这的确是薛宝钗的性格特征。

但在封建社会里。“会做人”有时又必然会和“虚伪”连在一起。从她的言行举止来看。有时情况也确实如此。例如当金钏儿被王夫人一掌打得投井自杀时。薛宝钗闻讯后只是感到“奇”。并当着王夫人的面。还把罪过全部归诸金钏儿的“糊涂”。

除了“谙于世放”这一些许不足之外。薛宝钗可亲可近。乃至可爱的一面太多了。就象她对林黛玉所做的一切。包括偷看《西厢记》一事。其为人忠厚坦诚。待人以宽。为人着想等实属难得。难能可贵。我们不能对薛宝钗苛求。更不能求全责备。因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其他观点:

的确是看过。

在《红楼梦》原著中。薛宝钗自己给出了明确解释:

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

再进一步的。其实宝钗审黛玉。并不是因其“阅读广泛”。而是看了之后口无遮拦。尤其是在有外人的时候。还胆敢宣扬。原文中。宝钗审黛玉原文如下:

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

宝钗突出的。是黛玉的身份。毕竟。作为千金大小姐。将“良辰美景奈何天”挂在嘴边是不合适的。

其他观点: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薛宝钗也看过。

故事发生在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从行酒令时的情形看。就可以猜出薛宝钗是看过《西厢记》的。当时鸳鸯说出“左边一个‘天’。”黛玉马上就接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行酒令第一位是老祖宗贾母。接下来鸳鸯就指的黛玉。当时黛玉是有些紧张。随口说了不该说的《西厢记.惊梦》中杜丽娘的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

宝钗听了。回过头看了看黛玉。宝钗是想提醒黛玉:你说了不该说的了。那是禁书。当时的情景是不能直接语言提醒的。可是黛玉只顾着别罚喝酒。又说了已经《牡丹亭》的唱词。

从当时薛宝钗的反应看。她也读了《西厢记》。

在《红楼梦》后面的情节中。薛宝钗亲自说她是读过《西厢记》的。

在书中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谬补余香》中。刘姥姥也离开了贾府。薛宝钗去给贾母请安的路上。叫到林黛玉。审问她在酒令中说的话。这时黛玉想起来曾经说过《西厢记》《牡丹亭》中的唱词。这在当时绝对只有坏孩子才干的事。搞得很不好意思。宝钗为了让黛玉缓解尴尬放心。说她也是读过的:

…诸如这《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也却偷背着他们看。

《琵琶》这本书没有查到。不知道是不是曹雪芹杜撰的。《元人百种》也是一本元代戏曲。这本书流传下来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寄心梦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5:07

    西厢记,黛玉,薛宝钗,良辰美景,宝钗,红楼梦,酒令,唱词,西厢,琵琶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5:07

    没想到大家都对薛宝钗是如何知道林黛玉引用了《西厢记》里面的句子,难道传统的薛宝钗看过这本书?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5:07

    确凿无疑。薛宝钗自己也看过《西厢记》。她在下文也并未讳言。对林黛玉坦诚以待。说自己也看过。薛宝钗是很多读者十分喜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