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有个厨艺最好,可做各种美食的厨师易牙,为何最后竟饿死了呢?
原创

齐桓公有个厨艺最好,可做各种美食的厨师易牙,为何最后竟饿死了呢?

好文

热门回答:

易牙是最会调味的厨师。是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是厨师的祖师爷。齐桓公很喜欢他做的菜。他把自己的儿子做成菜给齐桓公吃。老糊涂的齐桓公居然没有看出灭绝人性的他将来会干出什么样的勾当。反而更加宠信他。

  齐桓公重病不能上朝。易牙、竖刁、开方三个奸佞小人露出本来面目。参与公子们的权力争斗。为夺君主之位斗个你死我活。他们派人把守宫门。假托君主之命。不准大臣入内。暗地里把齐桓公砌在一间封闭的小屋里。最后将齐桓公活活饿死。一代霸主。英名就此陨落。

其他观点:

自古一代明君晚年都会因为曾经的辉煌而自大或突然脑子不灵光。小白就是如此。管仲死前嘱咐他不要亲近易牙、竖刁、开方三个小人。鲍叔牙也是这样劝谏他的。但他却不听。管仲鲍叔牙死后。三个小人无人压制。权力日增。欲望愈大。齐桓公法令不通。当他将死未死之时三人就将他活活饿死。死前连一口水都喝上。可怜亦可悲。

其他观点:

说起朋友间的交情。会经常拿管鲍之交来比喻两人之间的情分坚不可摧。这个管鲍指的是两个人。分别是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

早年时候。两人关系都很好。不会种田。他们于是经商为生。长久以往的生活中两人建立起深厚的情谊。鲍叔牙开明大方。管仲呢爱耍小心眼。譬如会经常把利润多拿走一些。鲍叔牙知道之后不以为怪。反而向别人解释这是因为管仲出力多。而且家里有老母需要侍奉。

终究。他们不是经商的料。多年经商没啥积蓄。两人一商量。觉得这样下去不可以。和后世的吕不韦一样觉得经商不如辅佐一个落魄的公子来。万一将来成功了那是一本万利的工作。

当时正好齐国发生内乱。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出奔外逃。于是这两人不远万里一个侍奉公子纠、一个跟了公子小白。后来齐襄公和公孙无知都死于内乱。公子纠和小白的机会来了。于是都急急忙赶回去即位。

在回国的路上。管仲想刺杀公子小白。被小白装死骗过。随后急忙回国即位是为齐桓公。公子纠争位失败被杀。齐桓公想着报一箭之仇。这时候鲍叔牙赶紧劝谏说管仲有经天纬地之才。由他辅佐国君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齐桓公这时候对鲍叔牙言听计从。于是设计从鲁国骗回来管仲。拜为相国。管仲呢不负所望。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齐国很快一枝独秀。采用尊王攘夷的策略。齐桓公成为第一个霸主。当时所有的诸侯国都维齐国马首是瞻。

齐桓公正是因为管仲、鲍叔牙的辅佐一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后世敬仰的有为君主。但是齐桓公晚年的时候。这一帮人都逐渐老了。为相40多年的管仲也不行了。他临死的时候对齐桓公说。有三人不可重用。

这三人分别是易牙、开方、竖刁三个小人。一个是自宫的阉人、一个厨子、一个是炖了儿子给齐桓公吃的残忍之辈。管仲叮嘱齐桓公无论如何都不能亲信这几个人。当时齐桓公也听从了管仲的话。把三人赶出去。

可是后来管仲死后。鲍叔牙继任为相。这时候他们都已经70多岁了。国家强盛、君王悠闲。这时候齐桓公又开始思念易牙的菜肴。又怀念竖刁和开方。觉得管仲有点小题大做。

毕竟这三个小人没啥能耐。就伺候他而已。于是找回来日渐亲近。鲍叔牙过去劝谏说不应该亲近他们。因为小人得志之后往往会兴风作浪。危害国家。但是齐桓公不听。这三人知道了鲍叔牙的进言。非常恐慌。

联合起来挤兑他。当时齐桓公已经听不进去鲍叔牙的话了。感觉无能为力的他非常压抑。在即位为相不到一年就病逝。可以说鲍叔牙是被齐桓公、易牙、竖刁、开方等人联合气死的。

果然。鲍叔牙死后。早先跟着齐桓公的一班有能力的大臣都没有了。朝堂上成了易牙等三人的天下。他们不停的蛊惑齐桓公来增加自己的权势。他的儿子们这时候也互相攻伐。易牙等人于是封闭宫门。不容许齐桓公和外人见面。

可怜一带霸主最后饿死。他死的时候齐国还在内乱之中。后来齐孝公胜出。才将齐桓公收敛。当时他身上已经生出了很多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对不起是种借口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35:06

    管仲,齐桓公,公子,两人,齐国,劝谏,小人,这时候,内乱,自己的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35:06

    没想到大家都对齐桓公有个厨艺最好,可做各种美食的厨师易牙,为何最后竟饿死了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35:06

    易牙是最会调味的厨师。是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是厨师的祖师爷。齐桓公很喜欢他做的菜。他把自己的儿子做成菜给齐桓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