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低估了的电影,看了以后觉得还很震惊的?
原创

你有什么低估了的电影,看了以后觉得还很震惊的?

好文

热门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重新看的一部影片《I AM Legend》中文名《我是传奇》。是一部2007年上映的美国末世科幻电影。

故事的大致内容为:人类被不知名病毒感染。纽约成为一座空城。男主威尔史密斯是为军队上校。也是对病毒有免疫力的幸存者。白天。他带着狗Sam在曾经最繁华的街道上猎鹿。在航母上打高尔夫。用广播寻找幸存者。在实验室里研究治愈病毒的方法;晚上。他只能躲在屋子里。因为那些感染病毒而没有死亡的人们。成为了“夜魔”只能夜晚出来活动。丧失理智。会攻击所有的人。

影片刚开始时比较沉闷。一个人。一条狗。一座空城。关于这部非典型的生化片。但却与其他生化片不同。这部电影抛弃了以往固定思维下的激烈打斗、黑暗画面、血腥杀戮、组团打怪的丧尸片模式。以废弃的繁华空城、充足的光线和男主角规律的日常为基调。讲述一个人如何在末世生存。

对于这部电影。我个人的感想是。为了表达末世下孤独寂寞而又绝望中带着一丝希望。以及更深层的一些不可触碰的灵魂。末世背景带来的苍凉感是我对这部电影最深刻的记忆。

其他观点:

《流浪地球》是被低估的电影。看后感觉很震惊。

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说。《流浪地球》票房那么火爆。怎么会被低估呢?

但是。在《流浪地球》上映前。确实对本片没有太高的期望值。这并不是因为对大刘的小说不期待。而是因为在此之前国产科幻片并没有给人带来过惊喜。

以往。一提起国产的科幻片。首先是几乎没有。再者水平就跟国产恐怖片差不多。但国产恐怖片好歹还每个月都会上映一到几个。而科幻片。几乎都是好莱坞霸屏垄断了。

再者。10年前。我就是大刘《三体》的粉丝了。一直对《三体》电影化是既期待。又担心会被拍砸。

后来。《三体》的版权到了孔二狗手中。据说一度已经拍完剪完。可惜成了烂尾。据说是因为成片非常惨不忍睹。好在。制片方没有强行上映。收割一波。可能是他们自己都觉得无法交代吧。

所以当看到《流浪地球》前。对该片是没有什么期待的。哪怕看了开头。也没有太大的感觉。直到本片慢慢发展。到木星出现的时候。终于有了震惊的感觉。

看完本片。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急忙于科幻迷朋友分享。感叹国内终于有自己的科幻片了!

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电影的科幻元年。可惜的是这扇大门在不久后。就被《上海堡垒》给关上了。

无论如何。《流浪地球》都是令人震惊的。不亚于国产出了一款3A大作给人带来的惊喜。

其他观点:

大家好。我是列那狐。一名影视解说小白

看了很震惊的电影有很多。今天只推荐一部。《黑水》。因为我准备解说这部电影。所以认真看了几遍。说实话。现在感觉无力。挫败又无可奈何。电影主要讲述了一种材料。特氟龙。

1。什么是特氟龙

特氟龙是一个商标。英文叫Teflon®。是美国杜邦公司注册的。它的化学名叫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英文缩写为PTFE。俗称“塑料王。哈拉”。用它做成的材料。300℃才能分解。400℃才能水解。抗酸抗碱抗各种溶剂。连王水都溶解不了。再加上耐高温、摩擦系数低。广泛应用于原子能、国防、航天、电子、电气、化工、机械、仪器、仪表、建筑等领域。

民用领域也和我们的生活朝夕相伴。最常见的如不粘锅、雨衣雨具和衣服等。

杜邦是一家1802年诞生于美国的化学制品和销售公司。经营内容涉及食品、保健、家具、交通、服装等领域。2018年总收入279.4亿美元。员工52000人。在世界五百强中排名171。

2。它的危害

聚四氟乙烯中的主要成分。PFOA和PFOS被列为2B类致癌物

3。特氟龙的发明。制造。广泛使用和后续等(以下内容为摘抄。涉及版权请联系我删除)

