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我是不赞同分拆上市的。并认为是上市母公司的利空。
母公司产业众多。资产良莠不齐。能够分拆上市的一定是母公司旗下游资的子公司或者是孙公司。毕竟上市需要符合IPO条件。到主板上市 是有利润要求的。到科创板上市也是有市值和技术含量要求的。尤其是需要有核心技术。同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就是生物科技。智能技术、芯片半导体、软件信息等高科技行业。
分拆上市短期看。可以快速做大市值。会得到市场资金的短线炒作。但是长期看。分拆出去的优质资产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造。需要引进战略投资者。还需要发行股份。母公司持股比例会被稀释。对新公司的控制权淡化。等于是母公司从上市公司中得到的利益被稀释。
或许有人会说。分拆以后可以利用募集资金做大。但是只要是优质项目。未必需要进行股权融资。可以通过母公司注资或者是债权融资。也可以对募投项目进行建设。好项目何愁缺少资金投资。上市公司本身就具有融资的便利。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或者是可转债的方式融资。也可以发行优先股融资。
分拆上市等于是把好公司的股权卖给人家。谈不上是母公司的利好。但如果是从大股东利益出发。分拆上市可以快速做大市值。然后进行股份减持。这是一个捷径。因此很多大股东纷纷希望分拆上市。
如果是上市公司高管持有分拆项目股份。也会十分热心。一旦上市。就可以实现一夜暴富。股权增值立竿见影。限售期一满就可以选择减持。
其他观点:
去年8月份开始很多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准备分拆上市。去年短期还掀起了一波关于分拆上市预期的炒作。很多投资者并不知道分拆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于一家存在分拆预期上市公司是利好还是利空。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下何为分拆上市。分拆上市后对于上市公司有何影响。
分拆上市的定义和条件
已经上市的公司我们把其称为母公司。很多上市公司存在子公司或者经营业务较广。上市公司的把部分业务或者子公司独立出来后。在进行IPO在境内上市。这类行为我们称为分拆上市。之前存在很多分拆上市的案例。比如已经在A股上市的公司。把子公司或者业务分拆后再境外或者香港上市的情况。比如平安集团把平安好医生分拆后再香港上市。但本身母公司在境内上市。国家并不允许子公司或者独立出来的业务在境内再次上市。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很多大型公司的业务的拓展后。存在群强烈分拆上市的预期。随后国家发布的相关政策:
2019年8月23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简称《若干规定》)并公开征求意见。《若干规定》明确了A股境内分拆上市的标准和流程。
但是也不是所有母公司上市后。对应的子公司或者独立出来的业务都能够借政策利好分拆上市。必须满足证监会规定的一系列条件:
第一。母公司必须在A股上市时间在3年以上。这主要防止很多刚上市的公司再次借政策让子公司上市短期大规模圈钱的现象。
第二。母公司的上市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不得低于6亿元。主要是对母公司的财务指标有着硬性的要求。就是防止母公司原本业绩一般。把盈利较好的子公司分拆上市进行融资。会大大损坏原来母公司的中小投资者。如果母公司盈利能力较好。大部分子公司业绩也不会很差。
第三。分拆后的子公司或者独立出来的业务。在母公司的资产负责表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不能超过母公司的净利润的50%以上。净资产不得超过30%。只有防止母公司想通过分拆政策二次上市融资。放弃母公司。让其成为一个壳。后期卖壳。大规模圈钱。
第四。母公司的资产和资金不得被大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占有。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36个月没没有收到行政处罚并且不能被交易所公开谴责过。母公司最近一年财报没有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的意见的情况。该点要求主要防止后期分拆上市的公司存在关联交易的可能性。
第五。如果最近母公司是三年内通过发行股份或其他募集资金的情况进行投资的资产或者业务。并且三年内通过重组购买的资产或者业务。这些业务和子公司是不能分拆上市的。主要防止很多上市公司恶意收购等情况。去完成分拆上市融资的情况。
第六。母公司及拟分拆所属子公司董事、管管及其关联人员持有所属子公司的股份。不得超过所属子公司分拆上市前总股本的 10%。该点主要防止很董监高利用分拆上市政策进行融资。防止后期高位减持套现的情况。
第七。本次分拆上市。主要是帮助很多大型的集团性企业能够把公司业绩做大做强。并且突出分拆的子公司或者业务的独立性。所以母公司和子公司不能存在行业竞争的情况。资产。财务。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必须相互独立。有利于分拆后的子公司的能够发展的更好。
之前我们在研究科创板上市的公司的时候。或者新股准备IPO上市的公司 。大家比较喜欢去寻找对应的影子股。跟本次分拆上市的公司存在很大的差别。大家一定要进行区别。之前所谓影子的只是已经上市的公司参股刚上市的公司。或者简单来说持有新上市公司的股份而已。这些新上市的公司并不是其完全控股。或者不是新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而此次分拆上市。母公司可以拥有分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比如准备在科创板上市的特宝生物。实际控制权在通化东宝手中。但为了保证符合政策让特宝生物改制。失去了特保生物的控制权。具体参考下图特宝生物的股东情况:
分拆后对于母公司的影响
分拆上市后对于母公司而言肯定是构成利好。主要存在一些几个方面:
第一。子公司或者业务独立出来后重新再境内上市后。目前公司会获得高额的收益。我们都知道新股上市后。股票会出现连续上涨的情况。所以母公司获得了更高股权的估值溢价。这部分收益能够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让母公司的业绩为好。有利于母公司的股价的上涨。
第二。分拆出的子公司或者业务独立完成上市。上市后能够获得大量的融资。 相当于短期能够获得大量的现金资产。一旦公司获得融资后。能够进行后期的一系列的业务研发或者扩展。有利于公司的创新和发展。如果分析子公司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好。母公司持有大量分拆公司的股份。可以获得大量的现金分红。
第三。母公司把子公司分拆或者业务独立出来后。可以让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各自独立发展。子公司的自主决策能力提高。各种约束力降低。并且母公司可以把时间精力放在自己的主营业务上。
第四。由于母公司和子公司在管理人员和财务的必须独立。这有利于给子公司创造出更高管理岗位。有利于人才的提拔和聘用。提高员工内部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发展。
第五。即使很多母公司的分拆后子公司或者业务还未上市。但是目前政策扶持和支持。短期会获得大量天投和创投的入驻。特别是一些分拆的子公司业绩较好。上市的概率较大。大量的VC/PE的入驻后。母公司在没上市之前就能够获得大量的资金。大大提升的了目前的现金流。可以改善母公司经营状况。
虽然对于母公司而言基本属于利好。但是我们投资者平时投资过程中。要防止很多上市公司借概念题材炒作。上市公司虚假披露的情况。
总结: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很多上市公司的逐步做强做大的情况。为了提高公司的营运能力。突出子公司或者部分业务的优质性。让其再次快速发展。管理层允许原本已经在境内上市的公司。子公司或者业务分拆后再次在境内完成上市。对母公司还是子公司都构成利好。
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其他观点:
题主好。
正常情况下是对企业来说是利好的。可以增加融资渠道。做大做强。
对投资人来说可能享受溢价的“红利”。
不过今天用视频给题主举个例子吧。利好也会变利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799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分拆,母公司,子公司,上市公司,公司,业务,融资,利好,情况,独立
没想到大家都对分拆上市是利空还是利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我是不赞同分拆上市的。并认为是上市母公司的利空。母公司产业众多。资产良莠不齐。能够分拆上市的一定是母公司旗下游资的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