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为什么划分到湖北省?
原创

襄阳为什么划分到湖北省?

好文

热门回答:

襄阳为什么划归到湖北省?

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必须搞懂湖北省与襄阳的关联。个人观点。不喜勿喷。仅供参考。具体如下↓↓↓↓↓↓↓

襄阳拥有3000多年的历史。西汉朝时期设置襄阳县。东汉朝时成为一省之中心。当时并没有湖北省。而这个省指的是“荆州”。

参考图

史学上关于湖北成为省级行政区的另一种观点是源于宋朝。成为荆湖北路。但严格意义上并不能代表这是湖北省的雏形。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将湖北“上升”至省级行政区的朝代。襄阳划归到湖北布政使司则是因为沿用明朝区划制度。而明朝的襄阳属于湖广布政使司。因战略地位重要。不仅历代作为省会驻地。还是藩王驻地。能够承担起一省北防之重任。

毕竟清朝才设置湖北省。之前的荆湖北路、湖广行省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湖北省。

其他观点:

简单来说是因为宋金对峙。复杂点说。南阳盆地是个有效的经济体、军事防御体系。襄阳和南阳本是一体。突然出现一条省级界线。是一种无奈。

作为一个立志于地方史的头条号。我来回答一下吧。

一:襄阳南阳同属于荆州

从汉到两晋。襄阳、南阳一带都归荆州管辖。分属南阳郡和南郡。后来又分出了义阳、顺阳、襄阳等诸多郡。但大体上来说。襄阳南阳一带都是荆州管辖。是荆州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最有战斗力的一块。刘秀起兵的主力是舂陵兵和宛县兵。

二:南雍州、山南东道、京西南路时期

永嘉之乱。大量北方人南迁。连晋朝皇帝都跑到了南方。这时候南方人口得到充实、经济发展迅速。荆州块头太大。军事实力太强。容易造反。王敦、桓温、桓玄都是造反界的代表。所以统治者要不断地分州。把州尽量分小一点。

到宋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49年)。割荆州之襄阳、南阳、新野、顺阳、随五郡为雍州。治所在襄阳。一直持续了五六百年。

这五六百年。这个行政辖区的名字不断在变。但治所一直在襄阳。辖区的核心一直在南阳盆地。南雍州、山南东道、京西南路。都是他的名字。看下图


从军事防御的角度来说。襄阳是必守的核心城市。而光化、邓州、唐州就是重要的卫星城。拱卫襄阳的安全。所以查岳飞、孟珙守襄阳的历史。襄阳和名字总是伴随着光化、邓州、唐州。这些城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卡在南北之间。南方掌握了这一区域。可以安心地搞割据。北方掌握了他。就离统一天下不远了。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是唐白河经济带、盆地城市群。也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圈。

顺便提一句。隋代襄阳南阳之间的界线不太明确。谭其骧版地图认为襄阳南阳分界也在此处。但是时间较短。

四、元明清沿袭旧制。但这条省级界线不利于军事防御

元明清三代。都沿袭了这条界线。湖广省、河南省分割了南阳盆地。一块完整的盆地。被人为的行政界限分开了。

经济无省界。所以唐白河经济带在明清发展得挺好。当时西南一带的茶叶、丝绸经过汉水北上。至河南的赊店、朱仙镇运到山西。再由山西分销到蒙古草原。甚至远销俄国。唐白河正好在这条贸易线路上。沿线城镇靠此为生。挣了不少的钱。

这其中重要的中转站是樊城。在此由船运转陆运。正所谓山船北马是也。有些研究证明。有少量的货物沿唐白河一路北路。到了赊店再转陆运。不管陆运还是水运。赊店都是重要的驿站。所以经济上襄阳南阳是紧密相联的。

但是军事上就比较尴尬了。湖广巡抚和河南巡抚只管自己的辖区安全。襄南交界的平坦地带。反而是没人想管。成为一个军事大漏洞。

以明末农民军为例。打不过官军。那就逃。由陕西南部的秦岭山系向东逃。沿襄南间的省界处逃到大别山区。在大别山区。向东可以威胁凤阳。向北可以危险洛阳。哪儿都打不过。再沿省界逃回秦岭。来来往往很多次。恰好这省界附近有大大小小的商贸小镇好多个。打劫一番。来回路费都赚足了。

