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登基后干了几件影响中国上千年的大事、好事,但帝国为何会灭亡?
原创

杨广登基后干了几件影响中国上千年的大事、好事,但帝国为何会灭亡?

好文

热门回答:

在中国众多皇帝中。我最佩服杨广同志。短短的十五就把隋帝国给玩死了。大家一提起杨广就会想到京杭大运河。没有他中国南北交通将会困难重重。交通的不便。南方的粮食就运不到北方去。那么中国就无法养活众多的人口。他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功劳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走近看看杨广同志。他的初心真是为中国发展思考的吗。说起皇帝的不务正业。可以一抓一大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一批人在皇帝的职位上干的不认真负责的。做一些荒唐的事。来证明自己的无耻。杨广同志在这方面可以说发挥到极致。他为自己的无耻辩解的天衣无缝。我们来看看他做的好事。

第一件事。开凿华北御道。榆林御道。这些御道的开通建立方便了与北方的沟通。使洛阳能直达北京。相当于现在高速公路。中国以前对北方的管辖力量薄弱。主要因为交能跟不上。粮食与供给跟不上。士兵无法守。而杨方同志开凿御道可不是为了北上守土。而是为巡游方便。他要巡游到北方属国。突厥可汗国。给邻居显摆一下。他带了多少人去的呢。步兵五十万。战马十万。部队绵延五百公里。

皇家人员与文武百官全部跟随。杨广没有坐车。他让人抬着的豪华撵桥。费全国之力就为了窜个门子走个亲戚。太他娘的牛了。突厥可汗国启民可汗用最高的礼节欢迎他。杨广很高兴。赏金银万两。赏绸缎两千万匹。为了这次出游。全国百姓都要给他运粮。在没有汽车的时代。只能两人推小车装米三石。大多数人累死途中。路上运粮的人川流不息。大家可以想像一下。

第二件事。扩建洛阳城。开通济渠(河南荥阳到江苏淮安的运河)。又开通邗沟(淮安到扬州的运河)。他自己怎么说的呢

乾道变化。阴阳所以消息。沿创不同。生灵所以顺叙。若使天意不变。施化何以成四时。人事不易。为政何以厘万姓!《易》不云乎:“通其变。使民不倦”;“变则通。通则久。”“有德则可久。有功则可大”朕又闻之。安安而能迁。民用丕变。

他说的人话。办的鬼事。许多事就因为不通。所以才没有变。百姓没有发展起来。他要大变。

开通济渠用了一百万民工。开邗沟用了十万民工。这些工作真是为百姓做的吗。不是。是为他自己出游方便。他要江都(扬州)。他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城市。视察一下。他又特意造了万艘龙舟。不用桨篙撑船。而用纤夫。约八万人拉他的龙舟。他还让宫女去拉。他站在龙舟看。心里很是感慨呀。朕就是牛逼。全程饮食二百公里内的地方政府供应。他就喜欢搞大场面。人多好玩壮观。他要是活到现在。太适合当奥运会导演了。百姓苦不堪言。

第三件事。开永济渠(河南修武到北京的运河)。用了一百万的民工。必须快的开通。他想开着他的一万龙舟去向突厥可汗、高丽王高元炫耀一下。

民工站在水里。腰部以下都生满蛆虫。开凿渠道两边到处是累死饿死的民工。渠开通时死亡一半的人。民众都逃往山林避难。他好容易把龙舟开到北京。可是高丽王没有来看他的表演。他恼羞成怒。决定打高丽。他的理由是。

武有七德。先之以安民;政有六本。兴之以教义。高丽高元。亏失藩礼。将欲问罪辽东。恢宣胜略。

不就是没有他来看炫耀的表演。就要举全国之力去伐属国。也只有杨广同志能做的出来。这次出征为帝国的玩完埋下了伏笔。

以上三件事。都是大家广为认同杨广同志做的实事。可是他的出发点确实不是为了百姓。就为了自己的不务正业。他荒淫无度。到处建行宫。选民女供自己享乐。在中国历史上。他就是一个暴君。从不问百姓的生死。他所做的那三件事。都为了他自己。一点也没有为国家利益着想。至于后来。这些邗渠御道起的作用。是一种巧合。不能作为杨广同志的政绩。我们从以下一段数据就可以了解一个真正杨广。

他公元604年登基

公元609年。隋朝人口普查。全国户数8900000 全国人口46000000

公元618年杨广死于政变

公元626年。唐朝人口普查。全国户数2900000 全国人口16000000

他执政十五年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参考书目《隋书》《中国人史纲》柏杨著《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

其他观点:

