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诸葛不出,三国时候的郭嘉很恐怖吗?
原创

郭嘉不死诸葛不出,三国时候的郭嘉很恐怖吗?

好文

热门回答: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时期是一个混乱纷争的时代。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曹操、孙权这样的枭雄。也出现了诸葛孔明、周瑜这样的智星。无一不受人赞叹。但在三国时。有一个人的评价竟然高得出奇。那就是郭嘉。有人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还有人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那么这郭嘉到底有多厉害竟然能够得到这种评价?

郭嘉在三国时期是怎样一个角色?

郭嘉。字奉孝。年少时就饱读诗书。可谓是才高八斗。而且他还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他年少时便对时局有所预见。他认为天下大乱已在眼前。于是便隐居于山野之中。积极结交一些英雄名士。不仅可以潜心读书。还可以避免世俗杂务。待到时机成熟之时便可以一展身手。建功立业。

郭嘉二十一岁时选择出山。他想要跟随一个英明的主子。成就一番事业。他起先选择了当时势力庞大的袁绍。郭嘉在袁绍身边待了一段日子。他看出袁绍能力不足。而且优柔寡断。并不是一个追随的好的人选。于是毅然辞别了袁绍。回到了家乡。

二十七岁时。郭嘉经人举荐来到了曹操身边。当时正值曹操的谋臣身死。曹操正需要一个有才之人来辅佐自己。两人一拍即合。经过一番深切的交谈。两人都对彼此颇为满意。曹操说。能够成就我的大业的人。一定就是郭嘉了。郭嘉也认为曹操这样的人才是他真正的主人。此时的曹操还没有称王。为了郭嘉还特地上表为他请求了一个官职。可见曹操很重视郭嘉的。

郭嘉到底有多厉害。竟然能让人用恐怖来形容?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郭嘉的恐怖之处那就是“算无遗策”。根据《三国志》中记载的关于郭嘉的几个事件就可以看出郭嘉的可怕之处。比如说。当时属于东吴派系的孙策东征西讨。基本上完全占领了江东一带。正赶上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孙策便想要前去偷袭。

曹操阵营的众人得知了这个消息都有些担忧。但郭嘉却推测道:“孙策刚刚吞并了江东一带。杀了不少的英雄豪杰。他是一个能让人付出性命刺杀的人。而且孙策此人轻率。并不善于防备。他身边就算带着百万大军也和他只身一人没什么区别。如果有刺客去刺杀他。他就必定要死在一个平常人手中了。”果真就如同郭嘉所预料的那样。孙策还没有渡江。便被许贡派出的刺客杀死了。

郭嘉跟随曹操攻打袁绍。袁绍战败后不久就去世了。留下两个儿子袁谭、袁尚盘踞在黎阳一带。曹操手下的将领想要乘胜追击。一举打败二袁。郭嘉却不同意。他认为。袁绍对这两个儿子都很看重。一直没有决定谁是继承人。如今袁绍身死。他们必定会因为争夺继承人之位而内斗。但我们若是急于进攻。便会迫使他们二人联手。我们不如先暂缓进攻。等到他们内斗之后再一举拿下他们。定会节省不少兵力。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建议。暂缓进攻。

情况也正如郭嘉所料。袁谭、袁尚二人开始陷入了了内斗。袁谭的军队被袁尚打败。袁谭为了打击袁尚。派人向曹操表示投降。曹操大军一举进攻拿下了袁氏的地盘。还节省了不少的气力。

这样的事例在郭嘉身上并不少见。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郭嘉若是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凭借着他的算无遗策。必定能得到一个“大预言家”的称号。

为什么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

这个说法其实不仅是对郭嘉才能的一种极大地夸赞。其实也是一种假设。

因为郭嘉智计超群、深谋远虑。而曹操又是难得一见的乱世枭雄。若不是因为郭嘉在跟随曹操征讨乌丸时不幸英年早逝。他们二人联手。很有可能就可以顺利打下所有地区。一统天下。这样一来。或许也就不会有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出现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假设。其实也是因为郭嘉的能力实在是不可小觑。他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他逝世之后。曹操对他很是怀念。曹操连打了败仗之后。也会感慨:“若郭奉孝在此。绝不会使吾有此大败!”这句话也算是曹操对郭嘉的能力的最大的肯定了。

至于“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其实是因为郭嘉病逝与诸葛亮出山正好是在同一年。所以对追捧郭嘉的人就有了郭嘉不病死。诸葛亮就不敢出山这种说法。两人相较而言。郭嘉在军事上似乎格外有造诣。而诸葛孔明的能力似乎更加倾向与政治方面一点。毕竟两个人没有交集。实在是难以对比。

史书上称赞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这样高的评价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别的不说。就是郭嘉“神预言”这一点已经是很让人赞叹了。这可是妥妥的“天选之子”的金手指啊!