南阳百姓有李自成九屠南阳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真的屠了南阳城。而且是农民军来来往往了很多次。每次都要抢劫几个重要的商贸小镇以补充军资。对平民百姓来说。这都是浩劫啊。其实这事也多次发生襄阳境内。如双沟一带的就被农民军抢过。

为了解决这个头疼的问题。明朝专门设立了五省总理。总理府设在襄阳。熊文灿、杨嗣昌都曾驻节襄阳。而手下第一大将左良玉则有在南阳境内击伤张献忠的记录。也有在双沟大破农民军的记载。总之。在襄阳南阳之间追击农民军。是当时重头戏。

不仅明代。清代的王聪儿起义。也多少占了两省交界、政府管理乏力的便宜。但是明清两代似乎都没有调整湖广辖区的想法。原因可能是历史惯性吧。

五、工业文明下。这条省级界线并无太多不利影响。短时间内不会调整。

当然。前文讲的都是农业文明条件下的军事与经济。到了现在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条件下。这条省界对经济、军事的影响微乎其微。没有调整的必要。所以这条行政界线应该会延续很久很久。

其他观点:

襄阳属于湖北省从历史上看。就是历史的延续。并不是强行划到湖北的。

从地理上看。襄阳和湖北所在的江汉平原自然形成一个地理区域。也是合适的。

地理上看

襄阳是湖北省的门户。也是从中原进军长江中下游平原最重要的军事要地之一。

湖北的西面是三峡地区的崇山峻岭。东面南北侧是丘陵山地。由长江作为通道到江西湖口纳入赣江水系后。算成为长江下游。北面也有山地、丘陵和中原地区分开。只有南面和湖南是平原相连往来最为容易和频繁。

襄阳的位置如图所示正好就处在山地的狭口位置。经汉水可以直达武汉。陆路来说湖北地区的首府过去在荆州。通往中原的南北通道。江汉平原的北部门户。襄阳是必经之路。元朝明清三朝湖广首府搬到了武昌。陆路东边经随枣走廊也可以通达江汉平原到武汉。

历史上来看

襄阳城长期也是和江汉平原地区在同一个行政区域内。

春秋战国时期。襄阳诸国林立。但最终都属楚国。今天汉江流域上游一点。大约丹江口和淅川一代是楚国最早的发迹之地。后来楚王迁都到郢都(今荆州)。襄阳地区依然有别都鄢都(今宜城东南)。当时不仅襄阳。整个南阳盆地都是属于楚国的。宛城(今南阳)就是楚国最重要的冶炼中心。

秦汉时期。襄阳属于荆州地区。一部分属于南阳郡。一部分属于南郡。由于地理位置重要。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新设了襄阳郡。但是包括后来的两晋、南朝乃至隋朝时依然属于荆州地区。

唐朝贞观时期。实行郡县制。后来加入了道。襄阳是山南东道首府。和江汉地区依然在一起。

到了北宋时。受唐玄宗新设府影响。行政划分让一级行政区进一步缩小。全国设了32路。今天湖北中部属于荆湖北路。也就是后来湖北省得名的由来。而今天湖北北部全都属于京西南路。

后来金灭北宋。京西南路失去了邓州。也就是今天南阳地区。襄阳是南北对峙时期南宋最重要的军事据点之一。

到了元朝。设行省制。管辖地域广大。湖北长江以南属于湖广行省。长江以北属于河南行省。

明朝时重新按照山川地貌原则调整了行政区域。襄阳属于新湖广行省。南阳则属于河南行省。

清朝时湖广行省拆分为湖南和湖北两省。襄阳属于湖北。

所以从历史沿革来看襄阳长期和今天湖北大部分地区属于一个行政区。甚至包括南阳也是如此。

只是南阳地区在南宋时期属于金国。明朝时属于河南行省至今。但是襄阳只有元朝时和湖北的江北地区一块属于过庞大的河南行省。

所以湖北完全可以说襄阳是湖北历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划到河南、陕西才奇怪。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退到无路可退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32:17

    襄阳,南阳,湖北,湖广,荆州,湖北省,行省,都是,江汉平原,省界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32:17

    没想到大家都对襄阳为什么划分到湖北省?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32:17

    襄阳为什么划归到湖北省?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必须搞懂湖北省与襄阳的关联。个人观点。不喜勿喷。仅供参考。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