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的重点在哪里,说明什么问题呢?
原创

农村人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的重点在哪里,说明什么问题呢?

好文

热门回答:

这句话的重点是“老人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978年之前。农民兄弟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只有广播、收音机。以及农村大队部的报纸等。那个年代。人们从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礼仪等。特别是被实践反复验证成为科学知识的经验。就会生产生活有很好的指导性。

比如。小时侯我们在农村有个活动。叫滚铁环。当奔了流汗时。都会把衣服脱了。一不小心就会头疼脑热的。而妈妈每次在我出门滚铁环时。都会强叮嘱。“热起来时。不要脱衣服。把怀解开来凉凉。再把钮子钮起来!”。所以。我就没有因为滚铁环着凉而发热过。

用今天的科学知识来说。感冒病毒早就潜伏在人体内。但由于处于被抑制状态而没有发病;当人体着凉后。感冒病毒就会大量繁殖而使人患病。妈妈真的不懂这个道理。但她会用“老人言”的方式来提醒我。让我避免因一热一冷而感冒。

现在是移动互联时代。也被称为“爷爷未必经验多。孙子未必懂的少”时代。因为人们既乐于分享成功经验。又乐于获取各种资讯。比如。交电费。老一代人习惯到营业厅柜台交。而年轻人在家动动手指就把电费给交了!

时代在变。不管农村人。还是城里人;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要不断的学习。以更好的适应时代需求!

其他观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凡事绝难有统一定论。在处世中。自己的见解未必是正确的。别人的见解也未必是错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说的就是经验很重要。

古往今来。经验被看成是一条没有“标准”的准绳。起着巨大的作用。而一般老人比年轻人。在经验上要丰富得多。所以。对于团队组织。老中青搭配是最佳选择。

孔子说 : “君子有三畏 :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孔子的这三畏中。说远点就是敬畏老祖宗。说近点就是敬畏父母、长辈、有道德学位的人。老人的话。多数都是“传家宝”。含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教诲、告诫、提醒之义。

一个人要睿智就要求崇文。要开放就要求包容。要争先创优就要求和谐致远。这是一种精神。只求睿智、开放、争先。只能是特立独行。是有勇无谋。

在老子看来。“不敢为天下先”是他身怀三件宝贝之一。不感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若舍弃谦卑只求为人之先。必然遭到灭顶之灾。做普通人。明世故没有什么不好。

普通的人。能摆正礼让与竞争的天平。争是要争。但争得合理。有成人之美的君子风范。竞争使人进步。但竞争背后的礼让则是使竞争进入良性循环的秘诀。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绊脚石”。能真性情的直接面对的。我们绝不含糊。这是底线原则。不能直接面对的。我们就要绕过去。退一步海阔天空。俯首比昂首怒目更有威严。

人要学会低头。三国时期的刘备从三顾茅庐到孙刘联合。每一次低头。都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形。终成就了三足鼎立的辉煌。越王勾践低下高贵的头。以卧薪尝胆收回河山。

低头是成熟的标志。是韬光养晦。是大智若愚。需要很大的勇气。以平和的心态。时刻保持生命的低姿态。就能避开无畏的纷争和意外的伤害。以更好的保全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柔软有时候是完全可以胜过强硬的。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恰恰是人生中的大智慧、大境界。

儒家内在的哲学观念认为。如果想要一个社会实现良性运作。你就必须考虑到大部分人的利益。社会利益必须优先于个人利益。

可见。无所畏惧的人。自私自利的人。特立独行的人。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惧、不尊、不听、不知、不谦。可能一时占小便宜。但最终常常会吃大亏。

其他观点:

老人们经过沧桑岁月的砺练。阅历广。社会经验丰富。经受的挫折多。总是以过来人的眼光告诫年轻后生。但初生牛犊不畏虎。把老人的告诫当作耳旁风。有时碰了南墙才记起没听老人的话。故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退到无路可退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47:11

    的人,经验,就会,铁环,人言,不听,老人,竞争,都会,时代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47:11

    没想到大家都对农村人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的重点在哪里,说明什么问题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47:11

    这句话的重点是“老人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978年之前。农民兄弟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只有广播、收音机。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