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雍正之所以立13岁的弘历为嗣。在于弘历比弘时要幸运。弘历比弘时就幸运在差了这6岁。
弘历的第一次机会在康熙60年。拥有这次机会的除了弘历还有弘昼。但是弘时已然没有机会。
康熙60年(1721年)。在胤禛的盛情邀请下。康熙来到承德避暑山庄有个狮子园。在这里。康熙第一次见到了12岁的弘历和弘昼。相比弘昼的扭扭捏捏。弘历生得体格颀长。容貌清秀。行礼时落落大方。举手投足之间既敏捷又得体。很招人注意。康熙回去后的第二天。便差太监来要弘历的生辰八字。此后弘历有幸被接进宫去和康熙共同生活了半年。
那就是胤礽的儿子弘晳也是从小就被养在康熙身边的。受宠程度绝对不低于弘历;还有胤禵代康熙出征时。他的几个儿子弘春等人也是被康熙经常带进宫里去的。康熙90多个孙子。康熙是无法面面俱到。但只要有机会接近到康熙的孙子。康熙都有“疼爱”的记录。
而这一切是因为康熙到了垂暮之年。面对大清出现的各种问题。心力交瘁、力不从心。而“含饴弄孙”是老来乐。喜欢老人喜欢孩子。这是人性。而此刻。众皇子聪明的都会找机会把自己的儿子送过来讨康熙欢心。但并不是每个孙子都会哄爷爷。弘昼也曾经有过机会。但是很可惜。他拿不出。
弘历的第二次机会在雍正元年。做个乖孩子。静观其变。坐享其成。
雍正继位时。已经44岁了。前半生基本上没操心过国是。醉心于佛道。喜欢炼个丹药啥的。在这两派都有修为。原因很简单。因为胤礽名分已定。皇位原本跟自己没有啥关系。自己最关心的是儿子的成活率问题。
雍正皇帝的子嗣并不昌盛。虽然生了10个儿子。本来也不算少。但是活下来的没几个。而且有些都是活到8、9岁才死掉的。比如雍正真正的嫡长子爱新觉罗·弘晖8岁死了。理论上如果他一直活着。真的就很难说雍正最终会选择谁了。所以乾隆后来继位后追封大哥为亲王。谥号端。
实际上雍正元年。雍正可面临的选择并不多。实际上只有4个可选对象。分别为19岁的弘时、13岁的弘历和弘昼和2岁的弘晟。虽然这4个都是庶子。但是弘晟才是雍正最属意的人选。因为他是年妃的儿子。
而雍正6年9月。另一个热门人选弘晟也突然就死了。实际上到了雍正4年的时候。弘晟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因为年羹尧已经死了。11月初7。上谕八阿哥弘晟之名改为富慧。后来10年修玉谍。就再未序齿。就只能叫福惠了。实际上更关键的是。雍正6年。弘昼突然就搞了个“活出丧”表明无意皇位。那么剩下的唯一人选就是“听话”的弘历了。
事实上在所谓的“秘密立储”的过程中。“夺嫡”更为残酷。然而弘历继位以后。似乎并没有对雍正给自己铺路多么感恩。他却一再强调康熙60年那次与康熙的亲密会面。所以他的确更适合做皇帝。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其他观点:
雍正皇帝在登基之初。就通过“秘密建储”的方式。确立了弘历的储君身份。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康熙的皇四子胤禛最终从激烈的“九子夺嫡”中胜出。登上皇位。这便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登基后。马上便通过“秘密建储”的方式确立了弘历的继位人的资格与身份。
雍正之所以会采用“秘密建储”的方式进行皇位的传承。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雍正亲身经历了“九子夺嫡”。深刻感受到了夺位争斗的残酷。以及在皇位的诱惑前面。皇子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所以尽管雍正是这场夺嫡大战的最终胜利者。但是他并不希望同样的争斗在出现在自己的子嗣乃至后世子孙之中。
于是雍正创立的“秘密建储制度”。即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待皇帝驾崩时。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谁继位。而雍正的继任者乾隆皇帝弘历也就此成为了第一个通过秘密建储制度登上皇位的清朝皇帝。
