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百听不厌的故事是什么?
原创

你觉得百听不厌的故事是什么?

好文

热门回答:

喜欢西游记头几集。喜欢李自成起义前部。喜欢太平天国刚开始的时候。喜欢大明王朝中前期

其他观点:

我还真没听过哪个故事是百听不厌的。只遇到过百讲不烦的。

主讲人是我老爹。内容是他赤手空拳徒手勇夺粪桶的伟大战绩。

话说我的老爹。人称蒲大爷。年轻时当过兵从过伍。60年代从部队上退下来后。回到生产队里当上了队长。管着百十口人好不威武。

那年月不仅人人缺营养。土地也是严重缺营养。所以城里各单位的粪坑就都成了香饽饽。被农村的各个生产队争相承包。有会来事的或人际关系到位的。就能包到大单位的粪坑。或者是多包几个单位的粪坑;没啥出息的。一个都包不到。包不到的后果就是地里出不了多少粮。全队人不论老少都要挨饿。去申请救济粮还得挨批。

蒲大爷上任当队长的时候。恰是最困难的时期。队里之前又没包到粪坑。坐在院坝中间位置的蒲大爷。由于刚从部队退下来。身上一块一块的腱子肉惹得一百多双饥饿的眼睛看得口水直流。怎么办?形势严峻。刻不容缓。蒲大爷环视了一下众人。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立即赶制一批粪桶粪车。壮年男丁不论是谁。晚上全体出动。一起进城偷大粪!

说干就干。人多力量就是大。粪桶粪车很快做好。人员迅速归位。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一个30多人的偷粪大军在蒲大爷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进城了。

目标很明确。就是城里的汽车客运中心。这里地处闹市。以前进城时。大家都去蹭过厕所。深知这里有搞头。到了目的地。才发现不是那么容易。原来粪坑边被安排了人在看守。只见一人搭个马架子。裹着一件军大衣。正躺在上面偏着脑袋紧张兮兮地看着这群全副武装的偷粪贼。那看守一见蒲大爷这伙人气势汹汹。情知不敌。又不甘心被上头追责受处分。正要张嘴大喊大叫。却见一个肥壮的黑胖子一个箭步冲到跟前。脖子一紧就被此人从马架子上拎了起来。接着嘴里也是一紧。被一个香甜软糯之物封了口。这黑胖子不是别人。正是领导此次行动的负责人蒲大爷。蒲大爷制住看守。低声喝道:“不许动!不许出声!好好配合!想吃红薯这里还有!”顺势又指了指身上斜挎的军用书包。那人可能是觉得确实是无力反抗。也可能是塞到嘴里的红薯确实很香。徒劳地挣扎了两下。就一屁股坐在地上。认真地享受起红薯的美味来。偷粪贼们当然没闲着。赶紧动手掏粪。没多大的工夫把偌大的一个粪坑掏了个底朝天。

蒲大爷趁大伙忙活的时候。更没有闲着。他估摸着光是车站这一个粪坑的大粪根本就装不满那么多的粪车和粪桶。所以就独自一人挑着一副粪桶去旁边的人民医院里察看。蒲大爷很自信。就凭他黑蛮黑蛮的长相和肥硕的身材。再加上在部队上练过两手。论单打独斗基本上不会吃亏。谁知到了人民医院的粪坑边一看。好家伙!这里派了两个彪形大汉守着。也不知那俩人是水肿还是肥胖。总之从气势上绝对压倒蒲大爷。蒲大爷也就倒抽了一口凉气。挑着粪桶就想赶紧溜。那俩人眼尖。看见蒲大爷要溜。其中一个就冲了过来。一把抓住粪桶。转身就往回跑。蒲大爷正跑呢。就觉得挑子的一头被人一扯。马上就失重。差点一头摔倒。等稳住身子。就明白发生了什么。心里不舍那只粪桶。却又惧怕那两条大汉。正踌躇间。就见队里的毛娃子恰好赶到。原来众人掏完粪。还剩了几挑粪桶空着。正不知如何是好。却又不见了蒲大爷。就只好派毛娃子到旁边的人民医院来寻人。结果还真是在这里。蒲大爷一见毛娃子。马上就来了勇气。把扁担和剩下的那只粪桶交给毛娃子。吩咐他赶紧带大家走。不要回头看。他自己去去就来。毛娃子年轻。十八九岁的样子。也没多想。接过扁担和粪桶扭头就走。

