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李清照见过吗?有何依据?
原创

苏轼和李清照见过吗?有何依据?

好文

热门回答:

苏轼和李清照见过面吗?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据我所知。宋代很多政要、文人与苏轼都有交往。但没听说过苏轼与李清照见过面。

苏轼1037年生于四川眉州。1057年苏轼中进士。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安置。不得签署公文。没有薪俸。1084年四月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任团练副使。1085年5月6日出任登州知州。9月18日升任礼部郎中(回汴京)。12月18日升任起居舍人。1086年3月14日升任中书舍人。9月12日升任翰林学士、知制诰。1089年苏轼自求外调出任杭州太守。充浙西路兵马军州事。1092年2月召回任兵部尚书。10月任礼部尚书。不久外放扬州。1093年8月一1094年4月外放定州太守。1094年4月苏轼发配岭南。4月贬英州。6月再贬惠州至1097年4月。1097年4月苏轼再贬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6月11日渡海到海南岛儋州谪居。1097年7月至1100年6月)。1100年6月20日离开海南到廉州。7月29日改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11月改提举成都玉局观。外军州任便居住。1101年6月到常州。8月24日在常州顾唐桥藤花旧馆孙氏屋去世。

李清照生于1084年。生于济南(今山东章丘明水)。父李格非“苏门后四学士”之一。1089年。李清照六岁。有人说李清照在这一年随父入汴京。据《李清照年谱》记载:李清照“六岁(1089年。宋哲宗元祐四年)。格非官太学正。赁屋于汴京经衢之西。名其堂曰:有竹。清照与其母仍留原籍。”

据《李清照年谱》记载:李清照”十五岁(1098年。元符元年。)。清照仍在湖山佳胜的明水原籍。是年春、秋两季有溪亭之游。”

据《李清照年谱》记载:李清照“十六岁(1099年。元符二年)。清照是年前后。与其母及胞弟迒由原籍赴汴京。其学诗三十年伊始。结识文学上的忘年交晁补之”。

据《李清照年谱》记载:李清照“二十岁(1103年。崇宁二年)四月。挺之除中书侍郎。明诚亦于是年出仕宦。九月庚寅。诏禁元祐党人子弟居京、王午诏:宗室下得与元祐奸党子孙及有服亲为婚姻。内已定未过礼者并改正。据此。清照被遣离京。只得投奔上年回原籍的父母。”

以上是苏轼和李清照的相关资料。依据是《苏轼年谱》、《李清照年谱》。其中苏轼的相关资料。是摘录自《苏轼年谱》。李清照的相关资料引用了《李清照年谱》的原文。从他们的相关资料看。苏轼从1093年外放定州后。直到去世。再没回过汴京。而李清照早年一直在老家明水居住。十六岁到汴京。这一年是1099年。这时苏轼在海南岛的儋州。两年后1101年。苏轼就去世了。而李清照也于1103年离开了汴京。她在汴京只居住了四年。苏轼去世那年。她还在京城。她一定知道这位文学巨人去世的消息。因为她的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可惜的是。她从没见过这位名满天下的文学泰斗。

其他观点:

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从此资料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年龄差距太大。李清照几岁孩童之时。苏轼年岁已老。他们之间不可能见面。




其他观点:

苏轼和李清照都是宋代非常著名的文学家。一人是豪放派的代表。一人是婉约派的代表。如果要问两人是否见过面。那只能从出生时间和主要经历去分析。

两人中。苏轼出生于1037年。李清照出生于1084年。年龄相差47岁。且苏轼因\"乌台诗案\"一直被贬外放。直到李清照出生两岁时。哲宗即位。旧党执政。苏轼才被招还朝。任翰林学士。但不久。因苏轼主张对新法\"校量利害。参用所长\"。反对执政大臣的一意孤行。又受到旧党攻击。再次出知杭、颖、定三州。到他五十九岁时。新党再度执政。他先后被贬官到岭南的惠州和海南的琼州。直至徽宗大赦内徙时。卒于常州。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作为祖、孙辈的两代人。苏轼和李清照可能是没有见面机缘的。

但不见面不等于没有神交。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学士。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李清照从小就受到苏轼文章的熏陶。但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她有自己的见解和风格。她早年写的《词论》。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一系列作家。认为“词别是一家\"。在艺术上应有自己的特点。要求协音律、有情致。对于苏轼等人在词创作上的革新精神。她是持保守态度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少年狂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41:30

    苏轼,李清照,年谱,明水,汴京,原籍,相关资料,宋代,团练,儋州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41:30

    没想到大家都对苏轼和李清照见过吗?有何依据?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41:30

    苏轼和李清照见过面吗?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据我所知。宋代很多政要、文人与苏轼都有交往。但没听说过苏轼与李清照见过面。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