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宋朝的知县、知府、知州等官职分别对应现在的什么官职?对此你如何评价?
原创

在《水浒传》中,宋朝的知县、知府、知州等官职分别对应现在的什么官职?对此你如何评价?

好文

热门回答:

  

  先上一张宋朝的官制图。我们可以看到。在朝廷(中央)层面上。依然继承的是秦朝以来的三权分立格局。

  代表丞相权力的政事堂被一分为三。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三省并立。尚书省下是六部。具体执行皇帝诏令。

  代表太尉权力的枢密院也被一分为三。殿前司掌管天下禁军。马军司、步军司分别为皇家侍卫马步军管理机构。

  代表监察的御史大夫被大大削弱。执掌天下财政的三司崛起。

  至于地方上。由秦朝定下的郡县制。进化为路——军州——县三级制度。

  因为时代的发展。地方事务日渐繁重。于是。宋朝建立之后将天下分为21路(约等于21个省)。之后陆续有增有减。

  路的长官为转运使。不过。最初设立的路与后来的省还是有所不同。路的长官转运使只是负责督查一路财赋。到后来才奉命监察辖区内州县长官。但只有监察权。并不像后世的省长官完全凌驾于州县长官。

  军州相当于秦汉的郡。近现代的市。都说宋太祖一根杆棒打下四百座军州。州的长官称知州。与州同级别的军事要塞被称为军。长官为知军。

  在先秦时期。州。相当于省。天下被大禹封为九州。相当于九个大省。两汉时期陆陆续续增加了几个州。但级别依然相当于省。州的掌管为州牧。后来是刺史。

  唐朝。州已经跌落。与郡同级。长官为刺史。宋朝时期。郡被取消。州彻底取代了郡。长官为知州。

  在宋朝。也有府。明清时期州府并列。都是郡级。即市级机构。在宋朝不一样。

  宋朝的府相当于直辖州(市)。天下有四京(府)。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

  一般州的长官知州为五品官。府的掌管一般为三品官。像包拯。曾经担任权知开封府知府。即首都开封市代理市长。那是一个从三品的重要职衔。

  至于县。从秦汉一直到如今都算是最基层的机构。秦汉叫县令。宋朝叫知县。

《水浒传》中。高俅担任的殿帅府太尉。源自殿前司都指挥使。太尉在宋朝是武官的最高荣誉职衔。正一品。

蔡京被称为蔡太师。太师是文官最高荣誉职衔。正一品。宋代崇文抑武。故高俅位在蔡京之下。

蔡京的女婿梁中书。在中书省兼职。是北京大名府知府。正三品大员。

梁山中好汉大都是流民。少数在朝廷为官。也都是不入流的低阶官职。唯独秦明、呼延灼几人是州级官员。约等于市军分区司令。

花荣是副知寨。知寨是等同于县的军事机构。从七品或正八品职衔。

其他观点:

【宋朝四百军州咋回事。宋江相当于省军区司令。朱仝太平军节度使是军长吗?。】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研究成果。严禁抄袭剽窃

北宋的“路”相当于今天的省级单位。管辖地域要比今天的省小。一共24个路。北宋的府是州级单位。但是比州的级别略高。相当今天的计划单列市。属于副省级单位。有17个府。北宋的州那就是州了。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和地级州。大约有260个州。北宋还有一种军事化管理的地区。叫做“军”的州级军事单位。边境地区、养马的地方、少数民族地区。大约有46个军。北宋的县和今天的县基本上差不多。大约有900多个县。

安抚使和经略安抚使的区别。就以《水浒传》中的鲁智深说的老种经略相公既种谔和小种经略相公既种师道。都是路的军事长官。由于是边疆地区。却是大军区(兵团级)级别的。管辖兵马均在五万以上。正三品或者从二品。参照今天的军衔至少是中将。宋江诏安打方腊以后。被授予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兵马都总管。楚州安抚使管辖淮南东路。虽然也是正三品。却是省军区司令级别。或者是副兵团级别。管辖万儿八千兵马。可以授予中将军衔。也可以授予少将军衔。

《水浒传》里。大名府的知府是梁中书。是蔡太师蔡京的女婿;江州知府是蔡九。是蔡京的儿子。大名府知府和江州知府和开封府相比就差一个等级了。北宋“府”一级的军事长官叫做兵马总管或者都统制。是副军级或正军级的职务。大刀关胜原来是蒲东巡检。当时属于河东路(山西运城)地方军事副长官。临时出任指挥使领兵一万五千征讨梁山。梁山诏安征讨方腊后。关胜出任大名府的正兵马总管。都是正军级的。既没有升也没有降。

北宋还有一种相当于州一级的地方军事化建制“军”。比如“无为军”“太平军”。这一类的建制很奇特。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养马地区的军事化单位。“军”的长官叫做节度使。冷清敬请大家注意区别的是。北宋的节度使和盛唐的节度使。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盛唐的节度使是大军区司令。盛唐时期的60万唐军。分别归11个节度使管辖。盛唐的节度使相当于今天的大军区(战区)级别。如果授军衔的话。起码是上将。唐玄宗时期。授予安禄山三镇节度使。掌控20万军队。岂能不造反呢?因为安史之乱和以后出现的藩镇割据。节度使的级别被一再的降低。北宋的节度使和州官一个级别。按文职算就是正五品。按军职算和州的团练使一个级别。正师级的大校军衔。

北宋的县和今天县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北宋时期一个县的人口。从万把人到数十万人不等。北宋县级单位长官叫县令、知县。就是现在的县长;县的副职是县丞、主簿、县尉。北宋七千户以上的大县才设置才设置县丞。三千户以下的小县连主簿都不设。北宋时期。开封府下辖的两个十万人口以上的大县。县令的级别是正五品;七千户以上的大县的县令是正六品。不过这样的大县不超过100个;七千户以下的小县都是正七品。

其他观点:

作者:民国史学者、专栏作家王凯


担任知府、知州和知县的官员都是中央官员。所以他们的品级也不一定。一个七八品的官员可以外放担任知州。一二品大员也可到地方担任此职。这种形式非常灵活。能上能下。也有可借鉴之处。

知府、知州和知县在宋代不是正式职务。到了明清时期。逐渐固定为地方官员名称。直至民国后废除。

总体说来。宋代的知府、知州与今天的地级市主要负责人差不多。知县则和县、县级市或者民族地区的旗负责人相仿。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眼角痣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46:43

    北宋,长官,节度使,知府,都是,知州,宋朝,盛唐,级别,时期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46:43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水浒传》中,宋朝的知县、知府、知州等官职分别对应现在的什么官职?对此你如何评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46:43

      先上一张宋朝的官制图。我们可以看到。在朝廷(中央)层面上。依然继承的是秦朝以来的三权分立格局。代表丞相权力的政事堂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