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才有资格报考黄埔军校?
原创

什么人才有资格报考黄埔军校?

好文

热门回答:

按黄埔军校的招考简章。报考学员应具备旧制中学文化程度。身体素质及政治思想也有相当高的要求。

不过话虽如此。在第一期乃至前几期的招生中。由于当时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除广州一地可以公开招生外。其他省份均采取秘密招生的形式。

由此。报考人员相对有限。各种要求也难免放松。如一期生徐向前在回忆中记述的:

当时他和十几位山西同学虽然在政治、作文等科目上考得不错。但数学、三角、代数这些没有基础。几乎交了白卷。

当然。徐向前等人可能因为是北方人。加上文化基础、身体素质各方面都比较好。所以都顺利录取了。

各省学员入学情况的差异很可能与黄埔军校最初拟定的招生政策有关。

按计划。黄埔军校拟在各省及湘、粤、滇、豫、桂五军中各分配10到15个名额。加上特招国民党先烈遗孤20人、机动名额9人及备取生30至50人。总数在350人左右。

黄埔一期生中。情况也各不相同。首先。各省报考学员人数不一。北方人数偏少而广东、湖南、浙江、四川等南方省份较多。其竞争程度也不一样;

其次。学员年龄相差较大。大的如胡宗南、李之龙、范汉杰都接近30岁。而小的未满18岁甚至个别只有16岁的;

其三。学员的学历高低不等。一般为中学文化程度。但也有小学及大学学历的。其中还有两位留学生。即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的顾浚和留学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的宣侠父(两人均为中共党员);

黄埔一期经总试入学的共470人。其中分为四队。正取生为第一、第二、第三队。备取生为第四队。

此外。程潜所办陆军讲武堂的158人也于后来并入了黄埔一期。即第六队(第五队是黄埔二期队号)。

如此算来。最初学员加上第六队及陕西、四川后来补送的学员。黄埔一期最终合格的毕业人数为645人(一说635人)。

其他观点:

黄埔军校人才均通过政审考试才能入校学习。第一期黄埔军校录取情况是这样的:1924年2月6号。广州南堤2号门前挂出了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处的牌子。与此同时。市内的大街小巷也贴出了黄埔军校的第一个《招生简章》。

名额分配。1924年2月10日军校筹委会当初制定的招生计划是总名额为324人。分别在全国19个省进行招考。

报考条件

关于考生要求。军校筹委会最初拟定的简章。要求:

1。 学生必须“明白主义”。学历上要求中学或相当于中学毕业。

2。 身体要“强健、无眼病、无肺病和性病”。

3。 考试要笔试口试。考的内容是作文、政治和数学。

4。 为了保证学员政治质量。每一名学员录取时要有两名担保人。

招生工作。

所以招考的第1期学生多采用秘密招生方式。 委托出席国民党“一大”的各省代表回原籍后代为秘密物色选拔考生来校应考。

由于当时国民党在许多地方还没有建立组织。或组织松散。因此。非常重视培训革命军事干部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的招生工作中起了突出的作用。

开学典礼上的第一期学生。

廖仲恺曾经找到中共总书记陈独秀。陈独秀召集在国民党中任职的中共党员谭平山和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决定以中共中央和共青团中央名义向各地组织发电。冲破军阀障碍。挑选优秀分子赴广州应试。

3月。共青团广州地委发出第7号报告。拟派三、四名同志赴考。预备在将来参加军人运动。共产党人何叔衡在湖南长沙负责办理军校第1期秘密招生事宜。他介绍赵自选、陈作为和郭一予等持函到上海见毛泽东。

当时。毛泽东、恽代英负责上海的招生工作。1924年3月。在军阀孙传芳的眼皮底下。由毛泽东出面在上海秘密组织了一个黄埔军校分考场。

所谓分考场就是指整个长江流域各省份的考生先到这里集中。经过复试筛选。再赴广州参加总考。毛泽东在这里给许多人发放了路费和证明。送他们登上南下的火车和轮船。

现在查阅《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第一至第四队详细调查表》。可以见到在学员亲笔填写的“入校介绍人”一栏中。有5名湖南学员的入校介绍人中都有毛泽东的名字。

