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笔下的江州究竟在哪里,宋江为何要在浔阳楼题写反诗?
原创

施耐庵笔下的江州究竟在哪里,宋江为何要在浔阳楼题写反诗?

好文

热门回答:

施耐庵笔下的江州在当今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的简称叫“浔”。根据历史资料。九江市的别称有:浔阳、柴桑、江州。

九江市的历史

秦代时。九江市一带。秦始皇设九江郡。

三国时期。九江郡属于东吴孙权管辖。并且沿用九江这名称。

西晋时。九江郡分为了若干郡。当时有浔阳郡。到了东晋。浔阳郡改名为江州郡。

唐宋时期。江州郡依然沿用。但区域有所扩大。它属于江南道。

在元朝末年。朱元璋攻下江州。釆用秦代时的称呼。将江州郡改名为九江府。

在辛亥革命之后。废除府制度。称为九江县。建国之后。1980年。九江市升为省辖市。辖浔阳区、庐山区、郊区三区。

江州浔阳楼历史至少已有一千二百年。留下许多名人的笔。

唐朝时韦应物曾在浔阳楼作诗: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悬槛飘寒雨。危堞侵江流。

而白居易也有接着作诗: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诗中的韦江州就是指韦应物。匡山是指江西庐山。这首诗是白居司担任江州司马时所写。

宋江在浔阳楼写的并不是反诗

宋江杀了阎婆惜之后。被刺配到江州。到了江州之后。因为宋江名气大。有很多义士相助。生活过得不苦。反而很滋润的有鱼有肉有酒。一次他在浔阳楼喝酒。喝到高兴的时候。觉得自己挺有文采。又结合人生的坎坷。便万分感慨。诗兴大发。大笔一挥。抒发一番情怀写下: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意思说宋江的心是在山东的。但无奈之下被刺配到吴(三国时期。江州属于东吴孙权管辖)。这飘江过海的来到这。真是令人感叹啊。若待得时日。宋江的志气能够舒展。他都敢嘲笑黄巢不是真正的男子汉。

黄巢是东汉末年的起义军头领。黄巢起义后来被剿灭。这宋江也挺奇怪。挺莫名其妙的。这黄巢起义是伟丈夫行为的呀。因为东汉未年朝廷腐败。他起义是情理之中。为何黄巢就“不丈夫”了呢?

大概是宋江喝多了几杯酒。飘飘然的忘乎所以。觉得黄巢很愚蠢。起义失败。而他宋江很聪明。很有魄力。会比黄巢厉害。

这诗看起来。文采一般般。毕竟宋江不是李白。喝了酒。灵感泉涌而来。但是这诗。也就是宋江喝了酒有点自我膨胀。论不上有反动朝廷的半点意思。

可偏偏黄文炳想升官。看宋江又很不爽。就说这是反诗。文字这玩意。任人解说的。于是宋江被捉了起来。要问斩。再后来就是梁山一伙劫法场。这黄文炳也被众好汉活捉之后。成了众好汉的下酒菜。

当今江西省九江市建有浔阳楼。是颇有人气的景点。

这新的浔阳楼是在旧址上建立的。里面有宋江的故事。宋江写的反诗。还有历朝历代的名人写的诗。

当然了。宋江浔阳楼写诗之事才是最大噱头。毕竟《水浒传》的故事家喻户晓。所以这景点的管理者很聪明地以此为亮点。

其他观点:

唐代诗人元稹有一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诗。讲的是闻知白居易被谪贬到江州任司马这件事情。这首诗是这样写的:“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这首诗的标题讲的是白居易去江州任职。而诗中又写的是乐天被谪贬到九江。显然。这是同一个地方。毫无疑问。江州就是现今的江西九江。

白居易在江州任职期间。写过一首著名的《琵琶行》。诗的最后一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也是讲自己任职的地方就在江州。而在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讲到江州在浔阳江之畔。浔阳江则是长江流经江西这一段的特指。这也无可争议的证明。江州就是在江西境内的九江市。

但是。施耐庵笔下的江州却未必就是写的江西九江。而是另指他处。

宋江反诗否定了江州就是九江

“浔阳楼宋江题反诗。梁山泊吴用举戴宗”这回书中。讲了宋江题反诗的故事。其实。不用多说。宋江是在浔阳楼酒店喝高了。想起自己壮志未酬。沦为阶下囚的不幸遭遇。便在酒店的粉壁上题写了反诗。浔阳楼就在江西九江。那么。毫无疑问。施耐庵笔下的江州也应当是今天的江西九江。但是。若仔细读一读宋江的反诗。便觉得不对了。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第一句就出问题了。这句诗讲的是虽然人在吴地心却在山东。那么。“吴”又指哪里呢?

