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柑普、桔普、小青柑都是茶叶的名字。
陈皮普洱多指桔普、柑普。很多人认为小青柑是还未成年的柑子。而且新兴起的小青柑时间太短。尚未经过长期存放。不知道存放后的状态。所以不将其列在陈皮普洱中。
陈皮。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什么是小青柑
小青柑是选用尚未成熟的“婴幼儿期”柑橘与云南普洱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茶。
比乒乓球还小的小青柑一般采摘于立秋至秋分期间。这时的果皮尚未成熟。外皮还是青的。油室点微凹且密集。不显皱缩。质硬皮薄。味辛气香。而小青柑里的普洱茶一般采用的是存放几年的普洱熟茶。
柑皮的产地
柑橘是我国产量非常大的果品之一。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我国的柑橘居然有15个种类之多!四川、福建的福橘。浙江、四川的温州蜜柑。汕头、厦门的芦柑。新会的茶枝柑。这么多种类。我们平时吃的又是哪类柑橘呢?而这些柑橘的皮都能晒干。陈放三年之后。便成为了我们常说的陈皮。
而在这些陈皮当中。新会柑皮最为出名。“百年的陈皮。千年的人参”。这说的便是新会的柑皮。历史上。它也曾一度作为贡品。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将新会陈皮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这使得它又重新火了起来。
柑普的柑与桔普的桔
柑普的原料是新会大红柑。桔普的原料则是阳山桔或是其它地方的桔子制作而成的。
新会大红柑是具有国家地理标识性的。也是陈皮原材料里面营养价值和内含物质最为丰富的。桔皮的功效则没有大红柑高。
新会柑的皮比较厚。油包粒较大且清楚可见。晒干或晾干制成陈皮后。黄酮类化合物增加。无论是食用价值还是药用价值都非常高。冲泡起来口感甘甜。有回甘。正宗新会柑的成本。是阳山桔、其他桔子的4-6倍。
阳山桔的桔皮比较薄。油包粒比较细小。制成陈皮后的药用价值并不高。泡茶时的陈香味也并不明显。
青柑的柑与柑普的柑
柑普茶根据柑皮的不同。又可分为青柑普洱与红柑普洱。根据成长程度的不同。青柑还可以细分为青柑仔(小青柑)。青柑;红柑还可以细分为二红柑。大红柑。四种柑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初生状态的小青柑和完全成熟的大红柑。
小青柑和红柑滋味不同
尚且青涩的小青柑橙皮苷含量高而多糖含量低。质硬皮薄。味辛气香。其制作的柑普茶一般比较辛香。茶中融合了柑果的果香味。清甜回甘。细腻滑爽。清新可人。
新会柑皮中青皮的香气较为高锐。带点儿辛辣、刺激的感觉;红皮则更为甜蜜、柔和。大红柑皮中的糖分含量很高。入口有着浓郁的陈皮香。但不掩普洱茶的醇厚。润滑浓醇。喝起来非常舒服。
小青柑和红柑功效不同
和大红柑相比。小青柑挥发性果油(柠檬烯)和果酸(柑橘酸)含量高。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抑菌作用。另外在滋养皮肤上也有着很好的作用。
而大红柑和果香类芳香物质含量高。果糖含量高。对降压有实际效果。还能帮助肠胃蠕动助消化、对于调节膳食平衡有较大的助益。且富含多种维生素。
然而近些年。由于小青柑大热。很多地方的柑子从7月就开始采摘了。柑普的产量也有所下降。
其他观点:
欢迎关注【懂茶帝】
我们习惯了说“柑橘”。所以也会不自觉地认为柑和橘是一回事。所以柑普和橘普应该也基本可以划等号喽。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
“桔”与“橘”的区别
先来说个最基本的问题。应该是“橘”。还是“桔”?
