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不带这么吹牛的。若想弄清这个问题的真伪。其实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搞明白日本关东军在“江桥抗战”中究竟伤亡多少人就可以了。关于这个数字。网上的文章可谓是百花齐放。从几千人到上万人不等。总之好像鬼子都是泥捏的。打起来砍瓜切菜一般看起来挺解气。
实际上。在14天的江桥抗战中。抗日英雄马占山在战役前几天打得都是张海鹏的伪军。想想都可恨。张海鹏的“洮南镇守使”还是张家给封的官。却摇身一变成为了日本人的走狗。所以战役最初几天。其实是东北军之间的“内战”。一个鬼子都没打死。直到张海鹏的伪军确实怂了。而且在战场上毫无进展。关东军才赤膊上阵。
日本人最初也没把马占山的部队放在眼里。只派出一个2000多人的步骑混合支队。配合伪军继续进攻。结果遭到迎头痛击。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这才下令大举增兵。其第二师团主力上来了。日本人鬼精鬼精的。选择此时投入作战。一方面是马占山的部队在之前的战斗中。人员和弹药有相当的消耗。又得不到任何必要的增援。已经渐呈疲态。另一方面。日本人终于也摸清了苏联的不介入态度。才敢放心大胆全面入侵黑龙江省。
一、先说数字。
《东北抗日联军史》下册的第1045页中。言及“东北抗日武装消灭敌人的数字难以准确统计。仅就日本陆军省于1936年3月18日所公布。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至1935年末。日本关东军战死达4200人”。另外一个比较流行的数据。是从1931年9月18日至1935年7月。关东军战死2891人、战伤6694人、合计9585人。
日本人确实有瞒报伤亡的习惯。所以不妨取个中间值。就按从1931年到1935年间。关东军的死鬼数量大约在4000人左右(战伤、累伤不计)来计算。但是必须注意。这可是包含了战况比较激烈的“长城抗战”(日军伤亡2600余人)。因此在1931年的最后几个月里。关东军战死的数量不可能超过2000人(要分清楚伤亡和战死的区别)。
而上限2000个的死鬼数字。那是发生在东北全境的。东北军虽然在辽宁和吉林未作积极抵抗。但是各地的抗日义勇军纷纷杀鬼子。拢一起怎么也得有千八百人的战果吧?所以笔者比较相信关于江桥抗战的这一组数据:
“马占山(原黑河警备司令。后被张学良任命为黑省代主席)率部给进犯日军以迎头痛击。日军死伤1181人。其中伤亡将校级军官(尉官以上)12人;东北军伤亡1100余人。其中牺牲600余人”。如果读透了抗日战争史。了解中日两军的战斗力差距。当知这个伤亡对比已经非常可观了:日军在“九一八事变”中仅仅死了20余人!
这跟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在战后的评价是吻合的。这厮承认日军遭遇顽强抵抗“损失千余人”。
二、再说番号。
战至1931年11月17日。日军第二师团及配属部队。在江桥前线的全部战斗序列是:步兵第16联队全部、第4联队全部、第29联队大部、第28联队一部、骑兵第2联队、野炮兵第2联队。工兵第2中队、野战炮兵第26联队第3大队、临时野战重炮兵大队。总兵力接近30000人。
上述总计出现七个联队的番号。合算为大约五个步兵联队。可以视为一个加强版的四单位常备师团。所以其步兵联队已经基本达到了战时满编状态。至少在3500人以上。如果东北军在整个江桥抗战中的某一次战斗。就干掉日军半个联队。那就是消灭了至少1800名鬼子。而我们前面讨论过。日军整个战役才损失1100余人。那你还觉得这个战果靠谱吗?
打了14天干掉1100多鬼子。然后在一天之内就消灭半个联队1800余人。这不胡说嘛!
