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会卷土重来吗?为什么?
原创

疫情会卷土重来吗?为什么?

好文

热门回答:

马上临近年关。现在最让我们操心的事情是疫情还会再像2020年那样全国性的大爆发吗?

今年的疫情还会卷土重来吗?

从11月份以来。国内疫情已经开始卷土重来。国内31个省陆陆续续出现了确诊病例。像上海。天津。成都。四川。黑龙江等地区。都出现了确诊病例。

12月15日。我国卫健委发出通告。国内31个省已经有15例确诊病例。均为境外输入。

12月20日。辽宁大连等出现了几例本土病例。

这一系列消息告诉我们。疫情已经开始卷土重来。

那么今年的疫情卷土重来。主要原因是因为以下两点?

境外输入风险

从11月份到现在。国内已经出现很多地确诊病例。这些确诊病例90%都是境外输入。

在12月19日英国的疫情已经变异大爆发。感染率已经变异增加到70%。

全球有40个国家封闭了英国的往返航班。而中国没有封闭英国的往返航班。原因是因为在英国有几十万的留学生和几十万的在英国居住的中国华人。

为了给他们留一条回家之路。国内冒了很大的风险。

英国的疫情已经变异开始大爆发。肯定会有几十万的华人相继回国避难。中国疫情是全世界控制最稳定的国家。也是最安全的国家。对于那些华人来说。国内只是他们暂时的避风港。

他们一回来很容易把变异的病毒携带到国内来。一旦把感染率达到70%的病毒在国内不小心传播。肯定会导致大面积感染。所以境外输入是个很大的风险。

我觉得封闭外国的航班才是最安全的决策。

马上面临一大批从英国回来的华人。我们应该做好以下的措施。

1、从英国回来的人全体进行抽血检测。

因为核酸检测的准确率达不到100%。就无法保证他们是否是安全的?

只有进行抽血检测。才能够达到100%的准确率。 能让每一个从国外回来的人进行100%的检测。排查他们中间有没有感染者。

2、把14天的隔离期改为30天。

因为国外的疫情已经变异。它在人身体的存活时间更久。而且有可能会转化成无症状。无症状患者像我们正常人一样。不发烧。不咳嗽。不感冒。但是他们的潜伏期可以高达20多天才爆发。

我们隔离期只有14天。这14天对于无症状患者来说根本无法确保他们是否是安全的。因为他们的潜伏期可以达到20多天。在这14天内。他们像正常人一样。没有任何异常。只有把隔离期时间改为30天才能彻底排除潜伏期长时间的风险。

3、春运

马上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就要来临。每年的春运人流量是非常的庞大。春运人群里来自哪里的人都有。谁又不知道这群人里面有没有人接触过新冠患者?一旦有那么在春运人群里面很容易导致大规模的传染。

在这群人海里查找的工作都非常艰难。一旦他们踏上回去的火车。很容易把病毒携带到全国各省。那样一来会很容易导致再次的爆发。

1、回家的时候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尽量不要与他人社交。减少在车上的用餐次数。

2、错开春运高峰期提前回家。能够请假的朋友尽量提前在春运前回家。这样可以避免过多接触人。 这样能够有效的防范聚集性疫情发生。

3、像老人。孕妇 有疾病的人。能不回家。尽量在本地过年。因为这些人的抵抗力非常的差。一旦在春运坐车回家。很容易会感染上病毒。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这些人在家人的自驾游陪同下回去。这样能够很好的防范聚集性疫情。

所以马上快过年了。希望大家一定要做好以上的防疫措施。今年的疫情会不会再次爆发?都是个未知数。因为境外输入病例一直不断。国内很多城市出现的本土病例。所以进来疫情依旧是个很大的风险。

也希望大家能够平平安安的回家。

其他观点:

疫情又传坏消息!张文宏做出新判断。钟南山预言成真!发出紧急提醒!

12月19日。钟南山院士在公开场合提出。新冠病毒出现“环境传人”的新课题。钟南山院士表示。近段时间。国内一些地方出现了零星本土病例。国内疫情防控面临两大风险:一是外部因素影响。即境外输入;二是新冠病毒通过环境进行传播。

这就意味着。人们可能长期暴露在有病毒的环境中。就可能会发生感染现象。

新冠肺炎病毒不再需要以人为载体也可以传染人。这对于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因此钟南山院士发出紧急提醒。呼吁人们冬季呆在家中。防止疫情的大面积复发。

张文宏做出新判断。钟南山预言成真

面对当前新冠疫情。张文宏医生也作出了新的判断。他表示。目前各国的疫苗研发工作都有了较大进展。但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全民接种。至于中国本土的零星确诊病例。已采取了精准追踪和全员检测进行处理。体现了中国强大的流行病学调查能力以及检测能力。

