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五号发射成功后,中国航天处于世界什么水平?
原创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后,中国航天处于世界什么水平?

好文

热门回答:



对于长征-5号运载火箭来说。不管是1078吨最大起飞推力。还是25吨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在全球现役运载火箭中。都已经超过了俄罗斯现役最强的“质子-M”和日本现役最强的H-IIB运载火箭。仅次于美国现役的“重型猎鹰”和“德尔塔-4”重型运载火箭。可以排到现役全球第3的位置。



总的来说。我们的长征-5号运载火箭能达到现役第三、历史前六这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了。毕竟在他国载人登月成功的第二年我们才发射第一颗卫星。差距在一步步缩小。如果真的要在航天领域消除与最高水平的差距。可能要等到长征-9号超重型运载火箭的出现了!

其他观点:

先说结论:中国目前运载火箭技术已经达到第二梯队。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与日本、欧洲相当。与欧日各有优势。差距较小。前段时间送“天问一号”去火星的长5遥三火箭是中国运载能力最强火箭。可以说代表了中国目前运载火箭技术的最高水平。我们用数据来看一下这款火箭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下面一张图是全球现役大型运载火箭性能对比图。

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在现役重型火箭里。长5在低轨道的运载极限为25吨。在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约14吨。这两个数据排在了全球第4位。仅次于美国的两款猎鹰重型火箭和美国的三角洲4号重型火箭。

美国猎鹰重型火箭的近地轨道载荷达到了63.8吨。远高于长5的25吨。在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约26.7吨。同样是长5的近2倍。

此外。长5在3次发射活动中的成功率为67%。而美国前3款火箭的成功率分别达到了100%。100%和90%。可见长5的可靠性方面稍有不足。

所以。长5与美国的技术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中国的航天水平与美国也存在很大差距。这点需要承认。

运载火箭水平: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中国>印度

我们承认与美国的差距之后。那么与俄罗斯、欧洲、日本相比水平如何呢?

中国与欧日在运载火箭技术上各有优劣。暂时与欧日处于同一梯队。但在整个航天水平上。中国绝对是比欧洲、日本好不少的。

咱先说运载火箭方面。日本的火箭技术水平在上个世纪综合能力是不如中国的。我们从2000年前的发射数据就能很明显的感受到日本在航天方面的不进取。

但是。自从日本引入了美国的雷神-德尔塔火箭之后。在该款火箭上做了很多改进。使得日本火箭技术账面上的数据比中国好看了一些。所以这两年从很多方面来看日本的技术比中国高了。尤其是燃料和燃料发动机循环方式以及机械设计方面都比中国好得多。

但是。这两年美国感受到了日本技术突进的压力。开始限制部分技术的授权。日本获取美国技术的难度也越来越高。研发的速度明显减慢。所以究竟说日本的自主火箭设计能力有多强。这个真不好说。

相比于日本。欧洲在上个世纪开始就一直是航天火箭发展的第一梯队。除了能够获得美国的一部分技术以外。欧洲优秀的航天技术基础使得它完全可以和中国并列。你说中国的火箭远好于欧洲。我是不信。

所以。中国的运载火箭技术虽然落后于美国。但与俄罗斯、日本和欧洲相比并不落后。技术水平大致相当。但我们的自主设计能力更强。

综合航天水平:美国>俄罗斯>中国>欧洲>日本>印度

我们前文说了。虽然运载火箭方面中国、日本、欧洲水平相当。同属于第二梯队。但在航天综合水平上。中国则优秀的多。

中国各种类型的卫星的研制。尤其是在实践卫星和北斗卫星、登月无人探测器、载人航天、火星探测器等重量级标志性的成就方面。中国的进度已经完全超越了日本。大部分超越了欧洲。

至于日本为什么落后中国?

是因为日本不能够单独的进行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也不能像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一样单独进行全球定位系统的建设。对于这些大航天工程。日本更多的是选择融入美国的系统。包括一些火箭技术和资源卫星与美国的深度合作。

日本为什么要选择合作。而非自主研发?

这是因为航天领域是个烧钱的无底洞。而日本经济虽然还行。但并非中美两个大国一样可以持续增长。日本这几十年的经济萎靡不振。在航天领域的投入。要远比中欧小得多。就比如说日本没有能力发展大航天工程。从而转向深空探测。如小行星。金星探测等。

那欧洲呢?

欧洲相对来说。比日本好一些。其体量和整合能力比日本大得多。但欧洲也都是一直在吃老本。

俄罗斯呢?

上图为俄罗斯安加拉A5火箭。

俄罗斯情况比较特殊。俄罗斯的经济更差。大约和广东省的GDP相当。但由于前苏联的底子在。航天技术仍然非常优秀。且在航天发射数量都达到了全球前三位。这样的经济下能达到如此高的航天成就说明了俄罗斯真的是人才辈出!

