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红丸案是什么情况?真相到底如何?
原创

明朝的红丸案是什么情况?真相到底如何?

好文

热门回答:

明代在神宗朝末年已经是风雨飘摇。宫墙内外都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在公元1620年。及万历四十八年和泰昌元年。这种摇摇欲坠的感觉更加明显。其中著名的“红丸案”就发生在此时。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皇帝去世以后。太子朱常洛继位。他从内帑中发放了两百万两银子犒赏边军。又免除一切矿税。并且启用了许多正直的大臣。他还改元泰昌。预备明年启用。然而想不到的是。他永远也用不了这个年号了。

还未来得及启用的“泰昌通宝”

早在登基当日。就有人为朱常洛准备了一份厚礼:一大份珠玉和八个珠玉般的美女。这位从当太子开始就担惊受怕的皇帝哪里有过这么好的艳遇。他很开心的笑纳了。又过了十天。他一病不起了。至于得病的原因大家都能猜得到。

皇帝临幸

就是病成这样。两天以后朱常洛还强撑病体。来到内阁召对群臣。而他却不是为了国计民生而来。竟然只是为了一件“小事”:奉郑贵妃为皇太后。

是的。那个送美女给他的人正是郑贵妃。因此他的病也就不可避免的和郑贵妃联系在了一起。从而让人不得不往深处去想。而礼部坚决反对将这个女人尊奉为太后。皇帝也不再坚持。这件事就这么暂时搁置了。

郑贵妃

又过了两天。朱常洛头晕目眩、身体奇软。已经起不了床了。究其原因。竟是他由于不相信太医院。私自让略通医术的太监给他开了方子。而这位神棍太监给他开的竟是泻药。顺便再提一句。这位叫崔文升的太监。也是郑贵妃的心腹。

崔文升的神药——巴豆

这下子外朝可就炸了锅了。天子的身体怎么能容许几个女子和一个太监如此糟践?以杨涟为首的言官立刻上书。要求严惩郑贵妃和崔文升。连带着当朝首辅方从哲都受到了波及。

方从哲

八天以后。内阁全体成员会同几位贵戚。再加一个即将被托孤的杨涟集体来到御前。接受皇帝和几位皇子的召见。朱常洛好言抚慰了杨涟。没有治他的罪。而在方从哲询问他最近吃药情况的时候。朱常洛长叹道:“已经十几天没吃了。”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无不心惊肉跳。

明光宗朱常洛

又过了六天。上述人员再次受召。此时的朱常洛虽然精神尚可。但是已经没有了人形。他把皇长子叫到跟前。对大臣们说:“愿诸位爱卿能把他辅佐成尧舜之君啊!”又问陵寝安排的怎么样。内阁以为是说神宗的后事。朱常洛苦笑道:“朕是说朕的后事。”此言一出。宫中诸人立刻齐齐跪倒。哭声四起。

皇长子1朱由校

朱常洛摆摆手:“不要哭。不要哭。听说鸿胪寺丞李可灼有神方进呈。拿来我看。”

方从哲答道:“李可灼说那是仙方。看都不让臣看。我们怀疑是神棍。没有理会。”

朱常洛说:“我都成这样了。还管他是仙方神棍?召他进呈方子吧。”

方从哲只好把那个五十多岁还只是个寺丞的李可灼叫来。李可灼把方子呈上。朱常洛连称“忠臣”。然后让人炮制出来。是一颗红丸。朱常洛服用后感觉非常好。不久又服下一颗。当晚内阁接到的消息是圣躬很有起色。似乎是有好转的兆头。

崔文升进呈红丸

次日。乾清宫突然传来皇帝已经驾崩的消息。朝野震动。群臣立刻赶到乾清宫要求见皇帝最后一面。而太监们把宫门紧紧关闭。直到杨涟等人带头撞门才把乾清宫门撞开。值得一提的是。此时乾清宫仍是有活人住着的。那个人就是李选侍。