“橘”(jú)和“桔”(jié)都是现代汉语规范字。由于在广东的一些方言中二字同音。“桔”又曾做过“橘”的简字。如今中国大陆已经将“桔”作为了“橘”的通俗写法。大多数人已经很难分清二者的区别了。
事实上。“桔”跟“橘”原本是两个没有关系的字。
“桔”读 jié。经常组成的词有“桔槔”和“桔梗”。“桔槔”是一种汲水工具。“桔梗”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能入药。
“橘”读 jú。指橘子树。也指橘子。
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其中将“橘”简化为“桔”。并说明“中药桔梗的桔仍读 jié”。
但是。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中指出:“1977年12月20日发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自本通知下达之日起停止使用。”
这样。“桔”就不能作为“橘”的简化字了。
柑和橘的区别
柑、橘、橙及柚子分别是柑橘类水果中的不同品种。由于它们外形相似。易被人们所混淆。柑橘。是橘、柑、橙、金柑。柚、枳等的总称。柑和橘的名称长期以来都很混乱。常被人当成同一种水果。
生物学分类的级别顺序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它们之间互为从属关系。柑和橘在植物分类学上是同科同属而不同种的木本植物。简单地说。柑和橘虽然同为芸香科、柑橘属。但不是一个树种。
柑橘类水果包括橘子、柑、柚、枸橼、甜橙、酸橙、金橘、柠檬等一大家族。我们今天主要来区分柑和橘:
柑:又称柑子、金实。属于芸香科柑橘属。是橘与橙的混种。包括瓯柑、女蕉柑、栟柑、广柑、温州蜜柑等。果实较大。近于球形。皮显黄色。橙黄色或橙红色。果皮粗厚。海绵层厚。质松。剥皮稍难。种子呈卵形。味甜酸适度。耐贮藏。
橘: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成熟果实。种类很多。有八布橘、金钱橘、甜橘、酸橘、宫川、新津橘、尾张橘、温州橘、四川橘等品种。果实较小。常为扁圆形。皮色橙红、朱红或橙黄。果皮薄而宽松。海绵层薄。质韧。容易剥离。囊瓣7至11个。味甜或酸。种子呈尖细状。不耐贮藏。
▲新会柑园里的枝柑树
柑和橘相似。都属柑橘属的宽皮柑桔类。常被混淆。但柑一般比橘大。比柚小。圆形。皮比橘厚。剥离比橙子容易。种子大多为白色。柑味道较甜。能治胃肠中热。并可利尿。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柑普和橘普不是一回事。我们常说的新会柑普茶。采用的是陈皮的原料。陈皮既是极好的中药。又是美味的食物。因而也有不错的药用价值。如化痰、止咳、清滞、驱风、去湿等功效。还有健脾养胃、清热解毒、化痰止咳、降脂减肥、养颜美容以及抗动脉硬化、抗衰老和醒酒等作用。而桔普茶的药用价值则要低很多。
如何区分柑普、橘普?
那么问题来了。这二者该如何区分呢?对于长期接触柑普的来说。要分辨并不难。而对于我们大多数茶友来说。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
1看果皮厚度
网上关于柑皮的厚度说法不一。有说约2mm的。有说1-3mm的。但不管怎样。柑皮比普通橘皮更厚实。则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你不能确定是不是柑普茶。可以冲泡试试看。如果是真的柑普。尤其是新会柑普。果皮在水的浸泡下。会逐渐变厚。直到最后接近鲜果皮的厚度。而橘皮的厚度变化则不会很大。
2看油包大小
柑皮的油包饱满、分布不均匀。反之橘皮油胞细小、分布均匀。
以新会柑为例。柑普由于油包藏油较多。都是凹进去的。而橘皮油包较小。晒干后常常是凸起来的。而且柑皮即使陈放多年。透过光线。依然能看到星星点点的油包。
▲左为新会柑。表面油包明显;右为橘子。表面光滑。
▲左为新会柑。油包凹陷;右为橘皮。油包凸起。
▲即使陈放多年的陈皮。透过强光也能看到分布不规则的油包。指甲一掐还能掐出陈皮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陈皮的药用价值很大程度上与陈皮挥发油有关。有促进消化液分泌、祛痰、理气、健脾等作用。
3品尝滋味
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这是最有效的一招。一入口便知真假。好的柑普入口甜香。陈皮味浓郁。陈放多年后还有陈香;而普通橘子皮则香气滋味寡淡。不耐久存。而对我们普通茶友来说。就一定要多喝几次正宗的柑普。记住它的味道。将来再喝到普通橘普。就不会上当啦!
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欢迎关注我们哦!
其他观点:
很多茶友就觉得柑普就等同于陈皮茶。
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陈皮是指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从陈皮的定义来看。
只有大红柑是用成熟柑橘皮。
所以柑普茶里面只有大红柑属于陈皮茶的范畴。
▲陈年大红柑
柑普是怎样的茶?