不过。俄罗斯未来几十年的水平会怎么样?

估计由于经济原因。会慢慢的从第一梯队掉落。这种掉落趋势已经显现。且此后二三十年内是很难有所改观。

长征5号并非中国技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那么。长征5号会是中国火箭技术的顶峰吗?这不见得。

因为长5的设计目标就是完成像发射国际空间站、嫦娥5号、火星探测器等载荷。满足中国航天在未来10年的需求即可。对于中国未来10年航天的发展来说已经是够用了。

长征5号虽然与美国猎鹰相比并不完美。但它可以出色的完成上述任务就可以了。同样是拉货。能拉的动就可以。没必要把运载能力设计的太高。毕竟这种火箭都是一次性发射完就报废了。大马拉小车的成本浪费太大。

此外。长征5号并非中国航天的目标火箭。25吨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虽然能够对付大部分的空间任务。但要想在深空任务中有所突破。就要更大运载能力的火箭。

比如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40吨的长征九号。预计在2028年至2030年首飞。与土星五号相媲美。

下图是人类史上最强火箭——土星5号。美国在1960年代研发成功。能够将120吨的货物送到近地轨道。

如果长征九号出现。那么中国载人登月也指日可待了。

在我们通往星辰大海的路上。长5遥三只是一个开始。

综上所述。未来10年在航天领域。只会是中美两家角逐。但中国距离美国还有一定的差距。10年内也很难追得上。但稳居第2位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我是科学驿站。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博士。是一名热爱科学、热爱分享的科普答主。同时也是科学领域优质创作者、今日头条青云获奖者。如果我的文章有帮助到你。欢迎点赞和关注哦。

其他观点:

长征五号是我国目前推力最大、运载能力最强的运载火箭。也是目前世界上推理最大的火箭之一。仅次于美国马斯克太空探索公司的重型猎鹰火箭和美国宇航局的德尔塔Ⅳ型火箭。可排世界第3位。比欧洲阿丽亚娜-5型火箭和俄罗斯质子-M型火箭运力稍强一点。长征五号火箭的主箭芯级直径达5米。比长征其他系列火箭都粗很多。就连助推器也直径3.35米。所以又被人们称之为“胖五”。

长征五号火箭立项于2006年。经过10年的研制生产。于2016年11月3日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将实践十七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但是在2017年7月2日发射实践十八号卫星时发射失败。后经过两年多的检查修正改进。于2019年12月27日进行复飞并取得成功。将实践二十号通讯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近日有媒体报道。长征五号B型火箭已经进入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并在发射台装配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和检测工作。预计本月下旬将择机进行发射。

此次的发射任务是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预定轨道。相对于神舟号飞船来说。新一代载人飞船体积更大。容量更多。技术更安先进。更经济也更安全。它采用了模块化建造方式。制造速度更快。成本更低。而且还可以重复使用。内部空间很大。最多可以搭载7名航天员。兼具货运能力。形状为倒锥形大直径返回舱加服务舱的两舱结构。降落时采用“群伞+气囊”着陆方式。可以确保飞船本身不会在降落过程中出现损伤情况。


这款新式飞船很需要我们了解一下。它将用于未来空间站的建造和航天员与所需物质的往返载具。同时它也被认为是我国载人登月工程中将要使用的飞船。甚至未来载人登陆火星也有可能用它。也就是说这款飞船不但用于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营。也将会为登月和探火服务。所以这飞船可是相当牛的哟!目前已知它分两个型号。空间站轨道使用型号重约14吨。载人登月型号重达23吨。每台可重复使用10次左右。


长征五号B型火箭。实际上是长征五号标准型的简化版。因为长征五号基本型是二级半火箭。长征五号B型火箭只用了一级半。就是把上面一级给简略掉了。但整流罩加长了。一级推进方式还主要是主箭加4个助推器。该型火箭的总高约53.7米。起飞重量为837.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高于22吨。本次发射将是长征五号B型火箭的首次发射。祝愿能圆满成功。

参考资料:

《科普中国》4月23日文章《中国航天日:“大力士”长征五号B型火箭即将出征》

《环球时报》4月5日文章《海南文昌首飞!长征五号B型火箭计划本月中下旬启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小新卖蜡笔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13:03

    火箭,日本,中国,美国,运载火箭,欧洲,俄罗斯,航天,轨道,能力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13:03

    没想到大家都对长征五号发射成功后,中国航天处于世界什么水平?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13:03

    对于长征-5号运载火箭来说。不管是1078吨最大起飞推力。还是25吨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在全球现役运载火箭中。都已经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