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评析胤礽的一生。能够给予我们后人带来一些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小编今天重点从康熙家教与胤礽的成长陷阱来说说胤礽杯具的一生。
↑胤礽出生时可谓高贵无比↑
胤礽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五月三日。他一出生。就和其他皇子拉开了巨大差距。可谓是握着一手大小王加四个二。堪称王炸的牌。
他地位超然的原因有两个:其一他是嫡子。虽然是嫡次子。但他的哥哥承祜在康熙十一年四岁的时候夭折。所以他成了嫡子中的最长者。傲视其他皇子。
其二。他的生母赫舍里在生他的时候难产而死。年仅22岁。给康熙带来巨大的悲痛。康熙把这份悲痛完全转化成对胤礽的疼爱。这份偏爱是其他皇子远远不可及的。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看。胤礽出生后。康熙的三个做法导致了胤礽这一生必然会遇到极大麻烦:
↑枉费了。竟悬悬半世心。康熙花费在胤礽身上的心血付诸东流↑
康熙第一个严重失误是。过早的封了胤礽为皇太子。在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十二月十三日。在胤礽才两岁的时候。康熙就把胤礽立为皇太子了。此时的康熙才22岁!可以说。未来横亘于这对父子之间的政治冲突。都在这立皇太子的一天注定了。
无数的政客。权臣都纷纷勾结皇太子。一是想通过皇太子捞取政治红利。你无法贿赂皇帝。但可以贿赂深为皇帝宠爱的太子;二是想早早占据有利政治位置。毕竟皇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嘛。偏偏康熙寿命较长。导致到了康熙统治后期。“现在的皇帝”和“未来的皇帝”之间猜疑冲突不断。
康熙的第二个严重失误是:为了培养胤礽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安排了张英和李光地等名儒大臣给皇太子讲课。虽然张英和李光地水平很高。但可惜他们不懂儿童早期教育。只会用僵化的儒家道德教条进行培养。而这和孩童的天性是冲突的。这种糟糕的教育方式。对胤礽的性格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赫舍里对康熙胤礽父子的悲剧恐怕也会深深失望的吧↑
康熙是不是没注意到当年李承乾是如何走上歪路的啊。孩童的逆反心理一旦反弹。就会走偏。实际上胤礽从小为了逃避这些老家伙。已经开始结交一些玩伴。而这些玩伴背后。往往存在着政治交易。胤礽从中赚取大笔酬金。后来胤礽热衷于搞一些小团体。其实是驾轻就熟。
康熙的第三个严重失误是:盲目溺爱胤礽。把胤礽的地位捧得太高。远高于其他皇子。甚至到了在其他皇子面前摆出“君”势的程度。最终造成了胤礽的孤立。导致了其他皇子对胤礽的不停攻击。
从以上康熙三个失误来看。胤礽在被宠溺。被孤立。被寄以厚望的三座大山之下。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核心性格。康熙和胤礽的亲情裂痕。正是因为胤礽对康熙重疾时的照顾不周有关系。康熙从胤礽脸上毫无忧色的表情。仿佛看到了自己养了一只白眼狼。那一瞬间。康熙的内心某个地方。被击碎了。
宠儿多败儿。任你是康熙。是呼风唤雨的天子。也逃不脱这个无情的人性铁律。
↑胤礽这一辈子看似高贵。实则不过是个牵线木偶↑
而胤礽呢。他又能为他的人生担负多少责任?他被裹胁在巨大的政治风波当中。却只能束手无策。毫无办法。一面是被朋党捧为集团核心。夹杂着各种阴谋。利害计算。另一面。他渐渐走到了康熙的对立面。成为威胁到皇权的寡头角色。引发了康熙巨大的忧虑。
怎么做。都是错。谁让他是早早被树立起来的皇太子。树大招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哪怕你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太子。也扛不住各方压力的挤压。
所以。评看胤礽的一生。我们更多反思的是康熙的错误。因为胤礽这一生。基本都是在康熙的规划下亦步亦趋的活着。这和现代很多父母的培养路线出奇的雷同。当为人父母者精心规划自己孩子一生的时候。请看看胤礽这个反面例子。
当你过分宠溺孩子。给他制造优越感壁垒。并给予深重厚望。那意味着。你的孩子极有可能重演胤礽一生悲剧。而父母又能得到什么呢?只可能是康熙晚年的痛苦和心碎。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5804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康熙,皇太子,皇子,这一,皇帝,政治,是在,他是,这份,厚望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评价康熙的二皇子胤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评析胤礽的一生。能够给予我们后人带来一些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小编今天重点从康熙家教与胤礽的成长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