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传国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这个“传说”不是说传国玺在历史上不存在。而是在历史上出现过。但是到现在已经没有了。见不到了。成了传说。
据说传国玺是秦始皇时所造。传承至两汉、魏晋、隋唐一直到五代十国的后唐皇帝李从珂时。这个传国玺就再也没有了记载。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在这段时间里。但凡朝代更替。传国玺的继承就成了开国皇帝们渴望得到的“神器”。因此也赋予了“君权神授”的政治意义。
传国玺上面写的是什么字
我列出两汉魏晋时期的记载:
《吴书》、《玉玺谱》、李贤注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应劭。皇甫谧: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晋阳秋》载冉魏大将军蒋幹送给东晋的是:昊天之命。皇帝寿昌。
徐广、《宋书·志第八》: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综上。传国玺上的文字一共有4个版本。文字均有出入。
【此印是用鱼鸟篆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下面我来回顾一下传国玺的传承细节《玉玺谱》:传国玺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蓝田山。丞相李斯所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高祖至霸上。秦王子婴献之。至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不与。以威逼之。乃出玺投地。玺上螭一角缺。及莽败。李松持玺诣宛上更始;更始败。玺入赤眉;刘盆子既败。以奉光武。
这段文字是出自《后汉书》李贤注文。李贤是唐朝人。史称章怀太子。这本《玉玺谱》的作者按照《旧唐书·经籍志》的记载来推测。应该是僧约贞。
因此。可以这么说。这段记载是唐朝人总结的“秦至东汉时期传国玺传承情况”。如今影视作品中对传国玺的解读。也大都依据这段记载。
【电视剧《新三国》中关于传国玺的剧情】
《玉玺谱》对传国玺文字的描述应该是继承于《吴书》的。
《吴书》:(孙)坚入雒。扫除汉宗庙。祠以太牢。坚军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气。举军惊怪。莫有敢汲。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初。黄门张让等作乱。劫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玺者以投井中。
裴松之对这段记载有过自己的见解。
应氏《汉官》、皇甫《世纪》。其论六玺。文义皆符。汉宫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且康”。“且康”“永昌”。二字为错。未知两家何者为得。
应氏就是东汉末年人应劭。皇甫则是西晋名士皇甫谧。裴松之说。这两位记载的文字和《吴书》的内容不同。不知道“且康”和“永昌”到底哪个是正确的。
其实。仔细想想。应该就是《吴书》的记载为正。
道理很简单。应劭和皇甫谧一辈子都没有见过传国玺啊!他们记载很可能是听来的。
特别是皇甫谧。他一辈子都没做过官。就坐在家里写书做学问。在这一点上。他还不如应劭。应劭多少还是在朝廷中呆过一段时间的。
应劭和孙坚都是汉末人物。孙坚是有明确记载。亲手拿过传国玺的人。随后他把玉玺交给了妻子吴夫人。其儿子孙策、孙权也应该是见过的。
再者。《吴书》是孙吴帝国的官修史书。记载自己家皇帝家里的这段经历。自然是有准数的。不会胡编乱造。
应劭是在东汉帝国朝廷中做过官的。他在乱世中担任泰山郡太守。因为没有帮曹操接到父亲曹嵩。导致曹嵩被陶谦的士兵谋害。他害怕曹操报复。于是投奔了袁绍。然后他在冀州安心写书。做学问。
在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迁都许县后。他把写成的书先给汉献帝。用来恢复汉朝威仪。
很可惜。不久后他就逝世了。汉献帝拿到传国玺大概是在建安四年(199年)。应劭如果写错了的话。死人也是不会修改的。
至于东晋人徐广和《晋阳秋》的记载。文字发生了更多的偏差。“既寿”变成了“皇帝”。这一点。笔者以为。汉末时的那枚传国玺已经遗失。东晋之后的传国玺已经发生了转换、改写。所以才造成记载不同。
说到底。传国玺的真正秘密。到现在永远成了一个谜了。
说点其他事
元后摔坏的是传国玺上一条龙的龙角。并非是传国玺的一角。
《玉玺谱》原文是:至汉平帝。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乃出玺。投之於地。玺上螭一角缺。
《吴书》说孙坚从雒阳井中捞得的传国玺也是如此: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
这里的“螭”就是龙之九子之一。
现在很多人道听途说。没看过史书原文。误以为是传国玺缺了一角。例如在电视剧《新三国》里。小孙权就是这么说的。
曹丕加字。
据说。魏文帝曹丕接受汉献帝刘协的禅让之后。得到传国玺。还在传国玺背面肩上刻七个小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秦汉时的传国玺很可能在西晋灭亡时遗失了。
这一点。可以从东晋之后的记载看出端倪来。因为八个字已经发生改变。
可见。当年刘聪攻入洛阳。灭亡西晋时。传国玺已经遗失。之后由“后赵→冉魏→东晋”传承的传国玺。文字已经变成“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可见这个传国玺已经不是秦汉时的那枚了。
有一说一谈历史。不偏不倚话苍生。
欢迎喜欢三国故事的朋友关注我。
其他观点:
传国玉玺上写了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大字是秦朝丞相李斯所刻。意味着大秦得天下。是天命所归。将会传之万世。永不衰竭。
其他观点:
传国玉玺上写了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大字是秦朝丞相李斯所刻。意味着大秦得天下。是天命所归。将会传之万世。永不衰竭。后来传国玉玺成为封建王朝取得政权合法性的代表。得玉玺者。得天下。传国玉玺在五代十国的战火中遗失。再也不没有出现过了。传国玉玺的制作材料是和氏壁。王莽簒汉时。太后把玉玺摔坏了一个角。王莽以黄金补之。故有金镶玉一说。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3390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国玺,玉玺,永昌,王莽,这段,于天,东晋,皇帝,皇甫,文字
没想到大家都对传国玉玺上写的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传国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这个“传说”不是说传国玺在历史上不存在。而是在历史上出现过。但是到现在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