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兵5万的刘封,离麦城并不远,为何不去营救关羽?
原创

拥兵5万的刘封,离麦城并不远,为何不去营救关羽?

好文

热门回答: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刘备耗时三年。几经反复。终于取得定军山之役的大胜。击走了曹操。攻取了汉中全境。至此。益州北部的防务大为稳固。

汉中战役中。魏延表现亮眼。战功卓著。刘备遂破格攫拔他为汉中太守。命他积极筹备战守之事。防备曹军反扑。以加强对这一战略要地的防御。

同时。刘备派遣宜都太守孟达率军出秭归北攻房陵。一举袭夺之。斩杀曹魏房陵太守蒯祺。又派养子、护军中郎将刘封出汉中沿沔水东下。统领并监控孟达之军。

就这样。蜀国的东北防务基本无虞。房陵、上庸、西城等地。与关羽镇守的江陵相距不远。遥相呼应。对曹魏的军事防御重地襄阳、樊城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自此。刘备据有益州(四川全境以及贵州、云南的大部、汉中)和荆州南三郡(长沙、桂阳、零陵)。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刘备的人生与事业也达于巅峰。

之后。刘备在沔阳立坛“受玺绶。御王冠”。称汉中王 。刘备称王班师回到成都后。大肆封赏有功之臣。诸葛亮居军师之位而尽丞相之责。极力辅佐刘备治理并巩固已经占领的荆、益之地。 以期最终实现他在《隆中对》中提出的“兴复汉室”之终极目标。然而。此时形势突然出现变化。刘备和其盟友孙权的矛盾激化了。双方为了争夺荆州而展开激烈较量。最终撕破脸皮、大打出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蜀汉荆州守将关羽乘曹操在荆州北部的统治不稳。突然出兵攻打襄阳、樊城。

大军临出发前。他命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自己亲率主力直扑襄、樊二城。

彼时的曹军由大将曹仁镇守樊城。徐晃驻扎南阳为策应。八月。荆襄地区连下十几天豪雨。汉水暴涨。溢出堤外。樊城被汹涌的洪水包围。驻在樊城北侧城外的于禁七军(曹操派来的援军)军营都被泛滥的洪水淹没。于禁率将士避往高处。关羽率荆州水师战船对于禁发起猛攻。曹军没有船只。于禁力战不支。被逼率众投降。安义将军庞德誓死不降。夺船往襄樊方向逃去。小船中途不幸倾覆。遂被关羽擒杀。四万余曹军走投无路。只得缴械投降。

关羽乘势分兵将襄阳包围。所向披靡。连战连捷。一时“威震华夏”。

关羽因出兵后军事进展极度顺利。产生了麻痹思想。又自恃江陵、公安二城防守严密。而樊城又破城在即。于是没太在意孙权或许会偷袭江陵的消息。

建安二十四年(219)十月。孙权任命吕蒙为征荆州大都督。率精兵溯江西上。到寻阳(今湖北黄梅)后。吕蒙命精兵全部藏在船舱中。命摇橹、把舵的士兵全部换上白衣。伪装成商人的模样。

傅士仁投降后。又劝降了江陵守将糜芳(刘备大舅哥)。吕蒙兵不血刃。连取关羽两城。按虞翻的说法叫“谲诈之兵”。

吕蒙取江陵后。关羽以及前线将士的眷属都在城中。尽成吴军俘虏。吕蒙采取了一些笼络人心的做法。对蜀军家属加以抚慰。善加对待。使其衣食无虞。并严令士卒不得侵害百姓。

关羽在逃亡途中好几次派人命驻守上庸的刘封和驻守房陵的孟达发兵救援。但刘封、孟达以“山郡初附(上庸、房陵是今天的湖北十堰之竹山县、房县。属神农架大山区)。人心未定”为由。拒绝关羽的军令。拒不发兵救援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吴将潘璋的部下马忠。在南郡临沮县彰乡设伏擒获了关羽及其子关平。关羽拒降。遂遇害。荆州从此尽归东吴所有。

次年(220年)秋。拒绝发兵救关羽的蜀国上庸守将刘封与孟达不和。刘封仗势“霸凌” 孟达。孟达献上庸投降曹魏。刘封回成都后被刘备“赐死”。又次年。刘备率大军出三峡东击孙吴。企图复夺荆州。夷陵之战爆发。吴、蜀两军在夷陵猇亭对峙近一年后。吴将陆逊用火攻大破刘备。蜀军几乎全军覆没。刘备引少数残军退回四川。吴、蜀争夺荆州的战争终告结束。

但问题是吴军围困关羽于麦城中。肯定会分兵警戒房陵、上庸一线。以防止刘封、孟达发兵救援。而且三峡一带地势险峻。受崎岖地形限制。刘封即便有心救援关羽。但用兵空间受限。虽然上庸与麦城相距不远。但如果战术意图被吴军识破的话。很容易被敌军伏击。那样的话不仅救不了关羽。还要搭上更多将士的性命。