其他观点:

郭嘉确实是非常厉害的谋士。堪称天才级别。但诸葛亮出山和郭嘉的死没有关系。只是碰巧而已。

郭嘉主要成绩有:一。曹操因为父亲被陶谦的部将黄巾军出身的张闿杀死。并且他父亲全家遇难。曹操发誓要灭了陶谦。陶谦请孔融救援徐州。孔融又派太史慈求救于刘备。刘备又向公孙瓒借兵两千。借赵云带兵。刘备和孔融一起起兵救援徐州。刘备建议先写书信向曹操解释。劝曹操退兵讲和。曹操看不起刘备。要斩来使。郭嘉劝止。郭嘉建议曹操假装答应。稳住刘备。然后进兵攻城。徐州可破。曹操听取郭嘉建议。款待使者。因为吕布投奔张邈。陈宫也投奔张邈。陈宫献计:趁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袭击曹操的大本营兖州。郭嘉建议曹操卖刘备一个人情面子。退兵不打徐州。调转方向攻打吕布。

二。在曹操调转方向攻打吕布的时候。吕布已经攻占兖州、濮阳。曹操在攻打濮阳时中了陈宫的计。曹操陷入包围。差点丧命。典韦拼死相救。把曹操救出。

郭嘉献计:计当速发。曹操将计就计。散布谣言说曹操已死。结果吕布中计。中了曹操大军的埋伏。吕布大败。死战得脱。退回濮阳坚守不出。

三。袁绍要攻打公孙瓒。向曹操借兵借粮。曹操知道袁绍图谋许都。想讨伐袁绍。又怕实力不够。郭嘉用十胜十败论。指出了袁绍十大弱点。也指出了曹操的十大优点。断定袁绍必败。曹操必胜。荀彧赞同。曹操坚定了打败袁绍的信心。郭嘉建议曹操先拿下吕布。然后再打袁绍。于是。曹操和刘备联手消灭了吕布。

官渡之战充分证明郭嘉的见解非常准确独到。他对袁绍内部情况分析得非常正确。

四。青梅煮酒论英雄之后。曹操放下对刘备的戒心。袁术想和袁绍联手。刘备趁机向曹操请求领兵拦截袁术。曹操让刘备带兵五万向徐州进发。刘备像出了牢笼的飞鸟赶快飞跑。郭嘉和程昱从外面回来。慌忙建议曹操赶快追回刘备。曹操听取郭嘉和程昱的建议。派许褚追回刘备。刘备不听。曹操和刘备彻底翻脸。

五。曹操杀了董承和董贵妃等人之后。衣带诏讨伐曹操的成员还有马腾和刘备。曹操想攻打刘备。又怕袁绍乘虚来袭。正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郭嘉提出看法:“绍性迟而多疑。其谋士各相妒忌。不足忧也。刘备新整军兵。众心未服。丞相引兵东征。一战可定矣。”曹操听了郭嘉的分析。起兵二十万分五路攻打刘备的徐州。

郭嘉对天下形势把握得非常准确。刘备向袁绍求救。袁绍因为他的小儿子身患疥疮。心里非常悲痛。他最爱的是这个小儿子。所以舍不得离开这个小儿子。就这样。袁绍没有出兵支援刘备。错过了最好的和刘备共同抗击曹操的大好机会。刘备在曹操强大的攻势下。大败投奔袁绍。张飞逃往芒砀山。关羽因为要保全刘备的两个老婆。不得不和曹操约法三章。投降曹操。

六。曹操和其他谋士都对孙策敬服。郭嘉判断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孙策果然被许贡家客三人刺杀。又被于吉的冤魂缠住。金疮迸发而死。

七。袁绍死后。他的儿子袁谭、袁尚继续攻打曹操。郭嘉出乎意料。建议曹操别打。郭嘉说:“袁氏废长立幼。而兄弟之间。权力相并。各自树党。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不如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以侯袁氏兄弟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

曹操听取郭嘉意见。撤兵不打袁氏兄弟。转向进兵征讨刘表。袁氏兄弟果然自相残杀。曹操乘机各个击破。占领冀州。袁谭被曹洪杀死。袁尚投奔袁绍次子袁熙。郭嘉又建议让投降曹操的袁绍旧将攻打袁尚、袁熙。两兄弟只好投奔乌桓。

八。由于乌桓地处沙漠。路途遥远。曹洪担心刘备偷袭许都。不能相顾。正犹疑不决的时候。郭嘉建议:“诸公所言错矣。主公虽威震天下。沙漠之人侍其边远。必不设备;乘其不备卒然击之。必可破也。且袁绍与乌桓有恩。而尚与熙兄弟犹存。不可不除。刘表座谈之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也。”

郭嘉对荆州的形势了如指掌。荆州刘表对刘备的态度。确实如郭嘉所言。刘表既不敢太重用刘备。又不敢轻慢刘备。又要留住刘备帮助他。又不能让刘备喧宾夺主。所以曹操可以全副精力对付袁氏兄弟。郭嘉也精准判断乌桓匆忙之间。准备不足。曹操听取郭嘉意见远征乌桓。

