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东周的开始。实际上也标志着周王室的彻底衰落。那么。为何周平王要东迁呢?
宗周。也就是周王室直接控制得丰镐地区。是周王室的核心区域。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宗周两个城市组成。一个是宗庙和园囿所在地的丰京。另外一个是纣王居住和理政的镐京。它是西周三百年天下的经济、军事、行政中心。
洛邑为周武王定鼎中原之地。周公在洛水以北、瀍水东筑了两座城。西面为王城。是宫寝之所在。东面是成周。为周王室宗庙之所在。周武王迁九鼎至此。周成王“初迁宅于成周”。举行安放九鼎打点。正式定都洛邑。
所以。西周历史上是有两座都城的!更准确的来说。是包括了丰京、镐京、洛邑王城、成周在内的四座城邑!但丰镐地区是周的发源地。也是其直接掌控的地区。相较被中原分封诸侯包围的洛邑。其战略威慑力更为重要。所以宗周在西周时。才是周王们行政办公的都城。洛邑成周虽然是作为统治天下四方的行政中心而建。但并不是现实意义上的行政中心。
那么。周平王为什么要迁都呢?
一、周平王是弑父造反上位的!
大多数人印象中西周的灭亡。在于荒淫无度的周幽王为了博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而最终导致周王室被犬戎攻灭而无诸侯救援而亡。其实。这是一种极大地误解。
周幽王到底是不是一个荒淫无度昏君这不好说。但西周到了他统治的这个时期。对诸侯的威慑力已经大不如前。特别是对于逐渐崛起的申国。周宣王时。淮夷等南方民族威胁到了周王室的统治。周王室却无力直接抵御。需要借助舅舅申侯的力量在今天南阳一带建立南申来保卫王畿。由此可见西周王室的衰弱。
导致西周灭亡的导火索。是周幽王想要废申后立褒姒。同时也要废太子宜臼(周平王)而立伯服。这并不是周幽王昏聩无能的表现。而是其为了重振周室权威的“骚操作”。
当时。在太子宜臼周围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诸侯势力集团。这个集团以太子宜臼的外公申侯为主。申国通过联姻的方式。与姜齐、东方的郑国联盟。后来还要加上晋国。
面对这样强劲的一个政治集团。周幽王必然是十分头疼的。如果太子宜臼成为周王。那么周王室的权威势必更加衰落得厉害。所以扶持没有什么根基的褒姒。废掉申后母子。以此打击申国集团来重振王室。是周幽王的选择。
但周幽王高估了周王室的军事实力。低估了申国集团的整体实力。虽然跟申国交好的郑、晋不可能直接参与造反这种事情。但申国还有个好盟友犬戎。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在骊山下干掉了周幽王。事发之后。晋、卫、秦、郑四国联军勤王姗姗而来。勉强“光复”了镐京。永历周平王继位。
周平王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封赏有功之臣。卫侯晋爵位卫公;晋侯加封河内土地;本来只是附庸的秦国国君。加封为伯爵。正式成为诸侯之一。
大封功臣之后。按照一般情况发展而言。周平王应该争取更多诸侯的俺支持。洗清自己杀父弑君的污点。但周平王没有这么做。反而是做出了一项惊人的决定:迁都洛邑。
二、周平王迁都的政治目的!
