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一起去旅行是一种什么体验?
原创

夫妻俩一起去旅行是一种什么体验?

好文

热门回答: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一个酷爱旅游的退休老师。退休的10多年。我独自一人背包不仅仅游览了大半个中国。而且还多次游览了东南亚各国。例如泰国、越南等国家就往返了三、四回。因为种种原因。妻子虽然热爱旅游。但无法长期陪伴我背包国内、国外游。但是。我们也利用寒暑假。也一起背包国内、国外游过。这些年。我们夫妻俩一起背包自由行。分别陆续游览过四川、重庆、陕西、宁夏、内蒙古、湖南、湖北、广东、江苏、江西、浙江、上海、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市的许多著名的景点。同时还一同去过朝鲜旅游。夫妻俩一起外出旅行的体验主要是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选择景区和出行线路要挑选夫妻双方都喜欢的景区。这样才能夫唱妇随。彼此配合默契。才能收到夫妻俩旅游的最佳的体验。我因为长年累月在国内、国外旅游。各类景点都喜欢。其中对红色旅游很感兴趣。但是妻子因外出旅游时间有限。我们共同外出旅游。到一个省后各景区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必须选择性的定景点。我妻子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对我党的历史非常感兴趣。她对红色景区情有独钟。因此。我们每次外出旅游时。我做旅游攻略时。一定要把红色景区摆在首位。其它的景区顺路一同游览。不顺路的便不列入游览计划。例如我们游览陕西省时。就把革命圣地延安景区作为重点游览之地。我们坐飞机到达西安咸阳机场后。立马坐火车直奔延安。我们在延安一起游览了宝塔山、枣园、王家坪及南泥湾等红色景区。妻子在这些景区。还打扮成当年的八路军。在当年毛主席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艰苦卓绝。浴血奋战过的地方拍照留念。或夫妻俩合照。或她单人留影。情绪特别激动。心情非常高兴。游延安圆了她多年想来延安旅游的梦想。她还把在延安旅游的夫妻俩照片制成小视频。以《延安。我们来啦!》为题。发到朋友圈里。受到了亲朋好友的好评。

第二。旅游途中精心照顾好妻子。让她享受一次愉快的旅途。这是夫妻俩外出旅游的第二个体验。我因为长期一个在外背包旅游。旅游生活节俭而又简单。每餐都是吃盒饭。住宿费控制在每晚平均50元标准。甚至30元一晚的旅店也经常住。到达某个城市旅游。去旅游景区都是坐公交车或步行。但是。和妻子外出旅游。一改过去“穷游”的模式。尽量让妻子吃好点、睡好点、游好点。吃饭上餐馆。每餐都是点三到四个菜。睡觉的宾馆都在网上提前预订。单间标间都在每晚200元以上。多的时候达3百到4百多元。外出游玩。矿泉水、雨伞等必备用品全由我一人用背包背着。她就只拿手机照相。去旅游景区几乎都是打的士。不让她坐公交车。最远的景区的士费高达上百元。今年初。我们夫妻俩去江西井冈山旅游。妻子看中了一款用井冈山楠竹雕刻做的精致大笔筒。她想买回来送给她的同学和朋友。她开始有些犹豫。每个重量都在500克以上。10多个一大堆。乡间又不便办托运。我看她矛盾心理。立马掏钱买了10多个。用背包从井冈山背回了长沙。让她送给同学和朋友。结果皆大欢喜。虽然背行李和竹子笔筒。路途确实有些辛苦。但是只要妻子高兴。也觉得值了。

第三。儿女们孝顺我们夫妻俩。给我们旅游鼎力相助。这也是夫妻俩外去旅游顺畅、愉快的关键。这是夫妻俩外出旅游的第三个体验。这些年。我们除了夫妻俩共同外出旅游外。儿女们曾经多次陪伴我们外出旅游。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人外出旅游亲情的温暖。例如2016年10月。儿女们驾驶两台小车。全家人前往张家界、桃花源等地自驾游。同时。儿子还多次专门陪同我们夫妻俩。共同游览过重庆、四川、陕西、黑龙江、辽宁、吉林、冮苏等省市和朝鲜。吃、喝、住宿、机票、车票、景区门票等等一切事务全由儿子负责。我们就是一个家庭旅游团。儿子就是旅游团的导游。一切杂事他办理。我们夫妻俩只管开开心心游玩。因为他曾在电视台做过记者。拍照是内行。各景区都是他专门为我们夫妻俩拍照。我们夫妻俩都是退休的教师和职工。都有自己的退休工资。但是。每次外出旅游。旅游经费全部都由女儿负担。还没有启程。钱就转账到我手机上了。并且反复叮嘱。吃好、喝好、住好。钱不够花。再追加。我们夫妻俩每次外出旅游。几乎很少花用自己的工资。都是由儿女们出资让我们旅游。虽然都是一家人的钱。但由儿女们拿给我们老俩口旅游。意义不一样。我们旅游的心情也完全不一样。

以上是我们夫妻俩外出旅游的体验。有夫妻俩外出旅游的朋友们。你们也是这样的体验吗?

