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这首词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苏词。“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也是我常感叹的一句话。当然。我现在所经历的远不如东坡所遭遇的。所以他的达观是学不来的。但其实。诗词中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就在于不论你经历了什么。总能从中找到共情共鸣。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历经挫折。受尽冤屈。满腹才华。却难以施展报复…所以感叹。想乘上小船从此消逝。在江海中度过余生。身在仕途总不顺。何时能忘却营营?
这其实是古代文人们时常思索与挣扎的一个命题:仕与隐。读书让他们拥有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抱负。但现实又让其屡屡受挫。无法伸展。于是。是继续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一个问题。
古时候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当时的“从业”以及生存环境要比现在更为不自由。而现代能自由选择的面更大。
当然。无论如何。都是自我选择而已。抛开一切束缚。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固然好。可毕竟还负有责任。所以许多人虽然在不平之余向往这样的生活。也只是憧憬而已。红尘俗事多。可毕竟有放不下的东西。
其他观点:
苏东坡是个儒道佛三家思想兼修的大师。在这三家思想的加持下。苏东坡从一个满怀雄心壮志的青年。成为看透世事的中年。从一个愣头青的苏轼。变成了达观豁达的苏东坡。
苏东坡的转变。是从被贬到黄州开始的。在黄州。苏轼变成了苏东坡。最为重要的是。苏东坡完成了他人生思想的巨大转折。正是这个转折。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文学家。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夜里在东坡饮酒。这是一场大醉。苏东坡醉而复醒。吐了又喝。喝了又吐。醒了又饮。这完全是预谋已久的大醉。大凡买醉者。肯定是有内心的块垒需要浇筑的。苏东坡的块垒。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块垒。我们都会经历生活上仕途上情感上的不如意。那该如何呢。最多快好省的解决办法。就是在醉中获得解脱。被贬黄州三年。苏东坡已然看透很多。但是没有人能完全看透。所谓豁达。那只是你受到的打击还不够多而已。
在半醉半醒的时候。苏东坡回到自己的家。但是家僮早已经鼾声如雷。苏东坡是叫醒他吗?苏东坡干脆趁着酒意。或者还有月色。也许还有江边的虫鸣和渔火。去听那滚滚的江声好了。
苏东坡的这种态度。不仅仅是宽容。而是一种道家顺其自然的态度。人固然要与生活做斗争。但你会发现。把什么事情都弄成全拧的状态。一点都不好玩。而苏东坡恰恰是个好玩的人。在生活中的我们。为什么要和生活和自己的心情过不去呢。在黄州。有承天寺的月色。有涛涛的江声。恰恰在等着那个半醉半醒的人。这样岂不是妙哉?
苏东坡的这首词的精华。全在下半部分。因为。它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
所以苏东坡开头就说。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这完全是庄子的道家思想的影响。既然人生而不自由。我们还能做什么?无非是想方设法实现灵魂的自由罢了。
在庄子看来。在苏东坡看来。实现灵魂自由的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远离尘嚣。走向隐逸之地。历史上。好多人都是这样做的。虽然好多人是假装隐居。好多人是人在江湖。心存魏阙。其实苏东坡何尝不是如此?所以。所谓的退隐江湖。只是人们无奈的选择而已。现代人也是如此。在这个焦虑的时代。不是有好多人隐居终南山吗?但是那些隐士。又有多少美好的成色呢?无非是寻求心灵的暂时安宁罢了。
苏东坡的理想是。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但最终。苏东坡还是在黄州快乐又焦虑地生活了四年。他并没有驾着小舟逃离。隐居。只是他无可奈何的选择而已。他终究是个儒家人物。
而我们。也是如此。
其他观点:
题中这一句。是苏轼遭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所写的旷达名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确为古人超脱心境的写照。不过。这般情怀称之为“生活理想”或许尚欠贴切。
“诗圣”杜甫在《天末怀李白》中感叹:“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可见。“国家不幸诗家幸”许是一场千年难解的劫数。时运与文才恰成反比。这一点在苏轼身上应得几乎淋漓尽致。升职回朝。则诗文暂搁。被贬下野。则诗文大盛。历史的黄州给了北宋朝廷一个潦倒的官员。文学的黄州给了百姓一位奇绝的才子。
苏轼写这首《临江仙•夜归临皋》时。政治迫害的劫后余生让他生出“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之问。长期身在仕途。这副皮囊已经不属于我。什么时候才能抛开追名逐利的浮云禁锢呢?如此想着。深夜醉归。家中竟无人应门。独留词人孑然在江边任思绪飞扬。
至此。可以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并非词人希冀的人生理想。而是碍于现世的被迫的一种自我解脱与放逐。所以。首先这样的心境是“不幸”的。其次。词人不是别人。是天纵高才的苏东坡。“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苏东坡。“不幸”如何、迫害又如何?于他何惧?大不了。驾一只小船。天高浪远处。了此终生便了!功名利禄终为尘土。吾有江海。即得自然。
现代人当然也可以效仿先贤胸襟。毕竟。利禄自古缚人心。自然从来最难得。现代社会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哪一样都是逼着人攀爬人生的桎梏。我们必须上进。我们必须奋斗。但我们不能只看利禄。不能忘却心中的江海。“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现代人可以效仿、现代人亟需效仿。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114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苏东坡,余生,小舟,东坡,都是,块垒,是个,苏轼,大醉,我有
没想到大家都对“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这是古人的一种生活理想,现代人也可能这样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这首词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苏词。“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也是我常感叹的一句话。当然。我现在所经历的远不如东坡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