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公元。又称西元。是西方基督世界按照传说中耶稣诞生那一年为开始的第一年(公元1年)。结合依照太阳运动规律为标准的玛雅、希腊等古历法。将一年分成4季、12月、365天——故此。又称作太阳历。\r
这个计算方法比中国传统以月亮变化为周期。将一年分为四季、十二个月、三百六十天。平闰年、加闰月等划分的旧历法(又叫太阴历)相对地更为科学客观。所以太阳历逐步取代了太阴历(以前亚洲地区普遍采用太阴历)成为世界主导的。重要的公用纪元历法(简称“公元”、“公历”由此而来)。\r
出于计算时间和记录历史等需要。学术界就将公元1年以前的部分叫做“公元前”(所以公元前年份和公元年份是相反的:公元前年份越往后数字越小。公元年份则越往后越大)。\r
按照历史记载。在中国。西汉平帝刘衍的元始元年干支纪年为辛酉年。在此之前即为公元前。
其他观点:
公元前
公元前(Before Christ(意为“基督前/主前”)。缩写B.C.)。即公元元年以前。
如:公元前197年。公元前8年等。
公元前xx年。也简称“前xx年”。
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
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
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
在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中。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为主的年份Anno Domini(A.D.)(拉丁)。
而在耶稣诞生之前。称为主前Before Christ(B.C.)。
但是现代学者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称用公元(Common era。缩写为C.E.)与公元前(Before the Common Era。缩写为 B.C.E.)的说法。
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
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
但是也并没有废除农历。现今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
外文名:Common Era(C.E.)(英);Anno Domini(A.D.)(拉丁)别称:基督纪年、西元、格里高利历创立者: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推广者:基督教最初来源:儒略历授予推行者:格里高利十三世
纪年法
公元是个纪年法。所谓的公元2014年就是从公元元年开始算起两千零一十四年。那公元前2017年的意思就是距公元前壹年以前两千零十七年,距离现在四千零三十二年。
需要注意的是。不存在公元前0年。也不存在公元0年。公元前1年之后的一年。就是公元壹年(即公元1年)。
虽然公元前的纪年是倒着数。后面的数目小于前面的数目。例如西汉成立的公元前202年晚于秦朝成立的公元前221年。但具体到每一年的月份。还是正着数。1月在前。12月在后。日期也如此。初一在前。十五在后。
来源
现行西历即格里历。又译国瑞历、儒略历、格列高利历、格里高利历。称西元。
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
“公元”产生于公元6世纪。
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几乎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教上。
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耶稣出生于古罗马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284年的说法。主张以耶稣出生之年作为起算点的纪年方法。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
公元532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
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于1912年开始在中国正式采用。取代传统使用的中国历法农历(即时宪历)。而中国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历。以黄帝纪年为元年。2019年是我国农历开元4717年。西历在中文中又称阳历、西历、新历。
虽然格里历改革是以宗教原因为出发点。但改革的重头贡献是给文明社会提供了一个准确又可靠的公务与民用的日历系统。
格里历改革虽然早在1582年就已制定。但还是经过了之后的几百年才被所有国家慢慢采用 – 德国在1700年开始正式采用。 而俄国一直到了红色革命后的1918年才从儒略历改到格里历。
