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因为主角全程都在开挂。一路顺风顺水碾压了所有对手。观众看不到“失控感”。自然会有权斗很幼稚的印象。
现如今所有以权谋为主要看点的影视剧。都会设置“聪明人”角色。
但优秀权谋剧中的聪明人。也是普通人。做不到全知全能。也有搞不定的事。也会阴沟里翻船。也需要委曲求全。
就拿《大明王朝1566》来说。
剧中的胡宗宪就是聪明人。他是最早看出改稻为桑是一场死局的人。
他曾经顶着压力。以漂亮手段将毁堤淹田的事情处理得各方称宜。几乎刹住了改稻为桑的步伐。尽力为严嵩父子擦屁股。
可在几派势力挤压下。他的下场很悲凉。以至于他后来恨不得战死在抗倭前线拉倒。
剧中的赵贞吉也是聪明人。自带官场不粘锅属性。他远居江浙。却能根据圣旨字里行间的信息。推测出朝堂局势。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把自己抬进了大明内阁。
可该翻船时。他也阴沟里翻船了。
还有杨金水。作为司礼监派去江浙的织造局总管。在严党搞出毁堤淹田后。漂亮地将织造局从乱局之中剥离出来。将浙江官场的大小官员通通玩弄于股掌之间。
但该委曲求全时。他也会装疯卖傻。
说到杨金水装疯。很多人不能理解。
其实。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他不能被调查。一旦他被查。织造局干的那些龌龊事就会被揭露。而皇帝作为织造局作恶的最大受益者。其伟光正的形象就会受损。
并且他也不能自杀。如果他死了。坊间也会闲言碎语。认为是上头杀人灭口。如果止不住流言蜚语。最终还是会影响皇帝的伟光正形象。
为了保证皇帝和老祖宗的良好形象。杨金水只有装疯卖傻一条路可走。
什么叫权斗?这就是权斗。下场参与权斗游戏的每一个人。包括大权独揽的皇帝。都不是全职全能的。都有自己搞不定的事。都有吃瘪的时候。
而正是因为大家都做不到全知全能。都可能会被对手算计。
所以。才需要“斗”。
如果一方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搞得定。那就不需要“斗”了。直接踩死对手就好了。
看看我们的现实社会。
人心似水。民动如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整个社会是个复杂混沌的系统。没有任何人。任何团体。能只靠算计就操控住这个复杂系统。哪怕是给中央出谋划策的顶级智囊。也不可能知道未来的路要怎么走。只能是顺势而为。见招拆招。尽可能的化解困难和危机。
而《琅琊榜》是个什么情况呢?
主角开挂了。且全程都在开挂。
梅长苏进京的时候。手里拥有天下最强的谍报组织和富可敌国的“钱袋子”。
他的盟友霓凰郡主。手握南境十万铁骑。
他的盟友靖王。手里握有十万精锐边军。
以他的实力。明明可以直接造反。平推所有对手。包括皇帝。
这就好比。我只有一个团的兵力。你有一个军的兵力。
你作为一个思维正常的人。要灭了我。你会怎么操作?
很显然。当然是把我包围起来。然后直接平推就好了。
这个时候。玩任何战术都属于画蛇添足。
但估计是作者和编剧也看到了问题:如果这么简单就完成了复仇。这部电视剧还怎么以权谋为主要卖点?
于是。主创在主角一登场。就已经拥有了解决问题的全部要素的背景下。在剧情中又添加了主角要如何“正当化”解决问题的因素。
也就是。梅长苏不仅要杀人。还要诛心。
让观众觉得。主角不平推。而是以权斗的方式碾死包括皇帝的所有对手。是合理的。
不得不承认。主创的这个设计。很秒。不少人觉得《琅琊榜》的权斗很精彩。就是受了这个设定的影响。
可是。主角的优势实在太大了。
哪怕主创对梅长苏的复仇做了限定。限制他只能权斗。他也能轻松碾死对手。
为了让权斗过程看起来很紧张刺激。体现梅长苏超人的智力。
于是。主创就不得不“套娃”。再一次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这就好比武打片中的一挑十场景。
明明十个反派一起上。可以捶死主角。但为了让武打好看。导演只能让十个反派。一个一个的上。分别找主角单挑。
虽然最终主角可能也会被反派打趴。
但这个车轮战的过程。其实不符合逻辑。
正常人谁会这么干?不怕有人反水?
