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秦三世”子婴有着怎样坎坷又曲折的命运?
原创

历史上“秦三世”子婴有着怎样坎坷又曲折的命运?

好文

热门回答:

囿于秦王朝史料缺失。关于子婴的生平事迹。史书鲜有记载。今人也无从得知。甚至对于子婴的身世。也众说纷纭。有说是扶苏之子。有说是始皇的弟弟。有说是始皇的儿子。还有说是始皇的侄子。莫衷一是。但我认为。他更可能是秦始皇的弟弟或者侄子。

子婴在史书上第一次出场。是在《史记·蒙恬列传第二十八》中。那一年。是公元前210年。也就是秦始皇病逝的那一年。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在巡游途中去世后。赵高和李斯联合矫诏立胡亥为太子。接着又命扶苏和蒙恬自杀。扶苏自杀了。但蒙恬不会这么傻乎乎地自尽。他上书问了问情况。

这时候。子婴站了出来。他向秦二世进谏:\"臣闻故赵王迁杀其良臣李牧而用颜聚。燕王喜阴用荆轲之谋而倍秦之约。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之议。此三君者。皆各以变古者失其国而殃及其身。今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主欲一旦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

子婴举了三个例子。赵王迁、燕王喜和齐王建。都是六国的末代君王。被秦国灭掉还没几年。正鲜活着呢。子婴用这些例子劝谏胡亥不要滥杀功臣。恰如其分。可惜胡亥并不是从善如流的人。他还是派人杀了蒙恬和蒙毅。

咔嚓掉了功臣。胡亥紧接着就向自尽的兄弟姐妹举起了屠刀。据《史记》记载。胡亥下令将“六公子戳死于杜”、“十二公子戳死于咸阳”、“十公主戳死于杜”。公子高为了留个全尸。请求为秦始皇殉葬。胡亥欣然应允。公子将闾兄弟三人都被迫自杀。死前还大喊无罪。

不管怎么说。子婴还是活下来了。而且小心翼翼地生活着。生怕惹怒了胡亥丢了性命。在这种低调的处事方针下。他度过了两年时光。仅仅两年。曾经强大不可一世的大秦王朝竟已濒临绝境!

前207年。赵高弑杀胡亥。不知赵高有没有想过取而代之。反正最终结局是赵高向大臣们公布了胡亥的死讯。然后决定立子婴为王。

注意是王。不是帝。赵高并不打算立子婴为皇帝。赵高给出的理由是“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

的确。此时秦朝能够控制的疆土比统一前还要小。称帝也名不副实。但也有人怀疑赵高这是在给自己篡位做铺垫。但是不是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五天后赵高就去见胡亥了。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斋五日。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

这是子婴身份的又一个例证。秦始皇死时秦始皇死时年仅50岁。扶苏年龄在30岁左右。子婴要有两个儿子。还得是能商量诛杀赵高之事的儿子。他的儿子再小也在15岁左右。甚至更大。反推子婴的年纪在30岁以上。与扶苏年纪大致相当。说是秦始皇的弟弟并不为过。

史书记载秦始皇有三个弟弟。一个是同父异母弟长安君成蟜(jiǎo)。另外两个是同母异父弟弟。赵姬跟嫪毐(lào ǎi)生的。成蟜后来叛秦投赵。卒年不详。应在秦始皇灭赵之前。两个同母弟弟都被秦始皇摔死。那么。秦始皇有没有不被史书记载的弟弟呢?

子楚在逃回秦国前很是落魄。唯一的女人还是吕不韦送给他的。这个女人也就是秦始皇的母亲赵姬。而他回秦国后。做了6年王孙。3天太子。3年秦王。在这9年的时间里。他一定拥有过不少美人。成蟜(jiǎo)就是在这之间出生的。出现其他子嗣没被记载清楚并非不可能。

此外还有子婴是秦始皇侄子的说法。要么是成蟜之子。要么是其他不被记载的秦始皇弟弟的儿子。以成蟜之子为例。成蟜反叛时。子婴仍然留在国内。且因年幼而名为婴。秦始皇并没有杀他。反而委以官职。这个堂兄也没威胁到胡亥的皇位。因而躲过了血腥清洗。同样是有可能的。

再扯回正题。以子婴计策的老道。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是一个浸淫政治多年的老手。看人准确。出手狠辣。一击必杀。赵高完全是按照他的套路出牌。结果自然免不了一死。在斋宫中丢了性命。

赵高死了。子婴夺回了王室的权力。可为时已晚。刘邦的军队离咸阳不远了。

子婴一共在位四十六天。在前五天。他设计诛杀了赵高。在接下来的四十天。他做了两件事。一是整肃朝纲。清除赵高党羽;二是抵御刘邦大军。此时刘邦已率军进入关中。子婴当即派遣将领率兵到峣关阻击刘邦军队。

可惜秦朝精锐尽丧。手中已无太多军事力量。刘邦轻松绕过峣关。并在蓝田一带两度大败秦军。咸阳无军可守。

公元前207年十月。刘邦军进入武关。不久到达灞上。并派人劝子婴投降。子婴是识时务的。在权衡利弊后。他同意投降。在最后一天的秦王生涯中。子婴自缚出城。在刘邦的军前投降。至此。秦亡。

阶下囚的命运是悲惨的。因为不在自己手中。而是任人宰割。

樊哙建议刘邦杀死子婴。但刘邦没有同意。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一个多月后。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立刻灭掉子婴全族(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纵火焚烧秦宫室。并进行大屠杀。四年后。西楚霸王自己也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

跟刘项相比。子婴的名气很小。但不可否认。他作为亡国之君。却令人慨叹。他不缺少明君必备的素质。但缺少明君的时机。他是一个可怜的君主。

”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吾读秦纪。至於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班固

