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上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的本义是什么,为什么叫“刍狗”?
原创

《道德经》上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的本义是什么,为什么叫“刍狗”?

好文

热门回答: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要深刻理解这句圣人之言。有必要先深刻理解“刍”的本义和“刍狗”的意义。

“刍”的甲骨文字形是草和手的组合。象草在手指间。《说文》释曰:“刍。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传统上把“刍”简单地释为草或拔草。实际并未真正领悟到“刍”字的深义。事实上。草在手指间是说草还未长高。不能遮覆手指。会意指青草。即幼嫩的小草。引申而泛指幼嫩的、未成熟的东西。如刍议(言)。即指浅陋而不成熟的言论。

“刍”作为一个字根。在汉字造字中有广泛应用。凡带有“刍”的汉字。都有幼小、柔软和未成熟的含义。如刍+隹=雏。隹是短尾鸟的总称。雏就是指幼小未成熟的鸟类。如刍+纟=绉。绉就是指柔软而容易团皱的丝织品。如刍+阜=邹。阜指土堆。邹就有土地狭小的意思。《释名》:“邹。狭小之言也。”再如刍+心=急。急是一种思虑未成熟。不知该怎么办的一种心情。如果考虑好不。胸有成竹。那一定是从容自如。又怎么会急呢?

“刍狗”是“刍灵”的一种。所谓“刍灵”。就是指用柔草扎束而成的人或动物。为古人送葬之物。类似于今天的纸扎。《礼记·檀弓下》:“涂车芻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 郑玄 注之曰:“芻灵。束茅为人马。谓之灵者。神之类。” 孙希旦 集解:“涂车芻灵。皆送葬之物也。”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用于扎束“刍灵”的材料。必须是柔嫩的青草。而不能用枯败的衰草。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古人认为幼嫩的东西才更接近于自然的状态。接近于自然状态。故几于道。几于道才能通神。能通神故谓之灵。老子论道常提到婴儿。就是这个道理。人之初最接近于先天的自然状态。这种状态由于还没有受后天世俗风尘的熏染。是纯净无邪的。故古人迷信婴儿的心灵和神灵是相通的。婴儿纯净的眼睛可以看到超自然的东西。是故古人祭祀祖宗。常以受祭者的孙子为“尸”。以沟通鬼神。与逝者对话。用柔嫩的青草扎成的人与动物的形象具有沟通神灵的灵性。故谓之“刍灵”。送葬时。“刍灵”可以引导并护送死者去该去的地方。所以很神圣。送葬完毕。“刍灵”也就完成了使命。变得无用了。于是被堆弃于一边。最后一把火烧成灰烬。伴一缕青烟随死者而去了。

狗是人类的朋友。为主人看家护院。随主人围田打猎。很受人类青睐。所以人死后。儿孙们都要用“刍狗”来为逝者送葬。希望“刍狗”在阴间继续为主人服务。“刍狗”从制到弃再到灰烬。象征事物从生到灭的一个自然的过程。《道德经》上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就是万物与百姓都有其从生到死的自然演变过程。天地不干预、偏私万物的自然演变。任由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不干预、偏私百姓的自然生活。任由人类社会自然发展。

(本文由子夏故坛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其他观点:

道德经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圣经。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一本书。

这本书光靠字面的意思是无法理解的。真的要理解还是要靠悟。

我第一次接触道德经是十几年前的时候。那时候就感觉在看天书。一点也不懂。后来慢慢的有了兴趣。成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经常去读。

圣人是指意识超出世人。并伴有相应的言语行为。也就是今天常说的开悟的人。

圣人不仁是说圣人没有任何分别心。不存在仁爱与暴虐等心理。就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一样。真正有德的人是没有德的意识。而无德的人经常把德挂在嘴边。放在心里。做事按着德的标准去做。

圣人没有德的意识。而做的事没有一件是违背德的。就像^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刍狗是古代为了祭司用草扎的狗。刍狗本身就是卑贱的干草做成的。但是放在神坛上。那就是圣物。让人尊敬和受到礼拜。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说圣人没有分别心。把贫贱的百姓当成崇高的神一样尊敬和礼拜。

其他观点:

(一)、所谓刍。就是地上长出的草。能喂

牲口的草。如刍秣。如反刍。割草。抜草。

(二)、刍狗:就是用草编织成狗的模样。

用来作祭祀品。祭毕可付之一炬。或丢弃

一旁。

天地本无心。哪会动一念。所以天地无

所谓仁。无所谓爱。天地无心于大千世

界。故任其万物各自生灭。

圣人不著众生相。无心于爱民。怨民。

只任其自养生息。故喻作为刍狗。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公主抱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14:38

    圣人,道德经,万物,的人,百姓,自然,天地,幼嫩,而不,古人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14:38

    没想到大家都对《道德经》上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的本义是什么,为什么叫“刍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14:38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要深刻理解这句圣人之言。有必要先深刻理解“刍”的本义和“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