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如何从一个蛮夷小邦,逐步发展成威震欧亚的超级大国?
原创

俄罗斯如何从一个蛮夷小邦,逐步发展成威震欧亚的超级大国?

好文

热门回答:

在近现代历史中。有一个军事实力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国际地位突出的国家—俄罗斯。从沙皇时代的俄国。到超级强国的苏联。再到如今的俄罗斯联邦。俄罗斯一直在国际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每一次兴衰起伏、每一次举手投足、每一个政策走向都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走向。乃至全人类的文明发展。

然而。这样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国。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落。建国始于1721年。历史并不悠久。中世纪以前。俄罗斯人一直默默无闻的在东欧平原上生活。

随着中世纪落下帷幕。近代大门打开。1721年彼得一世被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并建立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开始不断侵越扩张。吞并欧亚多个国家。于18世纪中后期(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一举成为欧洲强国。全盛时期开拓的疆土达到两千万平方千米。东起阿拉斯加。西达波罗的海。南起黑河南部。北达北冰洋。成为震古烁今的全球第一领土大国。

俄罗斯为何异军突起?云石君在《地缘政治68:俄罗斯为什么要搞死土耳其》一文中曾有过简单的描述。

俄罗斯地处欧洲东部。属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靠近北冰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但在中世纪以前。人类科学文化发展水平还无法对这种寒冷地带进行开发利用。

到了中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虽尚未开启。但此时的欧洲农耕文明已经有了千年的积累。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大大提高。初步具备了在寒冷地区从事农业种植的能力。

即使具备了农业开发的能力。也难一方独霸。东欧以平原为主。自北向南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带。而草原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的势力范围。自冷兵器时代起。游牧骑兵所向披靡。军事上可谓独霸。

关于这一点。可以通过中国历史得以证实。古代中国可谓是全球最强的农耕文明国家。面对边境游牧民族的骚扰。往往要整合全国资源。动用全国力量去抵挡。有时候能勉强击退。过段时间游牧民族又会卷土重来;有时候也会兵败。强大的中国尚且如此。东欧小国更不足以抵挡。

在俄罗斯形成的早期。东欧平原的霸主是蒙古系金帐汗国。当时的俄罗斯只是一个以莫斯科公园为中心的俄罗斯系农耕小邦国家。如此。俄罗斯只能对蒙古俯首称臣。按时缴纳沉重的赋税。遭受欺辱。难有大作为。

随着热兵器时代的到来。枪支、火炮的出现消除了游牧骑兵的军事优势。随后。俄罗斯系莫斯科公园凭借其对热兵器的加持逐渐兴起。蒙古系金帐汗国依靠传统骑兵逐渐没落。最后。莫斯科公园一举消灭了金帐汗国。建立了农耕为主导的俄罗斯帝国。

然而。帝国兴起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就此崛起。

一是先天的自然条件阻碍。俄罗斯地处东欧平原。气候湿冷。本不适宜农业发展。农业产量不高。再加之人力劳动进行农业耕作。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无法与气候温和的东南欧相提并论。

二是地理位置偏远。俄罗斯地处的东欧远离地中海及大西洋贸易圈。通过商业积聚财富。增强国力的方法行不通。所以。近代的俄罗斯。在世界上也仅仅排名中列。无法与英、法、奥匈。乃至奥斯曼帝国等一流国家抗衡。要成为欧洲大国。绝无可能。

那么。俄罗斯是如何突破这层障碍的呢?南下。俄罗斯通过军事侵占北亚及部分中亚版图。增强自己实力。获得了与欧洲传统大国一争高下的本钱。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北亚和中亚的价值尤为凸显:

这种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自身开发潜力的提升: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机器的普及使得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在此背景下。原先因为技术原因无法开发利用的北亚、中亚板块可渐渐得到利用。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人类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在价值观方面。农耕时代。人类最大的追求就是获得食物。解决温饱;工业时代。人类对食物仅仅作为一种基础性需求。更多的欲望是获得更强的工业制造能力。更多的工艺品去换取财富。