三、军事常识。
关于《东方战场》里面这个战斗桥段。还是比较有印象的。张学良给马占山送来两车物资和120挺捷克式轻机枪。然后马占山命令将其全部装备给一个机枪连。这是第一个常识性错误。轻机枪无论如何不能当冲锋枪使用。作战中至少也是两个人的机枪小组。有正副射手。还需要考虑弹药的巨大消耗和战场掩护问题。不可能一个连人手一挺轻机枪。
通常情况下。一个重机枪连100多号人。至多配备8到12挺重机枪(中国军队通常是6挺)。如果全部装备轻机枪。理论上也不能超过20挺。否则就违反军事常识了。副射手、弹药手、军官、步枪兵都得有吧?100多人的一个连抱着120挺轻机枪上战场。也就中国的抗日神剧导演能琢磨出来。
好了。东北军100多人抱着100多挺机枪。隐蔽在一个干涸的河岸一侧。日军一个步兵联队从另外一侧上来了。号称训练有素的日本关东军。一不派斥侯侦察、二不在河堤上架设重武器作为战场掩护、三不留预备队。一股脑端着三八枪冲下河床。这还是二战日本军队吗?这完全是土匪的战斗素养。所以说。这是第二个有违军事常识的地方。
随后东北军官兵一跃而起。抱着机枪狂扫。还可以边打边玩单手换弹匣的绝活。毫无地方可以隐蔽的日军一片片倒下。嗯。干掉半个联队小意思了。可是要知道。ZB26式轻机枪净重量就是21斤。如果单手可以轻松换弹匣。还用副射手干嘛呢?而且轻机枪抱着射击本来就精度大打折扣。因此。这是在抗日战场上绝无可能出现的情况。
最搞笑的是。这个桥段被各种视频网站反复摘抄播放。让许多网友大呼过瘾解气。其实很丢人呐。
四、真实情况。
那么这个假的战斗场面是怎么以讹传讹出来的呢?在江桥抗战的历史文献中。有如下的记录:马占山下令。由徐宝珍率卫队团及配属的炮兵一个营。工兵及辎重各一个连。共2000余人进驻江桥北端阵地。构筑战斗工事。在桥南端布设地雷场。并把库存的近百挺捷克式轻机抢装备给第一线作战部队。
看见了吧。是把100多挺捷克式。特别加强给了一线作战部队的2000余人。以加强其防御火力。除去炮兵之外。大约是十几个战斗连队总计获得100挺轻机枪。平均每个连加强了10挺左右。这才是靠谱的数字。尤其是在阵地防御中。轻机枪只需固定好位置。看见鬼子搂火就可以了。无需端起来狂扫或者单手换弹匣。
抗日战场上那是非常残酷的。中国军队的轻武器虽然不怎么吃亏。但是日军的飞机、榴炮、山炮、步兵炮、迫击炮甚至掷弹筒。那都是我方机枪阵地的“天敌”。基本上机枪火力一暴露。就会立即遭到日军的反制。在此之前。日军也绝不会用人海战术来“测试”我方火力。所以轻重机枪对日军的杀伤。其实援没有想像的那么多那么大。
综上所述。这个电视桥段和以讹传讹的故事。很明显是虚假的。根本没有一丝可能。至于影视剧所展现出来的抗日战场景像。九成九也不符合历史。他就那么一演。你就那么一看。过过瘾就行了。
其他观点:
假的。
第一。不符合常识。
捷克式、布伦式这类轻机枪虽然可以端起来扫射。
但是。由于捷克式的全重接近十公斤。
并且。射击时的后坐力不小。端射。尤其是端起来连射时。跳的厉害。毫无精度可言。
又并且。捷克式的弹匣只有二十发子弹。如果采用连射。一梭子就打完了。火力输出缺乏持续性。
因此。捷克式的通常用法往往都是这样的。
主射手在预设阵地中。以脚架依托机枪。进行点射。副射手在旁提供弹药供给。
阵地总体呈现为交叉式。战斗中。以交叉火力杀伤敌军。
插一句。淞沪会战时。日军判断国军机枪手是不是菜鸟。就是靠听枪声。
通常是日军射手先点射三发。进行刺探。如果国军的回应也是两发或三发的点射。即表明这是一个老机枪手。不能冲锋。如果国军的回应是“啪啪啪啪啪啪”的乱射一气。即表明这是一个菜鸟。无作战经验。日军只要待得我方机枪手放光子弹。进行换弹时。就能瞅准空隙发动进攻。
再说回来。虽然在电视剧中。编剧借日军参谋人员之口。说马占山是土匪出身。打仗不拘泥于常理。
还借日军师团长之口。说马占山“高明的使用了机关枪”。
仿佛轻机枪在马占山手上。玩出了新花样。
但捷克式机枪在端起射击。且还处于连射状态时。毫无精准度可言。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如果实战中。真是这么打——机枪手不在掩体内射击。反倒是集体跳出掩体。而且还是密集的一字队形排开。