正常的社会。是一个复杂混沌的系统。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你在计划中间每多设置一个环节。就要多一个参与者。就会多一层风险。
中间的环节多了。即便最聪明的精英设计的计划。也存在阴沟里翻船的可能。
这就好比你设了一个连环计。想通过刺激王二杀张三。以离间李四五和王五的关系。从而削弱赵六的势力。
这个连环计。看似很很巧妙。如果成功。你能一石五鸟。赢疯了。
可现实是。王二、张三、李四、王五。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人不按套路出牌。不配合。你的连环计就失效了。
因此。现实中的权谋。没人敢套娃。
在没把握取胜的情况下。现实中都是先制定一个大方向。然后见招拆招。
在有把握的情况下。都是直接平推。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成功率。
然而即便是如此简单。历史上的权谋者。也是屡有翻车的情况。
比如唐朝的甘露寺之变。
唐文宗不甘被宦官控制。与大臣李训、郑注策等人招募刀斧手。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当场斩杀。
就这么简单的计划。也没人告密。结果计划却失败了。
为什么失败?
细节。由于遮挡刀斧手的帐幔没压住。被仇士良发现端倪。仇士良第一时间往外跑。劫持了唐文宗。计划由此失败。
事后。除唐文宗外。所有组织者。全部被宦官反杀。
真实的权斗。一点也不好玩。一个小小失误就会人头落地。满盘皆输。谁敢像小说主角那样“浪里个浪”?
可能有人会说。《琅琊榜》里梅长苏并没有开挂。而是苦心积虑算计十年后才收网。我们只是看到了他收网的时候。
但这么说。也有问题。因为以优秀权谋剧的标准。54集的《琅琊榜》。应该拿出至少40集写梅长苏是怎么缔造无所不能的江左盟。写他怎么获得那些资源。然后只用14集写他回京城报仇。扶立新君的内容。
不是说优秀权谋剧。就一定要内容沉重。压的所有人喘不过气。不能有爽文的情节。
而是旗鼓相当的斗智斗勇与最后开挂强势碾压的部分。一定要有合理内容分配。
只有旗鼓相当的斗智斗勇占大头。才称得上是权谋剧。开挂的部分占大头。那就是标准爽文节奏。谈不上是优秀权谋剧了。
其他观点:
谢邀。非常幼稚。就像小孩子过家家。而且编剧一点历史常识没有。
《琅琊榜》典型的网剧特征。不要看是谁主演的。因为喜欢男主角。就爱屋及乌。
男主出场之后。自己是天下第一大帮帮主。帮内小弟都是高手。身边的保镖是天下第一。形影不离。忠心耿耿。好朋友是江湖百晓生。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女朋友是南天王。手握数十万大军。以前的小弟是禁军统领。掌握皇宫和都城的军队。发小兼表弟是皇子。长期拥军。手握边关数十万大军。
这配置。不是网络小说的套路嘛?
这配置。还需要权谋?起兵造反都够了啊。
而且。剧情太过一边倒了。基本上梅长苏这边碾压对手。对手毫无招架之力。
但是。看过历史权谋的人。实在找不出里面有什么权谋思路的。连《雍正王朝》十分之一都不够。
这是权谋剧嘛?不是。架空历史剧、偶像剧、复仇剧而已。唯独不是权谋剧。
而且。编剧没常识。梅长苏拉拢哪些人?六部尚书。我也是醉了。六部尚书掌权。那是明清时候的事了。在南北朝。他们不过是丞相府下面的官而已。不是他们多小。而是不入流好吧?
魏晋南北朝。你要拉拢起码也是侍中、尚书令、中书令、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之类的吧?六部尚书什么鬼?
一二品不拉拢。拉拢四五品?
整个剧里。权谋玩得最好的。当属梁帝了。但是梁帝玩权谋玩成了反派。
开挂梅长苏。传说权谋玩得好。其实弱鸡。玩权谋玩成了正派?