他还强调。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态势。可能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才能将其彻底消灭。或许是一两年的时间。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我们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同时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以应对疫情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才能保证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运作。

实际上。钟南山院士早在今年8月份就发出预测。他当时就表示全球疫情将在秋冬季节到来时出现反弹。而我国小部分地区也将出现疫情复发的迹象。如今。国内外的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欧洲多国发生病毒变异。美洲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突破最高纪录。中国多地出现聚集性感染病例。

因此可断定疫情完全存在反弹可能。甚至还会在2021年卷土重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新冠病毒喜欢低温环境。温度越低。存活时间越长。

冬季是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专家们认为。新冠病毒将跟已经存在很久的流感一样。冬季将会卷土重来。目前已出现流感与新冠肺炎共同感染的病例。

新冠病毒可能会在接下来几个月内进入“全盛期”。目前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更喜欢干、冷环境。尤其是没有阳光直射的环境中更容易存活和繁衍。所以冬季部分地区疫情将会出现反弹。

诚然。新冠病毒确实喜欢低温的环境。但如果一个环境中压根就没有病毒。那么再冷也没有什么关系。但如果出现一种介质将病毒带入某个低温环境中。就很容易导致疫情扩散。这就牵涉到境外输入的人和物品的问题。

就例如。目前。我国的北部城市。北京、沈阳、大连等地连续多日出现多例本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除了与当地的气候类型有关。再者。就是这几个地区的确诊病例都与境外输入病例有关联。

所以。当前境外疫情仍在不断蔓延。国内多地出现零星病例。北京境外输入病例近来也连续发生。并引发本土关联病例两例的出现。再次警示我们。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不断加大。首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何麻痹大意都可能加大疫情传播的风险。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之弦!

对于假期返乡出行。疾控专家以及各地教育、卫健等部门也给出了一些出行提示:

1、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2、规划好回途路线。简化行程。关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变化。途中避免在中高风险地区转乘交通工具。并做好个人防护。

3、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乡。关注居住地核酸检测证明等相关要求。到达目的地后主动向居住地所在社区及辖区疾控中心报备相关情况。

4、返乡的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好口罩。

5、出行注意手卫生。在车站、机场等场所要勤洗手。

6、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讲究个人卫生。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

7、过春节期间要尽量避免去室内人多的密闭空间。减少走亲访友和人数较多的聚集。

8、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当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立即到就近的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请主动详细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以便于及时排查。

虽然我们会有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防疫对策。但中国人的年是一种信仰。相对大规模的春运仍然无法避免。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坚守已经持续了快一年的个人防疫对策。依然是重中之重。其实说复杂也简单。每个人继续带好口罩。勤洗手。不扎堆儿。少聚集。我们就会尽可能的过上一个安全的年。

不要在争论口罩有无作用。相对生命的价值。口罩真的微不足道。但也许正是这种微不足道的东西。在让我们继续实现着生命的价值。

不要乐观的认为中国是世外桃源。因为疫情得以控制。是在政府和全体过敏共同努力下取得的。而且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不容许前功尽弃!

其他观点:

去年腊月突然爆发了新冠疫情。给我们来了一个措手不及。过年的年货、春节的贺礼。大家都准备很的妥当。然而随着全国封村、封路。春节的热闹气氛转眼间化为了泡影。我们经过了一年的抗疫。 虽然已经取得了全面的成功。但眼下局部地区又开始出现了疫情。

1.从国内局部地区爆发的新冠疫情来看。感染源头主要为境外输入。这就说明我们国内没有爆发点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局部地区的疫情并不足以影响全国。

2.对于境外输入。目前我们已经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只要我们守好这一关。那么国内的疫情就肯定不会卷土重来的。

那今年可以过个热闹年吗?

只要新冠疫情不结束。我们就不可能过个热闹年。对于今年的春节。虽然疫情不会卷土重来。但我们仍要小心防范。比如从境外回来的那些人群。所以今年春节。我建议大家还是居家隔离比较好。

结语:虽然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家都想过的热热闹闹。但眼下全球新冠疫情仍在不断蔓延。所以我们必须小心防范。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待疫情取得全面的胜利。还有下一个春节等着我们。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浮生三叹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2:18

    疫情,病例,境外,病毒,国内,卷土重来,风险,地区,春运,口罩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2:18

    没想到大家都对疫情会卷土重来吗?为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2:18

    马上临近年关。现在最让我们操心的事情是疫情还会再像2020年那样全国性的大爆发吗?今年的疫情还会卷土重来吗?从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