或许趁日军还没反应过来之前。机枪连确实能用密集火力将日军压制。
但一旦日军反应过来。全员卧倒。以捷克式端射加连射的精度。将很难瞄准日军。
而日军机枪组和投弹筒组如果再进行火力反压制。
以电视剧中机枪连一字排开的阵型。或许全军覆没的。将会是机枪连的战士们了。
第二。不符合史实。
我在手机上看这一集时。看到有不少朋友发弹幕说这是真实的历史。
还看到有些朋友在视频下方的评论区中说这场机枪连团灭日军半个联队的战斗。记载于中国文史出版的《马占山将军》一书中。
这本《马占山将军》。现在不好买。但庆幸的是。网上还能找到了电子版。
在看完这本书的电子版后。我发现很多言之凿凿。说机枪连灭日军半个联队的人。可能压根就没看过这本书。
可能就是某人胡说八道后。然后一传十。十传百。谣言传成了所谓的真实历史。
这里简单说一下书中与网上传闻不符的点。
首先。江桥抗战前。我军确实得到了大量捷克式轻机枪。借此改善了装备水平。
但是按照书中的记述。张学良并没有给黑龙江驻军提供装备支持。马占山将军当时也并不在齐齐哈尔。
这批机关枪(原有100挺。有1挺拿去作模型仿造)。由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购置。原本闲置于军火库中。
九一八事变时。万福麟远在北平。以各种理由拒绝返回齐齐哈尔领导军民抗战。黑龙江省督军署参谋长谢珂将军见此情况。索性就担起了省主席的担子。召开军事会议。并在会议结束后。把这99挺捷克式分发给了黑龙江卫队团。
我(谢珂)随即下令即日夜间卫队团全部出发。工兵营两连、辎重兵一连、炮兵一营归徐宝珍团长指挥。开赴嫩江桥北岸构筑阵地。并令军务、军医两处迅速筹设运输、救护机构。并将库存的99挺捷克式轻机枪(原有100挺。有一挺拿去作模型仿造)发到卫队团使用。
也就是说。历史上确实有一批挺捷克式轻机枪于江桥抗战前。装备到了我军手上。
但这批机关枪不是张学良赠送的。而是原本就在仓库中的。
这批机关枪并不是马占山分发的。而是参谋长谢珂分发的。
谢将军当时并没有把这99挺机关枪拨给一个机枪连。而是拨给了一个卫队团。
据当时在卫队团任机枪连长的邢介兴回忆。
他的机枪连。编制为160人。去掉团营占额实际为120人。装备有4挺日本三八式重机枪和6挺捷克式轻机枪外。除了这十挺机枪外。其余都是杂乱步枪。大概百八十支。
但这是改善装备前的装备水平。还是改善装备后。那就不得而知了。
个人猜测。应该是改善装备前。
卫队团在分到99挺捷克式后。每个连应该能装备有十余挺。机枪连是精锐。大概20挺。
其次。江桥抗战期间。马占山确实指挥我军多次伏击日军。并几乎团灭了浜本支队。
但历史上的江桥抗战。并不是电视剧中的那种打法。而是以阵地战和白刃战为主。
具体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我军击退张海鹏伪军的进攻后。日军调集四千余人(主要为伪军)。欲摧毁我军位于嫩江北岸的阵地。
我军的部署。是以卫队团主力和另一个步兵团在正面阵地硬扛日军。卫队团的机枪连在嫩江北岸边的芦苇丛中埋伏。另外还有一个骑兵旅在侧翼支应。
开战后。日军渡过嫩江。并突破了我军的第一道防线。但我军奋起反击。以白刃战的方式将日军打退。
日军不甘心退回嫩江南岸。便打算在嫩江北岸构筑防线。
但就在日军还在挖壕沟时。埋伏在芦苇中的我军突然扫射。打死打伤不少日军。
当天下午。日军增援赶到。但我军的骑兵也在此时杀出。重创了日军。
日军见攻击不成。死伤惨重。只得全部退回嫩江南岸。
当天晚上。日军贼心不死。搜集船只。企图过江偷袭。
但我军白天埋伏在江岸芦苇丛中的机枪连并没有撤走。而日军对此毫不知情。
因此。当日军的小船快划到江岸时。又被我军机枪连重创。
天亮后。日军第二批增援赶到。总计约八千余人。
由于兵力充裕。日军指挥官随即下令进攻。
先是以飞机、大炮对我军一通轰炸。接着又以百余支小船。运送了两千多日军过江。
我军方面。由于被日军的炮火轰得惨。未能阻止日军渡江。只得与日军再次进行短兵接触式的厮杀。