其他观点:
《琅琊榜》的权力斗争。让我想起古龙在《流星蝴蝶剑》里的一句话:如果我有了把握再去找他比武。那么不是比武。是屠杀。是的。琅琊榜里的权斗就是这样的:不是权斗。而是围歼——我们就是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六部尚书、太子、誉王、谢玉他们一个个倒下。毫无还手之力。最终。梅长苏合围老皇帝一个人。你刚看了开头。几乎就知道了结局:——这个不叫权斗。顶多叫理想。是的:琅琊榜很好看。但无论是原著和电视剧。都超级理想化。
特别是。如果你选择的背景板是:
1、《大明王朝1566》;
2、《龙年档案》;
3、《沧浪之水》。
你就明白我所言不虚了——
壹、《大明王朝》权斗KO《琅琊榜》
看了《大明王朝1566》、《龙年档案》和《沧浪之水》。你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人生。什么叫权斗?
第一个《大明王朝1566》。是顶级层面的权斗。也是从皇帝到重臣、党争博弈。格局与琅琊榜在某种程度上可谓高度相似。跟《琅琊榜》对比起来最鲜明。
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大明王朝1566中。人物的性格是相当复杂的。很多人物你很难说他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
你能说沈大财主一定是个奸商么?你能说杨金水就是个死太监么?放水淹城的杭州知府马宁远就一定十恶不赦么?甚至权相严嵩。就一定比清流代表徐阶更坏么?
相比之下。《琅琊榜》里的反面人物是否面目太鲜明了?
誉王一看就不是好人;谢玉一上来就让大家知道是个不折不扣的坏蛋;就悬镜司的老夏还伪装了几集……
其中。最值得批评的是。琅琊榜中的各个部门。在梅长苏的策划下。一个个像是多米罗骨牌那样轻松倒下。见证了梅长苏的牛掰PLUS:
因为靖王阵营实力是如此压倒性的存在:
大内总管蒙挚、一方诸侯霓凰郡主、皇帝的姐姐莅阳长公主、后来最得宠的静妃……
都是一边倒。都是梅长苏旧日的亲人故友。愿倾心相助。
世家子弟言豫津、萧景睿、悬镜司实力派夏冬、国舅爷言阙、皇帝最信任的小老弟纪王、皇宫大总管高湛。也都立场鲜明。随时可以出手相助。
反观太子党和誉王党。有上得了台面的助力吗?除了谢玉和夏江。得宠的一阵的誉王他妈。就是一帮饭桶级别的各部尚书——这种阵容配置怎么斗?
而《大明王朝》里权斗。却是一波三折:
固然有清流与严党斗争。也有宫里司礼监与前二者的斗争。甚至。严党内部:严世蕃和胡宗宪的斗争;包括司礼监内部斗争也很精彩:吕芳、陈洪、黄锦、杨金水。哪个是你一眼能看透的呢——
单单是清流一派与严党的斗争。都是那么错综复杂、扣人心弦:
1、严党里竟然有胡宗宪这样的国家栋梁。你相信么?严嵩未必是个多大的奸臣;2、嘉靖皇帝倒严党而不倒严嵩。足见大明王朝权斗的复杂性。3、严世蕃并不喜欢严嵩的第一门生胡宗宪;而严嵩对严世蕃的很多作为也未必知道或认可……
《大明王朝1566》上下册洋洋90万字。不如四册琅琊榜篇幅长。但值得回味的地方很多。甚至很多网友都直言很多细节没看懂。
《琅琊榜》哪个地方到了你看不懂的地步了?
