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在九岁的时候就继承了帝位。但因为皇帝年幼。当时的主政者实际上是太皇太后张氏。也就是朱祁镇的奶奶。这位张氏很了不起。掌权期间重用大名鼎鼎的“三杨”( 杨士奇、杨荣、杨溥)。使大明王朝的国力蒸蒸日上。这期间。朱祁镇身为皇上。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
朱祁镇的老师也十分有名。就是大太监王振。王振也是读书人出身。还曾考中过举人。但是他觉得读书做官这条路太艰辛。进度也慢。于是一狠心斩断了是非根。进宫当了太监。当时的太监中有学问的人很少。而王振又有学问又会拍马屁。所以朱瞻基很快就注意到了他。并指派他服侍当时还是太子的朱祁镇。王振利用这个机会。和朱祁镇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我们必须对太皇太后张氏表达敬意。这位历经三朝的女人的确不俗。她不仅敏锐地感知到了王振的潜在危险。更为朱祁镇找到了一位绝佳的伴侣。这就是日后的钱皇后。钱皇后家是武将世职。他父亲的职务并不高。这很符合明代君主选择伴侣的出身要求。而钱皇后本人也是容貌端正性情贤淑。自然就入了太皇太后的法眼。于是在1442年(正统七年)朱祁镇和钱氏举办了大婚仪式。那一年两人都是十六岁。
可敬的太皇太后张氏。眼看着孙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皇后。终于放下了最后的心事。在半年后溘然长逝。而在这前后。著名的“三杨”也老病而终。大明失去了高效的内阁团队和主心骨。即将陷入噩梦之中。
我们再来说王振。这位秀才太监胸怀大志。脱离了太皇太后和“三杨”的管束之后。马上就利用朱祁镇的信任开始胡作非为。受贿卖官之类的事情。对他来说都是小儿科。更重要的是。他凭借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身份。开始掌控朝政。一时之间权势熏天。朱祁镇对王振的感情很深。认为这是王振在替他分忧。所以也放手让王振胡来。朝政一时之间乌烟瘴气。
瓦剌人没有得到好处。开始不停地骚扰边境。这时候。王振使出了昏招。他认为只要皇帝御驾亲征。对方就一定会吓破胆子知难而退。于是鼓动朱祁镇亲临前线。朱祁镇一向信任王振。二话没说就带着王振和二十万大军出发了。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因为仓促出发准备不足。再加上王振瞎指挥。这二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朱祁镇成了瓦剌人的俘虏。而王振则死在了乱军之中。
堂堂的大明天子成了敌人的俘虏。瓦剌人手中有了肉票。狮子大开口提出了很多无理要求。声称如果得不到满足。就要撕票并打进北京城。大明朝廷之中一片混乱。以于谦为首的主战派们采取了釜底抽薪之策:皇帝成了肉票。那我们就换个皇帝。看瓦剌人怎么办?他们拥立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做了皇帝。就是明代宗景泰帝。同时尊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开始积极筹备北京保卫战。
这时候的钱皇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丈夫被敌人俘虏。她的哥哥和弟弟也在土木堡之变中丧命。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向满天神佛祈祷。希望丈夫能平安归来。日夜不停的祈祷中。她流尽了眼泪。以致于一只眼睛失明。而每天跪在冰冷的地面上。又让她的一条腿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很有可能是风湿)。造成了终身残疾。
或许是钱皇后的祈祷有了效果。明军在坚强的意志下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让瓦剌被迫和大明进行了谈判。朱祁镇也因为失去了利用价值。被也先释放回国。但这对于朱祁镇和钱皇后来说。仅仅意味着另一段苦难的开始。因为朱祁镇现在是太上皇。而真正的皇帝是朱祁钰。
我们必须承认。朱祁钰比他哥哥更具备帝王才能。在被拥立登基后。处理朝政井井有条。更重用于谦等一批贤臣。使大明王朝度过了最大的危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稳定了自己的帝位。面对哥哥的归来。朱祁钰的态度很明确:我在危难之中被推举继位。我就是大明王朝的主宰。至于那个受辱归来的哥哥。不能再给他翻身的机会。
于是朱祁镇刚刚归国。就被迫住进了冷清的南宫。那里有他已经肝肠寸断的瞎眼皇后和其她嫔妃。朱祁镇前脚进入了宫门。朱祁钰后脚就命人封锁了南宫的宫门。用铅汁灌注进锁眼。从此再不开启。一应饮食都从一个小小的洞口送进去。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失势又被防备的太上皇所能受到的待遇。肯定是奇差无比的。朱祁钰甚至时刻都希望这位太上皇哥哥病逝饿死。或者无疾而终。如此方能去掉自己的心腹大患。