吴。是周代的一个诸侯国。封地在现今的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来。逐渐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历代“吴”所指。基本上就是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九江属于江西省。不在“吴”的范围之内。所以。施耐庵用宋江的这首反诗告诉读者。江州并不是写的江西九江。

施耐庵移花接木地理位置经常错乱

然而。施耐庵在这回书中反复描述了江州的几处风景。一处是宋江第一次与戴宗、李逵出来喝酒。他们所进的酒店叫做琵琶亭。这是因为白居易在附近送客留下了著名诗篇而建造的一座亭子。就在浔阳楼附近。

宋江从山东郓城发配到江州。途中渡过了浔阳江。上岸后就到达了目的地。上文讲到。既然与浔阳江有关。那么。江州还是指九江。

不过。从江州倒回来。查一查宋江所经之地。又不对了。施耐庵说。宋江从梁山泊下来后。到了一个叫揭阳镇的地方。而揭阳镇与江州只有一江之隔。查揭阳镇之所在。应当是现今江西赣州的石城县。这里与九江距离遥远。根本就不是只隔了一条浔阳江。

宋江获救后。请求梁山兄弟帮他捉黄文炳报仇。黄文炳的家。也是与江州隔岸相望的无为军。这也是一处严重的地理位置错误。无为军是现今的安徽无为县。与九江毫不不搭界。距离远着呢。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经常搞错地理位置。从这几点看。施耐庵在书中惯用的移花接木之术。同样用在了江州这个地方。而且。江州在古代话本小说中。被经常用来虚指地名。所以。施耐庵笔下的江州未必就是江西九江。

施耐庵笔下的江州应当是江苏镇江

为什么这么讲呢?镇江在宋江反诗中“吴”的范围内。那么。“吴”所指的地方如此之宽。为什么就是镇江呢?

这回书中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江州知府蔡九。施耐庵很明确的写。蔡九是蔡京的儿子。考察《宋史》。蔡京还真有个叫蔡翛的儿子与镇江有非常大的关系。此人曾出任过礼部尚书。在他哥哥的推荐下。于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到镇江镇守。

《水浒传》的主要蓝本是笔记历史《大宋宣和遗事》。也参考了《宋史》等相关史料。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来写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比如高俅。历史上算得上一个大节不亏的人。立有边功。知恩图报。善待苏轼家人。力荐他曾经的长官之子刘錡。使之成为一代抗金名将。但在《水浒传》中。高俅是最坏的人。因为高俅在《宋史》中没有立传。便于演义。所以尽情的去黑他。而在《宋史·奸臣传》中。蔡京大名在列。所以。在施耐庵笔下。蔡京反倒不如高俅坏(指七十回本)。

同样。蔡翛也是有史可查的人物。施耐庵尽量进行虚写。蔡翛之所以化身蔡九出现在江州。施耐庵是在以真实的历史人物讲真实的历史隐秘。这个蔡九就是曾经到镇江做一把手的蔡翛。因而。江州在施耐庵的笔下指的是江苏镇江。

此事涉及到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这回书。很多读者都只看其中的情节。知道宋江得了天书这回事。但是。这一回与洪太尉误走妖魔共同构成全书总纲。是一种翻转式的照应或者对写。此处。只讲一个与问答相关的隐秘。

话说宋江得了天书。由两个使女送他出殿。当这三人走到一个桥上时。使女对宋江说:星主看石桥下水里二龙相戏。宋江于是往桥下看。趁宋江没注意。两个青衣女使一把将宋江推倒桥下。

这是施耐庵在预演北宋王朝最为悲惨的一幕:靖康之难后。徽宗、钦宗这两条真龙被金国俘虏。父子二人在五国城坐进观天。这部就是“二龙相戏”吗?那么。这件事情与“江州”有什么关系呢?

