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禁捕十年,白鱀豚还能保住吗?种群恢复的可能性有多大?
原创

长江禁捕十年,白鱀豚还能保住吗?种群恢复的可能性有多大?

好文

热门回答:

不能只看到长江禁捕。不能只盯着白鱀豚。

去看一看纵横南北的广袤农田。由于多年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田间小鱼小虾不见。田螺泥鳅黄蟮青蛙消失。农田是湿地。是生物链的最底层。它被破坏。小溪成死溪。江河大鱼吃啥?白鱀豚吃啥?

再看看祖国的大西南那些少数民族。至今不用农药。田间养鱼。小虾成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机勃勃。绿色环保。

保护物种。保护野生鱼类。要从源头开始!

其他观点:

种群恢复不可能。就算白鱀豚没有灭绝。以残存的极少个体也无法在10年之内恢复种群。最好的结果是长江十年禁渔之后能够发现白鱀豚活体。而且是确切发现。不是疑似。

白鱀豚在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之后。在很多人心中这个物种就已经灭绝了。实际上白鱀豚目前还没有被确认灭绝。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中科院水生所联合国外的科研机构。组成近40人的考察团从宜昌至上海进行了持续六周的野外科考。未观测到白鱀豚。国际学界因此认定白鱀豚功能性灭绝。

但2007年、2008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6年、2018年都有白鱀豚的疑似目击报告。证实这一物种还有残存的个体。但无法延续种群。不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因为这些目击报告推迟了白鱀豚灭绝的认定工作。目前的评估仍是极危。

2007年8月安徽市民在铜陵胥坝乡江段拍摄到疑似白鱀豚跃出水面的视频。经科学院水生所鉴定为白鱀豚。

2014年5月。铜陵几位渔民又在胥坝乡江段观察到白鱀豚的身影。

2011年8月25日湖北洪湖螺山港。曾令明和儿子在垂钓时发现江面上出现一个大家伙。嘴巴尖尖的。有背鳍。连续浮出水面两次。如果此目击报告属实的话。这无疑就是白鱀豚。

2017年2月8日网上传出几张白鱀豚的照片。发布者声称是自己最近在长江铜陵江段拍到的(这个发布者在2016年12月24日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铜陵胥坝乡江段看到一头嘴巴尖尖、像海豚的动物)。这个消息立刻引发了轰动。连考察团、保护区和专家都介入了。水生所的专家判断这是白鱀豚。但前提是要确定拍摄地点在长江。后续发展一波三折。专家和保护区人员来到发布者所称的拍摄地点。但是河对岸的植被与照片里的植被有很大区别。后来发布者出来解释。他2016年12月的目击报告是真的。但是他当时没有拍照片。后来他和朋友讲起这事。朋友表示自己2008年也遇到过。并用数码相机拍到了照片。于是他把照片传到自己手机上。并放大了截图。所以照片非常模糊。然后在2017年2月8日发到自己之前那个帖子的回复楼里。声称是当时的照片。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误会。

如果他2016年12月的目击事件是真实可靠的。那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安徽铜陵江段被认为是最可能出现白鱀豚的地方。有不少人慕名前往。希望能够运气爆棚见到白鱀豚。这里也设有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主要是长江江豚和可能存在的白鱀豚。

2018年4月18日。在安徽省芜湖市水域拍摄到疑似白鳍豚照片。绿发会也公布了这一消息。但图片显示的信息有限。无法确认。

后来网上还有很多号称拍摄到白鱀豚的小视频。但大多数是中华白海豚、江豚和亚马逊河豚。即使是真的白鱀豚。也是很久之前的。

目前还有很多专家和志愿者在为寻找白鱀豚而努力。他们有些坚信白鱀豚没有灭绝。希望有朝一日白鱀豚能够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总之还是希望奇迹能够发生吧。

其他观点:

近日。在长江江西段鄱阳湖湖口水域。研究人员监测到有记录以来最大的胭脂鱼。捕获的时候测量出体重足足有13.5斤。身体全长达到87厘米!当然。大家不用担心。目前这条捕捞上岸的最大胭脂鱼已经放生了。应该很多人都知道。胭脂鱼也是我国才有的淡水珍稀物种。早已被列为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

那么。施行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才没有多久时间。近年逐渐恶化的长江生态环境就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那是否意味着白鱀豚这种淡水鲸也可以被保住、甚至恢复之前的种群数量?

