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郭嘉和庞统都是英年早逝,而人们更多地为曹操失去郭嘉感到惋惜?
原创

为何郭嘉和庞统都是英年早逝,而人们更多地为曹操失去郭嘉感到惋惜?

好文

热门回答:

首先。郭嘉跟庞统在双方阵营中的地位不同。

可以说。刘备有没有庞统。都不会影响他后面的走向。因为他还有诸葛亮啊。那可能有的人要说。曹操没有郭嘉。还有荀彧、荀攸、程昱。后面还有贾诩、蒋济、程昱、刘晔、司马懿啊。

其实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因为郭嘉可能是唯一个跟曹操最为亲近。并且完全支持曹操的一个谋士。而其他的谋士。都是二五仔。表面上支持。背后不支持。或者有时候支持。有时候又不支持。比如荀彧。他明为曹魏谋士。实为汉臣。所以曹操要是匡扶汉室。他就支持。要是曹操想一统天下。甚至当个魏王。他就不支持。还有贾诩。这个人能相信吗?他从来没有真正投靠过谁。他出主意。只有一个目标。自己活下去。好好活下去。还有司马懿。这个人也是完全不能信任的主。

另外。许攸那些就不用说了。那都是上帝派来气曹操的。还有孔融。人家虽然吃着曹操屯田粮。但根本不鸟曹操。还有杨修这些。都是看情况转方向的。

所以。只有郭嘉是唯一曹操能够信任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曹操说将来要托后事于郭嘉。这里面。不仅仅有郭嘉比较年轻的原因。还有就是曹操跟郭嘉托过底的。就算自己不当皇帝。自己的儿子肯定也要走这一步的。郭嘉对这一点可能是清楚的。不然。如果你只做汉臣。还托过什么孤啊。只有皇帝才托孤嘛。

那么我们再看三国关键一战。赤壁之战。要是郭嘉在。那曹操不会大败。说不定会胜。那胜了。曹操就会统一天下。统一天下。曹操必然要称帝。那事实上。郭嘉已经死了。其他的谋士都在罢工。不出主意。坐等曹操大败。使得曹操没办法统一。而且是三雄之中。唯一没有称帝的。所以曹操才哭郭嘉。一是自己确实心凉。二是要敲打一下自己的那些二心谋士。从这个意义上说。郭嘉是曹操的诸葛亮。是一心为曹操的。郭嘉一死。曹操就没有了真正的铁胆谋士。

试想一下。如果刘备那边当时死的不是庞统。而是诸葛亮。那刘备该有多伤心。

最后一点。郭嘉是曹操理想的托孤大臣。如果郭嘉不死。司马懿还有机会出头?司马家族还能夺走曹魏江山?不可能的。

从这个层面讲。郭嘉之死。实是曹营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郭嘉早死。当为曹操叹息一声。曹老板冠绝三国。差一人而满盘棋散不成局。

其他观点:

郭嘉的第一任主子是袁绍。但他后来弃暗投明。来到了曹操麾下。曹操对“二进宫”的郭嘉“很器重。视为自己的心腹智囊。称为自己的“子房”。而郭嘉也没有令曹操失望。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郭嘉有才情在曹操众多谋士中也是特别突出的。然而。天忌英才。他在随曹操征伐乌丸时因为染上风寒。38岁的他竟然病逝。郭嘉死后。曹操痛哭流泪。称失之一臂。可见郭嘉在其心目中的份量。曹操后来在赤壁之中惨败后。感叹道:如果郭嘉在。不至于如此。

庞统有个知名的绰号叫凤雏。他和诸葛亮齐名。最开始投奔东吴的孙权麾下。却得不到重用。于是转投刘备。其超人的才能很快得到刘备赏识。刘备入川时特带上他。庞统为刘备献上上中下三条进军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因为立功心切。贪功冒进。年仅36岁的他在落凤坡中箭身亡。刘备为此悲伤欲绝。追封他为关内侯。

而这两位英年早逝的谋士。如果论战功及现实表现来看。显然郭嘉排第一。庞统排第二。毕竟相对于郭嘉来说。庞统属于怀才不遇之人。后来好不容易可以展示才华了。却因种种原因英年早逝。致使过人才干并没有得到完全发挥。而郭嘉死后。直接导致曹操麾下顶尖谋士和刘备、孙权有差距。最终导致了赤壁之战的惨败。因此。相对于庞统的英年早逝来说。郭嘉之死。更为可惜。如果郭嘉在。曹操很可能一统天下了。

其他观点:

看三国郭嘉是我最佩服之人之一。古语“何以称英雄。识以领其先”。郭嘉可算广有见识(先見之明)诸事分析前因后果头头是道。关键如下棋一样平常人只看出一两步棋。据称高手可看出十几步棋。早有对策。郭嘉察事亦如此。亦有独到准确之能。郭奉孝遗计定辽东。神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风华三生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46:10

    谋士,刘备,自己的,都是,英年早逝,麾下,的人,他在,他就,天下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46:10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何郭嘉和庞统都是英年早逝,而人们更多地为曹操失去郭嘉感到惋惜?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46:10

    首先。郭嘉跟庞统在双方阵营中的地位不同。可以说。刘备有没有庞统。都不会影响他后面的走向。因为他还有诸葛亮啊。那可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