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找原因。多陪伴。多沟通。第一时间做好行为上引导。
3岁左右的孩子出现无缘无故发脾气。打人。推人的各种行为。让父母们很苦恼。尤其在男孩子中很常见。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1、我只是想和你玩。当孩子无意打到家长的身体时。他会发现这个行为会引起父母的情绪变化。比如吃惊或者大笑。严肃。这时候孩子看到父母的微表情和平时不太一样。他会觉的很新鲜。很好玩!尤其当父母反应过来的时候。可能会对孩子说不能打人。有的家长甚至笑着就原谅了孩子。这时候孩子的感受:我刚才的行为。妈妈好像不太同意。但能够接受。
2、模仿周围人 孩子的很多行为的出现都是在后天环境中模仿学习来的。如果父母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生活中经常有发生争执。或者行为不当的话。那么孩子更容易出现烦躁发脾气等打人的行为。当然在学校如果看见了其他小朋友抢玩具。其他孩子之间打人。推人等现象。也会容易导致孩子模仿。还有一些火爆的动画片中的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对孩子来说有巨大的吸引力。也会存在盲目模仿的可能。
3、通过肢体行为来发泄情绪。 当因为不开心的事情心情不好。比如生气。委屈。烦躁的时候。就非常容易通过哭闹。打人来表达。孩子毕竟还在发育阶段。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语言表达的方式和能力是有限的。三岁孩子也正处于一个自我意识的觉醒期。有了更多的情感需求。这时候家长要更多包容。耐心的陪伴。关注打人背后的原因。并且及时引导是关键。
家长要如何引导呢?
1、当孩子出现打人的行为时。先把孩子带到一个安静的环境。并且温柔坚定的告诉他这个行为是不允许的。当然其他家里人也需要配合。不要做任何回应。让一位家长来处理。
2、孩子打人真是没有轻重。重点还是他们自己就分不清自己的行为程度。当孩子不情愿的时出现打父母。并且下手很重。疼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喊出来很疼。并做出痛苦的表情。这时候可以握着他的胳膊拍打。让孩子知道什么程度是轻轻打。什么程度是疼。当孩子能够轻轻打的时候。家长表示赞许。
3、平时生活中的高质量陪伴。当孩子出现焦虑和惶恐时。及时拥抱孩子。给予他安全感。当孩子有任何解决不了的事情。家长要做到第一时间回应。并且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当家长给予孩子足够多的关注了。那么孩子就不需要通过有问题的行为来获得了。
4、父母双方在家庭中要起到表率的作用。父母双方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教育孩子之前。大人应该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其他观点:
以暴制暴的做法。我坚决反对!
不要以为孩子现在还小。对我们构不成威胁。我们做家长的就可以肆意“欺负”他们。父母的言行是孩子辨别是非的标准。棍棒教育会让孩子觉得“武力”是解决事情的唯一途径。他们会模仿我们的行为。这对孩子将来的性格培养是很不利的。
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等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的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
———蒙台梭利
邻居的孩子今年四岁。我们经常会在一起聊一些孩子的事情。在她孩子三岁的时候。有段时间她跟我说。孩子在家里稍有不如意就又哭又叫。满地打滚。妈妈训他时。他有时会扯妈妈头发。还会打妈妈。嘴里说着“我讨厌你”“我打死你”之类的话。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抢玩具。抢不过就用牙咬、用手推、用脚踢。她都头疼死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孩子为什么没有一点是非观念?