贰、《龙年档案》权斗PK《琅琊榜》
第二个。《龙年档案》。在豆瓣同类题材评分高居TOP10榜首。好评度甚至超过了《人民的名义》。
《龙年档案》讲的主要是中层干部的权斗。基本局限于一个地级市的级别范围内。
却也是一个人跟一群人战斗。男主天州市市长罗成。跟梅长苏的处境极为相似。也可以和《琅琊榜》对比起来看。
就像梅长苏有很多得力助手一样。作为主角。罗成市长也有几个跟班:市府的办公室主任洪平安、省报的记者叶眉、电视台的副总编辑王庆、主持人刘小妹。
但这些人。都不是些什么关键人物。甚至连启用他的省委书记夏继成都未必站在他这一边——
罗成简直毫无主角光环可言:天州市常委会只要一开会表决。罗成基本就要面对1比9的投票结果:权斗残酷如斯。也真实如斯。
个中。只有省报记者叶眉算是起了一点稍微关键的作用。即私下调查匿名信。发现来自龙福海儿子龙少伟的公司打印机。如此。也只是让之前一直隔岸观火的公安局长关云山有所触动……
当然。随着罗成的工作推进。原定为罗成的竞争对手。常务副市长的贾尚文终于越来越支持罗成了。
但最终。罗成在与龙福海的斗争中胜出。几乎凭的是一路好运:
还记得第一次:针对罗成提议罢免万汉山的县委书记。常委会投票是一边倒。罗成只有提出辞职。置于死地而后生。龙福海才算是勉强搞了个对万汉山的停职检查作为敷衍。幸好没两天。万汉山家巨额现金被盗。拔出萝卜带出泥。才算扳倒了此人。
再后来。常委会又针对罗成提议关闭天洲煤矿附近的大小煤矿。重新规划黑三角开发区投票。又几乎是一边倒。尽管有两个人表态困难。内心倾向罗成。但表决的结果。依然是全票通过(第一次。罗成因病未参加会议。算是弃权;第二次为此再投票表决。还是一边倒)。
然而。就在会上。罗成准备退出常委会时。天洲煤矿暴雷了:透水封了252个工人在井底……
这个重大事故挽救了罗成的政治生涯。
可以说。赋闲十年后。罗成第二次市长之路。依然一直走得非常艰难……
但。这才显得龙年档案的权斗非常真实可信。
就像叶眉说的。他就像是堂吉诃德一个人挑战大风车。
罗成也不像梅长苏那样。那么多美女扑上来。哭着喊着要做他的粉丝——到了最后。当初立场鲜明支持他的叶眉回到省城。却避开了马上来省城开会的罗成出国了。没有给他一个感情上的明确交代。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处在权力斗争漩涡中的罗成。注定要一个人继续孤独地走下去。罗成叶眉的感情无疾而终。却也让这部作品更加显得从容大气、成熟可信——
(当然。同名电视剧为了收视率和煽情。将叶眉改成了牺牲在矿井之下。这个我是不大认可的:没有原著来得真实。)
相比之下。《琅琊榜》里的感情线。比如霓凰郡主对梅长苏的感情。还有宫羽对盟主的倾倒。那么单纯美好。简直就是过家家了。
(——当然。对这种十年不变的忠贞情谊。我个人是非常欣赏的。也是非常向往的。虽然觉得不够真实。所以。即使从这个角度看。琅琊榜也更像是爽文。)
叁、《沧浪之水》对《琅琊榜》的启示
第三个。《沧浪之水》。是一个小人物在一个省级机关的逆袭成长之路。极为艰难。也非常偶然(好运)——
如果不是他的老婆是护士出身。有董一针的特长。又赶上厅长的孙女生病住院。估计男主角池大为这辈子也就挂了。
即便如此。此后也是艰难爬坡、升级打怪的。
我们可以和《琅琊榜》对比起来看:
相比之下。梅长苏白手起家。建立一个呼风唤雨的江左盟就那么容易么?他到底是靠什么建立起这样一个比金庸江湖里丐帮还牛掰的组织。无论原著还是电视剧。都毫无体现。不能不说这是个莫大的遗憾:
正常的逻辑。不应该是梅长苏用7成的精力与时间打造江左盟。打好基础了。然后用3成的时间去为赤焰军当年冤案平反么?
——另外。《琅琊榜》电视很好看。但原著有点看不下去的感觉:这是少游的电视剧本胜过原著的案例。为何会这样?值得我们思考。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364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权谋,大明,王朝,都是,金水,龙年,主角,是个,皇帝,对手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觉得《琅琊榜》的权斗很幼稚?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因为主角全程都在开挂。一路顺风顺水碾压了所有对手。观众看不到“失控感”。自然会有权斗很幼稚的印象。现如今所有以权谋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