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纵观整本《红楼梦》总共写到了三个元宵节。关于和元宵节有关的诗词。我们
就从这三个元宵节一一说起:
开篇第一回的元宵节
红楼梦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开篇就临近了元宵节。这日甄士隐抱着英莲上街看热闹。走来一僧一道。僧人向甄士隐讨要英莲。还说英莲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甄士隐听了不予理睬。那僧便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诗:
惯养娇生笑你痴。
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
便是烟消火灭时。
通篇读过全文后。我们知道这首诗可说是英莲一生的判词。第二句中的“菱花”预示着英莲后来被卖入薛家改名为香菱。这首诗也提到了后文英莲元宵节失踪一事。提醒了甄士隐要谨防元宵节。后来果不其然元宵节英莲被拐子拐跑。葫芦庙炸供失火烧了甄府。甄士隐疯癫出家。
(图片来源于影视剧截图)
元妃省亲时的元宵节
第二次提到的元宵节是在第十七回和第十八回。这两回讲述的是元妃(贾元春)在元宵节省亲时的场景。
在第十八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中元妃想着闲暇之后补撰《大观园记》和《省亲颂》。令众姐妹各自作诗。自己也做了一首:
《题大观园》
衔山抱水建来精。
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
芳园应锡大观名。
贾迎春作诗:
旷性怡情(匾额)
园成景物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贾探春作诗:
文采风流(匾额)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
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 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贾惜春作诗:
文章造化(匾额)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李纨作:
万象争辉(匾额)
名园筑就势巍巍。奉命多惭学浅微。
精妙一时言不尽。果然万物有光辉。
薛宝钗作:
凝晖钟瑞(匾额)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瞻仰处。自惭何敢再为辞?
林黛玉作:
世外仙源(匾额)
宸游增悦豫。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宝玉作
有凤来仪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分碎影。好梦正初长。
蘅芷清芬
蘅芜满静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湿衣裳。
谁咏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清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元妃看罢得出评论“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所及。”“喜之不尽。果然进益了!\"来表扬宝黛钗三人。解读这些诗作。我们发现更多的是应景之用。一是补撰《大观园记》和《省亲颂》。二是用作大观园内各个小园的匾额楹联。这些诗词本不是描写元宵节。只是因为是元宵节期间所做。故而汇总到了一起。
第三个元宵节
全书第三个元宵节是在《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在这两回中。贾母在花厅摆了十几桌酒席。宴请族中男女。除了个别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出席的。倒也热热闹闹齐聚一堂。这次闹元宵请了两个女先儿来说了半段《凤求鸾》。听了几段戏。玩了击鼓传花“喜上眉梢令”老太太和王熙凤分别讲了“吃猴尿”和“聋子放炮仗”的笑话。本回未作诗。
其他观点:
在每一个民俗节日里。曹雪芹都让他的主人公们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来表现每个人的性格。
若要欣赏《红楼梦》中的诗词。就如木心所说:《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所以。《红楼梦》的诗词要放在这本书里看。才能有恰当的赏析。
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截语”、五十回“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五十三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都十分精彩。并且暗示结局。学者胡晓明指出。小说通过三次元宵节的实写。为以后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提供线索。使元宵节的故事为全书的情节发展服务。
首先看元春的灯谜诗句: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二十二回)
这首谜底是爆竹。元春当时在宫中是受宠的贵妃。荣华富贵都有。可是她做的这首灯谜。去看出了一切富贵都将会如烟花一样。转瞬即逝。最美。也是最凄凉。这就是暗示了元春的结局。
再看迎春的灯谜诗句: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因为阴阳数不通。”(二十二回)