其实隋炀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只是他的改革触动了利益阶层的根本利益。加上改革力度过大。与经济实力不匹配。同时隋炀帝又不能即使调整策略。导致形势恶化。

本文从四个方面的简述。还原一个真实的隋炀帝。并简要分析隋炀帝亡国的历史真相。

隋炀帝做了哪些影响深远的大事

隋朝是中国经历四百年分裂后。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其历史虽短。但是地位非常重要。隋炀帝在位期间。秉承父志。对南北朝以来的政治弊端。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1.政治层面

①营建东都洛阳

隋炀帝即位四个月后。就下令营建东都洛阳。洛阳自西周时期起。就是列代王朝统治中原的基地。其政治地位无可替代。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有一个明显的南移和东偏现象。为了适应这个形势变化。东都洛阳的地位更加突出。

不过历经战乱的洛阳已经残破不堪。隋炀帝亲临洛阳察看。选择了新的地点。历时十四个月。建成了新都城。我们可以看到。从隋朝之后。洛阳的地位逐步取代长安。可见隋炀帝迁都是具有前瞻性的政治举措。

人们只知道隋炀帝法律严苛。岂不知那是一个误传。隋炀帝的《大业律》就是一个证据。《大业律》对隋文帝期间的“禁网深刻”。作了大幅度修改:

“除十恶之条。凡五百条。为十八篇。五刑之内。降从轻典者。”

可见。《大业律》的一个基本出点就是宽刑。只是大业末年。由于叛乱不断。刑罚又开始变重。

③官制改革

2.经济层面

①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将中国的南北水系贯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水路运输网。古代陆路运输不发达。水路是长途运输最重要的血脉。开凿大运河与迁都洛阳其实是一个整体。大运河的贯通。保证了南方的物资。可以通过水路运送到北方。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稳定。

隋朝短短几十年就灭亡了。但是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承担了中国一千多年的经济大动脉功效。其功绩后人不该忘。更不能敷前地听信政治谣言。说隋炀帝修建大运河为了个人享乐。

②以漕运为龙头拉动经济

3.推进科举制

科举制始于隋文帝。隋炀帝在大业二年。增加了进士科。此后数年。他又不断增加科举科目。扩大科举招生数量。完善录取标准等一系列措施。使科举制逐步走向完善。

科举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非常大。本质上它应该是触动政治利益的深层革命。也是隋炀帝遭到打击的很重要原因。

隋炀帝亡国的表面原因

1.穷兵黩武

隋炀帝在位期间。打遍东南西北。北边征契丹。西面打吐谷浑。西面攻占城。南边攻琉球。东面三征高句丽。

客观上。隋炀帝的征伐。扩大了隋朝疆域。尤其是征琉球和契丹。但是刚刚完成国家统一。国力还没有恢复的情况下。战争给国家经济带来摧毁性的打击。

尤其三征高句丽。不光损兵折将。牺牲了几十万将士。后勤供给的劳工数量。达数百万之多。严重动摇了国家经济基础。就在二征高句丽期间。国内的叛乱开始爆发。

2.骄奢淫逸

3.残暴不仁

由于吏治腐败和起义不断。隋炀帝一改初衷。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严刑峻法:

“帝乃更立严刑。敕天下窃盗已上。罪无轻重。不待闻奏。皆斩......帝以盗贼不息。乃益肆淫刑。九年。又诏为盗者籍没其家。自是群贼大起。郡县官人。又各专威福。生杀任情矣。及杨玄感反。帝诛之。罪及九族。其尤重者。行轘裂枭首之刑。或磔而射之。”

4.自甘堕落

以上四点是史书上总结。隋炀帝灭亡的最重要原因。其中有些总结是对的。但是绝大多数没有说到根子上。甚至故意歪曲事实。

埋藏在史书外的隋炀帝亡国之因

隋炀帝亡国。确实有不顾国力大兴土木和四处征战的原因。但是根子不在这里。隋炀帝亡国的根源。在于他的改革触犯了门阀士族集团的利益。他被利益集团所抛弃。

1.杨广代替杨勇真的是阴谋吗?