尽管弘历的储君身份一直为雍正所隐藏。但是雍正在位期间的一些列表现。均显露了他计划传位给弘历的安排。而这也成为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其一。雍正元年(1723年)。康熙皇帝周年祭的时候。雍正并没有亲自前往。而是安排年仅13岁的乾隆代他去祭祀景陵。此后弘历更是多次代表雍正进行祭祀活动。而在康熙朝的时候。一般都是还未被废黜太子之位的胤礽代表康熙前往祭祀。而在康熙去世前的三天。他则是安排雍正代表他前往天坛祭天。这在当时都是非常明显的传位信号。
其二。在康熙朝时期。弘历曾被康熙召入宫中抚养。而奉康熙旨意在宫中照看过弘历的两位康熙妃子。即后来的悫惠皇贵妃佟佳氏以及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雍正在即位后。给予了极大的尊重与推崇。对其二人的封赏远超康熙的其他妃子。
其三。雍正皇帝为弘历配备了张廷玉、朱轼、徐元梦当时之名仕为老师。并安排宗室重臣允禄、允禧教授火器与弓马技艺。可以说雍正对于乾隆的培养是全方位的。与此同时。雍正安排弘历在很早的时候就接触朝政。学习署理政务。
其四。就是雍正亲自为弘历指婚。安排他迎娶了察哈尔总督李荣保之女富察氏为妻。并且在富察氏为弘历生下嫡长子后。为其赐名“永琏”。隐示承宗器之意。
与此同时。雍正皇帝不惜将自己的儿子、也是弘历的兄长弘时。过继给当时已经被圈禁致死的胤禩。之后更是将其削宗夺爵、革除黄带子。彻底驱逐出皇室。致使弘时郁郁而终。
由此可见。为了能够让弘历顺利即位。并且在其登基之初有一个安稳的政局。避免遇到自己在位时的困境。雍正皇帝的这些做法可谓是用心良苦呀。
弘时的“年少放纵。行事不谨”。成为他被雍正放弃的最为主要的原因。
雍正登基的时候。由于他的前两个儿子早殇。特别是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所生的嫡长子弘晖的过早历史。使得弘时成为雍正皇帝所有在世的皇子中。年龄最大的。
按理说这应该是他的优势。然而却毁在了他“年少放纵。行事不谨”的性格上。
雍正登基的时候。弘时已经年近20岁。性格都已然定型。雍正必然是认为弘时再无改变的可能。不像此时的弘历当时只有13岁。还有这成长和重塑的时间和空间。而雍正之所以对弘时有着如此的偏见。还是在于其在“九子夺嫡”中的表现。
按理说。作为晚辈的弘时并不应该参与到父叔辈的政治斗争中。然而弘时却在此期间表现出了对于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等人的好感。要知道这些人在“九子夺嫡”之中都是雍正的政敌。尽管雍正“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策略使得他与众多康熙皇子表面上维持了相对和谐的关系。但是并不能改变雍正对于其的警惕与敌视。而自己的儿子与自己的政敌保持了一定的微妙关系。必然也会使得雍正对于自己的儿子产生怀疑。这也直接导致了雍正对于弘时的反感。
与此同时。弘时在与弘历的对比当中。差距也是非常的明显。
弘历不仅是相貌出众。并且是非常的聪慧。这一点不仅是雍正皇帝对其非常的认可。就连康熙皇帝第一次见到弘历时就表现出了“见而惊喜”。进而直接将其带进宫中抚养教育。爷孙二人朝夕相处。直至康熙皇帝去世。
尽管这其中不乏有一些是雍正乃至乾隆皇帝为了证明自己皇位来源的合法性。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成分。但是康熙以及雍正。对于乾隆皇帝的喜爱和器重。却是毋庸置疑的。
相对来说。弘时就非常的平庸。并且在学识、能力上的表现。远远不如弘历。自然不会得到雍正的青睐。
而在雍正即位后。弘时与雍正的矛盾持续计划。最终招致了其悲惨的结局。
雍正登基之后。在不断扶保弘历的同时。也开始对于弘时的打压。
期间最为典型的就是雍正对弘时生母李氏的册封上。李氏曾是雍正王府的侧福晋。当时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仅仅是格格。地位非常的低。但是雍正登基之后。与李氏一样同为王府侧福晋的年氏成为了贵妃。而李氏仅仅是被封为齐妃。与钮祜禄氏的品阶一致。
雍正这样做实际上也是为了弘历考虑。毕竟他不希望通过抬高李氏的身份来间接抬高弘时的出身。
而在雍正登基之后。弘时却依然保持了同八阿哥胤禩等人的联系。并且表现出了对于皇位的觊觎之心。进而受到了雍正的严惩。