但朱祁镇活了下来。因为他有钱皇后。在困境之中。钱皇后的残疾之躯发挥出了难以想象的能量。为了能够让生活继续。她以皇后之尊带领嫔妃们做女红手工。然后委托宫人带出去变卖。补贴南宫的用度。在朱祁镇困苦不已时。她更是用自己的柔情点燃起了丈夫的生机。在这冷清而又危机四伏的南宫中。这对夫妻度过了整整七年的时光。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朝廷中的反对派和投机者趁势发难。到南宫打开大门迎出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重新登基的朱祁镇废了弟弟的帝号、杀了忠心耿耿的于谦。又成了大明王朝的主人。
他尤其感恩对自己情深义重的钱皇后。在临终之前下旨:“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皇后和皇帝同葬一处。这本就天经地义。可朱祁镇为什么还要郑重其事地留下遗诏呢?因为钱皇后没有孩子。继承朱祁镇帝位的朱见深。是周贵妃的儿子。朱祁镇担心自己死后。周贵妃会以皇帝生母的身份。为难他的钱皇后。使两人死后相聚成为泡影。所以才事先留下了遗诏。
事实证明。朱祁镇的确有先见之明。朱见深即位后。周贵妃成功晋级太后。她一门心思地想要压制钱皇后(此时也是太后)。不仅在生前百般刁难。在死后和朱祁镇合葬这件事上。也是用尽了手段。她认为。有资格与朱祁镇合葬的。只能是自己。
朱祁镇死后没几年。钱皇后也忧思过度而去世。按照朱祁镇的遗诏。她是必须与朱祁镇合葬的。但因为朱祁镇的陵寝在营造时。并没有预留皇后合葬的位置。所以必须重新为皇后营造墓穴。然后再挖掘通向朱祁镇墓室的隧道。这也可以算是变相的合葬。
周太后为此大费心思。在挖掘过程中。她暗中嘱咐施工者故意挖偏了方向。使钱皇后的墓穴距离朱祁镇的墓室仍有数丈之遥。而通向墓室的隧道也被封死。而周太后为自己营造的墓穴。不仅距离朱祁镇的墓室很近。更有宽敞的隧道直通。
这对患难夫妻。终究没有做到“死同穴”。但我相信他们如果真的地下有灵。一条小小的隧道自然不会成为重逢的障碍。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其他观点:
明英宗朱祁镇是个有大志向的皇帝。只是他的“大志向”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大才能”。最终成为了个笑话。
好端端的当着皇帝。偏要御驾亲征。征就征吧。还错信了没啥能力的太监王振。以致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活捉。虽然最后奇迹般的生还。却又被兄弟朱祁珏囚禁于南宫七年多。直到朱祁珏病得快死了。才通过“夺门之变”重新登基为皇。
当了皇帝。接着就是立皇后。出乎众臣的意料。他执意立原配钱氏为皇后——本来立原配为后没什么奇怪的。但此时的钱氏早不是当初的青春美少女。她瞎了一只眼。残了一条腿。且从来没怀过孩子。估计是没有生育能力。
(《女医明妃传》中的朱祁镇和钱氏)
从仪容或子嗣来说。钱氏已不堪母仪天下。但是大臣们也没有反对。因为钱氏为朱祁镇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当年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所俘。不但大臣放弃。连他的母亲孙太后都放弃了他。只有钱氏耗尽所有钱财。变卖首饰。想要赎回丈夫。她日夜啼哭。把一只眼睛哭瞎了。腿也是祈求神灵时跪得太久给跪残了的。
朱祁镇被囚于南宫时。陪伴他的只有钱氏。据说朱祁珏对他的生活供给很少。钱氏不得不做针线活维持生计。可以说如果没有钱氏。朱祁镇在漫长的日子里有可能会发疯。
所以哪怕钱氏腿残眼瞎又无子嗣。她也是朱祁镇心中唯一的皇后。他们是真正的患难夫妻。不离不弃。
(《女医明妃传》中的朱祁镇和钱氏)
再次当上皇帝之后。朱祁镇又有了各宫美人。但钱氏的地位从来没有动摇过。这应该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天顺八年(1464年)。朱祁镇去世。关于钱氏的遗诏是:“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
这让新皇帝朱见深的母亲周氏非常嫉妒。朱祁镇尸骨未寒。她就让管事太监去和大臣们说“钱氏是个残废。有碍国体。不应该被尊为皇太后。只有天子之母(也就是她自己)才是皇太后。”
可是按照儒家伦理。不管皇后生没生。所有皇子、公主都是她的孩子。在先帝去世后尊为皇太后是理所当然的。反观周氏。就算她是天子之母。在正宫钱皇后面前。她永远都只能是妾。
所以大臣们当然不同意。就连朱见深也劝她接受两宫皇太后并存的事实。
为了打压周氏的气焰。大臣们还给钱氏上尊号为“慈懿皇太后”。周氏就只是简单的皇太后。
(《女医明妃传》中的钱氏)
这个时候的朱见深还是比较讲道理的。可是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事。破坏了他和钱氏表面上和睦的母子关系。
