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国内电视上霸屏的有些日本动画为何消失了?
原创

曾经在国内电视上霸屏的有些日本动画为何消失了?

好文

热门回答:

如上图所示。因为广电总局在2006年明确下发通知。自9月1日起。各大国内电视台的黄金时段(下午5点到8点)。均不能播出境外动画片。这个政策笔者猜测是国内动漫行业发展的一种保护措施。不过现在来看。可能反而阻挡了国产动画进步的脚步;

虽然不针对日本动画片。但90年代初80年代末。中日关系恢复后。为了示好。国内引进了大量日本动画片译制并且在国内电视台播出。受到国人欢迎。但是8-90年代。国内的动漫产业也没有获得飞速发展。正如题主所说的。日本动画“霸屏”荧幕。日本动画在70年代积累。80年代积累后就爆发了。声画。故事取材。生动性方面都超出当时的国产动画。因此孩子们自然会有自己的选择。国产动画没有人看。也产生不了市场;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政策是不针对日本动画片的。而是所有的境外动画。包括美国迪士尼的那些经典的卡通;

只在黄金时候放国产动画后。国产动画没有了竞争对手。可能会导致本身就处于落后状态的国产动画近一步原地踏步。缺乏创新的动力。并且缺乏强力的参照对象。因为当时国外的动画比国产的要出色。这是事实。例如美国的卡通片画面流畅。形象生动夸张。故事妙趣横生。想象力非常丰富;日本的卡通比例更贴近现实。故事生动。角色描写细致。设定天马行空。孩子更容易喜欢日本卡通;

国产动画60年代的时候。是一些大师在制作。那时候有环境制作出高质量的动画。像水墨动画。连日本的动画电影大师宫崎骏都非常钦佩。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过去的辉煌。而不承认后来的落后。近些年。也有更多的企业开始投资国产动画的制作。把原创国产动画的量和质都渐渐提上去。不过很多真正钻研国产动画的动画制作企业。其实都是缺乏资金的。制作赤字。收不回成本的现象很常见。兴许从整个体制上。还有待为国产动画追寻新的出路。

其他观点:

日本动漫曾经填补了空档期

90年代正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低潮期。大量的人员流失。而在此阶段。日本动漫曾经在中国电视屏幕上霸屏。无论是《聪明的一休》。还是《铁壁阿童木》。亦或是《花仙子》、《森林大帝》。都给正在匮乏期的中国动画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中国动漫产业开阔的视野。原来动画还可以做这些内容。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动漫都在仿制日本的成功的作品。

而当时正是中国发展新起点的开始。中日两国关系也在不断缓和。而日本在诸多领域领先中国。并给予当年中国多个方面的支持。因此。不仅仅动画作品。包括电视剧也是日本的居多。例如当年的山口百惠的《血疑》等一系列作品。不仅打造了明星。也将日本文化带入中国。

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化面临海外文化的第一次冲击。而大家都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如果当初的一帮军国分子知道只要几个漫画家动动笔。就能让中国差一点沦陷。不知道会不会羞愧的切腹自尽。

文化抵御和多元化文化需求

而随后。国内发现中国对于日本文化基本没有防御能力。日本文化很快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冲击。而90后。人们正在逐渐遗忘战争对于中国伤害的时期。因此单一的日本文化的入侵对于这一代人来说几乎没有心理防御意识。

因此。中国开始对对日本文化进口开始限制。进而引入韩国和美国的作品。一方面形成多元化的文化结构。同时开始扶持和培养中国动漫产业。希冀通过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形成有效的抵御。

文化产业是依附于两国关系的一种形式。往往在评估的时候不仅仅需要评估经济方面的效益。还要评估对于意识形态方面的侵害。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平衡的结果。

其他观点:

动画片《雷锋的故事》解释了一切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渭城曲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47:37

    中国,动画,日本,动漫,动画片,年代,日本文化,产业,文化,美国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47:37

    没想到大家都对曾经在国内电视上霸屏的有些日本动画为何消失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47:37

    如上图所示。因为广电总局在2006年明确下发通知。自9月1日起。各大国内电视台的黄金时段(下午5点到8点)。均不能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