周平王迁都的理由十分轻率:犬戎不断在岐丰挑起争端。并不时威胁镐京;宫室被犬戎烧毁。有损天子仪容。
这两个理由显然有问题。犬戎是周平王杀父夺位的盟友、首要功臣。怎么会来侵扰周平王呢?难道是因为犬戎向周平王索取的要价没有得到满足。或是因遭到四路诸侯的驱逐而反目成仇?可这显然不是问题。因为凭借申侯和犬戎的世代关系。这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周平王还可以和犬戎讨价还价达成和解。没没有必要放弃丰镐。
再者。即便真的和犬戎难以调和。周平王还可以依靠四路诸侯来驱逐犬戎。护卫镐京。至于宫室破败。就更加荒唐了。周平王连座位都坐不稳。哪还有心思惦记宫室?而且除了周平王自身原因外。好不容易帮外孙夺取天子之位的申侯。刚刚把自己的势力渗透到丰镐。怎么会愿意周平王东迁而带走自己煮熟的鸭子呢?公元前770年。经过一番告祭宗庙的仪式后。由秦伯赢开开道。周朝官民一起踏上了东前迁之路。周平王迁都之后。要求秦国将犬戎驱逐出丰镐地区。作为回报。秦国完成任务后可以完全拥有该地。
继任的秦文公满心欢喜。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杀得犬戎远逃西部荒漠。岐丰一带的千里土地尽为秦国所有。秦国自此跻身大国行列。仅凭当时弱小的秦国一国之力。就能大败并驱逐犬戎。由此可见。所谓犬戎威胁更多是一种夸张。
再来看看晋国。除了获得周平王所赐的河内土地外。还将黄河以西、渭水以北的其他土地并入晋国。基本上是和秦国瓜分了整个丰镐地区。
显然。周平王是以土地换取秦国和晋国的支持。因为秦晋两国紧邻丰镐地区。他们的支持是最有效的。利益也是最直接的。他高调的宣布让秦国去攻打犬戎并获得丰镐地区。就是在向天下表明犬戎是杀父夺地的入侵者。这完全是周平王为自己洗脱罪名的一记狠招——依靠犬戎杀死父亲和伯服。登上王位。接着又依靠秦国攻打犬戎。来为自己正位。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周平王自己不去做这些事情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周平王是个光杆司令啊!
申侯联合犬戎一起进攻镐京。已经把周王室的军队全军覆灭了。周平王身边都是诸侯。申侯想要渗透丰镐地区。前来勤王的四位诸侯也不怀好意。虽然坐上了天子。但周平王应该十分清醒。没有任何军事力量依靠的他。已经失去了周王室的龙兴之地。名义上
丰镐地区还是周王室直辖。但就现在自己这种无兵的状态。丰镐丢掉是迟早的事情。倒还不如拿来扶植一个曾经的附庸。且华夷参半的秦国以制衡东方诸侯。同时在争取同宗晋国的支持。以此来摆脱申侯的控制。
所以。周平王迁都的主要原因。是基于政治现实的考量。丰镐地区。从他弑父夺位开始。就已经无法掌握在王室手中了。诸侯。特别是申侯蠢蠢欲动。为了自身安全考虑。以岌岌可危的丰镐扶植秦国。拉拢晋国。然后迁都天下之中心洛邑。以秦晋为后盾。保持周王室的威严。这是周平王不得已的选择。毕竟。周平王没有直属自己的军队呀!
总而言之。周平王迁都洛邑是无奈之举。而造成这一切悲剧的源头是周王室的急速衰落。周幽王为了对抗诸侯不得不上演了一出废长立幼的闹剧。结果导致了周王室彻底的葬送。在完全丧失了赖以维持号令诸侯的起码军事力量后继位的周平王。不得不把无法控制的王室大本营丰镐拱手让出来。扶植一个跟中原诸侯玩不在一起的“蛮夷”秦国。讨好同宗的晋国。丰镐都让了出去。周平王自然只能选择西周的副首都洛邑了。
其他观点:
“平王东迁”被视为西周时代的结束。东周(也就是春秋时期)的开始。
(平王东迁路线)
平王为何东迁?
