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不仅玩过。而且是当时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
小时候。家里都很穷。在农村。一年难得吃上一次肉。有了蝉。就有了改善伙食的机会。一个晚上。少则寻摸到十几只。多则寻摸到几十只。铁锅里煎一下。别提有多香了!对于一年不见荤腥的贫穷人家来说。不亚于山珍海味。因此。寻摸蝉的积极性特别高。劲头十足。
老家农村把刚出土的蝉叫作“知了猴”。脱壳后叫作“知了”。蝉。都是在晚上从土里钻出来。就近往树上爬。然后脱壳变为“知了”。有个成语“金蝉脱壳”。讲的就是这个过程。寻摸“知了猴”。晚上是最佳时间。一旦脱壳成为“知了”。很快就羽翼丰满。飞走了。再要捉到就很难了。
想要多寻摸一些“知了猴”。不下功夫是不行的。那时候。农村还没有电。因为贫穷也买不起手电筒。只能利用自然光。一棵树。一棵树的寻摸。这也是我要用“寻摸”两个字的原因。有时天太黑了。就站在树跟前“听”。如果听到“沙沙”声。就是“知了猴”爬树的声音。然后。围着树打转。利用侧光寻找“蝉”的所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你夜晚坚持的时间长。查看的树木多。自然收获就多。当然。有时候也有危险。蝉。不仅是人们的喜爱。同时也是蛇的美餐。因为黑灯瞎火。有时与蛇不期而遇也是有的。为了安全起见。随手拿根棍子。也是必要的。
蝉脱的壳。中药名叫“蝉蜕”。是很贵的。可以卖钱。因此。寻摸到的蝉是舍不得吃的。要放在一个编篓里。让其脱壳。因为编篓透风。蝉多数都会脱壳。如果不嫌辛苦。耐心等待蝉刚刚脱壳后。新变的知了白嫩嫩的。透明的羽翼舒展垂下。非常美丽。这时间的新鲜知了。比“知了猴”更味美。
每晚被人“寻摸”到的蝉毕竟是少数。第二天可见树上有许多“蝉蜕”。中午放学回家。拿根长竿寻找“蝉蜕”又成为我们的一项工作。把收集到的“蝉蜕”集中在一起。拿去卖钱。每年能卖二、三块钱呢!那时候。一个鸡蛋才五分钱。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夏天。就成“知了”的世界。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不停的叫。捉“知了”又成为孩子们的乐趣。嚼一口小麦。反复嚼即成面筋。就是最好的“粘胶”。放在竿头。“粘”到就逃不掉。一天也能粘到几只“知了”。用一根高梁秸秆。取出一头的秸穰。做成喇叭状。即可“罩”住“知了”。但这只是玩玩。捉上几只而已。
“蝉”变成了“知了”。肉就不好吃了。但可以捉了喂鸡鸭。那时候在农村。鸡鸭也是吃不饱的。为了让鸡鸭们也能打打牙祭。多下蛋。大家便把目光盯上了树上的“知了”。可以说。那时候树上的“知了”特别多。说是爬满了树枝也不为过。为了多捉“知了”。一般白天要选好树上“知了”多的树。树下放上一堆小麦秸秆。等到没有月亮的天黑之夜。大家相约而出。点火的点火。上树摇晃的摇晃。一时间。火光耀眼。树上“知了”在摇晃下。“扑簌簌”的跌落下来。一会儿功夫。大家便捡拾的盆满钵满。拿回家喂食鸡鸭。许多“知了”在鸭子肚子里还在不停的鸣叫呢。
“知了”就是这样伴随着我们长大。留下了许多有趣的回忆。后来。当了兵。到了山西、宁夏等地。才知道许多地方是没有“蝉”的。也就没有“知了”了。近些年。偶有老乡从老家来。带上一些冷冻的“蝉”。倍感亲切。欣喜若狂。也才知道。随着大家生活的富足。家乡人已懒得再去寻摸“知了猴”了。捉“知了”喂鸡鸭更是闻所未闻。
其他观点:
知了。又名蝉。我们这里方言有叫爬叉的。有叫蚂知妞的。总之各地叫法不一。封神榜上的雷震子就知了的化身。为什么叫雷震子哪?这是知了把卵产在树枝上夏天刮风打雷把蝉卵震落到地上的缘故。夏天榆树杨树上的小干枝就是知了吸食树枝上的汁液造成的。知了是在地下生长的。长大以后才在地下钻出来。出来的时间都在晚上。所以我们小时候经常在晚上摸知了。第二天用油炸一炸很好吃的。
我们小时候物质匮乏。什么都玩。捉蝈蝈。套知了是最好玩的。套知了方法很简单。用一根马鬃。打一个活结。绑在铁丝上。把铁丝固定在麻杆上。慢慢的爬到树上。在爬树的时候还要注意。当知了叫的时候正是知了最麻痹的时候。这时候慢慢的爬到树上。如果知了停止鸣叫。就要停止爬树。否则知了会飞跑的。当你爬到树上还要等到知了叫的时候才能去套知了。不叫了就要停下来。否则也会飞跑。总之是它叫我进。它停我停。这样它才会放松警惕。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知了叫的时候把套子放在它的头上。当它看到套子时会用爪子抓住套子。这时你只要用力一拉就会把它套住。很好玩的。真的不信你试试。至于怎么玩。那就多了。有的用绳子绑住让它飞着叫唤。有的把翅膀去掉让它在地上打滚叫……
其他观点: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知了。名(蝉)。70后的人应该都玩过。包括我在内。也是我小时侯的最爱。不管树多高都猴上去捉它。后来看同伴们用一种方法捉知了。我也跟着学。好玩的很。马上分享给大家!
知了退的壳是一味中药。刚出土时是人们饭桌上的美餐。价格还不便宜。深受人们的喜爱。
捉知了的方法:
找个马尾巴打个”活套子”捆在一个长长的棍梢上。知了在哪点。瞄准了。再轻轻的走在树下把棍子慢慢的举起来往上送。看到棍上的马尾巴套圈落在知了的头上。再对准套住。用点小力、活套就把知了的头套住了。
接下来就可以摆弄知了玩了。又不用上树。轻轻松松拿下知了。怎么样。我小时候会玩吧!如下图
大家学会了吗?马上快到知了叫的季节了。和你们家的孩子们一起来玩吧!回忆一下小时侯的乐取吧!希望回答能帮到大家找回童年的快乐。谢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546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知了,树上,脱壳,蝉蜕,那时候,放在,鸡鸭,套子,马尾,小时候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农村的夏天,大家小时候有玩过知了(蝉)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不仅玩过。而且是当时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小时候。家里都很穷。在农村。一年难得吃上一次肉。有了蝉。就有了改善伙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