这个谜底是“算盘”。这暗示了迎春的什么结局呢?算盘代表是精明。代表着她将来要为家人的精明算盘而命丧黄泉。我们看过迎春的判词。就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我们再看探春的诗词灯谜: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二十二回)
这首诗词的谜底是什么呢?大家猜测一下。对。这是风筝。这首诗词暗示着探春远嫁。就和她的判词一样。千里东风一梦遥。她就是一个牵线的风筝。飞的高远。远离家乡。
再看惜春自己做的灯谜: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二十二回)
惜春这首灯谜的谜底是“佛前长明灯”。暗示着惜春的将来常伴佛前青灯。这是她的结局。也是她的性格。
再看看宝钗的灯谜: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这首的谜底是“竹夫人。大家看最后一句。恩爱夫妻不到冬。这说明啥。也暗示了宝钗的结局。她和宝玉之间的关系。从刚开始暗示宝玉有眼无珠。宝玉是一个不贪恋仕途的人。宝钗觉得他有眼无珠。后来两个人结婚。宝玉始终爱着黛玉。当然是恩爱夫妻不到冬。
最后我们看看五十回里。黛玉写的灯谜:
“绿翼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云动,鳌背三山独立名。”(五十回)
黛玉的谜底是“走马灯“。她在诗句中暗指着宝玉。她对宝玉的期望。希望他像挣脱的马一样。冲破封建的牢笼。追求自己的理想。但是大家都知道。黛玉这样的希望不过是奢望。
我们再看《红楼梦》五十三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在贾府快要树倒猢狲散的时候。曹雪芹用极其奢华的笔法。描写了贾府的元宵夜宴。这样更加能衬托落败后的凄凉。
“两边大梁上,挂着一对联三聚五玻璃芙蓉彩穗灯。每一席前竖一柄漆干倒垂荷叶,叶上有烛信插着彩烛。这荷叶乃是堑珐琅的,活信可以扭转,如今皆将荷叶扭转向外,将灯影逼住全向外照,看戏分外真切。窗格门户一齐摘下,全挂彩穗各种宫灯。廊檐内外及两边游廊罩棚,将各色羊角、玻璃,戮纱、料丝,或绣、或画、或堆、或抠、或绢、或纸诸灯挂满。”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其他观点: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古往今来。便有无数文人墨客对其吟诗作赋。表述元宵节的喜庆。然而《红楼梦》中的元宵节又是怎样的呐。又有什么深意呢?
《红楼梦》里第一回元宵节。一僧一道对甄士隐说的那几句诗早已暗示了英莲之命运——“娇生惯养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次年元宵。只有一个粗心家人霍启抱英莲看社火花灯——英莲最终丢了。
第二回是元春上元节省亲。大观园中到处彰显着富贵繁华。鼎盛至极。
接下来就是猜灯谜。元春作的灯谜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是爆竹。亦是暗示元春此生。元春贵为贤德妃。然而爆竹绚烂仅是一瞬间。元春的荣华与生命恐怕也持续不了多久。迎春则是:“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通。”谜底是算盘。无运、难逢、纷纷乱、数不通。皆为不祥之兆。果然。贾赦本想给迎春结门好亲事。可是迎春偏偏嫁给了孙绍祖。迎春婚后才一年便死在孙绍祖棍棒之下。探春又作的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这指的是风筝。风筝可高飞。但终生飘飘荡荡。牵丝一断便有去无回。不知何处。预示了她远嫁他乡的结局。再看惜春所作:“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谜底是佛前海灯。清净孤独。暗示惜春的性格和最终出家。青灯古佛长伴一生的结局。
再看宝钗湘云所作。亦皆是一语成谶。宝钗所作灯谜乃是:“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谜底是更香。预示了宝钗与宝玉婚后艰难苦涩的生活。而湘云所作:“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谜底是猴子。暗示了湘云夫君早亡。孤寡拮据的生活。
上元佳节。以上几位所制灯谜不约而同地透露出衰败之意。难怪贾政看了灯屏之后深觉不祥。暗自烦闷悲戚。夜里更是辗转难寐。其实再辅以贾母。贾政所作的灯谜。此意则更明显。贾母灯谜:猴子身轻站树梢。谜底是荔枝。联想到秦可卿托梦给凤姐的那句“树倒猕猴散”。深觉讽刺。再看贾政的:“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谜底是砚台。砚即验。又看这“有言必应”。不就是暗示贾政观灯谜之后的不祥猜测一一验证吗。
这一场元宵节处处暗含悲凉。上文所言灯谜即是一。这场奢靡的热闹。耗资巨大。应付勉强。直接引起贾府金融危机。可谓盛极而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941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元宵节,灯谜,宝玉,谜底,红楼梦,暗示,匾额,迎春,再看,诗词
没想到大家都对《红楼梦》里有哪些元宵节有关的诗词?如何赏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纵观整本《红楼梦》总共写到了三个元宵节。关于和元宵节有关的诗词。我们就从这三个元宵节一一说起:开篇第一回的元宵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