“避戎” 说和“受逼于秦、晋、郑诸侯”说
《史记•周本纪》“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冦。”
周平王东迁的原因。古代史学家大都认同司马迁的说法。认为周平王东迁是为了西边犬戎的威胁。
(犬戎之乱)
周朝时。四方的少数民族被称为“北狄、西戎、东夷、南蛮。”而从周宣王始。犬戎逐渐成为周王朝主要的外部威胁。特别是到周幽王的时候。西夷犬戎攻入镐京。杀周幽王。已至即位的周平王为避犬戎。只好东迁。
然而。这种说法在近年来。颇受质疑。
钱穆《国史大纲》提出:“《史记》不知其间曲折。谓平王避犬戎东迁。犬戎助平王杀父。乃友非敌。不必避也。”
(各诸侯势力大增。王室衰微)
其实。历史上很少提及在东周末期。有一段“周二王并立”的时期(周平王与周携王)。此时周王室内部大乱。实力也大不如前。各诸侯国相继崛起。秦占岐西之地、晋吞并小国。占河西之地、郑据河西之地。齐开拓沿海地区。
各诸候深知现在形势的变化。但毕竟周王室才是正统。余威尚在。他们需要“一个周王”承认他们所霸占的周朝土地的“合法”性。自然而然。最终留下的“周平王”与各诸侯达成了某方面的承诺。以至于在各诸侯的帮助下。晋文候杀死携王。拥立周平王。秦国想要吞并西边更多土地。晋、郑等国想要更好控制周王室。便“胁迫”周平王东迁。自己还取得一个护送天子。忠诚之名。
自然灾害频繁所迫
(西周主要封国)
早在文王时期。就由于干旱缺水。文王迁徙到程邑。三年之后。又从程邑迁至丰邑。古文献明确指出是因为干旱灾荒。
《逸周书•大匡》:“维周王宅程三年。遭天之大荒。作大匡以诏牧其方……”
而从周厉王到周宣王。不仅旱灾不断。还频发地震。宣王末年。由于西北关中一带连年干旱。洛、泾、渭三川干涸。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再加上岐山一带的地震频发。人民已经不能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生活。
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曾指出“厉幽宣平凡历一百五十余年。而旱灾与人民之流徙不绝于诗。此国史上一大故也。”
洛邑处于周朝的中心。是西周在中原地区的重要据点。具有有利于周对四方诸侯征收赋税。掠夺东方。南方财富。囤积物资的优势。西周末期。诸侯集中于洛邑周围。其政治地位也随着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综合考虑。洛邑是周最适合迁居的地点。
总之。关于平王东迁还有多种说法。多种原因。欢迎大家一起补充。如果我有写的不对的地方也欢迎大家纠正。谢谢。
参考资料:
王雷生《平王东迁原因新论—周平。王东迁受逼于秦晋正诸侯说》
潘明娟《 自然灾害是雨下的西周末期政治重心东迁》
兜兜
其他观点:
平王东迁是东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的历史事件。根据《春秋》、《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其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正式开启了东周这一历史阶段。众所周知。在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室不断走向衰落。究其原因。和洛阳一带无险可守。地处四战之地存在一定的关系。那么。问题来了。周平王为什么要迁都洛阳。而不是继续定都关中呢?
一
首先。丰京和镐京一起并称为“丰镐”。是西周王朝的国都。也即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后。定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也即属于关中地区。关中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关中南倚秦岭山脉。渭河从中穿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在历史上有“四塞之国”的说法。由此。对于西周王朝的强大。和其定都关中存在一定的关系。而就周平王迁都的洛邑。也即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不仅无险可守。而且处在晋国、郑国、齐国、卫国、楚国、鲁国、宋国等众多诸侯国的包围下。
二
进一步来说。东周王室因为处在四战之地。其疆域面积不断遭到周边诸侯国的蚕食。为其在战国末期走向灭亡埋下了伏笔。那么。问题来了。周平王为什么要放弃关中。迁都到无险可守的洛阳呢?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根据《春秋》、《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771年。申侯与犬戎联络。迅速攻入镐京。周幽王急忙逃到骊山。被骊山之戎所杀。在此背景下。对于当时的关中地区。依然存在犬戎势力。这让之后即位的周平王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压力。犬戎。古代部落名。猃狁。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也被称之为西戎。
三
在西周末期和东周初期。戎人的势力很盛。中原华夏诸国受其威胁较严重。即使晋国、秦国等大国也经常要遭到戎的侵袭。比如秦国为了击败西戎。多位君主曾战死沙场。直到秦穆公在位时。在重创西戎。因此。在周幽王被杀后。周王室陷入到混乱中。难以抵御西戎接下来的进攻。所以。周平王选择东迁到远离西戎的洛邑。另一方面。洛邑。是周朝都城洛阳的古称。洛阳“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周公在东征之后。即着手在洛邑营建东都成周。由此。就洛邑来说。早在西周时期就进行了修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3518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王室,秦国,诸侯,西周,晋国,东周,关中,地区,之地,都城
没想到大家都对周平王为什么要迁都?当时镐京和洛邑分别是现在的哪里?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东周的开始。实际上也标志着周王室的彻底衰落。那么。为何周平王要东迁呢?宗周。也就是周王室直接控制得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