算法
格里历与儒略历大致一样。但格里历特别规定。除非能被400整除。所有的世纪年(能被100整除)都不设闰日;如此。每四百年。格里历仅有97个闰年。比儒略历减少3个闰年。格里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接近平均回归年的365.242199074日。即约每3300年误差一日。也更接近春分点回归年的365.24237日。即约每8000年误差一日;而儒略历的历年为365.25日。约每128年就误差一日。到1582年时。儒略历的春分日(3月21日)与地球公转到春分点的实际时间已相差10天。因此。格里历开始实行时。将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为格里历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即有10天被删除。但原星期的周期保持不变。
狄奥尼修延续了亚历山大历。制作了一个称作“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年”(Anni Domini Nostri Jesu Christi )95年的数字表格。狄欧尼休发明始于532年的新95年表格的唯一理由是在他创制表格那年(525)距离西里尔表格结束还有6年。他没有说耶稣降生在其他历法中是哪一年。而只推算耶稣降生距今已525年。他没有意识到亚历山大历复活节日期每532年一次循环。即使他明显知道维多利亚历法的532年一循环。却只指出复活节95年后不会重复。他知道维多利亚复活节与亚历山大复活节的日期不同。因此他无疑假设了两种历法的循环无法吻合。另外。他显然没有意识到仅仅用19×4×7(19年循环×闰年的循环×每周天数)与亚历山大历532年循环吻合。否则他本该提到这个简单的事实。
通用
西元纪年在八世纪以后才被西欧基督教国家应用。即使教皇也一直是用在位期间为纪年记录文件的。到了十一至十四世纪的时候。西元的概念才普及。而西元成为世界主流也是欧洲殖民的结果。同时也传播了格里历。成为国际通行的纪年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法、纪年采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西元纪年。但仍然并用我国传统农历。这是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的。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采用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公用的纪年制度。即用西元为新中国的纪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项决议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西元”。
世界各国关于纪年的方法有很多。还有干支纪年法、道教历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天文纪年法、历史纪年法等。另外。还有佛教纪年、伊斯兰教纪年、犹太教纪年、日本纪年、希腊纪年等。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从黄帝纪年开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至今(2019)是中国传统历法开元4716年。
由于公元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所以大多数对公元纪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学家和世界上大多数权威天文机构。都明确支持21世纪始于2001年的说法。
数学
公元前2700年。古埃及人已取圆周率的pi=(4/3)^4≒3.1604。并在建造金字塔中利用勾股定理。
据中国战国时尸佼著《尸子》记载:“古者。陲(注:传说为黄帝或尧时人)为规、矩、准、绳。使天下仿焉”。这相当于在公元前2500年。已有“圆。方、平、直”等形的概念。
公元前21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人已有了乘法表。其中使用着六十进位制的算法。
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已有基于十进制的记数法。将乘法简化为加法的算术、分数计算法。并已有三角形及圆的面积、正方角锥体、锥台体积的度量法等。
中国殷代甲骨文卜辞记录已有十进制记数。最大数字是三万。
公元前约1950年。巴比伦人能解二个变数的一次和二次方程。已经知道“勾股定理”。
公元前6世纪。发展了初等几何学(古希腊泰勒斯)。
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宇宙的组织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体系。证明了勾股定理。发现了无理数。引起了所谓第一次数学危机。