考试选拔。

黄埔军校招生消息传出后。各地有志青年报考十分踊跃。但是。军校的入学考试是严格的。标准要求也很高。

报考者一般要经过3关:

1。 第一步是各省的初试。

2。 第二步是大地区范围的复试。

3。 第三步是军校的总考试。

也就是说。全国19个省分别进行招生初试。初试合格后再介绍到上海、重庆等地参加复试。复试合格后再送到广州参加总考试。

军队报考也是如此。东路军总部及其所辖各部队有数十人报考军校。东路军总部为慎重起见。先在本部预考。合格者再送军校复试。

第一期学生毕业证书。

在报考军校的过程中。也避免不了有鱼目混珠者。有些人把报考军校作为追名逐利的捷径。想通过不正当办法进入军校。

为保证学生质量。军校试验委员会于4月7日在广州《民国日报》刊登公开启事。谢绝各方推荐函件。郑重声明坚决按考试成绩。择优录取新生。

3月27日。军校以广东大学、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为试场。举行第1期新生入学考试。第一门考作文。题目是要求考生论述中国贫弱的原因和挽救之良策。还有数学、历史、地理等科目的考试。

择优录取。

从总体上看。报考青年的文化水准也比较高。约有三分之一是中学或专科学校毕业生。报考人数至3月27日已达1200余人。超过计划招生人数3倍多。

广州总考进行了3天。因报考人数远远超出计划。考生学识较佳者颇多。革命军也正需要热血青年。故最终酌量多取。 第一期来报名的青年以南方人居多。从北方来的青年较少。

为此。军校在招生中特别注意招收来自北方的青年。从山西来的徐向前等10多名考生。还有从陕西来的阎揆要、关麟徵、张耀明、杜聿明等10多名考生在于右任的保荐下。都被录取了。

4月28日发榜。第1期共录取正取生350人(还有说360人或372人)。备取生120人。在第1期录取生中。共产党员约有60人。占学生总数的1/8。录取揭榜时。共产党员蒋先云名列第一。

总的概括来看。第1期学员有以下特点:

一。是学员年龄相差悬殊。最小的谭煜麟仅16岁。最大的丁虎39岁;

二。是学员文化程度不平衡。从小学到大学都有;

三。是出身复杂。有军官、学生、工人、农民等。但家庭富有者很少。

第一期开学

5月5日和7日。经过考试选拔的400多名第1期学员正式入校。编为4个队接受新兵训练。正取生编为第1、第2、第3队。备取生编为第4队。邓演达为学员总队长。后严重接任。

孙中山出席第一期开学典礼。

第1期学生。学期规定半年。均为步兵科。初期为4个队共470人。11月底毕业。及格者456人。后由湘军讲武学堂合并到军校的158人及四川送来的21人编成的第6队学员也归入第1期。因此这期毕业生实际为635人。

第一期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

党代表——廖仲恺

政治部主任——戴季陶。工作不到一个月就不辞而别。由周恩来接任。

戴季陶离开黄埔军校后。筹办了一所新的大学——中山大学。

战术总教官——何应钦

教练部主任——李济深

教育长、总队长兼教练部副主任——邓演达

教授部主任——王柏龄

教授部副主任——叶剑英

顾问团团长——来自苏联的加伦将军

校长办公厅主任——陈诚

招生委员会委员——陈果夫

校长办公厅机要秘书——陈立夫

黄埔军校从创办至蒋介石败退台湾前一共办了23期。学员总计:41386人。抗战阵亡2万余人。实际上。黄埔军校原定两年制学期。因北伐战争开始。改为一年制学期。最后又因形势紧急。改为半年期。所以。前六期的学员基本没有多少学时。没学多少军事理论、战略战术研究。就一批一批上战场了。