很多人都知道白鱀豚很稀有。这是一种仅我国才有的水生哺乳动物。甚至很久都没人看到它们在长江里活动的踪迹了。虽然白鱀豚体长在1.5到2.5米之间。但体重一般都可以达到230千克以上。长江中下游、鄱阳湖、洞庭湖和钱塘江这些水域种都曾是白鱀豚的栖息地。但如今它们的保护等级已达到“极危”。成为了全世界所有鲸类动物中现存数量最少的一个物种。

实际上。白鱀豚是一个很古老的物种。有化石证据表明。很可能在4000万年前。白鱀豚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曾经的它们原本生活在陆地上。只是因为后来环境变迁才又从陆地返回到水中。而长江流域中出现白鱀豚的时间。目前已经可以追溯到第三纪中新世及上新世时期。

最早在秦汉辞书《尔雅》中被记载。所以。它们也有“水中大熊猫”和“活化石”的美誉。

从能查到的资料来看。最近一次发现白鱀豚是在2004年8月的时候。只不过。打捞上来的是一具白鱀豚的尸体。其实。从长江上游修建工程开始以后。再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白鱀豚的活动范围就已经明显缩减。再加上白鱀豚的现存数量极少。所以已经很久没有寻觅到活体白鱀豚的踪迹。甚至。长江里到底还有没有白鱀豚也是个未知数。

所以。客观来说。长江禁渔十年能否保住白鱀豚。这个问题谁也无法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因为我们无法确定如今的长江水里有多少白鱀豚。要想恢复这个种群之前的量级更是难上加难。不过。长江里还有很多其他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比如中华鲟、达氏鲟、白鲟、长江江豚等等。如果还不采取措施。很多珍稀野生鱼类动物。很可能都只能在书本上看到了。

虽然。绝大多数人都认为 “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是最正确的决定。但依然有人认为修复长江生态的出现问题。不是禁渔就能做到的。比如:

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长江从古至今都有在捕鱼。也没见江里没鱼了。为何现在就要禁渔?

禁捕?知道什么叫偷捕吗?船是不敢公开捕。偷捕者太多。一个人一天能偷三百多斤;

长江禁渔十年。鱼类动物不仅不会太多。相反会越来越少!因为鱼类减少的原因不是捕鱼者。而是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长江上不合理的建设破坏了鱼类动物繁殖的环境。不要拉不出尿来还怪夜壶!

……

这些说法。虽然部分内容的确存在。但并不是没有去改善。这也不是质疑“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的合理理由。要知道多年前的长江流域可没有如今这么多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和长江三角洲这些区域。人口十分稠密。古代人捕鱼。与当代人捕鱼不管是技术上、还是体量上都完全不是一回事。

如果你认为修复长江生态系统。仅仅是禁渔计划。那就是自己了解太少了。早在2019年的时候。就明确指出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之一。便是要对长江的干流、重点湖库和主要支流进行入口排查和政治。这一条可以直接切断污水入江的源头。

另外。偷捕被发现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正所谓常在湖边走。哪有不湿鞋?相信偷捕者也是一样的结果!如今的捕鱼设备比较先进。有的渔网又很密制。如果我们只是修复水质。而忽略了人为捕捞过度的基本事实。那么。原本就已经十分稀缺的鱼类动物只会越来越少。长达十年的禁渔计划就是为了让动物们有更多时间休养生息。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眼泪、说拜拜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23:59

    长江,铜陵,鱼类,种群,物种,照片,江豚,动物,这一,鄱阳湖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23:59

    没想到大家都对长江禁捕十年,白鱀豚还能保住吗?种群恢复的可能性有多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23:59

    不能只看到长江禁捕。不能只盯着白鱀豚。去看一看纵横南北的广袤农田。由于多年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田间小鱼小虾不见。田螺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