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战役,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现,扭转了时局反败为胜的?
原创

历史上有哪些战役,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现,扭转了时局反败为胜的?

好文

热门回答:

众所周知。战争中人起的作用的确是最大的。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优秀的人在一场战争中起到了决定胜负的作用。 这样的伟人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少见。当不得不让我佩服的一个典型的伟人还是我们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伟大的领袖-那正是我们的毛泽东主席。那今天就让我们来好好了解了解一下毛泽东主席的英勇抗战的事迹吧。

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的他。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这样的他再对抗美军时简直奉献了自己的心血。在美军在仁川登陆后。起初朝鲜人民军与其交战还打了几次硬仗。但随后就很难再坚持下去。金日成得知前方不利消息后。于9月28日召开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最终认定。由于大部分人民军主力未能撤回来。一旦美军越过三八线。在北方的人民军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抵抗。朝鲜已经面临十分危险的局面。金日成紧急给苏联和中国最高领导人各写一封信。基本内容就是要求苏联和中国动用军事力量。直接支援朝鲜。对于中国来说。就算不想打仗。面对既成事实。显然已经不能在这场战争中置身事外。但登陆后的美军迅速向朝鲜北方推进。朝鲜人民军有被美国军队全部消灭的危险。朝鲜亡国在即。

毛泽东把注意力转向了朝鲜。那个时候。毛泽东每天都站在朝鲜半岛地图前。久久思索。他频繁地找中共中央领导人和高级军事领导人商议。和周恩来商议的时候最多。后来。在10月1日。毛泽东在收到求救信后。紧急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商议。刘、周、朱三人对出兵朝鲜有很大顾虑。认为出兵对中国不利。在10月2日下午召开的会议上。毛泽东曾经主张出兵朝鲜。并且认为出兵朝鲜已是万分火急。鉴于林彪有病。提议要彭德怀挂帅。这次的出兵完全就是毛泽东主席在主导的。后来。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朝鲜渡过了困难期。

在1934年10月。参加红军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在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了长征。12月。毛泽东主席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年12月。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抗日战争开始后。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大块的抗日根据地。

1942年2月。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他的领导下。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现实。他提出“针锋相对”的斗争方针。1945年8月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表明中国共产党争取国内和平的愿望。1946年夏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积极防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1947年3月至1948年3月。同周恩来、任弼时转战陕北。指挥西北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1947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在以他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党政府。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成立了。我们中国从此开辟了新的天地。

这样的毛泽东带领着我们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让中国的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他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永远是我们的主席。

本文作者:笑谈历史zz(原创)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其他观点:

1946年6月。中央决定改组东北局。由林彪任书记。接替前东北局书记彭真。 高岗、陈云任副书记。中央在此时任命林彪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兼政委。等于是将东北的军政大权全权交给林彪。这并不是一个符合常理的选择。但是非常之事行非常之事。历史证明。这一做法是正确的。仅仅三年不到。林彪不仅将东北全部拿下。而且带出了百万雄师。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一 争夺东北

早在日本还未投降、但是败局已定之时。国共双方就已经把目光瞄向东北了。东北在张作霖时期就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日占时期。日本对东北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企图把东北打造成后方基地。当时东北是全国范围内唯一拥有完备的工业布局的地区。在加上东北物产资源丰富。是重要的产粮区。因此。抢占东北。至关重要。

1945年10月9日,。东北军区成立。彭真任政委, 司令员是程子华。当时东北在苏联红军的控制之下。中共认为。东北这块“肥肉”已经炖在“锅”里了, 毛泽东甚至提出:关上东北的大门, 海上守住安东 (今丹东) 、营口。 陆上守住山海关、锦州,。不让国民党军进入沈阳。即使不能达成此目标, 亦可造成对抗力量, 以利将来谈判,。迫使蒋介石承认华北、东北的自治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工作经验的彭真就成为东北局书记的合适人选。

二形势的恶化

东北的工作。困难重重。第一。我党在在东北的群众基础非常薄弱。东北人的正统思想比较重。认为国民政府才是正统。当时的东北大姑娘甚至都以嫁给国军为荣;第二。虽然当时我党军队占优。但是真正的骨干只有黄克诚带过去的三万大军。其余部队都是在东北扩招的。成分复杂。其中有很多投机分子。思想不坚定。局势一紧张。就有大批部队叛变;第三。先期出关的部分几乎是赤手空拳而来。想着接收日军遗留下来的武器。但是不料苏联不给。导致武器极度缺乏。无粮。无兵。无群众基础。很快东北局势急转直下。