这个说法太忽悠后人的智商。独孤皇后是杨勇的亲妈。若非不得已。独孤凭什么对亲儿子下毒手?按史书说法。杨勇好奢侈。宠妾室。让老妈不开心。这个也许是事实。但是不开心就要对亲儿子下死手?说不通。至少杨勇是讲孝道的孩子。

杨勇被废的真相是。他不是隋文帝政策的拥趸。不能继续隋文帝的政治纲领。而杨广在政治理念上与父亲高度一致。

2.迁都洛阳。游幸江都背后的刀光剑影

迁都洛阳、游幸江都。都被当做隋炀帝骄奢淫逸的证据。其实这里面有个天大的秘密:隋炀帝迁都的政治目的。是为了避开门阀士族集团的掣肘。游幸江都。其实是二次迁都的筹划。

隋朝是怎么建立的?是杨坚从北周宇文家族手上夺来的。为什么能夺来?因为杨坚得到了关陇集团的支持。

杨氏由门阀集团推上皇位。但是杨氏坐上皇位后。必然又成为门阀集团的靶子。隋文帝在位时。就一直致力于摆脱门阀集团的控制。其中迁都就是很重要的举措之一。

隋朝的门阀集团也称关陇集团。其势力集中在关中和陇右地区。无法根除。迁都洛阳。就是为了从根子上摆脱门阀士族对中央政权的影响力!

看懂了这个背景。你才能明白。喜庆的迁都。背后其实是隋炀帝与门阀集团的刀光剑影!营建江都宫。不是为了看美女。更不是为了赏琼花。是隋炀帝力图将政治中心再次南迁的深谋远虑!

3.大兴土木不是为了个人享乐

隋炀帝要打造的是。北面以洛阳为都城。南面以江都为中心。一个政治中心。一个经济中心。二者以大运河贯通。形成中国新的大动脉。这条大动脉建成。长安的中心地位就一落千丈。以长安为中心的关陇集团就彻底歇菜了!甚至关陇集团反过来对洛阳形成依赖性。

正因为政治图谋太大。遭到的反对声就会越强烈。营建的速度必须加快。投入的力度也就必然超负荷!

隋炀帝为此把自己变成了工作狂人。你看看他的行程。简直是“飞人”。哪有时间享乐?

4.一场皇权与门阀集团之间的厮杀

到此。我们揭开了隋炀帝亡国的本质:隋炀帝在于门阀士族集团的斗争中失败了!

前面提到的隋文帝官制改革。其实跟科举制一样。都是为了制约门阀集团的特权。尤其是科举制。打开了庶族集团进入上层统治集团的大门。是一场对门阀集团的革命运动。

隋炀帝的失败在于。他脱离了历史现实。过于急切。导致国家经济不堪负重。农民起义如同导火索。给门阀士族集团找到了反击的机会。真正给隋炀帝致命打击的是杨玄感、李渊、宇文家族。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标签:门阀集团!

这也是李唐建立后。拼命诋毁隋炀帝的原因所在。

隋朝灭亡密码:它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型期

秦朝二世而亡。新朝一代而终。隋朝又是二世而亡。这三个王朝。都是历史的转折关头。秦朝过后是士族阶级登场亮相;新朝亡后。是豪门士族集团粉墨出场;隋朝灭亡过后。是庶族地主阶层的天下。

这难道是历史的巧合?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每一次重大转型。意味着一次上层集团利益的再分配。是一次结构上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过程必然惨烈。必然有人要牺牲品。秦始皇、王莽、隋炀帝就是这三个历史转折点的启动开关。他们开启了一个时代。也必然会成为下一个王朝的负面宣传典型。

他们被视作规则破坏者。受到鞭挞。其实他们是伟大的。他们为历史的发展付出了巨大代价!

其他观点:

一、隋炀帝杨广的政绩

隋炀帝在位时间不长。但是。也确实做了几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归纳总结以后如下:

1、即位不久。便大规模修建东都洛阳。

2、开凿“京杭大运河”。

3、修建北方长城。

二、这些政绩对当时的影响

这些大型工程。有的看似对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有深远影响。比如。开凿“京杭大运河”。对中国的影响最大。一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使用。可以说造福百姓上千年。但是对于当时的隋朝来说就是灭顶之灾。同时。隋炀帝的初衷并不是仅仅为了国家利益。而是更方便自己下江南游玩而已。

三、这些政绩所产生的后果


结论:

【孤竹闲客】觉得。有道的君王。应该懂得审时度势。更应该懂得百姓的疾苦。不应该为了自己个人爱好。而过分消耗国力。把老百姓推向痛苦的深渊。随之换来的只能是自己的灭亡。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苏梦北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07:35

    炀帝,洛阳,门阀,集团,隋朝,中国,士族,杨广,龙舟,政治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07:35

    没想到大家都对杨广登基后干了几件影响中国上千年的大事、好事,但帝国为何会灭亡?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4:07:35

    在中国众多皇帝中。我最佩服杨广同志。短短的十五就把隋帝国给玩死了。大家一提起杨广就会想到京杭大运河。没有他中国南北交通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