公元前6世纪。印度人求出数学年谱√2=1.4142156。
公元前462年左右。意大利的埃利亚学派指出了在运动和变化中的各种矛盾。提出了飞矢不动等有关时间、空间和数的芝诺悖理(古希腊巴门尼德、芝诺等)。
公元前5世纪。研究了以直线及圆弧形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指出相似弓形的面积与其弦的平方成正比(古希腊丘斯的希波克拉底)。
公元前4世纪。把比例论推广到不可通约量上。发现了“穷竭法”(古希腊欧多克斯)。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学派用“原子法”计算面积和体积。一个线段、一个面积或一个体积被设想为由很多不可分的“原子”所组成。
公元前4世纪。建立了亚里士多德学派。对数学、动物学等进行了综合的研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等)。
公元前4世纪末。提出圆锥曲线。得到了三次方程式的最古老的解法(古希腊密内凯莫)。
公元前3世纪。《几何学原本》十三卷发表。把以前有的和他本人的发现系统化了。成为古希腊数学的代表作(古希腊欧几里得)。
公元前3世纪。研究了曲线图形和曲面体所围成的面积、体积;研究了抛物面、双曲面、椭圆面。讨论了圆柱、圆锥和半球之关系。还研究了螺线(古希腊阿基米德)。
公元前3世纪。筹算是当时中国的主要计算方法。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发表了八本《圆锥曲线学》。是一部最早的关于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的论著(古希腊阿波罗尼)。
约公元前1世纪。中国的《周髀算经》发表。其中阐述了“盖天说”和四分历法。使用分数算法和开方法等。
公元前1世纪。《大戴礼》记载。中国古代有象征吉祥的河图洛书纵横图。即为“九宫算”。这被认为是现代“组合数学’最古老的发现。
天文学
1.世界
英国公元前3100年。英国远古人建造的巨石阵可以精确了解太阳和月亮的12个方位。并观测和推算日月星辰在不同季节的起落。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600年建造了金字塔。部分用于观测太阳和其它天体。
公元前585年。发生第一次被预测的日全食(古希腊 泰勒斯) 。
公元前440年。发现月球的位相以19年为周期重复出现在阳历的同一日期(古希腊默冬)。
公元前5世纪。提出日月星辰绕地球作同心圆运动的主张(古希腊 欧多克斯)。
公元前5世纪。论证大地是球形的。认为晨星和昏星是同一颗金星。并提出银河是由许多恒星密集而成的(古希腊 巴门尼德、德谟克利特)。
公元前5世纪。提出月食的成因。并认为月球因反射太阳光而明亮(古希腊 阿那萨古腊)。
公元前350年左右。战国时代。编制了第一个星表。后称“甘石星表”(中国甘德、石申)。
公元前350年左右。战国时。已认识到日月食是天体之间的相互遮掩现象(中国 石申)。
公元前4世纪。《天论》一书发表。提出地球中心说(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4世纪。提出宇宙的原子旋动说。认为宇宙是在空虚的空间中。由无数个旋动着的、看不见的、不可分的原子组成(古希腊 德谟克利特)。
公元前3世纪。第一次用天文观测推算地球的大小(古希腊埃拉托色尼)。
公元前3世纪。第一次测算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距离的比例。太阳、月球和地球大小之比。又提出太阳是宇宙中心和地球绕太阳运转的主张(古希腊亚里斯塔克)。
公元前2世纪。西汉《史记》中《天官书》一篇是最早详细记载天象的著作(中国司马迁等)。
公元前2世纪。编制了第一个太阳与月亮的运行表和西方第一个星表;发现岁差。划分恒星的亮度为六个星等(古希腊希帕克)。
公元前2世纪。中国汉朝采用农事二十四节气。
公元前134年。中国汉朝《汉书·天文志》有新星的第一次详细记载。
公元前104年。汉朝编造了《太初历》。载有节气、朔望、月食及五星的精确会合周期。这是中国历法的第一次大改革。但精度较差(中国落下闳、邓平等)。
公元前1世纪。西汉发明浑仪。用以测量天体的赤道坐标(中国 落下闳)。
公元前46年。罗马颁行儒略历(旧历)。
2.中国
中国《书经》有世界最早(公元前2137年)的日食记录。
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测定木星绕天一周的周期为12年。
公元前14世纪。中国殷朝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中已有日食和月食的常规记录。以及世界上最古的日珥记事。
据《汉书·五行志》记载。公元前28年。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公元前12世纪。中国殷末周初采用二十八宿划分天区。
公元前11世纪。传说中国周朝建立测景台。最早测定黄赤交角。
中国《诗经·小雅》上有世界最早(公元前776年)的可靠的日食记事。