李选侍

以上就是“红丸案”的全部过程。虽然所有线索都似乎指向是郑贵妃和李选侍勾结以谋害朱常洛。但是苦于没有切实的证据。因此尚无法夯实二者罪名。

“红丸”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是红铅丸。这种药丸曾被当做春药使用;也有人认为是道家所炼就的丹药。李可灼说的“仙丹”也不过分;还有人认为是朱砂丸。就是要置朱常洛于死地。但无论是哪一种猜测。至少有一种是确定的:如果丸药的红色是金属所带来的。那么这就必然将已经病入膏肓的朱常洛带到地府。

剧毒——朱砂

而此案所造成的结果也是无法估量的:朱常洛在其执政期间的所作所为大抵还可以算作一个不糊涂的君主。他的过早的离世直接把天下交给了他的那个文盲木匠儿子。而朱由校是真正意义上的明代亡国之君。围绕着他的死。党争也就激烈的展开了。这不仅拖垮了明朝政府。就连福王登基以后。在南明朝廷也掀起了血雨腥风。

很多人都觉得做皇帝是最快乐的事。殊不知天家也有如此多的烦恼。如果朱常洛还能说话。我想他一定会说:“愿以后生生世世再不投身帝王家!”

其他观点:

所谓“红丸”又称红铅丸。是宫廷中秘制的一种春药。

即使这样。朱常洛也没有停止与美女鬼混。一天夜里。为了寻求刺激。朱常洛服用了一粒“红色药丸”。结果狂笑不止。非常狂躁。精神极度亢奋。次日一大早。侍寝的太监吴连请来御医崔文升诊治。崔文升不知皇帝阴虚肾竭。以为皇帝邪热内蕴。就下了一副泄火通便的猛药。

朱常洛吃了药。一宿腹泻三十余次。生命危在旦夕。崔文生为此惹了大祸。朝廷上唇枪舌剑。吵作一团。朝廷重臣杨涟上疏。弹劾崔文升误用泻药。崔文升则辩解自己没有下错药。是皇帝用了“红色药丸”造成的重病。当时东林党人马上指责崔文升用药不当。还要拿“红色药丸”来败坏皇帝名誉。

病危中的朱常洛。仍然念念不忘“红色药丸”。鸿胪寺丞李可灼当即进献了一粒“红色药丸”。朱常洛服用后没什么动静。晚上朱常洛要求再服用一丸。李可灼就又献出一粒“红色药丸”。结果。不长时间。朱常洛就手捂心口。瞪眼挣扎。最后一命呜呼!此时朱常洛即位刚刚三十天。年号都没有来得及制定。

明末宫廷党派斗争激烈。“红丸案”使党派矛盾冲突白热化。有人认为李可灼进献的“红色药丸”就是“红丸”。红铅丸就是普通春药。而春药属于热性药。皇帝阴寒大泄。以火制水。是对症下药。有人认为。那“红色药丸”是道家所炼金丹。

有人认为李可灼不是御医。怎么能随便给皇帝进药;何况朱常洛是纵欲伤身。需要的是静养。怎么还用“红丸”这样的虎狼之药呢?由此推断。李可灼必然是受人指使。有意谋害皇帝。而李可灼是首辅方从哲带进宫里的。也应该追查。再一追查。崔文升是郑贵妃属下之人。也该进一步追究责任。这时朝廷党派吵作一团。互相指责攻讦。

最后。一位刚入阁、与双方都没有关系的大臣寒圹上疏后。才平复了争议。李可灼被判流戍。崔文升被贬放南京。轰动一时的“红丸案”才算了结。后来到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当权。又为“红丸案”翻案。于是当时声讨方从哲的礼部尚书孙慎又被开除官籍。夺去所有官阶封号。定了流戍之罪。抨击崔文升的东林党人也受到追罚。主使人高攀龙投池而死。崇祯皇帝惩办了魏忠贤。结果“红丸案”又被翻了回来。

关于“红丸案”党争不断。追责无数。可是罪魁祸首还是出自郑贵妃。御医崔文升有医疗责任。李可灼讨好皇帝。乱进春药。罪过更大一些。

免责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本人删除!