查。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奉旨: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庭。是以令为允禩之子。今允禩缘罪撤去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著即撤其黄带。交与允祹。令其约束养赡。钦此。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将其过继给康熙皇帝的八阿哥胤禩。雍正五年(1727年)又将其削除宗籍。革除黄带子。
雍正这样做。一方面是断绝了与弘时的父子关系。进而使得弘时彻底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另一方面。作为雍正在“九子夺嫡”中的竞争对手。这个时期的胤禩已经遭到了雍正非残酷的打击。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将弘时过继给胤禩。足可见雍正对于弘时的愤恨与决绝。
而这对于弘时的打击也是可想而知的。于是在他被驱逐出皇室的当年。弘时就郁郁而终了。年仅23岁。
直到雍正皇帝去世。乾隆皇帝登基之后。弘时才被乾隆皇帝平反。
“从前三阿哥年少无知。性情放纵。行事不谨。皇考特加严惩。以教导朕兄弟等。使知儆戒。今三阿哥已故多年。朕念兄弟之谊。似应仍收入谱牒之内。著总理事务王大臣酌议具奏。”
至此。雍正的第三子弘时在被驱逐出爱新觉罗家族八年之后。重新被录入玉碟。恢复了身份。得以重新成为爱新觉罗皇族的成员。
实际上。弘历真正有威胁的皇位竞争者并不是弘时。而是年妃的儿子福惠。
雍正皇帝的第八子福惠。生于康熙六十年(1621年)。雍正登基的时候。福惠才两岁。然而福惠却是但是雍正所有在世的皇子中。出身最高的。
福惠的生母是年羹尧的妹妹年氏。雍正王府的侧福晋。雍正登基之后被封为了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并且年氏是雍正最为宠爱的妃子。即便是此后年羹尧犯下大错为雍正所记恨。也依然不影响雍正对于年氏的感情。为了给年氏冲喜。雍正不惜将其册封为敦肃皇贵妃。并且硬是等到年氏去世。才最终杀掉了年羹尧。
而雍正对于福惠也是非常的宠爱。原本雍正已经将其改名弘晟。列入齿序之中。但是由于福惠的兄弟姐妹均是早殇夭折。雍正在担心之下又将其改回了福惠。尽管如此。福惠最终还是在雍正六年(1728年)去世。雍正下旨以亲王礼仪安葬。而当时已经成年的弘历以及弘昼。却连个贝子都不是。
如果年氏能够长寿。福惠也能继续成长下去。凭借雍正对于年氏和福惠的宠爱。弘历的位置也必然会受到极大的挑战。毕竟年氏的地位相较于弘历的母亲确实是高出了太多了。凭借子以母贵。也是福惠更有优势。
只不过福惠遇到的是“幸运”的乾隆皇帝。所有出身比他高贵的雍正皇子都不幸早殇。唯一一个比他年龄大的弘时也被雍正打压后郁郁而终。剩下的只有一个荒诞不羁的弘昼和一个年龄尚小的弘曕。弘历的即位也就成为了毫无悬念的事情。
其他观点: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君-作者老龙》
主演:弘历。友情出演:雍正。康熙
第一回:少年早慧。康熙青睐!
第二回:暗箱操作。注定为君
父亲登大宝:臣子负君父。君父性情大变
君父良苦用心:怕再来一场兄弟阋墙
老龙希望对这段历史有了解的朋友看的轻松。就像说一段旧话。不太了解历史的朋友读得舒服。像读一段故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800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雍正,康熙,弘历,雍正皇帝,皇位,自己的,阿哥,儿子,都是,皇帝
没想到大家都对雍正为何立十三岁的弘历为嗣,而不立已成年的弘时?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雍正之所以立13岁的弘历为嗣。在于弘历比弘时要幸运。弘历比弘时就幸运在差了这6岁。弘历的第一次机会在康熙60年。拥有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