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英国国父\"阿尔弗雷德,究竟是怎样成为英格兰伟大的统治者的?

好文

热门回答:

”大帝“一词在英文中写作the Great。在欧洲这一头衔一般是不轻易授人的——罗马帝国及其后继者拜占庭帝国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一共只有凯撒、君士坦丁、狄奥多西、查士丁尼和曼努埃尔五人获此头衔;法兰克王国只诞生了克洛维和查理曼两位大帝;神圣罗马帝国诞生了奥托和巴巴罗萨两位大帝;法国诞生了于格、腓力、亨利、路易和拿破仑五位大帝;普鲁士诞生了腓特烈和威廉两位大帝;俄罗斯诞生了伊凡、彼得和叶卡捷琳娜三位大帝;而在英国获此殊荣者仅有两人。其中一人被誉为英国国父——此人就是阿尔弗雷德大帝。

公元849年英格兰韦塞克斯王国国王埃塞尔沃夫与第一任妻子奥斯博嘉的小儿子阿尔弗雷德诞生在伯克郡一个叫Wanating的村庄(位于今天的牛津郡万蒂奇)。阿尔弗雷德5岁那年被送往罗马。罗马教皇利奥四世为他进行了坚振礼的仪式。并授予他罗马执政官的资格。这实际上等于暗示罗马教会支持阿尔弗雷德继承韦塞克斯王位。尽管获得了罗马教会的支持。但此时阿尔弗雷德在国内还有三名兄长。因此他是否能继承王位仍是未知之数。

856年阿尔弗雷德回到了英格兰。同年阿尔弗雷德的二哥埃塞尔巴德预谋篡位。就在父子二人剑拔弩张准备以内战决定王位归属时韦塞克斯王国的贵族们站出来调停这场父子之争——由于此前韦塞克斯曾一度统一过英格兰。虽然后来各地又纷纷独立。但韦塞克斯的领土比过去仍有所扩张。于是在贵族们的调停下父子俩达成协议:埃塞尔沃夫统治东部新占领的土地。埃塞尔巴德统治西部原属韦塞克斯王国的领土。埃塞尔沃夫国王于858年去世。韦塞克斯再度成为统一王国。并由阿尔弗雷德的三位兄长依次继承。

在埃塞尔巴德和埃塞尔伯特两位兄长统治时期阿尔弗雷德并没什么过人的表现。他的政治生涯被史书明确记载始于在866年即位的三哥埃塞尔烈德统治时期。在这一时期做为皇位继承人的他全力辅佐哥哥。甚至被阿瑟主教称为“王国的二把手”。当时的韦塞克斯已诞生了日后英国议会的雏形——贤人会议:由国王召集自己的近臣宠臣以及地方贵族共同商讨国家大政方针。以防止埃塞尔烈德国王丧生后王国不至于陷入由于继承权问题导致的纷争局面。于是贤人会议做出整体决定——就阿尔弗雷德树立为事实上的王储。

868年阿尔弗雷德协助自己的国王哥哥埃塞尔烈德征讨邻国麦西亚。然而这次军事行动以失败告终。在此前阿尔弗雷德的祖父爱格伯特国王曾一度短暂统一过英格兰。然而在阿尔弗雷德的父亲埃塞尔沃夫统治时期英格兰又陷于分裂状态。埃塞尔烈德和阿尔弗雷德兄弟将重新统一英格兰树立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他们不断和邻国征战。就在这时一个令整个英格兰陷入恐惧的强劲对手出现了——丹麦人:870年丹麦国王哈夫丹和巴格塞吉率军沿着麦西亚和韦塞克斯边境进入韦塞克斯。先头部队于当年12月31日在雷丁附近的恩格尔菲尔德与韦塞克斯守军发生冲突。871年1月5日埃塞尔烈德和阿尔弗雷德率领一支大军来到雷丁。双方发生激战。死伤无数。但韦塞克斯军队最终战败。

871年1月9日埃塞尔烈德重新整编军队后在阿什当继续与丹麦人开战。在这次战斗中埃塞尔烈德和阿尔弗雷德兵分两路:一路对应哈夫丹和巴格塞吉率领的国王军团。一路对应诸多丹麦伯爵组成的伯爵军团。战斗从白天一直持续到深夜。这次韦塞克斯取得大胜。巴格塞吉和他的五个伯爵被杀死。丹麦人暂时从战场上撤离了。这是一场阿尔弗雷德终生引以为荣的辉煌胜利。然而丹麦人卷土重来的速度超出了埃塞尔烈德和阿尔弗雷德兄弟的想象——仅仅两星期后重整队伍的哈夫丹和韦塞克斯军队在贝辛开战。韦塞克斯军队激战之下失利。871年4月22日双方又在梅雷顿交战。这次战斗中丹麦方的统帅是有“无骨人”之称伊瓦尔。这次埃塞尔烈德和阿尔弗雷德再次兵分两路迎敌。不过这次的战斗结果却是埃塞尔烈德战死沙场。