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当中。比较著名的包括中共的徐向前、蒋先云、陈赓、左权、周士弟还有国民党方面的胡宗南、黄杰、陈大庆、关麟征、杜聿明、郑洞国和桂永清。其中徐向前后来成为了解放军的元帅。陈赓成为了大将。蒋先云因为牺牲在了北伐的路上。否则也肯定会是一名闪耀的将星。左权也是因为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

林彪 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黄埔有十大名将:林彪。关麟征。胡琏。徐向前。陈赓。王耀武。宋希濂。郑洞国。杜聿明

戴安澜

其他观点: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入学考试中。浙江考生胡宗南曾经遇到了大麻烦。他的身高只有1.59米。不符合军校的报考条件。被主考官当场揪了出来:“胡宗南。你不是干军人的材料”。于是未来的“西北王”万念俱灰。蹲在考场边的墙角哭了起来。

(胡宗南)

这一幕恰好被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代理委员长”廖仲恺看见了。此时蒋介石由于负气正离开广州回去奉化老家撩挑子。职务由廖仲恺暂时署理。廖仲恺当即批了个条子:国民革命需要大批人才。只要成绩好。身体健康。个子矮一点没有关系。胡宗南就是凭着这张条子顺利录取。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关于招生条件和办法。可以从廖仲恺致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电文中里管中窥豹:“粤考军官学生一千二百余人。除粤籍外。湘、桂、赣、闽、滇省数百人。中有三分之一青年。曾经毕业中学及专门。故试题于国文算数外。加三角、几何、代数三种。以便较别。泌勘验体格”。

(廖仲恺)

解释一下。黄埔军校筹办时拟定首批招生只有324人。而随着大批进步青年从四面八方涌入。录取门槛已经大为提高。黄埔一期大约是2000余人最后录取500余人。因此考试还是比较严格的。比预期中的招生条件有所收紧。因为有三分之一已经具备中学和“专科学校”的学历。所谓学苗较好。自然水涨船高。

也就是说。黄埔军校原本只打算进行“语文”和“算术”两科考试。能够基本通过考试后。同时考察政治面貌和身体检查。没有什么大问题。就可以录取了。毕竟当时广州革命政府控制的区域有限。长江流域和华北、西北、山东等绝大部分地区。都在北洋大小军阀的统治之下。

(黄埔军校校长)

但是西南诸省青年军官和学生的报名踊跃。倒是出乎军校筹备委员会的意料之外。同时。我党也在内部发出《通告第六十六号》。具体内容是:各级同学们。广州黄埔军校正拟招收3000名入伍生。望各地速速多选党员、团员。自备川资前往投考。此事关系重大。各地万勿忽视。

于是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的一批进步青年。也秘密得到了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开始相约南下投考。使黄埔一期的报名人数迅速增加。于是军校才增开了三角、几何、代数等三门学科的考试。这都是步兵指导员和炮兵军官的专业必需。也同时提高了入学标准。

(程潜)

《人间正道是沧桑》里杨立青参加黄埔军校考试时。就是以一手漂亮的手绘地图赢得老师们的青睐。属于“特长生”。在大革命及未来北伐战争极需人才的历史大环境下。有一定特长或者特殊“政治关系”的学员。确实野被破格录取了。所谓考试严格。是指绝大多数普通考生。

黄埔一期的入学考试于1924年3月17日开始进行。到4月28日放榜。共有499名学员被录取(456人毕业)。编为四个区队。加上程潜开办的湘军讲武堂转来的158名学员和四川等地晚到的30名学员。至1924年11月底。共有645名学员毕业。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第一期没有考中的学员三个选择:继续补课准备考第二期、稍后加入教导团当兵、放弃报考回家。

而黄埔军校第一个教导团。就是以黄埔第一期、第二期的毕业生担任军官、招兵3000人组建的。它也就是国民党几百万中央军的鼻祖。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明天的阳光美吗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3:18

    黄埔军校,学员,军校,第一期,广州,考试,考生,青年,国民党,学生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3:18

    没想到大家都对什么人才有资格报考黄埔军校?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3:18

    按黄埔军校的招考简章。报考学员应具备旧制中学文化程度。身体素质及政治思想也有相当高的要求。不过话虽如此。在第一期乃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