自公元前722年起。直至清末。中国用干支记日。从未间断。这是世界上最长久的记日法。
公元前约700年。中国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上已有彗星观察的记载。
公元前7世纪。中国用土圭测定冬至和夏至。划分四季。
公元前687年。中国有天琴座流星群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这个彗星即后来得名的哈雷彗星。
公元前6世纪。中国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其他观点:
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时间和纪年的统一曾是古代历史学中的一个重大难题。A.D.和B.C.的纪年方式。可能是基督教普世史学给现代文明留下的一个痕迹。
Ernst Breisach说。8世纪的英国主教、《英吉利教会史》的作者比德为A.D.(Anno Domini)纪年方式的确立作出了很大贡献。他著有两部重要的年代学著作:《论时间》(On Time)和《论时间的推算》(On the Reckoning of Time)。促进了当时基督教史学在纪年方式和具体日期上的统一(如复活节的统一。但这个问题太复杂)。不过。有人认为。最早使用A.D.的是6世纪初的狄奥尼修斯·艾克西古斯(Dionysius Exiguus)。可参阅维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no_Domini
比德也曾使用B.C.。即耶稣诞生之前作为纪年方法。但这种纪年法直到15世纪才开始流行;当时对耶稣诞生之前的年代。仍然采用罗马纪年法等其他方法。到1650年。B.C.纪年体系在西方几乎得到了普遍的运用。这种纪年法把年代的计算与基督教的历史框架结合在一起。因而新教徒也觉得可以接受。
古代其他的纪年方法五花八门。在古希腊。有根据执政官的名字来纪年的。因而这个执政官被称作名年执政官;希腊世界比较通用的有奥林匹亚纪年法。即第几届奥林匹克竞赛会第几年;另外还有根据神职人员来纪年的。纪年的多样性。也是希腊世界缺乏统一性的一个标志。看看俢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在纪年方面是多么的费劲:
第14年。收复优波亚后缔结的三十年和约还没有破裂。在第15年。也就是阿尔戈斯的克里西斯担任女祭司的第48年。在斯巴达的泽尼希亚斯担任监察官的那一年。即雅典的执政官皮托多鲁斯的执政任期还有四个月。波提狄亚战役后第10个月。正值初春。一支底比斯的军队。约300余人。大约在头更的时候。进入普拉提亚。一个与雅典结盟的波奥提亚的城镇。
亚历山大死后的塞琉古在近东建立了一个王国。塞琉古给他的王国颁布了一部统一的新历法。该历法的起始点为公元前312年他征服巴比伦之时。但这部历法的起始日期太近。因而对历史学者而言。它解决不了多少问题。但它为该地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年代基准。很多犹太人也按塞琉古纪元来纪年。一直到公元11世纪;叙利亚的基督徒则仍然采用这种纪年法。公元前3世纪后期。巴比伦的祭司贝罗苏斯在《巴比伦史》中提出了另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时间标准。他以沙罗周期(Saros period)为基本单位。它表示的是太阳、地球和月亮两次处于某一特定星座位置所间隔的时间。共计6585又1/3天。当《巴比伦史》湮没后。沙罗周期也不为人知了。
与宗教相关的另一种纪年法是“创世以来”。犹太人曾一度(但不知道究竟在何时)尝试以创世纪作为他们的起始点。这些纪年数字后来被标为A.M.:自创世以来多少年(anno ab origine mundi)。基督教也有这样的尝试。但一些人的推算的时间相差很大。比德推算从创世到耶稣降生共为3952年。阿菲利加努斯为5500年。尤西比乌和哲罗姆是5198/99年。
关于早期的罗马人。我们只知道。卡比托林神庙(密涅瓦神的空间)中神像室的墙上敲钉子的痕迹。这可能是一种纪年方法。此外还有一种根据国王加冕(rex sacrorum)之年来纪年的方法。但罗马后来更为人知的是“建城以来”(ab urbe condita。即公元前755年)的纪年方法。
在中世纪早期。文献之中各种纪年法混用。如执政官年表、建城以来、帝国年份、西班牙和法兰克国王为标记的纪年等。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778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公元前,纪年,古希腊,格里,世纪,中国,历法,公元,儒略历,西元
没想到大家都对公元前纪年到哪一年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公元。又称西元。是西方基督世界按照传说中耶稣诞生那一年为开始的第一年(公元1年)。结合依照太阳运动规律为标准的玛雅、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