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张首芳?
原创

如何评价张首芳?

好文

热门回答:

张首芳。张学良的姐姐。张家长女。张作霖有十条治家之道。其中第十条:子女婚姻不得自主。须由张作霖一人包办。

看到这条。不得不为张作霖的六个女儿捏把汗。这一条跟儿子关系不大。实质就是包办女儿的婚姻。

一个女子的婚姻在那个时候基本决定了她的命运。张首芳也没有那么幸运。

少年丧母。颠沛流离

张首芳。1898年出生。出生时张作霖还在干着土匪的工作。母亲赵春桂是一个富家小姐。父亲觉得张作霖将来是个人物。就不计较家庭条件。把女儿嫁给一无所有的张作霖。

赵春桂跟着张作霖。辗转生计。张一开始做兽医。小日子还算过得去。躁动的灵魂让张作霖不安于现状。进入“绿林”行业。成了匪。赵春桂一直反对。但是挡不住张作霖。

张首芳从出生就跟我父母东奔西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刚14岁母亲赵春桂就去世了。留下两个弟弟。11岁的张学良和4岁的张学铭。姐弟三人在母亲过世后被接近大帅府生活。

张作霖是开始发迹后。又娶了其他姨太太。性格刚强的赵春桂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两人曾经居住的地方生活。也许那是让她内心温暖的地方。生活由张作霖定期打生活费。但是与大帅府不能比。大帅府老妈子。佣人一堆。纵然生活艰苦。赵春桂还是独自带着孩子生活。

张首芳少年就没有了母亲关怀。三个小孩在大帅府面对最多得就是父亲的姨太太们以及姨太太们的孩子。父亲又忙于政务。即使这样的生活。张首芳也“享受”不了几年。因为过两年就要张罗嫁人了。

政治婚姻。幸得继母庇佑

一个人即使年过半百。如果回到家还能有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等着她。还能叫一声:“妈。我回来了!”那是人间最幸福的事了。母亲就是一个孩子的依靠。精神家园。

张首芳还算幸运。没了亲生母亲。她的继母。大帅府现在主事的二姨太卢寿萱是个深明大义的人。对姐弟三人关爱有加。尤其是张首芳出嫁。卢夫人为了张首芳不被婆家人看不起。欺负。颇费一番苦心!

张首芳。要嫁的人就是黑龙江督军鲍贵卿之子鲍英麟。两人年纪相仿。看上去也是郎才女貌。就是这桩婚姻初衷就带有政治的味道。所以两人即使婚后培养感情也比较困难。加上。张首芳从小担心弟弟被人欺负。早已变成了府里的“霸王”。少有女子的温婉。婚后。鲍家看在张作霖的势力上。对张首芳还算好。丈夫也不敢沾花惹草。

鲍贵卿。是张作霖少时好友。得到段祺瑞赏识后发迹。与张作霖结为儿女亲家。后来鲍贵卿黑龙江督军一职也是张作霖举荐。一个奉天督军。一个黑龙江督军。东北不久就由张作霖全盘控制。

卢夫人知道张首芳不乐意嫁给鲍英麟。以她的性格。指定得自己选个情投意合的人。但是没有办法。拗不过父亲。卢夫人担心张首芳在婆家过得不好。就跟张作霖提出。张首芳出嫁除了原本的老妈子和丫鬟。再把厨师也带上。另外卢夫人请求亲自送亲到婆家营口。以彰显张家对张首芳的重视。

三天后回门。卢夫人自掏腰包准备了两桌燕窝鱼翅宴。招待女婿以及随行人。张家每房饭菜都是制定好的。如果要加菜。就得自己掏钱。所以卢夫人对张首芳犹如亲生女儿。张作霖甚至开玩笑说:“等你自己女儿出嫁了。看你怎么办?”

可能是卢寿萱与赵春桂早年相处融洽。又或许卢寿萱早已看破一切。不争风吃醋。照顾好子女。延续亲情才是守住心中的温暖。

西安事变之前

结婚后。张作霖派女婿鲍英麟守卫营口。是营口海防练军营管带。管辖几百人。看似不起眼。这个职务却是守住了东北水路大门。所以让自己家人担任。

一干就是六年。1927年。鲍英麟看着同龄人都飞黄腾达了。小舅子张学良已经是陆军上将了。经过一番思量。鲍英麟决定进入商界。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执掌东北。张学良和姐夫都认同。经过两次直奉战争。反郭战争。还有平时小打小闹。老百姓苦不堪言。当下要振兴经济。张学良入股。鲍英麟是执行董事。负责实际工作,开设了营田股份有限公司。

1931年。九一八事变。随着日本人的步步紧逼。经济打击。鲍英麟的实业大不如前。1932年离开营口。移居天津与父亲在一起。

张作霖虽然死了。但是张学良掌权期间。和鲍英麟有共同的想法。搞实业。还风生水起。这期间张首芳在鲍家应该和之前差不多。

转折点是九一八事变。鲍英麟被迫关停营口的公司。银号。张学良也饱守舆论指责。大帅府也被日本人洗劫一空。张家大不如前。不再能为鲍家提供依靠。鲍英麟又一无所有。此时最容易爆发家庭矛盾。