其他观点:

“红丸案”与“梃击案”、“移宫案”并称明末三大疑案。是明光宗朱常洛病重吃了两粒红药丸后。当夜就驾崩。留下了一段疑案。

三百多年来。各方面的人士都想弄明白朱常洛到底是吃了一个啥东东。但都没有一种令人信服的答案。也就成了明末三大疑案之一。

这是一件案中案。诡异复杂。

豹眼认为。此案与其他二案不无关系。要说清这件事。还得从朱常洛出生那一天说起。

朱常洛出身卑贱。不受其父明神宗待见

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朱载垕驾崩。太子朱翊钧即位。是为明神宗。改明年为万历元年。

万历六年(1578年)。王氏被立为皇后。刘氏册封昭妃。但都一直没有子嗣。

万历九年(1581年)。神宗在其生母李太后的慈宁宫玩耍。看到小宫女王氏不错。就临时起意幸了一下。

不曾想。这一下就让王氏有了身孕。鉴于王氏出身卑微。神宗忌讳这事。本不想承认。可人家小宫女这么大的馅饼砸在头上。岂能放过。拿出当时留下的信物玉佩为证。内宫起居注也记载着这事。不好赖账。加之。李太后盼孙心切。明神宗也就认了。

万历十年(1582年)。明神宗册封宫女王氏为恭妃。不久生下了儿子。即明神宗的长子。取名朱常洛。

母以子贵。宫女王氏因身怀龙种而得贵。

但子亦以母贵。朱常洛却因为其母是宫女。出身卑贱。不受待见。

从朱常洛出生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其不平坦的命运。

朱常洛在艰难的皇储争斗中胜出。被立为太子

明神宗正宫没有子嗣。众多妃嫔中对郑氏尤为宠爱。

万历十二年(1584年)。郑氏因孕晋封为贵妃。产下皇二子朱常溆。可惜夭折。

好在明神宗对郑贵妃宠爱不减。万历十四年(1586年)。又生下了皇三子朱常洵。

随后。郑氏被晋封皇贵妃。并借机乞求明神宗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自己则想做皇后。

明神宗满口答应。二人还立了个合约。并在道庙中立下誓言。

常言道。木有不透风的墙。这事既不合祖宗立下的无嫡立弟的规矩。也有违废长立幼的封建礼制。大臣们议论纷纷。多次上书劝谏。指责后宫干政。言辞之间。矛头指向了郑贵妃。

本来这是个家事。一个宫女生的儿子实在是地位太卑贱。难以继承大统。但大臣们都闲得蛋痛。非要折腾。明神宗也木得办法。谁叫他做皇帝太任性呢?

为了平息皇储争议。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终于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皇三子朱常洵为福王。

这是万历年间最激烈、最复杂的政治事件。一共逼退内阁首辅四人(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王锡爵)。部级官吏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多达三百余人。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东林党人也受到了严厉打击。

朱常洛最终登基为帝

朱常洛虽然被立为了太子。但这场争斗远没有就此停止。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又有谣言说万历皇帝要换太子。矛头又指向了郑贵妃。为此。又有许多官员受到株连而被万历皇帝逮捕。

太子的处境如此。其母的地位也可想而知。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太子之母恭妃王氏寂居幽宫。终日不见皇帝。天天以泪洗面。逐渐双目失明。在郁闷中病逝。大学士叶向高建议厚葬。毕竟是储君、太子之母。但万历皇帝居然不同意。再三进言。万历才勉强同意追谥为皇贵妃。

恭妃王氏的处境。也折射出万历皇帝对太子朱常洛是多么的不待见。

正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万历皇帝的任性。不仅害了恭妃王氏。也害了太子朱常洛。给大明王朝的根基埋下了祸患。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又有进言说郑贵妃以及福王要谋害太子。万历仅仅让福王就藩。但被郑贵妃暗中阻止。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神宗驾崩。皇太子朱常洛终于登上了皇位。是为明光宗。改明年为泰昌。

红丸一案的始末

光宗即位后。依据明神宗遗诏罢矿税、榷税及税监。发内库二百万两充边赏。朝野为之感动。上下都期待一位明君诞生。

但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一个月。明光宗朱常洛就因为病重。服用了李可灼进献的“红丸”药后。一命归西。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八月初一日。朱常洛在登基大典上。“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仪态很正常。没有疾病的症象。

但仅仅过了十天。就一病不起。

据《国榷》记载:

(郑贵妃)“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

《罪惟录》也记载:

“及登极。贵妃进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

郑贵妃进献了八位美女侍奉明光宗。直接就把朱常洛给累趴下了。许多大臣以此认为这是郑贵妃的阴谋。

但豹眼以为。这没有道理啊!