厮杀期间。我军后方增援而来的一个步兵团和骑兵团赶到。
当我军骑兵再次杀出后。日军再次被瞬间打崩溃。纷纷上船跑路。日军的后勤部队由于行动不灵敏。撤退途中被我军全歼。
此一阶段的战斗。按照日军的报告。日伪军死伤了一千多人。
按照我军的报告。日伪军死伤近三千人。
江桥抗战第一阶段的战斗。基本就是这个情况了。
我军当时虽然装备了大量轻机枪。并且这些捷克式也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
但由于日军握有制空权。且火炮数量远多于我军。所以我军与日军的较量。实际上多为近身战斗。
也就是和日军厮杀在一起。让日军的飞机大炮无法发挥作用。然后凭借满腔热血。将日军生生杀退。
后来。由于日军增援不断。而我黑龙江守军得不到任何支援。连日苦战。我军的兵力和精力均耗尽的情况下。无力与日军厮杀。只得无奈放弃齐齐哈尔。江桥抗战也因此失利。
真实的江桥抗战。就是如此惨烈。
《东方战场》这电视剧。整体很优秀。格局很大。
但剧中的部分情节。不符合真实的历史。
其他观点:
日本陆军编制在昭和十二年(1937年)改为“三单位”。即师团下不辖旅团。直辖三个步兵联队。并设一个和师团同番号的“步兵团”统一指挥这三个联队。此时一个联队的编制人数是3928人。昭和二十年(1945年)为最后本土决战临时编组的联队。人数下降至3409人。这是日本陆军一个步兵联队人数最少的纪录。
而马占山江桥抗战时。日本还是实行明治七年(1874年)的“方块制”。即一个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每个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一个师团有四个步兵联队。每个步兵联队编制人数高达4487人(如果是机械化步兵联队则高达5546人)。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大队和一个通信大队。有人说日本“联队”相当于中国的团。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抗战时中国步兵团很少有编制超过两千人的。实际人数一般只有一千出头。七七事变前日军的正规军步兵联队。人数不亚于中国一个正常状况的旅。装备、尤其重装备甚至还要更好。
马占山在江桥抗战爆发时。本职不过是边防第三旅旅长兼黑河警备司令。以黑龙江省代主席身份统一指挥省内所有武装。才匆匆凑了12000人马(步兵9000。骑兵3000)。由于东北军主力不是跟随张学良进关。就是部署在沈阳、锦州两地。马占山部装备很差(据说全军才14门炮。以至于要从江防舰队的炮舰上拆炮来用)。这样一支杂牌军的“百人机枪连”(姑且认定真有这么个机枪连的编制吧)。要全歼明治七年版的日军半个联队(姑且算2700人吧)。您不觉得自己脸有些大么?
顺便说。日军在江桥抗战中投入的兵力是步骑兵6000。火炮32门。差不多就是一个加强联队的实力。区区一个“百人机枪连”就干掉一半。那马占山还搞啥真真假假的投降啊。领着自己这一万来人直捣东京生擒天皇不好么?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2270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日军,联队,机枪,捷克,轻机枪,我军,关东军,步兵,嫩江,占山
没想到大家都对《东方战场》中马占山的百人机枪连歼灭日军半个联队是真的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不带这么吹牛的。若想弄清这个问题的真伪。其实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搞明白日本关东军在“江桥抗战”中究竟伤亡多少人就可以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