首当其冲的就是张首芳。鲍英麟自暴自弃。开始沾花惹草。娶姨太太。性格刚烈的张首芳哪能忍受这些。真是每个孩子最终都活成了父母的样子。张首芳不可能委曲求全。随即招来拳打脚踢。如当年母亲赵春桂一样。带着孩子离开了婆家。

张首芳也没什么生存技能。还好张家还是很有钱。靠着弟弟张学良。生活还过得去。供孩子上学。母亲早逝。长姐如母。张学良也照顾着姐姐。就像当年姐姐照顾他。护着他一样。

1936。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囚禁。张首芳连弟弟关在哪里都不知道。自己就靠变卖首饰生活。这时候张首芳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苦。他的前夫鲍英麟再次娶妻生子。也再不联系。

十年后

1946年。姐弟断绝联系十年了。第一次收到张学良的来信。信很长。张首芳看着信痛哭不止。让儿子帮她读。

信中大篇幅都是关心大姐一家的生活。最后请大姐帮忙买一部《明史》而且是大字版的。因为眼睛老花。小字看不清。

张首芳哭着说:“弟弟才40多岁。怎么就眼花。要看大字了。”又骂到:“老蒋。太狠毒了。”

此后。《张学良在台湾》的文章发表在《艺文画报》上。这是西安事变。十年后。有消息和照片传出。被普通大众所知张学良原来已身陷囹圄十年。未来遥遥无期。

还好姐弟俩能通信了。也能聊以慰藉痛苦的心情。

得到周总理的关怀

建国后。周总理得知张学良的姐姐张首芳生活艰苦。又没有一技之长。就为其调配了房屋。又每个月发放补助。不过。张首芳1954年就去世了。终年56岁。结束了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一生。

写在最后

张作霖的六个女儿都是政治婚姻。其中最痛苦的莫过于卢寿萱生育的张怀英。张怀卿。张怀英嫁给了蒙古达尔罕王的儿子包布。这个人是个傻子。张怀卿被嫁给了发动“复辟”的张勋的儿子张梦潮。张梦潮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真的不敢想象。

之后。在张学良的主持下。解除了两个妹妹的婚姻。以后她们和母亲卢夫人一起生活。还有对订立的婚约不满意的都取消。张学良也算为兄弟姐妹们谋取自由。张学良有这一举动。还是他接受了新思想。他一生很多行为。包括东北易帜追寻三民主义。初衷是好的。谁知道他碰上了老蒋呢!

张首芳是兄弟姐妹中的大姐。照顾年幼的弟弟。也深得卢夫人的喜爱。婚姻不幸。郁郁离世。

其他观点:

就在张首芳的母亲不幸去世之后。她和张学良就被她的父亲接到了身边。由张作霖亲自抚养。

也可能是出于她母亲去世的缘故。张作霖对于张张首芳和张学良疼爱有加。张首芳被他的父亲惯了那么久。唯独有一件事儿。硬是让她听了张作霖的话。后来几乎张作霖的每个女儿。都没有幸免。

在张作霖还没有发迹之前。张作霖在外拼搏创业。自然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儿。就落在了他的媳妇儿赵春桂身上。

直到后来张作霖发迹。但是对于母亲赵春桂。却已经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尽管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失去的身体健康和青春却再也补不回来。最终也只能因病卧床。

这一切都被张首芳看在眼里记恨在心里。母亲死后。张首芳除了特别爱护自己两个年幼的弟弟。对于那个花心的父亲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即使张学良犯了再大的错。他这个姐姐也总会站出来和父亲据理力争。张作霖明知内心有愧。自然也不敢多说什么。

一个官二代的儿子。就凭张守芳的性格。虽说婚姻是包办的。但是她在鲍家也像姑奶奶一般。把鲍毓麟拿捏的稳稳当当。

后来父亲的死让张首芳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苦楚。面对丈夫的暴力相加。她最终选择离婚。

关于张首芳的评价。除了那离奇曲折的身世。更多的也是她被安排的无奈。泼辣的性格。敢与父亲公然抵抗。但其实她的内心还是对父亲有一定感情的。

尽管父亲的花心让她很不满。可能在她内心最惋惜的莫过于母亲的死。坚强的外表下也是一颗柔弱的心。不仅要替弟弟遮风挡雨。还要独自面对生活的苦楚。外人面前也只能假装镇定。

父亲的死让她彻底崩溃。没有了父亲的病庇佑。她的生活也显得举步维艰。一场被命运安排的政治婚姻。让她所有的理想抱负都化为泡影。

命运或许是公平的。给了他显赫的家世。但同样也给予她离奇曲折的人生!