请各位关注。(照片均由儿子拍照)

请各位关注。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许多人的神经。

先说明一下。作者一直在自驾游。出行即二人:夫妻。

(作者夫妻某年自驾环海南游在东海)

夫妻俩一起去旅行。当然是有趣的事情。只是有趣的事情并非适合天下所有夫妻。人们知道。夫妻俩一起去旅行。有快乐的。也有不快乐的。在此。由于没有官方统计数据。作者拿不出一个比例来说明快乐者多或者少。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每一个朋友。只要你有兴趣。心里默想一下身边的人群。立马便有一个底了。

(作者夫妻某年自驾武汉大学看樱花)

我认为。夫妻不一起去旅行情况在人群中应该占多数。

举个例子。我的父母他们便不一道出外旅行。原因可能和那个时代有关。晚年。孩子们出钱。带他们出去散散心。二人在路上。也是争吵的厉害。逛街。一前一后的走法。

我们兄妹几对。细看过去。也不是每对一起去旅行 。夫妻各走各的为多。看别的人家。也大致如此。

为什么会是这样?此时。我们带着疑问来研究:夫妻俩一起去旅行是一种什么体验之问。可能更有意义。

(作者夫妻自驾辽宁在中国最北海岸线留影)

说到所谓“体验”。简单理解。就是生活。

生活表达。真实直白、骨感现实: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的婚姻。幸福只是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这点。恰恰是旅行体验的基础。一种简单生活的基础。

夫妻之间如果可以达到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双双出门旅行。当然不在话下。因为他们愿意一直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这样生活。

但是。如果不是这个情况呢。针尖对麦芒呢?夫妻一起去旅行。当然会吵翻天、掐架。

(作者夫妻在乌镇)

有朋友问:作者一直在自驾游。给说说。你的体验。

这是要看在下的笑话了。说别人容易。谈自己难。既然有问。我便如实回答。

我认为。一个家。妻子应该是领导。人权、财权统管。旅行也是如此。董事长是她。我就是个开车的。她管生活。管你。俺管军事。安全开好车。解释好路上、景区各种情况备细。日常事物。生活细节。她有决定权。

(作者夫妻在新加坡)

有人说这是“怕老婆”。怕是有道理的。常言道 :“上等男人怕老婆。中等男人爱老婆。下等男人打老婆。”关键不在怕与不怕。从本质上理解。主要还是因为女士死心踏地为家。完完全全、实实在在。男生很少有能够做到者。不是没有。是很少。男人多少有许多不现实的浪漫东西。

所以。今天家庭重要主事者。多为女士。而不是男人。

说远了。回到本题。

旅行说到底还是生活。是更细致的生活。夫妻旅行。必须遵循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原则。否则。遇事就争。一争就急。可知道。一路上大千世界有多少事?争的完吗?

某次走团旅游。路上有一对夫妻一直吵。一直争。细听。根本就没有事。找事。互相拿对方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作者夫妻在新疆喀拉斯)

有问。夫妻俩一起去旅行是一种什么体验。我想。不会超出寻找过简单生活的范畴。某年。我们环新疆自驾游。从若羌走民丰进塔克拉玛干沙漠。三餐吃馕(一种大饼)就稀饭。很是艰苦。但我们很快乐。走西藏。行走在无尽的山道上。危机四伏。妻子和我高反。体力消耗大。没有食欲。但相互支持鼓励。最后走完了全程。

我不敢想象。在那种极端地理环境中。人们发生争吵的景象。但我体验到了人与人。特别是夫妻的相互支持的巨大力量。

(某年我们夫妻二人自驾西藏抵达拉萨。图为在藏茶馆喝茶)

人的关系需要共建。夫妻也不例外。愉快的生活由愉快的思想带来。用无限的容忍之爱去理解对方。你将只有快乐与珍惜。而没有态度。这就是人之本质精华——真诚。

在旅行中。我们曾遇到过危机。车子陷进沙漠里出不来。附近几十公里无人。后二人想尽办法。终于脱险。在陕西山顶上导航给导到了乡道的断公路。路仅一车之宽。天已夜。旁边便是万丈悬崖。夫妻二人又累又饿。一个在车下。一个在车上。用一寸一寸移动法。摸黑用时近3小时。将车掉头。达子夜。方得下山入丹凤县落宿。

如是。二人之间没有埋怨。最多说上一句。今后不走这样的道。没有多言。

(作者某年抵达珠峰大本营)

夫妻俩一起去旅行会简化习惯了的程式生活。包括性。对生命意义会更加理解深邃。思考方式有可能进入另一维度。常俗说。夫妻俩一起去旅行会增进双方理解。这一点重要。我们切莫认为夫妻之间便完全理解。不是这回事。

诚然。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过去中。夫妻俩一起去旅行之体验。就是把你从各自的过去中拉回来。回到路上。回到此在。此时。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我两个人。当善待啊!

其他观点:

我经常和老公一起去旅游。我们有一辆自己改装的房车。有一张1.5米的床。老公负责开车。我负责老公的饮食。我们分工明确因为我不会开车。出门旅游我们心情特别好。一路风景如画让我们忘记了一切烦恼。老公喜欢摄影我喜欢照相。恩爱有加。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亦久亦旧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48:57

    旅游,夫妻俩,景区,夫妻,延安,都是,妻子,二人,旅行,作者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48:57

    没想到大家都对夫妻俩一起去旅行是一种什么体验?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48:57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是一个酷爱旅游的退休老师。退休的10多年。我独自一人背包不仅仅游览了大半个中国。而且还多次游览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