1938年。化学家罗伊·普朗克特(Roy J. Plunkett)博士在杜邦公司的一个实验室中意外发现四氟乙烯。

1941年。杜邦公司取得四氟乙烯的专利。

1942年。四氟乙烯被用于美国曼哈顿计划(制造坦克外部材料)。杜邦公司是主要参与者。

1944年。杜邦公司以\"Teflon\"的名称注册商标。

1954年。法国工程师马克·格雷瓜尔(Marc Gregoire)的妻子柯莱特(Colette)觉得特氟龙既然能防止钓鱼线打结。用在煎锅上效果一定不错。

同年。杜邦公司开始生产特氟龙。并迅速成为该公司最赚钱的流水线(3天7000万美金)。

1954年。供应商3M公司向杜邦公司递交关于聚四氟乙烯的毒性报告。报告显示其在白鼠实验中表现出导致胚胎畸形(主要是眼部)的危害性。

1954—1975年。杜邦自己做人体实验。将材料注入烟丝。派发香烟给工人抽。特氟龙生产线出现多名工人生病早逝现象。死亡岁数30岁到50岁不等。并有多名女性产下畸形婴儿。其中一名叫巴基贝利。在片中真人出现。只有一只眼睛一个鼻孔。且没长在正确位置。慎看。

1975年。位于西弗吉尼亚州(没错。就是《乡村小路带我回家》里深情歌唱的那个地方)杜邦公司堆料场旁边的一个养殖场出现200多头牛奇怪死亡的现象。没死的也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养殖场主厄尔田纳特(Erl Tenant)解剖了死牛。保存被感染的器官作为证据。并将解剖过程录成录像。

1980年代。杜邦公司检测特氟龙的毒性。作为对比。需要寻找血液中没有C-8(组成四氟乙烯的碳分子链)的血液样本。包括动物。结果找遍了全世界都没找到。最后在一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军士兵的血液样本中找到。也就是说。50年代以后。几乎所有生物体中都有四氟乙烯的成分。

1998年。田纳特通过同乡关系找到律师罗伯特比洛特(Robert Bilott)。也就是本片的主角。他是一位辩护律师。在影片开始。他刚刚成为所从事的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杜邦公司是这家律师事务所的最大客户。比洛特接下案件。同年。他和杜邦公司总裁菲尔首次谈及此事。对方表示愿意配合。

1999年。比洛特和菲尔再次见面谈及此事。菲尔当众发怒。出于法律程序。杜邦公司将1941年以后的所有材料都寄给比洛特。堆满了整个档案室。

比洛特推掉所有案件。以一己之力。花费一年时间将材料全部看完并逐一编号。并发现一种叫PFOA的化学物质。询问杜邦公司未果。转而咨询专家学者。并搞清楚了是其中一种叫C-8的碳分子链破坏了人体健康。

..................................................

2004年。比洛特质询当年对接3M公司毒性报告的杜邦公司化学工程师。证实了杜邦公司一开始就知道C-8的危害性但毫无作为。杜邦公司同意支付1650万美元的罚款给环保署。支付7000万美元的费用给诉讼群体。其中包含了比洛特的律师事务所。比洛特推动更多当地居民索取赔偿。但须执行医药监护。也就是将杜邦生产特氟龙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居民健康问题建立医学概念上的对等关系。该关系一旦确立。杜邦公司将支付2.35亿美元的赔偿。由无利益关联的科学家组成的监护小组成立。其运作经费由律师事务所支付。比洛特承担巨大压力。

2005年。截止到圣诞节前夕。有6.9万居民接受血液采样。每人获得400美元的报酬。由杜邦公司支付。居民拖家带口来抽血。言词间流露出对杜邦公司的感激。

2006年。环保署起诉杜邦公司。杜邦公司以之前没有标准为由。表示须等检测结果出来后再支付。没有拿到赔偿的居民迁怒于比洛特和举证者。比洛特被三次降薪。出现右手抖动症状。

2010年。比洛特因将过多精力投入到案件上忽略了家庭。夫妻矛盾爆发。

2011年。比洛特被第四次降薪。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晕倒住院。查出为间歇性脑供血不足。近似于中风。压力太大导致。

2012年。检测小组调查结果公布。对等关系成立。杜邦公司反悔。不愿支付赔偿。比洛特懊恼之下转向群体诉讼策略。

2015年。群体诉讼案件开庭。共有3535起案件起诉杜邦公司。杜邦公司为此支付了6.707亿美元的赔偿。同年。美国环保署禁止在民用商品中使用特氟龙。

2017年。聚四氟乙烯中的主要成分。PFOA和PFOS被列为2B类致癌物。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陌上柳絮倾城雪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15:05

    杜邦,公司,洛特,乙烯,特氟龙,环保署,科幻片,美国,律师事务所,材料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15:05

    没想到大家都对你有什么低估了的电影,看了以后觉得还很震惊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15:05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重新看的一部影片《I AM Legend》中文名《我是传奇》。是一部2007年上映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