这事儿和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万贞儿有关。众所周知。朱见深的真爱是万贞儿。他的皇后吴氏却没看清这一点。竟然打了万贞儿一顿。
朱见深大怒。立刻就要废后。可是吴氏才做了一个多月的皇后。且又是先帝朱祁镇选的。因为惩治不听话的妃嫔而被废?这太说不过去了吧。接受正统教育的钱太后觉得毫无道理。坚决反对。
一个母亲不同意。另一个母亲的态度就很重要了。周氏本来也很讨厌万贞儿。不愿意儿子废后。但眼看钱太后反对。她就转而支持儿子了。
朱见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无论钱氏和众臣怎么反对。他还是废了吴皇后。从此心就偏向了生母这一边。对嫡母心生芥蒂。
(《女医明妃传》中的朱祁镇和钱氏)
此后钱氏的处境就越来越艰难了。四年后郁郁而终。
她的丧葬事宜上。周氏又出幺蛾子了。虽然朱祁镇留下的遗诏上明确说要和钱氏合葬。她却反对。想自己和朱祁镇合葬。
这事儿当然又被大臣们驳回。周氏还没死心。授意督建墓穴的太监。偷偷将钱氏墓穴的那条隧道故意挖错。与朱祁镇的墓室方向错开足足数丈。而且在中途就把隧道堵住。而她自己的墓穴则刚好相反。有一道宽敞且直通英宗墓室的隧道。
朱见深应该是默许了此事。大臣们对皇家陵寝不熟悉。根本没发现。所以钱氏实际上并没有和朱祁镇合葬。
直到朱见深的儿子朱佑樘登基之后查看裕陵地图才发现了其中的玄机。但如果更改的话据说有损风水。也就没改。我想这主要是因为钱氏不是他亲祖母吧。
(《女医明妃传》中的朱祁镇和钱氏)
【结语】
总之。钱氏是个苦命的皇后。这一生受尽磨难。
而她的丈夫朱祁镇虽然志大才疏。有一件事情却远胜其祖。他废除了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免了许多人家的哭声。
仅凭这件事。他就能被称为好皇帝。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其他观点:
明英宗朱祁镇的传奇无人能复制。他一生几乎就是一个傀儡。被各种利益集团绑架、操纵。他似乎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让很多民粉痛心的是。因为轻信王振。差点让大明上演“靖康之变”。在朱棣横扫大漠的20年后。使得大明精锐尽失。与鞑靼之间的态势逆转。
但是神奇的是。无论他处于任何绝境。他总是那样泰然自若;无论经历怎样的窘境。总有忠心不二的人守候身边。相比崇祯而言。朱祁镇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他被俘的时候。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从一个打算拿朱祁镇做筹码敲诈大明的“奸商”。最终变成了朱祁镇的粉丝。在他临终前多次上书恳求也先放归朱祁镇;也是在大漠的那些孤独日子里。一个叫钱宁的锦衣卫一直守护着朱祁镇。
而在大明。一个女人为朱祁镇哭瞎了眼睛。为了逼着朱祁钰迎回朱祁镇。跳楼摔断了腿。这个女人就是朱祁镇的原配钱氏。
朱祁钰毫无诚意地派了一个叫杨善的小官去和也先谈迎回朱祁镇的事情。结果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竟然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回到大明的朱祁镇被关在南宫7年。朱祁钰为了防止别人探视。就连南宫周边的大树全都伐倒了。而钱氏主动去守候自己的丈夫朱祁镇。那七年里。他们的生活甚至是靠钱氏帮人缝洗。勉强度过的。
在朱祁镇的一生里。钱氏是唯一一个真正没有任何利益考量一心一意为自己丈夫的女人。虽然很遗憾她没有生养。眼瞎了。腿瘸了。在夺门之变之后。朱祁镇仍然对这个女人不离不弃。
事实上。从朱祁镇身上。是可以看到真正的贵族精神的。他内心的柔软、真诚、仁慈。以及懂得感恩。是他在人生逆境中。永远有人愿意为之守候的最主要原因。
王振害他那么惨。等后来他重新坐回皇位了。他又想为这个“老师”建祠堂了。他永远记住别人对他的好。却总是很容易忘记别人的坏。这也是他不合格的原因之一。
但是明朝的文官对朱祁镇评价是非常高的。从明英宗的英就可以看出来。“出类拔萃曰英;道德应物曰英;德华茂着曰英;明识大略曰英。”这是一个拥有一定高度的美谥。
而且朱祁镇废除了生殉制度。为大明点燃了一丝亮色。就这条足以配得上“英”字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7990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皇后,大明,南宫,王振,皇帝,自己的,的钱,墓室,太监,皇太后
没想到大家都对朱祁镇复位之后,为何还要复立腿残眼瞎又无子嗣的钱氏为后?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在九岁的时候就继承了帝位。但因为皇帝年幼。当时的主政者实际上是太皇太后张氏。也就是朱祁镇的