蔡氏兄弟结联童贯试图复辟

蔡攸、蔡翛兄弟二人同时在朝为官。蔡翛感到。父亲蔡京如此折腾。总有一天会遭到失败。这兄弟二人便先找退路。由蔡攸举荐蔡翛到镇江镇守。一旦朝廷有变。便到镇江避祸。

此时。恰逢童贯在金国的威逼下仓皇从太原逃回。宋钦宗打算御驾亲征。与金国作战。遂命童贯留守汴京。童贯仗着太上皇徽宗之势。拒不奉旨。为免遭钦宗降罪。童贯继续打算继续利用徽宗这张牌。童贯与蔡攸密谋。挟宋徽宗南渡。并扬言徽宗要到镇江复辟。

宋钦宗知道这件事情后。采取强硬措施。连贬童贯官职。并遣人将童贯、蔡攸、蔡翛追斩与途中。

如果童贯及蔡氏兄弟阴谋得逞。镇江将面临一场血光之灾。这就是宋江在反诗中讲到的“血染浔阳江口”。

现实中的江州。就是江西九江。而施耐庵笔下的江州。却难以考证。从《水浒传》文本及背后的故事中。江州大概指的是江苏镇江。

其他观点:

宋江浔阳楼写反诗的理由

我们知道:宋江是个很内敛的人。平时不爱说话。总喜欢大把大把的花钱。因此他的名声很好。

本来。宋江与造反无关。他是个懂法度的人。而且是个文人。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吗。不过。浔阳楼题反诗加速了宋江造反的可能性。

那么一向小心谨慎的宋江为何在浔阳楼忍耐不住心头的寂寞。自己的心事一直涌上笔端了。难道他不怕朝廷怪罪他吗。须知那是个诛灭九族勾当。

其一。内心的压抑。宋江一路走来。很不容易。虽然到处人都景仰他的大名。不过每一次总是凶险至极。回想起来。不免还是感到有些后怕。

其二。报国无门。宋江是个典型的想报国的人物。真的想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卖给赵官家。可惜。自己是个刀笔小吏。如今连押司如今也不得做了。每日在浔阳江头。抚今追昔。不免伤怀。

其三。精通吏道。却一事无成。宋江很有才。刀笔小吏。一向谨小慎微。自以为一团和气。上下使钱。经常接济别人。没有想到落水凤凰不如鸡。如今发配江州。却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第四。身边无知己。宋江这个人城府极深。且很有智谋。梁山上仅有吴用等人是其对手。那江州城里虽然有戴宗、李逵、张顺作陪。可惜都是瞎字不识的壮汉。和宋江是话不投机。无法和宋江交心。

第五。醉酒以后。宋江头脑有些神志不清。于是凭借着酒力。就信笔涂鸦起来。把自己满腔的抱负全部倾注于笔端。

第六。失手杀了闫婆惜。应该说宋江曾经喜欢过闫婆惜。毕竟是那么漂亮的女子。可惜宋江的满门心思。都在来往应酬上。当梁山上晁盖的书信被闫婆惜拿到时。为了寻求自保。不惜杀了闫婆惜。应该说闫婆惜有点过错。但罪不至死。此刻。内心里也是纠结。

第七。宋江是个忠孝的人。平时以孝义自居。如今。自己远在千里之外。老父亲无法赡养。有国难奔。有家南难投。思前想后。不仅悲从中来。

在江州。宋江多少也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物。

梁山上有晁盖一干头领。清风山上也有燕顺等弟兄。二龙山武松等也把守了山寨。即使是这揭阳岭上。也有张横、李立、穆弘、穆春等。此时宋江踌躇满志。吃醉了酒。不免得意起来。以致挥笔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这是一阕《西江月》。按理说宋江到得大牢。没吃过苦。多亏了戴宗等人的照顾。可是内心里仍是不安。于是又写道: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最后一句非常厉害。分明有点造反的味道。把自己和唐朝起义领袖黄巢相比。而且还和武松一样潇洒。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 只不过为此。宋江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一路有晗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3:41:06

    江州,阳江,镇江,江西,施耐庵,是个,水浒传,宋史,梁山,的人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3:41:06

    没想到大家都对施耐庵笔下的江州究竟在哪里,宋江为何要在浔阳楼题写反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3:41:06

    施耐庵笔下的江州在当今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的简称叫“浔”。根据历史资料。九江市的别称有:浔阳、柴桑、江州。九江市的历史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