比这更恶劣的是。东北的一把手彭真并没有意识到东北的局势恶化。在1946年3月6日的梅河口会议上。彭真、李立三等政工干部还认为东北形势是共产党占优势, 并据此提出“先攻打长春, 后攻打四平”, 完成“中央建都长春”的计划, 与国民党平分东北。而林彪、黄克诚等军事干部认为东北局势严重恶化。 对军事行动极为不利。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加强军队建设、根据地建设上。双方不欢而散。会后。彭真向中央提出更换军事干部。而林彪则向中央报怨彭真盲目乐观。

东北局势的分水岭是四平保卫战。四平之战以东北民主联军失败告终。此战后我党在东北的弊病集中爆发出来。一味想着占领大城市。和国民党的精锐部队进行残酷的攻坚阻击战。伤亡太大;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根据地。一旦失败。退无可退。四平之战后。东北民主联军不得不放弃长春。渡过松花江北撤哈尔滨。

三 临阵换将。取得胜利

就在这个危机关头。毛主席党中央果断决定。换掉彭真。让林彪主持东北大局。军政大权一手抓。以林彪为首的东北局书记马上扭转了之前错误的政策。放弃大城市。首要解决的是东北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即农村根据地的建设。这就是林彪著名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决策。调整路线后。东北局势立马活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夏季攻势。秋季攻势。林彪四处出击。不断消灭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步一步向胜利迈进。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东北局势就全盘逆转。整个东北已经是解放军的天下。国军的部队只能龟缩在长春、锦州几个大城市里。寸步难行。最后在辽沈战役中覆没。

其他观点: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欲治兵者。先治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后。东北成为了一个真空地带。此时国民党的军队大多数都在西南和东南亚。而八路军长期在敌后战场。很多部队位于华北。距离山海关更近。同时。借助于八路军与苏联红军的特殊关系。八路军十万之众得以抢在国民党之前到达东北。

八路军到达东北之后。中央任命彭真为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在作为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人。彭真在担任第一书记期间。迅速占领了东北的各大城市。东北军区在他的带领下也迅速发展。人员从最初的11万。到10月底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兵力已经发展到27万人。

然而彭真长期从事城市斗争的工作。对军事斗争却不在行。当11月份杜聿明从葫芦岛登陆不成。转而攻打山海关时。当时我军的数量虽然多。但是都困于各大城市。反而被杜聿明各个击破。一路从山海关打到了沈阳。

当时林总虽然是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但是军事行动的最终决定权在彭真手中。而彭真坚定要固守城市。面对这种做法。林总非常不认可。在杜聿明即将攻打近沈阳的时候。林总对彭真建议。放弃沈阳。然而彭真不接受这个建议。最终逼得林总说“自己把队伍带走。留下他守城”。直到这种情况下。彭真才撤出沈阳。

而后发生的四平保卫战。东北民主联军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最终也没能守住四平。若不是林总果断地撤出战斗。东北民主联军很有可能被围歼。四平保卫战也说明当时我军还没有能力同国民党争夺大城市。也印证了林总放弃大城市的正确性。

此时部队被打退到松花江以北。中央此时也认识到东北不能抢占大城市。而林总比起彭真而来。更适合担任东北的负责人。所以任命林总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东北军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事实证明中央此次的换帅非常明智。直接改变了东北的局势。在林总的带领下。东北进行土地改革。实行军队整编。很快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就产生了。并且通过1946年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战役。以及1947年发动夏季、秋季、冬季攻势。歼国民党军30余万人。彻底扭转了东北的局势。

截止1947年12月。东北民主联军共计有3个二级军区。12个三级军区。1个炮兵司令部。9个步兵纵队。10个独立师。12所军事院校。人员增加到73.84万余人。兵力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超过东北国民党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难拥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41:55

    朝鲜,彭真,国民党,局势,中国,周恩来,山海关,联军,苏联,中共中央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41:55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有哪些战役,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现,扭转了时局反败为胜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41:55

    众所周知。战争中人起的作用的确是最大的。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优秀的人在一场战争中起到了决定胜负的作用。 这样的伟人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