想想朱常洛做太子前后。万历帝都不很待见。是大臣们前仆后继力保才使朱常洛得到和保住了这个位置。

当时。朱常洛也不敢过于放纵。稍有不慎不仅太子之位不保而且还有杀身之祸。日子过得非常憋屈。

继位时。已经三十八岁。可能是憋得太久。一旦登上了大位。也就夜以继日寻欢作乐。一下子就把身子掏空了。

明光宗病重。于是召内官崔文升负责治病。

崔文升本是郑贵妃宫中的亲信太监。朱常洛即位后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郑贵妃指使崔文升以掌御药房太监的身份向皇帝进“通利药”。即大黄。相当于泻药。

服药后。一昼夜朱常洛连泄三四十次。身体极度虚弱。处于衰竭状态。

这事看起来是郑贵妃在故意折腾朱常洛。但细究起来。也未必是真。

进献几个美女很可能是为了讨好新帝王。缓和以前的关系。为自己及儿子福王的将来打算。

再说。朱常洛三十好几的人。自己不悠着点。也怨不得别人啊。

由于立储之争。郑贵妃一直与朱常洛关系不好。崔文升又是郑贵妃宫中的太监。被怀疑是肯定的。但恐怕是背锅侠。

因为朱常洛自己有儿子朱由校。已经十六岁了。就是朱常洛死了。也轮不到郑贵妃的儿子福王即位。

再说。万历皇帝活着的时候。有他撑腰还斗不过朱常洛背后那些大臣。万历驾崩了。郑贵妃如果明白事的话。就不会跟朱常洛再斗下去。而是应该妥协和好。

对于崔文升是否有资格进药及药理是否正确。大臣们提出了异议。加之朱常洛生母老王家的外戚及原太子妃郭氏外戚都认为这是阴谋。要求彻查。

朱常洛于是下令将崔文升驱逐出宫了事。

这事看来也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是郑贵妃及崔文升作案。其中的猫腻朱常洛自己清楚。

朱常洛病重还得继续治疗。鸿胪寺丞李可灼自荐进献红丸。自称仙丹。包治百病。是其在峨眉山采药时一位仙长所赠。

朱常洛服了一丸之后。神清气爽。病情立马好了许多。要求再进仙丹。但李可灼说必须三天后才能再服。

两天来。朱常洛居然能下地走动。曾两次走出殿门。

朱常洛好不容易等到第三天。再付一丸。也算是奇迹出现。当晚他就驾崩成仙了。

一开始。大臣们都不同意朱常洛服用李可灼的药丸。但朱常洛坚持。内阁首辅方从哲无奈应允。但朱常洛驾崩后。方从哲害怕承担责任。就拟定遗诏赏赐进献红丸的李可灼。众大臣对此提出异议。皇太子朱由校就下诏罚了李可灼一年的俸禄。了结此事。

千古疑案

该死的死了。该逐的逐了。该罚的罚了。但这事还没有完。一系列追查元凶的举动继续进行。其间。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相互揭发陷害。连坐罪死者不计其数。

有说是郑贵妃的阴谋。有说李可灼加害。说他进的药丸就是红铅丸。是剧毒药物等等。这些都已经成为千古之谜。一直没有定论。

在这里。豹眼想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有时候。最大的私仇者未必是最大的嫌疑犯。而最大的获利者则很可能是第一凶手。

上面说了。朱常洛死后。郑贵妃的儿子已经没有可能成为继承人。而继承人则是朱常洛的儿子朱由校。这时候害死朱常洛。对郑贵妃来说。又有何益?