其他观点:


而张作霖原配赵春桂。是张作霖人生低谷时伴侣。也是发迹前的发妻。随着张作霖地位越来越高。男人坏毛病就出来了。那就是喜新厌旧。张作霖开始对赵氏渐渐疏远。为此赵氏郁郁寡欢。年仅38岁就抑郁成疾去世了。

她去世前已经为张作霖生下3个孩子。分别是长女张首芳。弟弟张学良和张学铭。妈妈去世后。作为姐姐的张首芳就担负起照顾二个弟弟任务。张学良小时。深受姐姐疼爱。姐弟关系非常好。张学良只要受欺负。姐姐都会出头。也因此晚年张学良提到姐姐时。满脸都是感激和怀念之情。

这个在电视剧《少帅》中有段也表现过。

情节如下:张作霖枪决小舅子戴宪生。张学良得知后。认为戴宪生罪不至死。于是借题发挥把私塾老师气病了。张作霖听闻大为恼火。对张学良大打出手。这时全家苦劝都没用。唯有姐姐张首芳护在张学良身前。拿一把菜刀恶狠狠对父亲说:“你再打六子。我砸碎你脑袋”。随后说:这里不是我的家。我要去找我妈妈。”

张首芳和张学良就这样互相扶持互相照顾。直到出嫁为止。

军阀出生的张作霖。深受封建礼教思想。特别是对待儿女方面。尤其如此。他曾制定十条家规。第十条是。“子女婚姻不得自主。须由张作霖一人包办。”。这就是彻头彻尾的封建教条主义。也因此注定了张作霖女儿们的命运那就是沦为其政治交易牺牲品。

张作霖6个女儿。张首芳、张怀英、张怀瞳、张怀卿、张怀曦、张怀敏。在张作霖被死前。前面4个女儿都被其包办了婚姻。而张首芳丈夫就是黑龙江督军鲍贵卿的二公子。鲍英鳞。

这鲍英鳞和张学良曾一起在东北讲武堂学习骑兵科。是同学关系。也是当时东北知名的官二代。鲍英麟与张首芳结婚后。自然成了张作霖姑爷、张学良姐夫。这桩婚事可谓是亲上加亲。张作霖也因此稳固了东北王的位子。

真实的张首芳从小性格乖张。泼辣刚烈。就连张作霖还有几个姨太太见了她都要让三分。但即使这样的性格。她还是服从了父亲命令。嫁给一个从来都没见过面的男人。不得不说是时代弄人!

这段从未谋面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不幸的。这鲍英鳞有着和所有公子哥一样个性。就是风流成性。不顾家。婚后鲍英鳞依然拈花惹草。时不时传来的桃色新闻。让原本就没有感情基础的两人。越来越嫌弃对方。虽如此。但保守的张首芳还是觉得。离婚是件丢人的事。就这样一直维持这段破碎的婚姻。

张首芳在鲍家待遇越来越差。开始几年因弟弟张学良执掌军权。张首芳尚可依仗胞弟势力。鲍家也不敢完全冷落他!可谁知道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软禁。这下张首芳在鲍家地位就急转直下。鲍二少爷另觅新欢不说。还对张首芳报以拳脚。直到后来鲍英鳞提离婚。张首芳也是名门之女。须得照顾颜面吧?不肯离婚有何用?就此。张首芳被鲍家赶出家门。

而自己唯一的靠山。弟弟张学良却因为西安事变。被软禁。姐弟俩一度失去所有联系。直到1947年。张首芳才收到张作霖旧部从南京转给她的信。张学良与张首芳终于联系上了。

张学良在信中告诉张首芳。自己身体很好。精神不错。就是眼睛有点花。张首芳捧着弟弟来信。泣不成声。对张首芳而言。父母去世。弟弟就是唯一。得知弟弟活着。只是被囚台湾。张首芳心终于落下。

1947年新春刚过。张首芳准备前去台湾看望张学良。却因为身份特殊未获批准。同年5月。张学良老部下莫德惠获准去台。张首芳拜托其将一些生活用品、家庭照片和家书带给弟弟。莫德惠回来时捎来少帅亲笔信。信中说要一部《明史》。为此。张首芳专程去北平。买书寄到台湾。

新中国成立后。张首芳定居北京。日子过得很凄惨。周总理得知此事后。特意调拨一处住房给张首芳。还每月发放生活补助。使其安度晚年。最后张首芳于1954年病逝。

如何评价这样一个豪门大小姐。只能说时代弄人吧。从小出生名门。自幼娇生惯养。养成任性、拨扈恣态。一旦遇到生活波折。她就没能力面对复杂的社会。她其实是封建残余思想的牺牲品!按照张首芳本来性格。如何肯作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如果她有自主选择权。又如何会选这样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最后的他还是无法逃脱维系家族门第的颜面的现实。最后葬送自己一生的幸福!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归属感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57:06

    张作霖,父亲,弟弟,婚姻,西安事变,母亲,营口,姐姐,姨太太,督军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57:06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评价张首芳?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57:06

    张首芳。张学良的姐姐。张家长女。张作霖有十条治家之道。其中第十条:子女婚姻不得自主。须由张作霖一人包办。看到这条。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