蒲大爷等毛娃子走远了。就迅速返回人民医院的粪坑边。此时只剩一人看守。另一人不知去向。粪坑边也不见被夺的那只粪桶。蒲大爷心里就起疑。暗中观察了一会。隐约觉得粪坑边这人并不是夺自己粪桶的那个。于是就大模大样走出来。跟粪坑边这人打了个招呼:“今天晚上是你一个人守哇?”这人瞄了蒲大爷一眼。见他空着手什么都没带。戒备心就放松了一大截。用手指了指街道的一头:“不是。刚才老张缴了个粪桶。拿回单位请功去了。”蒲大爷一听。转身就朝那边狂奔。远远地就见一人拎着粪桶哼着红歌懒洋洋地走着。蒲大爷几大步追上。认准自己的粪桶。一手抓住那人的手腕。使出在部队上学的擒拿手。用力一拧。那人吃痛一惊。粪桶脱手。蒲大爷抢过。顺手又一推。那人就往前面扑倒在地。蒲大爷也不恋战。拎着自己失而复得的粪桶都没来得及高兴。就狂奔着去追赶自己的队伍了。

过了没多久。蒲大爷通过自己的战友和老领导。跟好几个单位签了承包粪坑的协议。再没去偷过大粪了。

这个故事我从记事起。听到了现在。不知听了几千上万遍。不是我爱听。也不是我老爹爱讲。而是在那个困难的年月里。饥饿和死亡真真切切地与每个人进行较量。不做殊死一搏。哪来的一线生机?

其他观点:

谢邀。我的家乡在多年前发生过一次烈度达7.8级的大地震。死亡人数二十几万。我最喜欢听的就是我的父辈祖辈们如何在那场灾难中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故事。

那年我父亲只有十三岁。虽是长子。也就是个半大孩子。地震发生时。他一下从炕上蹦到地下。打开房门。又回来搀扶我的太奶奶。这一连串动作其实都是眨眼间完成的。后来的事实证明。老爸开门的举动很英明。有的人家就是因为墙变形门打不开。一家人都被埋在了废墟下边。

爷爷奶奶带着我十岁的叔叔和五岁的姑姑住在对面屋。一人抱着一个就冲了出来。刚到院子里还没站定。房子已经倒了。刚安顿好我太奶奶和几个孩子。我大爷爷、三爷爷就光着膀子穿着裤头。焦急地呼喊着“老二”、“二哥”跑了过来。其实就在白天兄弟三个刚刚闹了点不愉快。但是生死面前。亲情依然完胜利益。

兄弟三人互相问了几句对方家中的情况。都是有惊无险。这时我太奶奶突然惊呼:“你爸呢?”

就在傍晚。老两口也拌了几句嘴。我太爷爷一生气。独自睡在了厢房。兄弟三个赶紧去扒厢房的废墟。没有工具。只有三双手。扒到最后血肉模糊。可惜太爷爷已经去了。这位红军出身。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还在战斗中失去一只手的老英雄。没有牺牲在战场上。却因为行动不便在地震中丧生。享年73岁。这是我唯一一个在这次地震中去世的亲人。虽然我没有见过。但是血脉中的亲情让我每每想起都会觉得伤心。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浮生三叹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42:49

    粪桶,大爷,粪坑,娃子,一人,自己的,那人,大粪,那只,红薯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42:49

    没想到大家都对你觉得百听不厌的故事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42:49

    喜欢西游记头几集。喜欢李自成起义前部。喜欢太平天国刚开始的时候。喜欢大明王朝中前期其他观点:我还真没听过哪个故事是百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