而且。在没有得到刘备许可的情况下。如果刘封、孟达擅作主张发兵救羽。房、上二郡平定不久。人心未定。 降官申耽、申仪极有可能率众降魏。反戈一击。从其背后插上一刀。不管能否成功营救关羽。若因此而丢掉了房陵、上庸。那可都是杀头的重罪。是他俩承担不起的重责。

因此。刘封不救关羽并非他态度有问题。无动于衷。见死不救。而是无法救。救不了。也算情有可原之事。刘封被养父刘备“赐死” 。表面是因为他不救关羽、逼反孟达所致。其实是为了保刘禅顺利登位......如此看来。刘封死的很有些冤枉呢。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提的不太对。首先刘封驻守的上庸并没有三万人马。而且距离麦城也不近。直线距离大约有将近300公里。而且在那个交通不便的时代。跋山涉水。跑去营救谈何容易?

至于没有去营救关羽。那就牵扯到刘封的性格问题以及现实利益问题。我们一起来仔细的分析。

公元215年。曹操夺取汉中。逼迫张鲁投降。随后将汉中一分为三:西城。上庸。房陵郡。并划归南阳郡管辖。这三郡地处汉中之东。蜀汉称其为东三郡。

经过一年半的血战。刘备夺取了汉中。随后趁曹操还没有回过神来。立即派宜都太守孟达从秭归出发。向北攻击房县。孟达动作非常迅速。立即攻入房县并且杀掉了蒯祺。

刘备唯恐孟达坐大无法控制。连忙派养子刘封从汉中出发。乘沔水而下。节制孟达进攻上庸。上庸守将申耽见势不妙。立即举郡投降。而守卫西城的申仪也投降。从而纳入刘备版图。

除了在房县确实打过一仗外。上庸和西城还没有经过战火就归附刘备。看似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其实没有经过战火的洗礼。城内的旧势力依然存在。这就相当于以前的那个把总还是那个把总。只是名头换了。上司换了。地头蛇还是地头蛇。换汤不换药。老一套。

刘封名义上统制着东三郡。其实东三郡要分三股势力:一个是当地实力派的申耽申义兄弟。另外一个就是从秭归而来的孟达。还有一个就是后来之秀刘封。

孟达攻下房县。房县成了他的势力范围。而上庸和西城由于没有经过战火的洗礼。依然还是申耽和申仪兄弟的地盘。

这个问题对于刘封来说非常严重:一方面。表面上他和孟达是一体的。但是孟达属于东州派。和后来者刘封不属一个派系。面和心不合;另一个方面除了刘封从汉中带来的部下外。在东三郡属于根基单薄。强敌环伺的处境。

从以上可以看出。表面风光的刘封虽说节制孟达。统领申耽申义。具有东三郡的地盘。实则有如水上浮萍。凭着刘备攻下汉中的余威而维持着。根基太浅。势单力薄的状态。能够自保已经非常不错了。

刘封为何不去营救关羽呢?

很多人把关羽的失败归结于刘封见死不救。即使是刘封的义父刘备也是如此认为。并且以此为借口处死了干儿子刘封。其实对于刘封来说。真的比窦娥还冤枉。

那么最靠近关羽的刘封为何没有去援救关羽呢?我想这里有几个比较特殊的原因必须要考虑的。

首先。关羽的失败超出刘封的意料。

公元219年。关羽从江陵起兵。随后围困襄樊二城。接着趁汉水暴起。水淹于禁七军。随后再次围困襄阳二城。然而随着徐晃等人的加入。关羽开始感到兵力吃紧。于是派人向刘封等人传书。要求他派兵相助。

东三郡是关羽可以求助的最近距离。此时的关羽不可能向还在汉中的刘备呼救。因为此去汉中更远。更不可能实现求助。

对于军中二号人物关羽的求助。刘封采取敷衍的方式回绝关羽。其理由是东三郡才刚刚收服。人心未稳。不宜出兵。刘封说的是实情。站在他的立场是没有错。

在刘封看来。关羽既然能够发动樊城之战。即使不能够完全成功。击败曹操。夺取襄阳二城。全身而退也是没有问题的。打不过就不打了。回去就是了。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不懂吗?

可是形势的发展超出刘封的意料。关羽不但没有打下襄阳二城。反而导致全军覆没了。这个结局确是令人大跌眼镜。

前面还在威震华夏。水淹七军。怎么才两月就全军覆灭甚至连自己性命也不保呢?不论是刘备即使是曹操估计也没有想到这个峰回路转的结局吧?