九。远征乌桓的路上。郭嘉水土不服病倒。曹操想停止行军。郭嘉不同意。郭嘉说:“兵贵神速。辎重多而难以趋利。不如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但须得识径路者为引导耳。”郭嘉留在易州养病。曹操打败踏顿。袁尚、袁熙投奔辽东。

十。郭嘉病倒。临终前。留下一计。帮助曹操彻底打败袁熙、袁尚。原来辽东太守公孙康对袁绍生前想吞并辽东怀恨在心。所以。公孙康并不十分欢迎袁氏兄弟的到来。所以定好计策:如曹兵来。则留二袁;如其不动。则杀二袁。送于曹公。郭嘉遗计是建议曹操不要攻打公孙康。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一切正如郭嘉所料。曹操不打公孙康。公孙康设计杀死袁熙、袁尚。曹操彻底平定北方。

郭嘉死。曹操非常难过。他说在所有的谋士当中。郭嘉最年轻。他本来打算将来让郭嘉做辅政大臣。辅佐他的儿子。没想到郭嘉年仅三十八岁就去世。跟随曹操只有十一年。

作者用一首诗称赞郭嘉: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

刘备在诸葛亮到来之前之所以败得那么惨。他和曹操最大的区别。就是缺少像郭嘉这样级别的谋士。如果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向袁绍求救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孙乾。很有可能诸葛亮会凭着自己的智谋和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袁绍救援刘备。刘备如果守住徐州。和袁绍结盟。天下形势完全就是另外一个样子。赤壁大战之前。孙权的谋士都主张降曹。诸葛亮舌战群儒。说服孙权迎战抗曹。终于促成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

所以有了诸葛亮和诸葛亮没到之前。区别很大。诸葛亮来到刘备身边以后。刘备才有了主心骨。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形势峰回路转。刘备才有了三分天下的独立的属于自己的地盘。这个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其他观点:

我是人者仁义也。用正史说三国。

我们先来看看郭嘉这个人。郭嘉字奉孝。是颖川郡阳翟县人。最开始的时候。郭嘉是打算投奔袁绍的。但是郭嘉发现袁绍此人好谋无断于是就回到了故乡颖川郡。最后是曹操身边的谋士戏志才去世。曹操向荀彧询问是否有人才可以推荐。荀彧推荐了郭嘉。郭嘉和曹操见面后详谈天下大事。曹操对于郭嘉赞不绝口。认为能够使得自己成就大业的人只有郭嘉。郭嘉见了曹操之后。也是感慨万千。说曹操是真的我主。也是这一阶段郭嘉提出了十胜十败论。劝说曹操先攻打徐州的吕布。

曹操征讨吕布时大败吕布。把吕布包围在下邳城中。在下邳城外面挖掘战壕。把下邳城团团包围。但是下邳城久攻不破。当时的曹操就想返回许昌。但是被郭嘉阻止。郭嘉要求曹操趁此机会加一把劲击败吕布。免得吕布再次成为祸患。就这样曹操加紧围城。同时挖掘泗水和沂水灌下邳城。一个月后。吕布投降。曹操占领徐州。而后孙策攻打江东。占领了整个江东的地盘。官渡之战时孙策意图北上攻打曹操。郭嘉却料定孙策会被刺杀。郭嘉说孙策刚刚吞并江东。所诛杀的人都是英雄豪杰。这些人都是得到手下的鼎力相助。孙策却没有丝毫准备。郭嘉料定孙策将会死于刺客之手。结果最后孙策被许贡的门客所杀。

官渡之战后。袁绍大败不久病死。曹操北上攻打袁谭。袁尚兄弟。曹操虽然在黎阳屡次胜利。但是郭嘉献策假装南征刘表。让袁谭和袁尚相互争斗。果真曹操退兵之后。袁谭和袁尚就打了起来。袁谭不敌袁尚。于是向曹操求援。曹操北上攻破邺城灭亡袁尚。袁尚北逃。而袁谭又被曹操攻击最后兵败被杀。曹操一统河北。之后袁尚袁熙逃亡辽西。曹操意图追击袁尚和乌桓。但是当时的大部分将领害怕刘表攻击许昌。希望曹操不要追击。但是郭嘉坚持追击并且打击乌桓人。郭嘉认为刘表是坐谈客不会攻击许昌。在郭嘉的坚持下曹操决定北上。而且在曹操到达易水岸边。郭嘉建议抛弃所有的辎重。轻兵突袭柳城。曹操同意。最后终于大破柳城的乌桓。袁尚和袁熙逃亡辽东依附公孙康。最终被杀。而郭嘉在曹操退兵的路上得病去世。

其实观看郭嘉的一生。并没有感觉很恐怖。只是一个谋士的正常一生。出彩的地方也有。不出彩的地方也有。可以说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厉害。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写相思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45:47

    刘备,袁绍,徐州,乌桓,吕布,谋士,的人,辽东,刘表,兄弟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45:47

    没想到大家都对郭嘉不死诸葛不出,三国时候的郭嘉很恐怖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45:47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时期是一个混乱纷争的时代。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曹操、孙权这样的枭雄。也出现了诸葛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