柑普茶顾名思义就是柑皮与普洱茶的结合。
一般是特指新会柑搭配云南盛产的普洱散熟茶。
在没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
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普洱茶。
柑普融合了新会柑的清醇果香和云南普洱的醇厚甘香。
形成了醇厚甜润感浓郁的独特风味。
又兼具新会柑皮和普洱茶保健功效。
▲陈皮与普洱的结合
柑普源于唐。起于清
唐朝时期陆羽便在《茶经》记载: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谓之茶。或用橘皮之等。煮之百沸……”
可见。
在我国橘皮配茶的说法由来已久。
▲陈皮配茶冲泡
而“柑普”茶最早出现于清朝。
相传罗天池在云南当官时很喜欢普洱茶。
辞官后他带了很多普洱茶回乡。
有一次罗天池感冒后。
误把妻子给他煮的陈年柑皮水用于泡茶。
又不舍得把茶水倒掉。
就啜了一口。
顿觉得陈皮和普洱茶混合的香味直透鼻孔。
两颊生香。
喝了几杯。
便觉得咽喉舒畅。
咳痰少了。
▲罗天池肖像图
受此启示。
罗天池尝试将新会大红柑挖去果肉后。
用普洱茶填实。
再拿出去晒干。
经过一段时间的陈放后。
柑桔皮呈金黄色既干又脆。
散发出淡淡的桔子清香。
这就是最早的“柑普茶”。
柑普的分类
柑普茶的柑皮原料按成熟程度不同。
可以分为柑胎、小青柑、青柑、二红柑、大红柑五种。
果树刚结成的小果子称为胎柑。小小的只有指头大小;
等长大到硬币至乒乓球大小就是小青柑。小巧可爱;
再过一段时间。柑果已经长大到一定程度了。但是柑皮仍然是绿色的。这个时候则叫做青柑或是大青柑;
等到柑开始发育成熟。逐渐变黄转红就是二红柑;
随着时间的变化。最后完全发育成熟。就是饱和香甜的大红柑。
柑普茶按照使用柑皮的成熟度不同。
可以划分为青皮普洱、微红皮普洱和大红皮普洱。
▲5类常见柑普
青皮柑
青柑一般在8-10月份采摘。
此时采摘的果子还未成熟。
青柑表面颜色青褐色至青黑色。
剥出的桔皮叫青皮。
青皮柑质青涩。
皮层密布微凹入的油室。
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油和黄酮类物质。
青皮普洱融合了果香的清醇。
和普洱茶的醇厚甘香。
形成独特的口感与风味。
冲泡后汤色橙黄透亮。
茶汤醇厚。
汤感细腻。
回味爽适有甜感。
▲青皮柑
青皮普洱有降火、去热之效。
但体质虚寒的茶友不宜多喝;
消化功能弱的茶友可适量品饮有助消化。
但不可多饮。
微红皮
微红皮柑一般在11月份采摘。
这个时候柑果已经开始向成熟转变。
外果皮开始变色。
逐渐变黄、变红。
这一时间段的柑果也叫微红柑。
也可以叫做二红柑。
加工后的果皮。
表面颜色呈褐黄色至棕黄褐。
有大量凹型的油室。
发皱较显著。
皮较厚。质偏硬。
苦味中有点有香甜之味。
微红皮的功效与青皮较为接近。
▲微红皮
中医认为。微红柑主入脾。
所以微红皮可配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法半夏。
治中焦脾胃虚寒、痰湿咳嗽病。
大红皮
大红皮一般在11月底到冬至采摘。
这个时候果子已经完全成熟。
这个时间段的柑果称为大红柑。
随着果皮已经完全成熟。
经过加工。
果皮颜色会转变为红棕色至红黑色。
此时橙皮苷含量较低。
多糖的含量较高。
大而凹入的油室多且密集。
皱缩十分明显。
但挥发油有所减少。
这样的柑皮。
经过一定年份的储存后才能称为陈皮。
大红皮普洱陈皮香浓郁。
同时能明显体会到普洱茶味。
韵味十足。醇厚甘香。
顺滑。有回甘。气味清香。
随着时间的沉淀会越陈越香。
▲大红皮
陈期足够的陈皮和熟茶都具有较好养胃功效。
较为适合肠胃虚弱。
需要调养肠胃的茶友品饮。
柑普和桔普的区别
柑普最初是特指新会柑与云南顶级优质熟普的结合。
新会柑广陈皮在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
熟普也是深受众多茶友的追捧。
柑普是二者的强强联合。
既形成了醇厚甜润感浓郁的独特风味。
又兼具新会柑皮和普洱茶保健功效。
但是广陈皮和普洱真的都不便宜。
买过的茶友应该都深有体会。
这个时候。
用廉价的桔皮代替柑皮的桔皮普洱就出现了。
而且柑与桔的概念本身就十分混乱。
在绝大多数茶友的认知里。
柑和桔就是一种水果。
而实际上。
桔并不是柑。
它们在植物分类学上是同科同属而不同种的木本植物。
柑为芸香科植物柑等多种柑类的成熟果实;
桔为芸香科植物福桔或朱桔等多种桔类的成熟果实。
从它们的表皮上看就可以看到明显的区别:
桔皮薄。果皮与果肉容易分开。果瓣之间也容易分开。油室细小。经晾干或者干燥后不具备药用价值。泡茶也没有陈香味。
柑皮比桔皮厚。油包颗粒较大并清楚可见。经晾晒或者干燥后黄酮类化合物增加。泡茶时有甘甜味和回甘口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5497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陈皮,普洱,果皮,大红,柑橘,普洱茶,小青,青皮,成熟,芸香
没想到大家都对柑普、桔普、陈皮普、青皮、陈、 新会柑、 二红、大红怎么分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柑普、桔普、小青柑都是茶叶的名字。陈皮普洱多指桔普、柑普。很多人认为小青柑是还未成年的柑子。而且新兴起的小青柑时间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