皇太子朱由校的奶娘是客氏。客氏又是大太监魏忠贤的对食。

在不久前。豹眼回答了客氏与魏忠贤勾结淫乱宫闱之事。这里不再详细解读。简单说一下要点。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朱由校生母去世。万历皇帝念及皇孙年幼。就让朱常洛的选侍李氏抚养朱由校。当时有东、西两个李氏选侍。抚养朱由校的李氏被称作西李。

朱常洛继位后。想封西李为皇贵妃。但她不满足。想要做皇后。为此。皇后之位暂缺。

明光宗朱常洛驾崩后。西李一直住在乾清宫。大臣们怀疑她要借机垂帘听政。

于是。大臣刘一燝、周嘉谟、杨涟、左光斗等上疏。要求她移居别宫。这就是“移宫案”

当时。大太监王安迎接皇太子朱由校即位。西李派遣李进忠(后朱由校赐名魏忠贤)阻拦。数次要把朱由校叫回来。不准让他去文华殿即位。

由此。朱常洛之死。也把西李牵涉进来。“移宫案”与“红丸案”一起成为谜案。

“移宫案”之外。之前还有一案。叫“梃击案”。也与朱常洛有关。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一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闯入朱常洛居住的太子宫--慈庆宫。打伤了守门太监。被侍卫制服。

张差供出是郑贵妃手下的太监庞保、刘成引进的。

于是。时人怀疑是郑贵妃企图刺杀太子。郑贵妃因得到万历宠爱。不与追究。最后张差被以疯癫奸徒罪处死。又在宫中秘密杀了庞保、刘成二太监。了结此案。

此案背后是否是郑贵妃指使。没有定论。也有人怀疑是太子自导自演的一出苦肉计。其目的是借此陷害郑贵妃。

如果郑贵妃真要雇人暗杀太子朱常洛的话。会让张差这样的菜货。拿着一个木棒明目张胆的去太子宫杀人吗?

朱常洛自己整天提心吊胆过日子。岂敢惹是生非。他会自找麻烦吗?如果真是他自导自演的话。岂不正好给郑贵妃留下了把柄?

但是。如果真把朱常洛杀死了的话。对谁受益最大呢?

朱常洛的接班人是朱由校。最大受益者不是郑贵妃的儿子福王朱常洵。而是朱由校。

因此。豹眼认为。万历皇帝不糊涂。他不认为郑贵妃会这么愚蠢。但他应该深挖一下。究竟是谁在背后指使。

豹眼判断。梃击案很可能是客氏与魏忠贤在捣鬼。

因为不打击郑贵妃的话。万一老皇帝万历变了卦。废掉了太子朱常洛。改立福王为太子。那么皇太孙朱由校将来就没有皇帝份了。

再说。一个莽汉也不会真能杀掉了太子。太子之命无忧。皇太孙的地位也就无忧。

此事。背后一定有隐情。大概率是客氏与魏忠贤在捣鬼。以引起朝臣对郑贵妃一党的抵制。

朱常洛继位后。西李又想把持朝政。如果等着朱常洛寿终正寝。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毕竟朱常洛才三十八岁。之后还不知道发生多少变故。

而朱由校是客氏从小奶大的。一时半刻都离不开。

一不做二不休。借机让朱常洛离开人世。朱由校上位。作为朱由校断不了奶的奶娘以及魏忠贤。就可以大权独揽了。

因此。在豹眼看来。“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作为明末三大疑案。案发时。朱由校的奶娘客氏与魏忠贤虽然都还处在背后。没有走向前台。但与他们恐怕脱不了干系。

因为他们才是真正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成为最大的怀疑对象。

三百多年来。史学家设想了种种答案。但没有一种令人信服。因此。“红丸案”与“梃击案”、“移宫案”一起。成为了千古之谜。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亦久亦旧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5:22

    贵妃,神宗,万历,皇帝,太子,太监,药丸,明光,大臣,也就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5:22

    没想到大家都对明朝的红丸案是什么情况?真相到底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5:22

    明代在神宗朝末年已经是风雨飘摇。宫墙内外都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在公元1620年。及万历四十八年和泰昌元年。这种摇摇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