然而。工业发展严重依赖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北亚、中亚具有丰富的上诉资源。再加上工业时代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的大幅便利。俄罗斯可以通过资源交换来做强自己的实力。

早在农耕时代。人类社会无法消除山脉、河流、海洋、荒漠等的阻隔。这种地域间的隔绝不仅阻断了彼此间的交流。也消除了相互间的冲突。

随着工业时代来临。科学技术进步。地域间的阻绝逐渐被消除。各个国家间的交流变得频繁。可随之而来的是利益冲突的加剧。

此时。北亚和中亚的地缘优势开始显现。该区域作为亚欧大陆的纽带。覆盖了亚欧大陆的整个北半部。仅管土地贫瘠。但区位优势明显。俄罗斯以此为基地。将经济链辐射至东亚、中亚等相对富庶地区。俄罗斯抓住欧洲工业革命的契机。率先完成转型。并利用这种先发优势压制亚洲等本土传统农耕国家。在从他们手中获取大量利益的同时。影响着国际政治格局。

综上所述。俄罗斯利用对占有的亚洲领土的区域优势。奠定了其大国崛起的基础。最后成为震慑全球的大国实力。

俄罗斯刚进入亚洲时。人类才刚刚走出中世纪。俄罗斯完成对亚洲领土吞并时。工业文明才刚刚起步。换言之。俄罗斯在农耕时代就完成了对亚洲领土的占有。而当时这些领土并没有任何价值。

基于这个原因。康熙才会慷慨在《尼布楚条约》中将北亚领土拱手送给俄罗斯。但是从大局出发。如果中国愿意对北亚进行投资规划。其战略优势要大于俄罗斯。

中国没有抓住机会。而俄罗斯在时代变革的前夕。看准了时代发展的方向。要知道。大航海时代的欧洲殖民统治的收益来自对金银矿藏的掠夺和种植业。然而北亚和中亚是不适合发展农业的。

由此看来。俄罗斯真的如此料事如神。高瞻远瞩吗?

答案是否定的。1867年。大航海时代过后三百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近百年。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即将拉开帷幕。在这个关键时期。俄罗斯却以720万美元的低价。将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

由此可以看出。一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夕。俄罗斯对工业革命的认识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对地缘政治的解读也是个菜鸟。所以俄罗斯并没有如此的高瞻远瞩。那又是俄罗斯会图谋北亚呢?

答案是当时俄罗斯地处的东欧平原的地缘潜力。不足以与中东和欧洲竞争。从国家竞争层面上来说。俄罗斯与欧洲列强的争霸过程中一直处于下风。想要提升国力。必然争夺欧洲板块是最好的选择。但自身实力无法与其他欧洲国家竞争。因而只有转移方向。向亚洲方向拓展—当时北亚开发难度大。收益极低(早期俄罗斯经营北亚的手段主要是把动物皮毛转运卖到欧洲)。但总是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

俄罗斯的这次东拓。在总的时间范围内。正好赶上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转型由欧洲开始兴起。亚洲相对滞后。俄罗斯就以桥梁的作用。将工业从欧洲带到了亚洲。充分利用着北亚的地缘位置优势。得到了巨大的利益。

这是历史的选择。很幸运。俄罗斯握住了这个时代的风向标。最终不经意的成就了自己的伟业。

在俄罗斯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唯一感到遗憾的就是中国。当时中国国力远在俄罗斯之上。却拱手送出与自己地缘关系更为紧密的北亚地区。这又是为何?

或许大多对历史相对了解的朋友会将罪名归于清朝政府。但事实上。中国退出对北亚的竞争与中国农耕时代的国家结构和地缘政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111——俄罗斯之第三节.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其他观点:

这要感谢拔都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苏梦北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23:59

    俄罗斯,欧洲,农耕,中亚,东欧,地缘,时代,北亚,亚洲,工业革命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23:59

    没想到大家都对俄罗斯如何从一个蛮夷小邦,逐步发展成威震欧亚的超级大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23:59

    在近现代历史中。有一个军事实力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国际地位突出的国家—俄罗斯。从沙皇时代的俄国。到超级强国的苏联。再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