孩子从几个月的时候就会模仿了。这是孩子掌握的一种学习能力。但是。周围环境里好的坏的他们都一起学来了。如果我们没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孩子就会从我们身上学到不良的行为。孩子在幼儿园咬人、踢人。我们就要反思一下。我们在解决家庭问题的时候是不是也有类似表现。孩子做错事了。撒谎不承认。我们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在家是不是也喜欢推卸责任。抱怨指责。比如抱怨爸爸做的家务少。抱怨奶奶管得多。抱怨工作太累等等。动画片上的一些行为也是孩子的模仿对象。比如“奥特曼打怪兽”。他们生气的时候会把对方当做怪兽去打。三岁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他们只是单纯的维护着自我。
正确对待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让孩子自己去判断是非。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不良”行为一段时间了。我们该怎么做?上文提到的邻居的孩子对妈妈说“我讨厌你”“我打死你”。孩子们并不知道这些词的真正含义。但说出来会让他们感觉愉快。我们就需要告诉孩子你这样做妈妈会很伤心。妈妈很爱你。我们还是好朋友。好朋友就不能吵架(拥抱孩子)。让我们再商量一下刚才的事情怎么样?这时孩子都会平静下来好好说话了。孩子打人怎么办?明确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并说明可能造成的后果。反抗期的孩子对批评和强硬有明显的抗拒。所以。我们要讲究与孩子的沟通技巧。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孩子想做什么。家长不同意的时候。不要生硬强制的说“不行”。弄明白孩子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对症下药。可以参照我的另一篇文章《三岁的孩子很倔强。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吗》。不要让孩子绝对服从。要有耐心和爱心。循序渐进。等孩子慢慢没有“不良”行为了。再和孩子一起共同制定一些规则。家长和孩子共同遵守。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他得到了重视。你们之间是平等的。
理性客观地对待孩子。理解孩子。就一定能让孩子自己去辨别是非。
其他观点:
您好。我是lulu老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3岁是儿童敏感期最关键的一年。也是幼儿叛逆期最厉害的一年。孩子三岁了。不少家长都会发现可爱听话的宝宝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任性、霸道、拖拉、脾气大、爱哭闹的孩子。教养难题频出。
题主家的宝宝明显也是进入了幼儿叛逆期。喜欢用拳头来解决问题。
面对叛逆期宝宝的暴力行为。家长该如何做?
首先家长要反思。在日常教养中。自己是不是经常用打骂作为手段。让孩子认为打人是被允许的。进行了模仿。
如果是的。那么家长就要自我反省改正。不要给孩子树立坏的榜样。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改进教育方法。杜绝体罚等行为。
其次。孩子打人了。一定要明确地告诉他这样是错误的。打人是不被允许的。是会被惩罚的。
家长可以抓住孩子的双手。告诉他“只有安静下来。停止打人。我才会松手”。
家长也可以把孩子带离\"事发现场\"。简洁但坚决地告诉他“我感受到了你的愤怒/伤心。但我不接受你用拳头打人”。
等双方的情绪都平复下来。家长可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惩罚。比如让孩子做不喜欢的家务劳动。向被打的家长道歉。扣除游戏时间等。
记住。家长一定不要因为孩子打人而去满足他的无理要求!!!
再次家长要鼓励孩子说出打人的原因。理解孩子的情绪。
孩子打了家长。家长要理清事情的脉络。找到孩子情绪爆发的原因。明确责任。
最后。要对孩子进行共情教育。
家长被打之后。要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用表情、动作表现自己的痛苦。比如:
哎呀。我好疼呀。被宝宝打的这里都红了。真是太疼了。
怎么办。我的腿走不动路了。我被打成残疾人了。
让孩子明白挨打的人的情绪和感受。知道自己“打人”会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建立了同理心。有了情绪识别能力。认识到了动手是错误的方式。
我是lulu老师。专注蒙氏幼儿家庭教育分享。感恩您的阅读、点赞及转发。期待与您探讨更多育儿话题。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3294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孩子,家长,打人,自己的,情绪,父母,让孩子,妈妈,是非,三岁
没想到大家都对宝宝三岁半了,脾气大,一不愿意就爱打爸爸妈妈,而且下手很重,我们该怎么引导才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找原因。多陪伴。多沟通。第一时间做好行为上引导。3岁左右的孩子出现无缘无故发脾气。打人。推人的各种行为。让父母们很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