这个应该就是赢着通吃的道理吧。

其次。刘封的性格问题。

大抵性格刚猛的人更多的是无法考虑别人的建议而想到自身利益。在大是大非面无法俯视全局。只看到眼前的那点利益。以至到了最后痛失全局。

刘封就是这样一个性格刚猛的人。武艺高强。打仗确实是一个好手。但是在大是大非面无法认清自己的位置。以至惨淡收场。

关羽来求救对于刘封来说是一个极佳机会。是拉拢他和关羽之间关系的一个绝佳的渠道。假如这次他能够成功帮助关羽脱困。对于他来说绝对是一次绝好的加分项。可惜这个机会在他的手里白白的浪费掉了。

最后。刘封格局低。私心重。

东三郡很重要吗?对于刘备来说很重要。对于刘封来说却并不重要。但是在刘封的眼里。东三郡比任何其他的地方更重要。甚至比关羽还重要。这就完全拉低了他的格局。隐藏了内心的私心。

东三郡是刘备的东三郡不是刘封的东三郡。刘备派刘封去东三郡固然有制衡孟达的意思。但是难道就没有和荆州关羽遥相呼应的想法吗?

夺取东三郡之后。这个地盘就可以和荆州南郡连成一块。形成互相支援的一个整体。这样荆州南郡就不至于那么孤单。可以得到东三郡有效的支持。

然而刘封明显的把东三郡当做自己的私人势力范围。无视大局利益。为了一己之私。不去援救关羽。造成仇者快亲者痛的局面。

由此可见。没有去援救关羽的原因很多。而兵力不足只是刘封的一个基本原因。但是并非他不救关羽至关重要的想法。真正造成他不愿意出手相救的原因应该是基于他的性格以及私心问题。至于关羽失败之快超出他的意料只是一个客观原因吧。

因此套用一句话说“不作不死”比较符合刘封的结局。

其他观点:

刘备派刘封去的时候。名义上是害怕孟达没有能力单独完成任务。实际上是对孟达不放心。所以刘封去上庸的时候。主要目的就是“统达军”。也就是夺取孟达的军权。成为东三郡的军政主帅。就像关羽在荆州的地位一样。这也是刘封到东三郡之后。完全不把孟达放在眼里。敢于夺走象征孟达大将地位的“鼓吹”的原因。

西城和上庸本来就是申耽申仪兄弟在占领。无论是割据汉中的张鲁。还是荆州的刘表。还是后来接收了荆州北部的曹操。都对西城和上庸采取了高度自治的政策。也就是承认申氏兄弟的地位。让他们继续当都尉。之所以是都尉而不是太守。也是因为曹操把这里视为自己不能完全控制的边境地区。

刘封虽然年轻。但是他的身份和地位并不低。他被刘备收为义子的时候。刘备还没有儿子。所以是一度被视为接班人的。后来刘备有了阿斗。接班人当然就是刘禅了。刘封的地位就有些尴尬了。但刘封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依然不低。也很受刘备信任。

刘备入蜀的时候。所带的将领主要就是刘封。魏延这些人。入蜀之后封为副军中郎将。地位很高。到上庸之后。又晋升为副军将军。地位就更高了。东三郡在东汉属于汉中郡的县。后来才升为郡。和汉中平级。攻占汉中之后。刘备让魏延做太守。让刘封做东三郡最高军政负责人。保证汉中和荆州之间的联系通道。意图是形成对曹魏的完整防线。

所以。刘封虽然年纪轻。但是地位和身份都不低。是直属于刘备的高级将领。并不是关羽的下属。也不归荆州战区管辖。如果考虑到孟达原来归属于荆州战区。就可以理解。刘备让刘封出镇东三郡。其目的就是要让东三郡成为一个独立的战区。而不是附属于荆州战区。因此。刘封也没有救援关羽的义务。而孟达如果是在刘封到来之前。其实是有这个义务的。

所以。综合来看。刘封不救关羽的理由其实是很充分的。

第一。刘封自己没兵。申氏兄弟靠不上。要救援就只能是让孟达去拼命。孟达不肯。他也无能为力。

第二。孟达是关羽下属。而刘封不是。刘封直属于刘备。所以孟达有义务救援。而刘封没有。

第三。刘封驻地在西城。也就是东三郡中离襄樊前线最远的一个郡。要救援的话孟达比他更近更方便。孟达不救。他也救不了。

第四。也就是他说的理由。也没问题。申氏兄弟是地头蛇。本土豪强。刚投降没多久。如果孟达出兵。离开房陵。随时都有被申氏兄弟抄后路的危险。

所以孟达在知道关羽兵败的消息后就投降曹魏了。并且写信劝刘封一起投降。而刘封认为自己理由充分。加上他所在的西城的太守申仪也叛降曹魏。刘封就逃走了。而他这时得逃跑路线也只能是取道汉中。返回成都。这样。东三郡就全归曹魏了。而曹丕则合并三郡。设置新城郡。以孟达为太守。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樱花吻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40:40

    关羽,刘备,汉中,荆州,太守,西城,江陵,房县,襄阳,建安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40:40

    没想到大家都对拥兵5万的刘封,离麦城并不远,为何不去营救关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40:40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刘备耗时三年。几经反复。终于取得定军山之役的大胜。击走了曹操。攻取了汉中全境。至此。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