其他观点:

一般都认为秦二世而亡。其实还有“秦三世”。他的名字叫子婴。子婴才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他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

公元前207年9月。宦官赵高指使自己的女婿阎乐发动“望夷宫政变”。逼迫秦二世胡亥自尽。

赵高匆匆赶到弑君现场。摘掉胡亥身上的玉玺。自己配上。想自立为帝。但是。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都低头不语。没有一个人响应他。用无声的反抗粉碎了赵高的痴心妄想。

赵高无奈。只好迎立子婴为帝。子婴是何许人也?据史料记载。子婴是胡亥哥哥的孩子。就是胡亥的侄子。是秦始皇仅存的嬴姓后代。

子婴是个低调的人:

子婴继位时。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其势不可阻挡;刘邦、项羽在都城咸阳外虎视眈眈。原六国旧贵族也纷纷独立。

秦王室可控之地比统一六国前还要小。所以。子婴去其帝号。改称王。所以。历史上没有秦三世。只有秦王子婴。

子婴是有智谋的人:

赵高令子婴斋戒5日后。到宗庙行礼。接受传国玉玺。

子婴与两位儿子和心腹宦官谋议道:“赵高恶赢满贯。现在假仁假义立我为王。实则狼子野心。5日后。我推脱有病不去行礼。赵高必定亲自到我们这里。你们要抓住机会杀掉他!”

到了继位行礼的日子。赵高几次派人来请。子婴都推脱不去。赵高果然亲自来请。等赵高一到。宦官韩谈手疾眼快。一刀将赵高砍死。

子婴随即召集群臣入宫。历数赵高累累罪行。并且诛灭赵高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在内忧外患的混乱局势下。子婴显示出非凡的才干和魄力。他刚登基。就干净利落杀掉仇人赵高。为嬴姓一族报仇雪恨。真是畅快。令人佩服。

子婴是个识时务的人:

虽然。秦王子婴有勇有谋。只可惜。老天没给他喘息和努力的机会。一个月后。即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率领大军攻破咸阳。屯兵灞上(今陕西西安东)。

刘邦派人劝子婴投降。文武百官也没有主战的。子婴见大势已去。便用绳子绑缚自己和妻儿。穿上白衣。坐上白马驾驶的白车。携带皇帝御用的玉玺、兵符等物。投降刘邦。秦朝灭亡。秦始皇所创的辉煌帝业消失殆尽。此时。据子婴登基为王仅仅46天。

子婴更是个可怜的人:

子婴投降后。樊哙提议杀死子婴。但是刘邦践行诺言。没有同意。把子婴交给随行官吏看管。

可是。一个月后。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杀死子婴。焚毁秦朝宫室。并进行无差别大屠杀。可怜秦朝江山付之一炬。

一般来说。提起亡国之君。大多认为是荒淫无道的无能之辈。但子婴是个例外。他的死亡。令人扼腕叹息。如果假以时日。相信子婴会建造一个富裕强大的秦国。

专心写有参考价值的历史。想了解更多麻辣历史。请点击关注。

其他观点:

对于子婴。说他是“秦三世”其实并不太准确。因为他的封号不过是秦王。

而这位处于朝代更迭时期的“亡国之君”。他的一生就是一个悲剧。纵观这位君王短暂的一生。其人生经历大起大落。可能他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生不逢时”的一位君王。

沙丘政变。赵高就开始了自己的谋权之路。杀宰相、诛宗室。指鹿为马。祸乱朝堂。天下因此而乱。

秦朝二世时期。可以说是秦朝国家和宗室共同的灾难。赵高作为臣子。其权势已经超过了真正意义上的帝王。借刀杀人、指鹿为马。一幕幕“奸臣闹剧”在宫廷之上血淋淋的上演。在鼓动二世杀其宗室以后。秦王朝的宗室力量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所幸的是子婴在这个过程用装疯卖傻的方式逃过一劫。

当赵高的权利欲望再也收不回来时。权倾朝野已经不是他的最初目标了。他把自己真正的欲望放到了秦国皇帝身上。并且告知朝野上下皇帝已被诛杀。弦外之音是想让大臣们拥护自己登基九五。

可是这一次他失算了。没有大臣公开表态支持他。所幸这个奸臣贼子留了后手。他正式拥护子婴继承君位。不过他以六国死灰复燃。大秦领土减少为由。只允许子婴做一个王。其实这也是也他自己的日后篡权埋下伏笔。

子婴在自己继位以后。“乖巧”的听从赵大人的一切要求。在赵高的心目中完全树立了“好孩子”的形象。赵高本人聪明一世。却也被这样的伎俩所骗。所以那种看起来人畜无害。乖乖巧巧的人往往是最可怕的!

在子婴继位后的第五日。他就果断的对赵高出手了。史书对这一段的描写相当精彩:子婴受赵高之命。需去太庙斋戒五日。他找来二子和亲信内臣。说明其中利害。赵高很可能想借这次祭祖的机会杀掉自己。如果自己称病在家。对方一定会来相请。如此众人便可围而杀之。


有不止一个学者预想。如果他能早点登上历史舞台。我们的历史可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历史不具有假设性。“生不逢时”或许就是子婴最大的悲剧吧。

相比于扶苏。他更可怜!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归属感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40:06

    秦王,刘邦,始皇,秦朝,秦国,的人,史记,宗室,弟弟,是个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40:06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秦三世”子婴有着怎样坎坷又曲折的命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40:06

    囿于秦王朝史料缺失。关于子婴的生平事迹。史书鲜有记载。今人也无从得知。甚至对于子婴的身世。也众说纷纭。有说是扶苏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