尽管埃塞尔烈德留下了两名幼子。但贤人会议鉴于丹麦人的巨大威胁仍决定由阿尔弗雷德兄终弟及继承王位——理由是国家存亡关头宜立长君。这意味着阿尔弗雷德必须担负起抵抗丹麦入侵的重任。否则没等丹麦人打过来那些拥立他上台的贵族们或许就会发动政变以重新拥立一位能保护他们的利益的国王。871年阿尔弗雷德以英格兰国王的名义号召英格兰其他王国和自己并肩对抗丹麦人的入侵。事实上尽管在此前他的祖父爱格伯特曾一度统一过英格兰。然而历史上第一位正式启用英格兰国王这一名号的却是阿尔弗雷德。他因此被后世誉为英国国父。问题是阿尔弗雷德自封的英格兰国王的头衔能获得邻国的支持认可吗?事实是阿尔弗雷德还真获得了邻国贵族和百姓的支持。这是因为邻国的贵族和百姓都对自己的国王失望至极——当时除韦塞克斯外的其他英格兰王国无一例外以向丹麦支付巨额贡金的方式换取一时苟安。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这些王国无一例外不向自己治下的贵族和百姓征收高额税赋。一时间搞得自己国内怨声载道。

阿尔弗雷德明确拒绝像邻国国王们一样向丹麦支付贡金。而是以英格兰国王的名义号召全英格兰的人民同丹麦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878年丹麦海盗首领古特伦率军进逼韦塞克斯。阿尔弗雷德清楚如果自己表现软弱。那么将失去整个英格兰的民心。于是当即率军同古特伦展开激战。古特伦见战事不利便坐下来谈判。这时阿尔弗雷德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圆滑老道:一方面他同意和丹麦人和谈以稳住对手。因为他深知如果自己和丹麦人斗得两败俱伤。那么最高兴的就是邻国的国王们了;另一方面他在宣传口径上刻意将自己塑造为胜利者。对内强调丹麦人是战败求和并明确拒绝向丹麦支付贡金。

886年双方达成和约:丹麦人以合法获得英格兰东北部地区的统治权为条件。撤出英格兰南部。根据这一和约:从泰晤士河口到爱尔兰海的25,000平方英里土地被划为丹麦法施行地。东盎格利亚和埃塞克斯由此成为丹麦法施行地的一部分。麦西亚也被一分为二。其东部地区成为“丹麦法施行地”的一部分。阿尔弗雷德以不干涉丹麦人在这些地区的行动为代价换取丹麦人不侵犯英格兰其他地区的承诺。与此同时为争取教会势力对自己的支持阿尔弗雷德又给教会送上了一份大礼——他成功说服古特伦归依基督教并成为自己的教子。

然而这时的丹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王国。尽管古特伦这支丹麦人已和阿尔弗雷德达成和议。可仍有其他丹麦人拒绝言和。阿尔弗雷德在与他们战斗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权威扩展到了英格兰的北部和东部。886年当他占领了伦敦。一切不接受丹麦统治的英格兰人都拥戴他为国王。伦敦在那时就是不列颠重要的一个城市。之后不久他签订了新和约。不列颠南部以及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从此收归他的统治。公元892年又一支丹麦大军由欧洲大陆进攻英格兰。阿尔弗雷德予以迎头痛击。丹麦人见难以获胜。只好宣布停战。撤回了他们的海盗队伍。丹麦人所以未能再度进攻。主要是阿尔弗雷德在交战期间采取极为稳妥的防御措施——他加固旧有的要塞。在战略要地修建新的堡垒。此外此时的英格兰已在他的领导下。建造了更大的军舰和训练有素的水兵。阿尔弗雷德为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影响将女儿艾塞尔弗列德嫁给北部的麦西亚国王。从此与麦西亚结盟。英格兰的其他地区丹麦法区(实行丹麦法律的地区)仍然在丹麦人的控制之下。除此之外基本都在阿尔弗雷德的统治之下了。

其他观点:

西方的“主流大帝”:扑克牌老k占满

说到西方后世被称作“大帝”的君主。最有名、存在感最高的无疑是扑克牌中4个“老K”(K即King“国王”一词的首字母):

黑桃K是公元前10世纪的古犹太-以色列国王首位国王——大卫。即米开朗基罗雕像“大卫”;

梅花K是最早征服世界的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后世尊称其为亚历山大大帝;

红桃K是法兰克王国(现法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曼国王。后来建立了查理曼帝国。被尊为查理曼大帝;

方块K是罗马帝国的国王、名将和政治家凯撒。历史上最著名的独裁者。

其他为人熟知的还有沙俄时期的彼得大帝、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大帝等。历史上被称为“大帝”最多的是罗马帝国。共有7位国家统治者被尊称“大帝”。但是。作为曾经的全球霸主、现在仍然保持了君主制的英国。“大帝”却屈指可数。甚至在国别和数量上还存在争议。

“英国国父”:被外国“官二代”夺去了“唯一”?

