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说一个很简单但却非常厉害的例子。
这个实验发生在公元前两百多年。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埃及一个名叫阿斯瓦小镇上的大叔。名叫埃拉托色尼。
埃拉大叔灵机一动。我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个做个有意思的实验呢?
说做就做。这一年的夏至正午。大叔来到了赛印城(今阿斯旺)。找了一座高塔。然后测量了这座高塔的影子的长度。
第二年的夏至正午。大叔又来到一座叫亚历山大里亚的城市。这座城市位于赛印城正北。在一条子午线(经线)上。两地相聚5000希腊里。
然后。找到一座一样高度的塔。然后又测量了它的影子。根据两者影子长短的差距。大叔得出了两地太阳照射过来。太阳光线与塔的夹角两地差距为7度。
按照大叔的脑洞。太阳光是平行的。塔与阳光形成的夹角。等于他所走过的两座城市之间的夹角(7度)。假设地球是个大球。那这意味着自己走过的路程。相当于绕着地球走了7/360。
既然两地之间的距离有了。那么很轻松就能计算出地球的周长了。
周长=两地距离÷(7/360)。就是地球的腰围了。
就这么简单?!嗯。就这么简单!我咋就没想到呢?!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计算出地球的周长。比实际值只差了5%。要知道这是公元前两百多年!只用一把尺子。大叔竟然给地球量好了腰围!
大叔计算完成之后。啥荣耀都没有。就单纯“哦”一下。整个心知肚明就完事了。
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这位史前大叔竟然是这么厉害!
科学可以很有趣。欢迎关注本姑娘!
其他观点:
我要说的是比萨斜塔实验。当时年纪25岁的伽利略为了验证自己的设想以及验证自己对于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质疑。他走上了高约55米的比萨斜塔。准备进行一次抛物实验。周围站着的都是围观的群众。准备目睹奇迹。
在此实验之前。人们都认同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即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反之。则慢。这个观点影响了之后两千多年。直到伽利略这里。
伽利略认为。如果一个较重的物体为8。较轻的那一个为4。把它们绑在一起。重为4的物体应该会拖慢8的下落速度。那么下落的速度就应该介于4-8之间。但是。它们的总重是12。按道理说速度应该是大于8的。由此。伽利略认为下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无关。
伽利略找来两个铁球。一个很重。一个很轻。将它们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至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影响后世2千年的观点。
同时。这个实验也被传为佳话。是实验科学一次生动形象的例证。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350年后。阿波罗宇航员登月时在月球上也进行了一次类似的有趣的实验。宇航员左手拿着锤子。右手拿着羽毛。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实验场所。从图中看。两个质量差距很大的物体。在月球上同时落地。再一次证明了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
从伽利略这里开创了实验科学的序幕。
个人浅见。欢迎评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其他观点:
加理夫人。通过实验发现铀。从此世界发展恐怖时代。原子弹。氢弹给人类命运带来威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830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伽利略,大叔,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两地,铁球,速度,夹角,周长
没想到大家都对科学史上有哪些重要的实验?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说一个很简单但却非常厉害的例子。这个实验发生在公元前两百多年。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埃及一个名叫阿斯瓦小镇上的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