说到英国历史上被称为“大帝”的君主。知名度最高的就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国王”自称且名副其实之人——阿尔弗雷德(英语:Alfred。 生卒年从848年~899年)。后世称其“阿尔弗雷德大帝”。被英国国民视作“英国国父”。

这位大帝在历史上广受好评。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曾说:“我想。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阿尔弗雷德大帝更值得后代的尊敬。”

尴尬的是。从某种维度归类下。这位5星好评、土生土长的“英国国父”却需要与一个“外族”共享称号。无法独占英国历史上“唯一的大帝”之称。

从历史上领土归属看。阿尔弗雷德大帝驾崩之后。英格兰地区后来被丹麦人建立的海盗帝国入侵。从父亲受众继承了王权的克努特二世也继承了英格兰地区的统治权。这位首个被英格兰人承认为国王的丹麦人之子。将“北海大帝国”发展至顶峰。尽管“大帝”之称是丹麦人封的。但好歹这位“官二代”曾也是“英格兰王”呢。

驱靼虏兴学校:文体两开花

虽然不是英国史上唯一的大帝。但是对于英格兰民族发展和统一的国家。阿尔弗雷德大帝的成就和影响是唯一的。他为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法制规范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典范。

(BBC迷你历史剧《孤国春秋》中主角之一:阿尔弗雷德 图源:视频截图)

英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意识相比中国是较晚的。从诸侯割据到统一的“战国时期”比中国的春秋战国晚了一千余年。公元872年。四分五裂的“战国时期”英伦帝国受到维京蛮族入侵。仅剩下阿尔弗雷德大帝统治的威塞克斯王国屹立不倒。

驱除外强入侵。保护领土完整是阿尔弗雷德大帝最重要的功绩。

他抗击丹麦人的军功主要体现在:在王国建立有保障的驻军点、重组更规范化的军队。抗击过程中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阿尔弗雷德为刺探丹麦方面情报。不惜化妆为行吟歌手。可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另外。阿尔弗雷德深谙纵横捭阖之术。与邻近的梅尔西亚人和威尔士人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最终靠其毕生努力。终于在他的继承人爱德华一世于918年将丹麦人彻底赶出英格兰。

阿尔弗雷德不仅能武。而且善文。

丹麦人在入侵中。摧毁不少英格兰地区的文教场所。阿尔弗雷德自小就喜欢阅读文学经典。一直以来也非常重视教育。为了复兴文教。他下令要求从王国年收入中专门划拨教育经费。鼓励学术;他专门从海外敦请学者。为民众传道讲学;当时。拉丁文是欧洲达官贵族的显学。于他主导了大量拉丁文经典作品和英文互译。提升英语的传播和地位;他组织编纂的《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内容从凯撒征服不列颠开始。直到892年)。成为中世纪英国最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

让英国有了“王法”。并创造出优越的法制体系也是这位大帝的贡献。

阿尔弗雷德大帝颁布的《阿尔弗雷德法典》。这部法典将历代盎格鲁-撒克逊王国法律加以整理汇编。被后世却认为英国司法制度的基础。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大卫·休谟(著名历史著作《英国史》作者)为之背书:“……一般认为。后来所谓的普通法肇基于此。“可以说。阿尔弗雷德法典时期推动了英国社会由野蛮到文明、由早期无阶级社会到封建阶级社会的重要过渡。

不朽的“男神”——低调、谦逊、有内涵

他是欧洲中世纪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可是他的声名仅得到有限的传播。或许由于英格兰疆域偏于欧洲大陆之外。使他的影响力限于一隅。但是。这位国父的功绩和德行却被后人世世传扬。

据《狄更斯讲英国史》。这位英国19世纪最杰出的作家——查理·狄更斯。怀着无限的崇敬(甚至可以说是个人崇拜般)的笔调写到:“我回想起这位高贵的国王时。不由心生敬意。因为撒克逊人的全部美德。都被他占尽了……没有他。我在写本书时所用的英语也许要失去一半的语意。”

阿尔弗雷德或许生前不会得知自己被冠以“大帝”之名。更不会得知后辈的丹麦人会在“大帝”的名号上“坐享其成”与其“平分秋色”。但是。那些千年来存在于民间的念颂。才是超越“大帝”二字。使阿尔弗雷德永垂不朽的原因吧?

当代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成为英国在位时常最悠久的君主之一。历史上的这位英国大帝或许也是她心存钦佩的楷模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北海茫月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20:46

    阿尔,弗雷德,英格兰,大帝,丹麦,英国,国王,王国,丹麦人,埃塞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20:46

    没想到大家都对"英国国父"阿尔弗雷德,究竟是怎样成为英格兰伟大的统治者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20:46

    ”大帝“一词在英文中写作the Great。在欧洲这一头衔一般是不轻易授人的——罗马帝国及其后继者拜占庭帝国在上千年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